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青海非遗传承人系列报道之二:杨增贵
 
http://www.sjywh.com   西海都市报  2009-06-05 16:04
 

   湟源排灯:文化明珠耀高原  

   青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系列报道之二 杨增贵 卷

   他聪慧好学,从小用小木棍盖房,做小推车,经常是小刀不离手,见什么就学什么。

  他跟随舅舅走南闯北,尝尽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但见识也越来越广,从许多艺人身上学到了不少知识,积累了排灯制作的丰富经验。

  他面对生活的馈赠,将一生的绝学都用在了制作排灯技艺上。

  杨增贵:湟源排灯传承人

  西出西宁百十里,有一片神奇的土地,这里地势险要,风光秀美,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这就是青海文化名城——湟源。在这里有昆仑文化、史前遗址、汉唐古堡、明清寺庙、茶马商都、排灯艺术、日月名山等厚重的文化遗存和美妙的神话传说。

  这些众多的文化元素中,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的湟源排灯如浑金璞玉。

  隐藏在河拉大山褶皱中的申中乡后沟村,静静地沉睡在那里,山前的小溪像条玉带,把大山和村庄紧紧缠绕着。杨增贵站在门前,点燃了一支香烟,望着蜿蜒伸向远方的河拉大山,想到了他的舅舅和外祖父。

  在杨增贵的记忆中,河拉大山深处残留的一些松林。那是一片茂密的原始森林,儿时的他时常赶着羊群在那里放羊。但是,每天从家到山里往返得四十多公里,这成为了他最痛苦的记忆。晚上,他躺在大土炕上,听父亲讲以前村子周围全是树,大家靠山吃山,好多人都是木匠。后来,森林渐渐远去,木匠也逐渐减少了,但还是有几家人把木工手艺传承了下来。

  杨增贵渐渐长大了。闲暇时,他常常到离家不远的舅舅家玩耍,因为舅舅手中那支神奇的画笔以无穷的魅力吸引着他。在舅舅家,杨增贵拿起了斧头、刨子,跟着舅舅一点一点地学起来了。看着可爱的外甥,李增瑞开始教他木匠的一些基本知识。没想到,杨增贵真的爱上了这一行当,心灵手巧的他很快成为了舅舅手下的一名好帮手。

  在舅舅家里,杨增贵从用小木棍盖房,做小推车开始学起,经常是小刀不离手,见什么就学什么。他的舅舅对妹妹说:“这个娃娃以后定是个当木匠的好材料,你就让他跟我学做木匠吧。”杨增贵从此就与木材有了不解之缘。在舅舅亲授和他的刻苦钻研下,杨增贵的木工技艺突飞猛进,进步很快。

  十几岁时,杨增贵跟舅舅走南闯北,承揽木工活,每年的腊月,湟源城里的商家和商会都会邀请他去设计制作绘画排灯。经过几年的熏陶,他的幼小心灵里对排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闲暇之时,他就自己设计制作小排灯,小灯笼。春节时,他把自己的“杰作”挂在自家门前和屋檐下,增添了不少喜庆的气氛,引来了隔壁邻友的夸赞。在他的勤学好问、细心观察和刻苦钻研下,他很快掌握了排灯的制作技巧和工艺,花边雕刻也日趋成熟。

  1958年后,湟源县城每年元宵节展挂排灯的习俗被取消,他和舅舅就专门给生产队干一些桌椅板凳、箱柜笼屉的活儿,生活很艰难。1992年,湟源排灯重新被重视,杨增贵被县文化馆邀请参与了制作排灯的工作,因当时时间紧、经费紧缺,只粗粗制作了几种式样单调的排灯,没有雕花、没有活框、没有装饰,但展挂出去后,还是受到了广泛赞誉。2003年,湟源县委和县政府决心要做大做强排灯艺术,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杨增贵受县文化馆聘请专门设计制作排灯。

