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公祭的“痒”与“痛”
 
http://www.sjywh.com     2009-06-08 14:24
 

  “现在全国各地祭炎帝、祭大禹、祭伏羲、祭诸葛亮、祭包公、祭武则天、祭柳下惠,无所不祭。还振振有词,这是地方名片!”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赵园接受记者采访时很有些激动,“这浪费的都是公共财政,都是纳税人的钱啊!”

  赵园委员所言不虚,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公祭活动悄然浮出水面,近年来各地更是纷纷仿效,互相攀比,以至公祭之风愈演愈烈。而在诸如“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展示地方形象”等名目之下,各地政府俨然成了公祭的主角,进一步演化为由政府财政埋单,动辄投入上千万、上亿,同时也借此炫耀公祭的分量,争夺“名人地域权”。根据媒体的报道,一些国家级贫困县也跟风举行公祭大典。豪华庆典,加上配套的设施、风景名胜区的建设,无不耗资巨大,可谓“劳民伤财”。

  在笔者看来,以各地政府为构成主体的公祭活动,普遍包含着“痒”与“痛”的二元悖论。

  其“痒”的方面,是希望“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希望“搭着历史名人的肩膀”“展示地方形象”,以软文化为手段去改善投资融资以及旅游文化产业等第三产业等经济发展的硬环境。“痒”得有说头,想法也很美好,可希望却很渺茫。学者葛剑雄曾写文章专门就此算过一笔经济账,得出的结论是“入不敷出”———大笔的钱投进去了,文化的台子搭好了,历史名人的肩膀也搭上了,可经济的戏却始终唱不来,因为它从一开始就是漠视经济发展规律的“理想主义”的“痒”,在经济环境本身不改善的情况下企图让软性态的文化“空手套白狼”,注定了其一厢情愿的“痒”只能自己“挠”了。而所谓“展示地方形象”也就成了“滥用公共财政,虚耗纳税人钱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的代名词,或者说是“老百姓的眼里更像官员们烧钱的文化秀”。

  在地方政府发“痒”折腾公祭的当口,我们看到了另一番景象———民生之“痛”。公祭不仅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原则”背道而驰,也是地方政府公然拿着纳税人的钱做的一笔“血本无归的买卖”,造成了地方财政的紧张,加剧了纳税人的负担。与此同时,在“为官员烧钱的文化秀”之举埋单之余,民众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渴望,却并未能得到更多的满足。有些大城市就出现过博物馆免费开放参观,老百姓在半个月的时间内每天排队去看的现象。农村文化设施落后,文化生活单调,更是人所共知。就本质而言,诸如公祭在内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不仅是无法“唱经济戏”的假台子,也是与文化本毫不相涉的“空台子”,既鼓不了公众的“腰包”,也充实不了他们对文化有着强烈需求的“大脑”,是为民生之“痛”。

  笔者赞同赵委员的提议,“政府应该积极实施行政体制改革,建议政府部门退出上述公祭活动,尤其要慎用‘国家祭典’的名义。同时,加强对政府财政的监管与舆论监督,严格审批程序,及时叫停某些耗资巨大的所谓‘文化创意工程’,防止对公共财政的滥用。将有限的财力切实用之于民,包括用于令民众切身受益的文化设施建设,满足民众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渴望。”———承载着如此之“痒”与民生之“痛”的公祭是否该收场了!(作者:司振龙)

 
 
  编辑: 叶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