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国防教育网
青海民族文化网
三江源国际摄影节
青海湖国际诗歌节
海北旅游网
青海国防教育网
青海民族文化网
三江源国际摄影节
青海湖国际诗歌节
海北旅游网
 
 
 
   您当前的位置 :三江源频道 > 三江源动态 正文
三江源的这10年……
 
http://www.qhnews.com   青海日报  2015-10-29 10:20
 

  青海新闻网讯

  10年,放在历史长河中,只是一朵小小的浪花。然而,对于高原腹地的三江源地区而言,过去的10年,却有着非凡的意义。也许眼下,我们还不能精准地估量出这10年对于三江源地区的生态走向将产生怎样深远的影响,但只要看看新长出的牧草、新恢复的湖泊、新出现的野生动物……你就会明白那里正在发生着怎样的改变。

  10年前,经国务院批准,《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总体规划》开始实施,三江源工程正式启动。同时,省委、省政府确立了生态立省战略,三江源地区不考核GDP,把生态保护和建设列为三江源地区各级政府工作的主要考核内容。

  从此,三江源工程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推进了10年。

  秋访三江源,一个最直观、最强烈的感受就是,10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国家有关部委的大力支持下,各地各有关部门紧密配合,以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治黄沙,战荒滩,育草原,保湿地,全力推进三江源生态建设。

  一

  位于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盆地的塔拉摊,原本是面积达443万亩的广袤荒滩,其中许多地段沙漠化严重,已被黄沙覆盖。上世纪90年代,这里风沙肆虐,严重影响了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公路上堆积的沙子一度有20多公分厚,214国道因此被迫改道4次。

  2005年,三江源工程实施后,高原人发挥蚂蚁啃骨头的精神,克服重重困难,向茫茫荒漠发起了挑战,通过杨树深栽、围栏封育、人工补播、设置沙障等生物、工程措施逐步恢复植被。在今年实施的新项目中,当地还将自己摸索出的水枪插植法运用到乌柳种植中,数百人通过近2个月的努力,将120.8万株乌柳成功栽进荒漠深处,成活率达到95%以上。

  在塔拉滩的高处远眺,远处黄色与绿色的对比十分强烈,绿色部分便是已经完成治理的地区。村镇、道路周边地带建起了防护带,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以前,家里窗台上每天都有厚厚一层沙子,天天要擦,现在明显少了。村子周围的绿色也是越来越多。”共和县恰卜恰镇下塔买村村民蔡永花说。

  “仅去年我们就完成了沙漠防治11万亩,今年的工作在继续扩大防治面积的同时,以巩固‘阵地’为主,采取工程措施,确保植物成活率,防止风沙‘反扑’。有三江源项目做支撑,我们有足够的信心跟荒漠‘斗争’下去。”海南州三江源办公室高级工程师胡振军说。

  而在果洛藏族自治州,针对草原创伤——黑土滩,实施了系统性的大规模治理。黑土滩是高原上呈秃斑状的黑色裸露荒滩,远远望去,就像草原得了皮肤病一样。在三江源地区,黑土滩成为一大顽疾,总面积有2700多万亩。同时,黑土滩上老鼠肆虐,鼠洞的密度最高达到每公顷8400个,严重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封育牧场、人工补植、大规模灭鼠……在政府和牧民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治理黑土滩工作三管齐下。同时,通过研究自然规律,掌握不同人工干扰条件下的草地生态特征,科研人员找出了可持续利用的技术方法,为治理黑土滩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今天,许多原本裸露的黑土滩已经重披绿装。在达日县莫日合村一块已经封育三年的草场内,人工种植的披碱草和羊茅草长势良好,已有五、六十厘米高,这两种草是精心培育的高原草种,很适合在这里种植。

  据了解,仅达日县一个县便已完成休牧围栏草场463万亩,人工种植饲草25万亩,累计治理黑土滩16万亩。虽然目前完成治理的黑土滩还不到总面积的2%,但却为今后的工作积累了十分宝贵的经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三江源地区黑土滩治理区植被覆盖度由治理前的20%增加到80%以上,荒漠化面积减少95平方公里,项目区沙化防治点植被覆盖度由治理前的不到15%增加到目前的38.2%。

  

  随着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工程一年一年推进,三江源地区的水源涵养功能也明显增强。据统计,截至三江源一期工程完成时,三江源地区水资源量平均增加82.9亿立方米,湿地面积增加104平方公里,与2004年相比,10年间,三大江河年均向下游多输出58亿立方米优质清洁水。

  降水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一环。为了增加降水,补充水量,气象部门在三江源地区连续多年实施了大规模人工降雨,据统计,去年一年,通过人工增雨在三江源地区增加的降水量达到31.56亿立方米,相当于220个杭州西湖的水量。

  玛多,这个“千湖之县”,治理前,生态环境严重恶化,全县4000多个大小湖泊干涸一半以上,有些湖泊甚至被黄沙吞噬。

  通过恢复植被、禁牧封育等多种措施,10年来,玛多地区生态环境逐步恢复。降水的增加使保护工作如虎添翼,在玛多县境内的国道两旁,时不时能见到一个个小水洼,工作人员说,这就是未来湖泊的雏形。自从治理工作开始后,玛多的湖泊数量逐年增加,如今已经达到了5000多个,恢复并超过了过去的水平,美丽壮观的千湖景观又重现在世人面前。