  面对生活的馈赠,杨增贵静下心来,将他一生的绝学都用在了制作排灯技艺上。他和许多艺人一起研究,共同设计创作出了有雕花边框,能落地摆放,能半空悬挂的各式排灯,赋予了排灯艺术的生命力。

  湟源排灯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它是所有参与这一项工作的人共同智慧的结晶。杨增贵作为其中的一位排灯艺人,和大家一起付出了艰辛的劳动。2008年,他被国家文化部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面对这样高的荣誉称号,65岁的杨增贵憨厚地笑了。(作者:祁万强)

  杨增贵简介

   ●1943年,杨增贵出生于湟源县申中乡后沟村。

   ●1953年,杨增贵拜在湟源县第二代排灯制作工匠艺人李增瑞门下,向舅舅学习木工手艺和排灯制作技艺。

   ●1959年,杨增贵父亲去世,丢下了他们母子三人。为此,他一边上学,一边在空闲时做木工活,补贴家用。

   ●1963年,20岁的杨增贵已经成为了当地著名的木工艺人。

   ●1992年,湟源排灯重新被大家重视,他被湟源县文化馆邀请参与了制作排灯的工作。

   ●2005年,杨增贵与湟源县文化馆其他排灯艺人一起研制的中堂式排灯被国家文化部民间艺术研究机构收藏。

   ●2006年,杨增贵与湟源县文化馆其他排灯艺人一起研制开发的排灯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2008年,杨增贵被国家文化部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作者:张晓娟 整理)

  传承技艺 沧桑岁月写人生

  胡长发: 我跟杨增贵学排灯

  与其说胡长发是杨增贵的良友,倒不如说杨增贵是胡长发的良师。

  见到胡长发时他正在凌乱的制作间里仔细地雕刻着什么。抖掉一身的木屑,他讲起了他所认识的杨增贵。胡长发今年42岁,小杨增贵许多。他说,能和杨老师成为朋友和工作上的搭档是他的幸运。

  胡长发是湟中县河拉台村人,家里是木工世家,到他这辈儿已是第四代了。所以,他的木工技艺也算得上纯熟。但胡长发说,他如今很多的木工技艺都是从杨增贵那里学来的。

  “三人行,必有我师。”自从胡长发与杨增贵一起工作后,杨增贵工作上的认真和对待木工技艺的严肃、投入,使作为同行的胡长发受益匪浅。他说,杨增贵在生活中是一位好父亲、好丈夫、好兄长,在工作中更是一位好老师。他在木匠技艺的各方面都很优秀,大到房子的建造、房屋外观的装饰,小到门窗、房檐的雕刻手法,半浮雕、浅浮雕、圆雕等,他都样样精通,并运用自如。由于独具匠心的设计,使杨增贵手下的作品显得小巧玲珑,线条流畅,活灵活现。胡长发说,想要达到这种水平就要手里多过活,也就是要多看、多想、更要多做,将全部的心思和精力用在工作上,才能练成这样的好手艺。现在杨增贵又将毕生所学的木匠手艺全部运用在排灯上,所以,他设计和制作的排灯才能达到如此炉火纯青的地步。

  胡长发最佩服的就是杨增贵可以根据木料的纹路、颜色、形状,来设计最符合、也最大化地利用木料的图案来雕刻,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杨老师把我当朋友,我拿杨老师做师长。今后,我还会和他一起制作排灯,从他身上学到更多做人做事的经验。”胡长发说。

  老伴眼中的杨增贵

  65岁的李秀兰与杨增贵结婚已有45个年头了。45年来,他们过着中国最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生活。日子虽有艰辛但却也平淡、幸福。结婚前,李秀兰的家住在县城里。虽然生活条件算不上富裕,但比起早年丧父、母亲多病、十几岁就成了家中顶梁柱的杨增贵来说,家境还算是殷实许多,但李秀兰依然嫁给了他。她说,看上他就是因为他人老实,会做一手好木匠活儿,跟着手艺人,饿不死。

