旅游公告
  现在的位置:青海新闻网 旅游频道旅游服务(游) →正文
天上玛多
来源: 青海日报
发布时间: 2015-02-02 10:31:21
编辑: 王金秀

  青海新闻网讯 玛多县地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核心地带,位于果洛州、玉树州中间地带,是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所辖17个县之一,也是黄河流经的第一县,是观赏黄河源头自然风光的最佳之处。县城有3000多人口,依山面水,一条丁字形街上,店铺整齐,货品丰富,各类商店饭馆沿街排开,它是唐蕃古道南来北往的旅行者必经之处。

  作为母亲河的发源地,自古以来就吸引着八方游客来此寻根溯源。每逢旅游旺季,朝圣黄河源的游客络绎不绝,可有效衔接阿尼玛沁雪山旅游区和三江源旅游区,为贯通几地旅游线路起到桥梁和纽带作用。近年来,为发展旅游产业,玛多县加强旅游基础设施、重点景区建设和相关配套服务设施建设,着手进行县域建筑民族特色改造工作,积极开发具有文化底蕴和民族特色的旅游资源、旅游产品,加强旅游业的区域协作,努力打造成为三江源特色旅游小镇。

  玛多:黄河源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地处黄河源头的玛多县境内拥有大小湖泊4000多个,其中扎陵湖和鄂陵湖被誉为黄河源头的“姊妹湖”,而且千百年来这片草原上到处都在传唱史诗《格萨尔》,留下了许多格萨尔的神迹。依托这些得天独厚的自然、人文资源优势,近年来,地处黄河源头地区的玛多县紧紧围绕建成三江源地区重要旅游目的地的总目标,加大招商引资、景区建设、宣传促销等方面工作力度,着力打造旅游精品,积极培育旅游新业态,旅游市场秩序逐步规范、项目建设不断推进、旅游环境进一步优化。

  玛多县创新推进,聚力发展,打造支柱产业升级版。加快旅游业发展,紧紧抓住省政府出台《加快果洛州旅游业发展的意见》的有利契机,充分利用玛多“两湖一河一碑”旅游资源优势,着力将旅游业培育成全县支柱产业,争取通过黄河源国家4A级旅游景区评定,编制完成《玛多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阿依地格萨尔赛马称王遗址文化旅游规划》和冬格措纳湖、星星海两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建设详规,争取冬格措纳湖湿地公园项目落地玛多。

  去年,以打造“小、特、精”高原旅游城镇为目标,投入资金1.43亿元,实施了一批突出人文特色、彰显城镇品位、提升服务功能的公共文化活动广场、道路、电网、供暖、商贸区、卫生、垃圾处理等城镇基础设施项目,城镇面貌焕然一新,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坚持“调结构、兴产业”,旅游和商贸服务业迈出新步伐。高原生态旅游业发展迈出新步伐。投资2000多万元开工建设了黄河源景区大门、迎亲滩游客服务中心、县城游客服务中心等旅游基础设施。成功举办第二届“激情拥抱黄河源”有奖征文活动和西宁中心广场“天上玛多”摄影展,大力实施旅游外宣战略,玛多旅游知名度进一步提升,旅游业正在成为玛多县新的经济增长点,全年接待游客3.4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938.7万元,增长20.27%。

  今年,将继续加大旅游宣传推介力度,认真做好网络玛多旅游攻略,提升玛多旅游知名度,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步伐,重点实施好投资5790.48万元的扎陵湖乡至牛头碑旅游公路、县城游客服务中心等续建项目和积极申报420万元的黄河源起点标志景观、迎亲滩景区观景台建设项目。加快旅游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开发具有玛多特色的旅游纪念商品,增加旅游业附加值。力争全年旅游总收入达到2589.62万元。

  “天上玛多”的三张“名片”

  “黄河之源”、“千湖之县”、“格萨尔赛马称王地”——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努力打造三张顶级的旅游业“名片”,“天上玛多”,名扬四海。

  玛多县黄河源生态旅游区包括岭·格萨尔文化博览园及黄河源生态景区。黄河源生态旅游区总面积为4000平方公里。岭·格萨尔文化博览园位于县城东南一公里处,博览园以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为主题,整体再现了岭国八十员大将的音容尊貌,充分挖掘了史诗中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情节,既具观赏性,又不乏史料价值,是海内外游客认识格萨尔文化的乐园,也是学者探究格萨尔精神的领地,更是弘扬民族精神和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是玛多县竭力打造的一处经典品牌文化和远古复始的宝典。

  黄河源生态景区位于县城西南部扎陵湖乡境内,距县城60余公里,境内海拔4200-4700米之间,景区面积约4000平方公里。群山起伏,环境优美恬静,景色秀丽宜人。因境内河流纵横、大小湖泊星罗棋布享有“千湖之县”的美誉。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玛多独具特色的自然、人文旅游资源。尤其是黄河源景区,更是集中了被人们称为“姊妹湖”的扎陵湖和鄂陵湖、著名的星宿海、黄河源牛头纪念碑、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纪念碑以及哈姜盐湖、巴颜喀拉山、措哇尕则峰、传说中的格萨尔王妃宫殿、多卡寺、万里黄河第一水电站等景点。

  藏野驴、藏原羚、黑颈鹤、盘羊、野牦牛、棕熊、天鹅、雪鸡等珍稀野生动物在这里繁衍生息,具有原始、古朴、纯真、自然美的玛多已成为我省探险旅游、特种旅游、生态旅游的理想之地。世代居住的藏族人民用勤劳智慧的双手创造了灿烂悠久的民族文化,这里有以藏族歌舞、服饰为代表的民族风情、民间文化,以绘画、雕刻、建筑为代表的藏传佛教文化,以格萨尔赛马称王、柏海迎亲为代表的历史文化,以莫格德哇遗址、传说中的珠姆王妃宫殿为代表的史前文化,这些呈多样性、独特性的民族文化构筑了玛多发展文化旅游的基石。2004年扎陵湖、鄂陵湖被世界湿地联合公约秘书处批准列入世界湿地保护名录。

