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受封为国师 翻译满汉大藏经 章嘉国师若必多吉
 
http://www.sjywh.com   西海都市报  2009-06-05 15:37
 

   □他通晓汉、蒙古、满、藏等民族的语言及文字,又通晓印度梵文,是位杰出的高僧;

   □他与乾隆自幼相知,有同窗之谊,为乾隆治理边疆献计献策,被封为国师;

   □他学识渊博,是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活动家;

   □他将藏文《甘珠尔》译成蒙文,还将《藏文大藏经》译成满文,促进了满、蒙古、藏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

  青海新闻网讯 清前期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进程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阶段,我国西南、西北等边疆地区与中央王朝的政治、文化、经济交流空前加强。在这样重要的历史背景中,章嘉·若必多吉从青海的佑宁寺走向历史的政治舞台,为增进和沟通多民族之间的友好交往作出了重要贡献。

   《群文天地》副主编侃本是位藏族学者,在他的讲述中,记者对章嘉·若必多吉这位生活在清朝的高僧,渐渐有了更多的了解。

  在佑宁寺坐床

   1717年,章嘉大师诞生于凉州西部的一牧民家中,取名扎巴索南。据章嘉·若必多吉的弟子土观·洛桑却吉尼玛在他撰写的《章嘉国师若必多吉传》中记述,1720年农历五月,年幼的扎巴索南在通过诸多严格程序后,被认定为前世阿旺洛桑却丹活佛的转世,并剃度出家。

   同年六月初三,章嘉·若必多吉动身向佑宁寺出发前,他对母亲说:“我们去佑宁寺以后,你回家去吧,我和父亲在佑宁寺小住时日,然后就回家来。”一名年仅4岁的孩子,说起话来,如此通达世故,令人惊异。一行到达佑宁寺附近时,三千多僧人身着袈裟法衣,由打着伞盖幡幢、吹起法号唢呐的队伍领头,其他人手持鲜花松枝,列队迎接,场面蔚为壮观。

  此后,二世章嘉活佛的高徒却吉洛桑始终伴随在章嘉·若必多吉身边,教他识字,教他佛教仪规常识。对于这些,聪颖过人的章嘉稍学即成。

  被迎至北京

  1723年,罗卜藏丹津率众反清,清廷即刻派年羹尧等率军平定,但累及章嘉坐床的佑宁寺及无辜僧众。1724年正月,清军在年羹尧、岳钟琪率领下围攻佑宁寺,烧毁全部寺院建筑。章嘉·若必多吉在事发前即被僧人带往大通河上游的森林中躲藏起来。

  此时是雍正二年,雍正曾听受章嘉·若必多吉的前世章嘉阿旺洛桑却丹深广教法,他还赐给章嘉阿旺洛桑却丹一副坐具,他对章嘉活佛十分崇拜信服。此时他突然想起,章嘉活佛的转世在兵荒马乱之中受磨难,大为不安,即令年羹尧火速将章嘉·若必多吉送往京城,并不得有分毫伤害。历经波折后,年羹尧终将灵童找到。走了五十多天,一行平安到达北京,此时灵童年仅8岁。

  对于章嘉·若必多吉进京后的生活,雍正皇帝作了周到的安排,奉命当时在朝廷的二世土观活佛却吉嘉措负责照料,教他学习必要的朝廷礼仪。当雍正帝驾临土观活佛的旃檀觉卧寺时,章嘉·若必多吉出院门跪迎,雍正帝将他抱起,进入屋中坐在同一坐垫之上。不久,雍正帝命章嘉·若必多吉移居嵩祝寺,准他乘坐黄幛马车,坐九龙褥。雍正帝这样做,自然不仅是怀念前世章嘉活佛,还因为他看到在罗卜藏丹津之乱中青海各寺庙和僧人的力量不可轻视,因此决心对章嘉·若必多吉从小加以培养,使他能够在清朝皇室与藏传佛教的关系中成为重要的桥梁。