  的确,杨增贵不仅制作排灯手艺精湛,做的家具更是精巧。干净而又宽敞的屋子里,从古色古香的木雕沙发,到别致的大衣柜,再到雕龙画凤的面柜,每一件他都亲手选材、设计、制作,除了能看出他的心灵手巧外,他对家人的爱和责任,从这些家什上更能看得一览无余。

  在儿女们眼中令人敬畏的父亲,在老伴眼中却是最坚固的靠山。自从她嫁入杨家,李秀兰就没有为生活操过心,即便是在最困难的年月,杨增贵也用自己的手艺,换得一家老小的温饱。虽然他话不多,但家中的大小事在他的细心安排下,日子也过得平淡而安稳。就这样,杨增贵用坚韧和沉默照料着这个家。而李秀兰就安心地在家伺候着一家老小的生活,细心地照顾着病中的婆婆。

  丈夫的身影总是忙碌而操劳的。平日里,他不仅要靠给邻里乡亲做家具给家里换来一些额外的补贴。而且在农忙时,无论手里的木匠活再多、再紧,他总会早早地下地,尽量不让家人干得太多。他没有过多的语言,只用行动默默地履行着一个丈夫和父亲的责任。

  正因为起早贪黑忙碌的缘故,他与儿女们的沟通就很少。但老伴知道,杨增贵绝对是一位优秀的父亲。在对子女的教育上,李秀兰是慈母,而杨增贵就是一位严父。在他的言传身教下,四个子女虽没有什么大的成就,但个个都忠厚老实、善良淳朴。虽然儿女们和母亲交流的较多,但在他们心中,父亲是他们最尊敬的人。

   后来,杨增贵作为民间艺人,被湟源县文化馆聘请专门制作排灯,就常住在县上。老伴放心不下,她知道,杨增贵一制作起排灯就常常忘了吃饭、睡觉。所以,她就带着孙女也到县上住。一来可以照顾在县城上学的孙女,二来也可以照顾已年逾花甲的杨增贵。老两口的生活就在为制作排灯而悄悄地忙碌着。

  父亲与我——访杨增贵之子杨元

  提起自己的父亲杨增贵,已为人父的杨元仍是一脸敬畏。

  杨元在家排行老四,是最小的。比哥哥姐姐幸运的是,1975年,他一出生时,家里就告别了煤油灯,过上了有电的日子。家里也靠父亲的木匠手艺揽一些村里做家具、修门窗的零活,生活也过的没那么紧巴了。他记得,哥哥姐姐常说,在他们小的时候,家里很穷,五口人靠六七亩地生活,多亏父亲偷偷做些小东西换来粮食,家人才能挨到今天。

  虽然经济条件不算很好,但杨元四兄妹仍然非常感激父亲。父亲并没有因为经济条件的限制而让孩子们辍学。杨元说,父亲平时话不多,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只要你们愿意上学,到什么时候我都供。杨元的大哥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就是因为父亲的支持而上了大学。

  杨元是家中唯一与父亲有共同爱好的。初中毕业后,他跟着父亲学习做起了木匠活儿。因为父亲也特别希望有人能够继承他的手艺,所以非常高兴,但也因此对他的要求就更加严格。在儿女们眼中,父亲是一个不愿多说话,只埋头苦干的人。他教徒弟的方法更是直接、简单,没有讲解,没有手把手的辅导,他只是仔细做好一个样品,然后要求杨元照着做。初学的杨元只好硬着头皮将父亲做好的样品翻来覆去的研究、琢磨,看一点,做一点。此时,他多想父亲可以来帮自己一下,但父亲仍旧专心致志地制作着自己的排灯,丝毫没有担心他的意思。杨元只好照着父亲的样品,一次次地做着。随着父亲给自己的样品越来越难,杨元的手艺也越来越好了。