  姊妹双湖——凝望河源的双眸

  素有黄河源头“姊妹湖”之称的扎陵湖和鄂陵湖,是黄河源头二个最大的高原淡水湖泊,河源众水皆汇归于此。这里海拔4300米以上,地域辽阔,牧草丰美,天蓝云白,鸟飞鱼跃,牛羊似珠,牧歌悠扬,景色秀美,风光无限,恰似一片雪域净土。

  “扎陵湖”藏语意为“白色的长湖”。东西宽南北窄,形如木鱼,面积为542平方公里。水色碧澄发亮,湖南方向是黄河的主流线,河水流经之地水色发黄,远看似一条乳黄色彩带将湖面分成两半,一半清澈碧绿,一半微微发白,故而得名。

  “鄂陵湖”藏语意为“蓝色的长湖”。南北宽东西窄,状如金钟,面积为666.5平方公里。水色清澈碧绿,阳光明媚之时,天空的云彩、周围的山峦皆倒映水中,如明镜一般,故而得名。

  汉藏佳话——柏海迎亲滩

  公元638年,吐蕃派使者到长安,提出与唐通婚的请求,唐太宗答应和亲。李道宗持节护送,公主一行来到玛查理(今玛多县城所在地),沿河西行至柏海(原扎陵湖、鄂陵湖总称),同久候于此的松赞干布相会。逶迤千里的唐蕃古道,开始流传着一段千古爱情佳话,干戈狼烟的杀伐争战从此不再,雪域高原开始吟唱起田园牧歌的祥和乐章。唐蕃言和,汉藏携手,血浓于水的亲情从此唱响,一条民族团结之路从此铺开……

  神牛碑铭——矗立河源的图腾

  黄河源牛头纪念碑位于扎陵湖和鄂陵湖之间的海拔4610米的措哇尕则山的顶峰。为开辟黄河源头的旅游业,玛多县政府于1988年修建了这座“华夏之魂河源牛头碑”,碑体总重5.1吨,纯铜铸造。已故十世班禅大师和原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同志分别为纪念碑题写了藏汉文“黄河源头”字样。纪念碑选择了原始图腾神圣的崇拜物——牛,以其角粗犷、坚韧、有力的造型,象征着中华民族勤劳智慧、坚韧不拔的性格。伫立碑前,仰首观望,使人悠然产生一种强烈的震撼,感受到中华民族强烈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以及傲岸不屈的精神力量。

  黄河源牛头纪念碑所处的措哇尕则山是坐落在扎陵湖、鄂陵湖、卓让湖之间的最高山峰,是一览三湖胜景的绝佳地理位置,在玛多旅游建设的规划中,将在此处修建一座观湖亭,以便游客栖息、观景和拍照。

  星星如海——星宿海

  星宿海,藏语称为“错岔”,意思是“花海子”,位于黄河源头。海拔4500米左右,处在一个狭长盆地,东西长约20公里,南北宽约10公里,底部地势平坦,黄河行进至此,河面骤然展宽,流速变缓,形成岔流、散乱流,大片沼泽草滩和数以百计的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湖泊星罗棋布,这些小海子大的上百立方米,小的仅几立方米,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闪光,宛如闪烁的星星降落凡间,充满着神秘色彩,星宿海之名即由此而来。星宿海周边牧草茂盛,景色迷人,无数湖泊在阳光照耀下,光彩夺目,如同孔雀开屏展翅。玛多,这个神奇的地方,只因为有了星宿海,便充满了无限诗意和浪漫。

  雅拉达则峰和措哇尕则峰

  在青海省对外开放的14座山峰中,玛多县就有两座:雅拉达则峰和措哇尕则峰。其中雅拉达则峰属东昆仑山脉的南支,雅拉达泽雪山区有数十座海拔5000米左右的雪峰,而成为各大河流取之不竭的水源。主峰雅拉达泽峰,海拔5214米。四周群峰高耸,空气稀薄,气候严寒,属于大陆性高原气候亚湿润区。措哇尕则峰长年被积雪覆盖,处在扎陵、鄂陵、卓让三湖之间,海拔4610米,远看象山,近看似川,好像一座宏伟的大坝横亘在二湖中间。两峰均属昆仑山脉,可开展体育登山、高原山地生态观光等旅游项目,为国内登峰健行及山区旅游之最佳地区。

  河源飞桥

  被誉为天下黄河第一桥的玛多黄河大桥,距县城3公里,于1953年建成,1966年在原址重建,现为6孔钢筋混凝土桥梁,宽7米,长89.6米。“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玛多黄河大桥的建成使古老的渡口不再让人生畏,焕发了勃勃生机。有人曾在黄河大桥边留下了这样的话语:这是一座连接黄河此岸与彼岸的桥梁,这是一个承接历史与未来的舞台,这是一架通往心灵净地的彩虹。

相关新闻↓
  [ 返回首页 ] 字体大小[ ] [ 打印 ] [ 进入青新论坛 ] [ 关闭窗口 ]
 
·青海玛多县境内发生一起交通事故致7人死亡
[01月17日]
·送温暖“促三基”玛多开展党员干部主题实践活动
[12月21日]
·玛多县培训64名新一届村干部
[12月20日]
·天上玛多:三张顶级“名片”吸引八方游客
[12月17日]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新闻登载许可国新办[2001]55号 青ICP备080001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