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公告
  现在的位置:青海新闻网 旅游频道推荐线路 →正文
抵古驿 触摸雪峰神韵
来源: 海东时报
发布时间: 2016-07-15 16:26:13
编辑: 李娜

  骑行路线

  路程设置:化隆县至平安区

  该路段全程87.2公里,其中上坡31.2公里,下坡48.9公里。

  沿省道202骑行87公里后到达平安区。

  计划用时:共7小时15分

  沿途景点:扎巴镇、青沙山、古城乡

  食宿安排:平安区有大小宾馆和饭店可供食宿

  该路线是此次骑行海东中,平均海拔最高,且骑行距离最长的路段。出化隆县沿省道202向西骑行40公里,便到了化隆县扎巴镇政府所在地,灵灵建议,在此做短暂的休整,恢复一下能量,因为再往前就是本次骑行海东中海拔最高的地方,3880米的青沙山,再加上连续15公里的长上坡对新骑友来说可能是个挑战。

  青沙山是昆仑山系的一个支脉,是湟水谷地和黄河谷地的分界线,它横亘在青海平安县和化隆县之间,被当地人誉为圣山。3880米的海拔为它的伟岸增添了几分庄严,山顶迎风招展的风马旗更为它披上了神秘的面纱。“青沙山上的烟障大,闯业阿哥的跑头大……”不论是外出闯业的,还是求学办事的,青沙山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走向外面精彩世界的要道之一。

  如果说上坡骑行是对体能的考验,那么下坡骑行就是对骑友技术的考验,所以,骑友在翻过青沙山后,一定要保持匀速慢行,因为接下来是35公里长下坡。

  长下坡过后就到此次的终点站平安区了。在平安区南部的阿伊雪峰下,有一个水草丰茂的峡谷。如果有时间深入这个群山环抱、溪水长流的地方,你会看到一幕幕神奇的画面:民俗浓郁的穆斯林拱北、巍然屹立的雪峰。这些神奇的画面让这个地方成为阿伊雪峰下的一块秘境,这里就是平安县巴藏沟乡。而这个季节也是巴藏沟风景最优美的时节。

  从平安出发,沿109国道向东骑行约30分钟,在路标指示下,向南前行,便走进了巴藏沟。沟的东侧是连绵的群山,清澈的河流和村庄构成了一条玛瑙项链,点缀着整个巴藏沟。骑行这么长的路程是不是有点口干舌燥了呢?再坚持一会,再往南骑行6公里后,便可到达位于巴藏沟中部清泉村,清泉村因村中有一汪清泉而得名。灵灵很早就听说,上世纪,村里还没通自来水时,当地人饮用的便是此泉水,时至今日,当地仍有一些人到此挑水,为的就是泉水清澈甘甜。

  你是不是也和灵灵一样,寻泉心切而没有注意到清泉旁这座拱北呢?其实眼前这座古建筑就是著名的巴藏沟上拱北。拱北坐落在一个名叫卧牛山的小山顶上,建于清顺治年间,为伊斯兰教鲜门门宦创始人鲜美珍的阿文经师马殿功修建。

  远眺阿伊雪峰,她的上半身被白雪覆盖,像一位身披白纱的淑女,山顶云雾缭绕,犹如仙境。山下邻近的几个自然村里,居住着一万多户藏族群众。她们每天早起,从泉儿里背来水、收拾干净院屋,生火洗脸,洗完脸。铲上底火放在香炉里、再放一把、巴里嘎豆、炒面,用嘴吹旺了,朝着阿伊桑迈虔诚地磕上三个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又到了灵灵讲故事的时间啦,这次灵灵要告诉您的是关于阿伊山的一段美丽的传说:相传很久以前,阿伊山居住在北山,与雪花顶过着夫妻恩爱的生活。他们有了三个孩子后,雪花顶开始嫌弃年老珠黄的妻子,经常和妻子吵架。有一天,两人又吵了起来,雪花顶气急败坏地去拔腰间跨刀,正在舀牛奶的阿伊山,看丈夫已恩断义绝,就用勺子狠狠的砸在了这个“陈世美”的头上,牛奶布满了他的整个头顶。生气的她还没有系好腰带,就领着两个孩子,顺着水磨沟向南跑,过了湟水河再顺巴藏沟到南山。

  雪峰之前一左一右有两座山,人们说是她的孩子,中间一座笔直的山岭,人们叫箭竿山。而一直延伸至湟水河的巴藏沟,被人们叫做是她的腰带。雪峰之北为香周列(当地口语),因神似一条半蹲的猎犬,被当地人形象的比喻为阿伊山的护卫犬。香周列南边是太买山,形如猩猩面孔,栩栩如生。

  这个季节,这里草木茂盛,杜鹃花、冬梅花、野牡丹花一齐开放,山顶上雄鹰盘旋,山间芳香四溢,牛羊欢快的吃草、放牧阿姑的山歌传遍整个山谷,保证让你沉浸在这片秘境中流连忘返。 

  炎炎夏日 甜醅解馋

  在青海广泛流传着一句民谚:“给嘴解馋,甜醅当先。”在灵灵刚到平安的时候,别人总会问我,那家甜醅老店你去过嘛?在古驿平安有一家甜醅老店被许多人所熟知。骑行的朋友们又怎能错过这样一道纳凉消暑的美食呢?

  甜醅的来历,跟青海汉、藏、土、人民酿造酩酒有密联系,它和酩酒可算是同源异流。只是酒曲不同罢了。青海当地有句顺口溜说:“甜醅甜,老人娃娃口水咽,一碗两碗能开胃,三碗四碗顶顿饭。”这样一道青海地道小吃,还有意想不到的营养价值,它夏能清心提神,冬则壮身暖胃,老少皆喜。炎热的夏天喝下一碗甜醅,顿时有种透心凉的感觉,它以独有的酸甜口感,将醇香流于唇齿,耐人寻味。

  甜醅好不好吃,关键的就是放“曲子”(甜醅曲),曲子一定要掌握好量,放入拌匀后封存好放在炕上,盖上保温物,待其发酵,此道工序青海人叫做“窝甜醅”。大约24小时后,甜醅就“诞生”了。在制作甜醅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卫生干净,还有的老人说在“窝甜醅”时不能说话,不然就会不好吃。

相关新闻↓
  [ 返回首页 ] 字体大小[ ] [ 打印 ] [ 进入青新论坛 ] [ 关闭窗口 ]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新闻登载许可国新办[2001]55号 青ICP备080001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