  但最终,杨元还是令父亲失望了。自从2003年跟着父亲做排灯以来,仅有两年的时间,杨元就放弃了。原因很简单,却很实际:挣不到钱。杨元说,他一直知道父亲特别希望有人能继承他制作排灯的手艺,但对于年轻人来说,这活儿没办法让人安下心来,因为他们也要养家,也要生活。现在的杨元是一名个体司机,父亲对他的决定虽然惋惜,但也没有强求。跑运输比起制作排灯来,收入要高得多。但杨元并没有完全放弃,在闲暇之余,他也帮邻居们修修门窗,有时赶上活儿紧,他也去给父亲帮忙。“我知道我再怎么样也没办法像父亲那样对待排灯艺术,因为我们的想法太多,没办法安下心来,但我不会放弃学习制作排灯,这对父亲来说也是个安慰吧。”这是杨元的心里话。

  (作者:张晓娟)

  绝响古乐 浑金璞玉成珍品

  张永福:独特的民俗文化风景线

  湟源扼“唐蕃古道”之险塞,居“丝绸南路”之要冲,是汉族、藏族、蒙古族、回族等各民族聚居的地方,自古以来为中原入藏的门户,素有“海藏咽喉”之称。盛唐时在此曾设“茶马互市”,明末清初湟源成为西部民族贸易重镇,外国商人曾经在这里设立洋行,商贸通达四海,物华天宝,地沃民富,使湟源以“小北京”的美誉名传四方。

  其间,来此经营的各地商家为在夜间招徕顾客,纷纷制作商号广告招牌,内燃蜡烛,十分醒目。此后,这种名号招牌制作越来越精致华美,成为有底座、图案、形式迥异的牌灯,后又把牌灯改制成能横跨街道的大型排灯,并有机地融入汉族、藏族、蒙古族、回族等各民族及河湟谷地的文化基因,成为古城一道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风景线和中原文化与河湟文化结合的完美结晶。

  张永福多年来从事民间文化艺术的挖掘和整理工作,他是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评审委员会委员。他告诉记者,湟源排灯历经两百多年的传承,已成为青海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枝奇葩和各民族共同喜爱的一项民俗文化艺术。2006年,湟源排灯被正式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它作为浓缩多元文化的艺术精品,有机地汇集了木工、雕刻、绘画、装饰、堆绣、剪纸、皮影、书法、音乐等各种艺术,包含了各民族文化的精品,艺术地表达了人们对乡土的热爱,美好生活的追求,清平盛世的赞颂。体现了普天同庆、万民同乐、吉祥和谐的社会发展理念。排灯还通过历史人物、神话故事等画面,寓其惩恶扬善、明耻知辱,教人奋发图强、和谐亲善等。寓教于乐的古老传统,在排灯这一艺术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每年农历正月元宵节前后,几百盏湟源排灯同时展出,节日气氛异常浓厚。

  在文化馆工作多年的张馆长说,现在,湟源排灯在保留传统的基础上,采用电、光、声等现代先进技术和新型材料,形式上增加了立柜式、屏风式、中堂式、影壁式和扇形、椭圆形、梅花形等;艺术门类上除绘画外,又增加了堆绣、刺绣、皮影、剪纸等;绘画内容上精选具有教育意义的民间故事等,让排灯具有了新的生命。

  同时,张馆长还强调,排灯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需要很多艺人共同来完成这项工作。多年来,湟源的好多民间老艺人付出了许多艰辛的劳动。排灯制作艺人杨增贵传承明细,所以他是当之无愧的湟源排灯传人。

  白成莹:文化脱贫 文化增收 文化致富

  每年元宵节前后,湟源丹噶尔古城的夜晚流光异彩,人头攒动。许多人慕名而来,尽情欣赏着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具有青海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珍品之称的湟源排灯,沉醉在这古城古灯交相辉映的独特文化魅力中。