  与皇子弘历的同窗之谊

   雍正皇帝除了不时让章嘉活佛诵护法经外,还谕令四皇子弘历(即后来的乾隆皇帝)与他一同学经。因为与弘历等皇子一同读书多年,因此,章嘉·若必多吉不仅在佛学方面很有造诣,还学会了汉、蒙古、满等民族的语言。特别是与比他大6岁的乾隆皇帝有了同窗之谊,自幼相知,这在历史上的高僧和帝王的交往中也是十分罕见的特例。

  据《章嘉·若必多吉传》记载,在这期间,每当夏季苦热时,雍正皇帝命章嘉·若必多吉与土观活佛一起到京城西郊的皇家园林居住,饮食用品也由皇室供给,另外还经常召请他们进宫,与雍正帝尊信的汉僧一起交流修法体验等。经常有亲王、重臣参加,受封为宝亲王的弘历也是其中之一,可以想象,乾隆皇帝与章嘉·若必多吉在青少年时代的交往应当是很频繁的,这种交往对他们各自一生的思想和事业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在此期间,章嘉·若必多吉将大多数时间都放在了潜心读书方面,十分勤奋努力。

  受封为国师

   章嘉活佛学通了汉、蒙古、满等民族的语言和文字,经常入宫与皇上谈论政教大事,并颇有见地,雍正皇帝还在一篇他撰写的论述后写上章嘉活佛的名字,并说:“朕与彼长期共同参究,今撰此文以志其事。”这篇论述被散发到各个地方,至今南方各大佛教寺院中仍将章嘉活佛称为大学者。

   此时,雍正皇帝依照前世之例封章嘉为“灌顶普善广慈大国师”,颁发诏书,并赐给用八十两黄金铸的印、刻有封文的金册等,尊章嘉活佛为掌教喇嘛,并下令说:“现在以国师名号赴藏办事,待返回京城,再封给帝师尊号。”

  1736年,雍正皇帝驾崩,清代的历史进入了乾隆时期。章嘉活佛兴建满族寺庙,翻译满文经典,创制满文经咒新字,不仅为保存、弘扬佛教文化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同时也加速了藏传佛教在满族社会中的传播,促进了满、藏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丰富了满族文化。

  翻译满汉大藏经

   乾隆即位后,认为满族人口众多,信仰佛教者也为数不少,但是语言文字与其他民族的不同,以前也没有译为满文的佛教经典,若将《甘珠尔》译成满文,实在是造福后人的善举。1773年至1790年,在章嘉国师的主持下,将《藏文大藏经》译成满文,在乾隆寿辰之时作为寿礼呈给皇帝,乾隆大喜,并欣然作序。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满文大藏经》,据说是国内仅存的一部。

  1786年四月初二,章嘉国师在五台山圆寂,乾隆皇帝闻此噩耗后,悲恸欲绝,下令为章嘉国师修建了一座藏式佛塔,此塔雕刻精美,结构严谨,是融汉、蒙古、藏等风格为一体的精美建筑。此塔如今依然屹立在五台山广化寺内。

  采访结束时,侃本对记者说:“虽然大师的生活年代与今已有三百年之隔,但在我们青海的藏、蒙古、土族人心目中,乾隆皇帝的大国师——章嘉·若必多吉传奇性的一生,是永远无法忘却的。章嘉活佛不仅在佛学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并精通汉、蒙古、满、藏等多种语言,而且将藏文《甘珠尔》全部译成蒙文,还将《藏文大藏经》全部翻译成满文。这样卷帙浩繁的旷世巨著,是历代藏族学者经过一千多年的时间逐步翻译完成的,章嘉国师却在自己的一生中翻译完成,这在世界翻译史上也是个奇迹。另外,乾隆年间由章嘉国师等编著的大型辞书《五体清文鉴》,其词汇大都是从佛经翻译的活动中产生的,又反过来成为翻译工具书,不仅对当时的翻译工作,而且对以后的翻译规范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作者:郭晓芸)

 
 
  编辑: 叶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