  由于生态环境改善明显,三江源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也明显增加。藏羚羊、藏野驴、岩羊、野牦牛等野生动物种群明显增多,栖息活动范围呈扩大趋势。在达日县莫日合村,牧民们发现,原本近乎绝迹的岩羊、金雕、猫头鹰等野生动物近年来越来越多,出现了野生动物与牛羊争食的现象。而在10年前,这里还是裸露的黑土滩,是老鼠的“地盘”,如今,猫头鹰等老鼠的天敌重回草原,生态平衡再次恢复。

  “以前大家并没有什么保护生态的概念,只是觉得小时候常见的动物怎么没有了。后来才明白,那些动物没了,就代表环境恶化了。现在它们又回来了,让我们心里觉得很高兴。”莫日合村村党支部书记德多说。

  普布是玉树藏族自治州的一名自然保护站工作人员,在隆宝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了30年。黑颈鹤是这里的“宝贝”,多年来,他和同事们一起,日复一日守护着保护区的黑颈鹤,如今黑颈鹤的数量从建站之初的22只增加267只,高山秃鹫、大天鹅等鸟类也成倍增加。

  雪豹,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被称为反映一个地区生态保护成效的“晴雨表”,2013年,三江源工程实施第8年,北京大学教授吕植率领的三江源野外科研团队在玉树州通天河沿岸保护区和索加-曲麻河保护区目击到7次雪豹活动的踪迹。而到了今年,雪豹更是频频“出镜”。4月10日,一只雪豹误闯入玉树州囊谦县觉拉乡布卫村牧民家中,被牧民抓获后放回野外。10月10日晚,一只野生雪豹大摇大摆地出现在杂多县县城的街道上,当地居民合力将雪豹赶回了大山。频繁活动的雪豹,成为三江源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的明显例证。

  

  到2013年底,三江源一期工程圆满结束,累计完成投资76.5亿元,三大类、22项重点保护和建设任务全面完成,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在此基础上,三江源二期工程接力跟进,规划总面积达到39.5万平方公里,占我省面积的一半,主要建设内容共分生态保护和建设、支撑配套2大类24项工程,估算总投资160.57亿元。

  相比一期工程,二期工程涉及地域面积扩大一倍多,空间布局更加优化,分类指导更加明确。同时,根据规划,三江源生态保护将从应急式向常态化、持续性保护升级,从以工程项目为主向组织形式和体制机制创新保护升级,从单一生态保护目标向尊重文化、保护生态、改善民生的试验区建设综合目标升级。目前,二期项目顺利推进,已防治草原鼠害4670.6万亩,封育面积32.5万亩,沙漠化土地防治面积41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3.51平方公里。

  10年,一点一滴的成绩来之不易,充分体现了从国家到地方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决心,也凝聚了无数三江源工程工作人员的心血,我们相信,再过一个10年,或许更久,三江源的前景会更加美好。

  数字点击

  我省自然保护区占全省总面积的30.2%

  截至目前,全省已有11处自然保护区,总面积2180.54万公顷,占我省总面积的30.2%,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7处,总面积为2062万公顷,可可西里和三江源是我省最重要的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又同处在三江源区,面积占三江源区总面积的49.9%,涵盖了三江源区生态价值最高,生物多样性最丰富,最需要保护的生态区域。

  “十二五”我省林业投入115.45亿元

  记者从省林业厅了解到:“十二五”是我省林业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其间,先后落实各类林业建设资金115.45亿元,累计人工造林372.1万亩,封山育林419.39万亩,治理沙化土地556.88万亩,种植枸杞43.95万亩,林业经济产值从2010年的7.49亿元猛增到42.94亿元。

  布哈河国家湿地公园总投资达8926.3万元

  布哈河是青海湖的“母亲河”,建设期限为7年的布哈河国家湿地公园分布在天峻县境内布哈河河谷,湿地公园范围东起天峻县与刚察县的县界(下游方向),西至天峻纳尔宗(上游方向布哈河出山口),南北介于315国道、南天木公路和北天木公路之间,建设总投资为8926.3万元。

  海西公益林补偿面积占全省36.07%

  “十二五”期间,重点公益林中央生态效益补偿基金项目的实施,为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生态保护和建设提供了制度保证和资金来源。全州纳入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范围的国家重点公益林面积由2010年的1389.4万亩增加到目前的1834.03万亩,增加了444.63万亩,占全省国家重点公益林补偿面积的36.07%。

  乌兰森林覆盖率16.62%

  “十二五”期间,乌兰县人工造林2.55万亩,封山育林4.5万亩,经过“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和全县各族人民的艰苦奋斗和不懈努力,生态文明建设得到又快又好发展,全县森林面积已达21.6万公顷,森林覆盖率16.62%。生态状况明显改善。

 
 
  编辑: 朱月琴
 
 
评论 笔名:

发表标题:

  

 
新闻搜索
关键字:
 
 
 
 
关于我们法律顾问广告服务联系方式
版权所有2005,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 webmaster@qhnews.com
新闻登载许可国新办[2001]5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青B2-200400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