  湟源县委宣传部白成莹说,丹噶尔古城建成后,街道的照明设施和店铺招牌将用排灯代替,在古城入口处还要修建约千米长的排灯长廊,丹噶尔将成为环青海湖旅游线上的一座“不夜城”和文化明珠。春节时,几百盏排灯同时展出,从丹噶尔古城西门“拱海门”到东门“迎春门”,延伸到“丰盛街”至“火祖阁”。以前,这里商行接二连三,是古城商业繁荣地区,也是排灯集中区。现在,新式的排灯挂起后,灯火辉煌,璀璨耀目,加之各路社火纷踏而至,锣鼓喧天,龙舞狮跃,热闹非凡。

  白成莹认为,湟源排灯发展到今天,要注入新的内容,要紧紧围绕市场,挖掘民间传人,做好产品开发策划和设计,开发成具有独特艺术品位排灯的旅游产品,针对不同的场所,开发功能、形式、风格、大小不一的专用排灯。

  同时,每年湟源县还要举办群众性排灯大赛,通过这一活动,极大地调动了村民的积极性,让大家都参与到排灯的制作当中来。而且,让村民有意制作一些小型的排灯,在明清老街、城隍庙、日月山等旅游点出售这一精美的手工艺品,不断增加群众收入,达到文化脱贫、文化增收、文化致富的目的。

  排灯艺人杨增贵传承谱系

  第一代 李占林

  1893年,李占林生于湟源县申中乡后沟村,是当地著名木匠。他是杨增贵的外祖父。

  19世纪末期,由于丹城的商贸达到鼎盛时期,排灯由丹城火神会和商家出面组织展挂,并且每次都评比。所以,这里的各大富商纷纷出资邀请著名工匠和画师制作绘画排灯。李占林因是当地著名木匠,被请去设计制作排灯框架。他心眼多、技术高明、雕刻工艺精良,所以他制作的排灯设计新颖大方,制作精美考究,特别是边框雕花精细美观,深受商家和观众的赞誉,名扬河湟。当时扩建湟源城隍庙时,他就是必请匠人,这个建筑至今仍然保存完整,它的建筑艺术水平为世人称道。所以,李占林可以称为是湟源排灯的第一代艺人了。

  第二代 李增瑞

  李增瑞是李占林的次子,也是徒弟。他是杨增贵的舅舅。

   李增瑞是位画匠,也是木匠。他跟随父亲李占林学习家具制作、房屋修建、木器雕花和民间乐器制作。并且,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有了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在父亲的熏陶和亲授下,他的木匠手艺渐入佳境,而且他还精通油漆行当,稍带绘画技艺,在河湟地区久负盛名。

  因此,他随父亲每年都应丹城富商和商会之邀制作绘画排灯。他心灵手巧,才思过人,对排灯非常了解。他把排灯边框和画框做活,可以随时将画面取下来,一来可以方便保管,不被污染走色和损坏;二来画面可随时更换。除悬挂的排灯外,他还为商家制作绘画过能摆放在牌楼旁、门前,过庭、堂屋中央的排灯。这种牌灯的制作要求高、式样繁多、雕刻精美,因而很受商家的欢迎,观众也很赞赏。有一年,他精工制作了两个排灯,春节前被几个商家看准后,都出高价抢购,一时成为了美谈。所以,每年湟源县的排灯制作少不了他。

  第三代 杨增贵

  1943年,杨增贵生于湟源县申中乡后沟村。他从小就跟着舅舅学习木工手艺,制作排灯。

  1958年,湟源县城每年元宵节展挂排灯的习俗被取消。杨增贵和舅舅为生产队外出承揽一些木工活,制作一些桌椅板凳、箱柜笼屉、木轮车磨的活儿。1959年,杨增贵的父亲因积劳成疾,过早去世,丢下了他们母子女三人,生活就越无法维持。为此,他一边上学,一边还坚持在空闲之时做木工活,以补贴家用。

  1992年,湟源排灯重新被大家重视,他被湟源县文化馆邀请参与制作排灯。从此以后,他放弃了能挣更多钱的活儿,不再制作乐器、承揽木工工程等,而是和许多排灯老艺人一同潜心研制、专心致志地研制排灯,为湟源排灯成功申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举办排灯艺术节,并打造出品牌,走出县门、省门立下了汗马功劳。(作者:祁万强)

  打造品牌 艺术奇葩涌暗香

  “把湟源打造成排灯艺术之乡”

  ——湟源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李国权访谈录

  盛夏时节,记者采访了湟源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李国权,他告诉记者,要把湟源排灯作为打造文化产业的品牌、展示民间艺术的平台、反映历史文化的载体、宣传湟源形象的窗口和群众脱贫致富的途径,让湟源成为全国独一无二的排灯艺术之乡。

  记者:每年元宵节前后,湟源丹噶尔古城的夜晚流光溢彩,人头攒动。人们慕名而来,尽情欣赏着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具有青海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珍品之称的湟源排灯,沉醉在这古城古灯交相辉映的独特文化魅力中。那么,排灯作为湟源县的一个文化品牌,应该用何种载体展示呢?

  李国权:在湟源丹噶尔古城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人文氛围中,排灯艺术展现出了它巨大的魅力。办好湟源排灯艺术节,排灯才能为湟源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发挥品牌作用。湟源县举办首届排灯艺术节时,400多个排灯、1000多幅画面,艺术地再现了湟源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和自然景观,受到了业内人士的关注和广大群众的好评,成为我省春节文化活动的一大亮点,极大地扩大了湟源在外界的影响。所以,以后每年要举办大型的排灯艺术节,让排灯艺术节成为宣传湟源文化名片的一大载体,在上品位、上档次、上规模上做文章,精心策划,合理布局,突出特色,把排灯艺术节作为展示湟源排灯艺术平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记者:湟源排灯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新时期它面临着种种挑战,如何发展创新,开发排灯新产品,让这一古老的文化艺术绽放新的光彩呢?

  李国权:排灯新产品的开发是排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它的研发成果要实现系列化、组合化、礼品化和趣味化。一是紧紧围绕市场,邀请专业人士做好产品开发策划和设计,开发成具有独特艺术品位排灯的旅游产品,针对不同的场所,开发功能、形式、风格、大小不一的专用排灯,如办公室、公共场所、住宅装饰、展览、玩赏等专用排灯。同时,与城市的功能照明、景观照明、绿地夜景装饰结合起来。二是丰富排灯主题内容,借助排灯的文化张力和艺术表现力,既要反映湟源的自然风光、人文历史、民俗风情,又要寓教于乐,增加具有教育意义的典故、传说等,还要分门别类,系列地反映青海的文化、历史、民族、宗教、自然风光、名胜古迹等。同时,融入一些前沿、时尚、流行的文化元素。通过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使排灯题材更加新颖宽泛,形式更加新奇生动。三是运用控制、仿生、精密机械传动技术及传感器、激光等现代科技,凸显排灯的动感和奇妙感,提升排灯的科技含量和观赏性。四是进一步细化分类,按内容生产集观赏性、收藏性、实用性为一体的系列排灯产品。

  记者:湟源排灯作为具有高原特色的文化艺术产品,怎样才能走出青海,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一艺术奇葩。

  李国权:四川自贡的彩灯在国内外展出后,取得了轰动效应和丰厚回报,我们可以借鉴和参考他们的经验,以立足国内市场、扩大国际市场为方向,全力拓展湟源排灯的外展和销售市场份额为目标,瞄准东南沿海城市、我国港澳及欧美等经济发达地区和国家,制作精品排灯,每年在国内或国外大城市巡回展出,把灯展业作为发展排灯产业的重要措施来抓,牢固树立起湟源排灯的品牌形象。

  记者:排灯艺术人才是发展排灯产业的保障,民间艺人的缺乏是目前湟源排灯发展的一个现实问题。怎样才能解决两者之间的矛盾呢?

  李国权:这的确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事实。要解决这一问题,我们要采取有力措施,吸纳和保护优秀民间艺人,着力培养民间文化遗产的传承人,蓄养民间文化传承源头,发现培养排灯手艺新人,特别是在政策上给予重点扶持,带动、鼓励群众来参与制作排灯,使排灯制作家庭化、产品小型化。还培养一批素质高、业务精,对排灯艺术有浓厚感情和热情的专业队伍,形成湟源排灯艺术抢救、保护、研究和管理的人才库。同时,举办群众性排灯赛,通过排灯大赛,调动民众积极性,让全民参与到排灯的制作当中来,并让他们在明清老街、赞普林卡、城隍庙、日月山等旅游点从事排灯等手工艺品的出售以及餐饮、旅游服务、土特产品经营等,不断增加群众收入,达到文化脱贫、文化增收、文化致富的目的。(作者:祁万强)

  杨增贵说排灯

  湟源排灯是由众多的个体灯组成,每一个灯就是一件独立的艺术品。其中,木工制作是排灯的主体工程,由鲁班式的能工巧匠承担。排灯制作的工序是先制作框架结构,它的形制有两大类,一种是悬挂式,一种是落地式,分梅花形、长方形、天桥形、马鞍形、吕字形、扇子形、椭圆形等十多种,并将传统的花草人物风格的图案雕刻在框架上。

  架子制成后蒙上纱,再根据不同木架形状,绘制反映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故事画面。这些排灯大都是长2尺、宽1.5尺方格的纱窗组成,由民间高手制作,雕刻精细考究,图案有历史人物、山水画鸟等,每组排灯以连环画形式,集中展现一个故事或一段情节,画面绚丽多彩、栩栩如生。

  这些工序都完成后,接通电源(以前常常是点蜡烛)。这样以来,现在的手法使得排灯有了艺术的排列和组装,使单个的排灯具有整体的艺术效果和主题思想。

  (作者:张晓娟)

  采访手记:艰难的寻访之旅

  这是一次艰难的寻访之旅,也是一次文化苦旅。

  在湟源县县委宣传部同志的引领下,越野车像一只甲壳虫缓慢行驶在蜿蜒的山路上,扬起的灰尘常常模糊了视线,使得我们不得不放慢车速。

  杨增贵是湟源县第一代排灯传人李占林的外孙,是第二代传承艺人李增瑞的外甥,也是徒弟。杨增贵家的大门,没有我想象中雕刻的花木,也没有我期待中的高大,和青海农村好多人家的大门一样,简陋而又单调。

  在走进大门前,我突然发现门上有明显的划痕,划痕下隐藏的木雕花纹纹路清晰,刀法浑厚,线条流畅,一看就是出自高人之手。杨增贵老人说,这是师傅的手艺,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他把它们用刨子划掉了。

  老人说这些的时候,脸上的表情很凝重。

  在杨增贵家里,我们看到一些制作非常精美的小器物,让我大开了眼界。

  面对目前的生活,杨增贵非常高兴。而且,让他欣慰的是,孩子也得到了他的真传,木工活干得有模有样。

  其实,更让我们欣慰的是,近年来,湟源县把排灯作为打造文化湟源品牌的主要抓手,前后投资上百万元,专门成立排灯研究研制开发公司,购置设备、搜集资料、完善档案,培养排灯传承人和新一代民间艺人,整编有文字、图案和影像的资料宣传本,组织专家、民间艺人和能工巧匠,对传统排灯进行挖掘保护和艺术革新。杨增贵有幸成为了其中的一员,他为自己赶上这么好的时代欣喜不已。 (作者:祁万强)


本篇新闻热门关键词:策划 名录 成功 把手 板凳 
 
 
  编辑: 叶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