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吉狄马加:重拾古老文化的智慧和价值
 
http://www.sjywh.com   青海日报  2009-06-08 18:29
 

  ——在“国际唐卡艺术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青海论坛”上的演讲

  青海新闻网讯

  编者的话:正值第三个“文化遗产日”来临之际,青海省人民政府、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和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将在我省主办“首届青海国际唐卡艺术与文化遗产博览会暨第五届民族文化旅游节”。为了保护、传承唐卡这一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期间将举办“国际唐卡艺术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青海论坛”,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将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中的唐卡传承”、“唐卡艺术与热贡文化生态保护”、“生产性方式保护与唐卡艺术发展”等三方面进行主题学术研讨。为此,“江河源”副刊特提前刊发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吉狄马加在论坛中的发言,以帮助读者更好地解读唐卡这一具有独特艺术风格、鲜明民族特点、浓郁地域色彩的藏文化之精华。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来宾、各位朋友:

  

  大家好!

  青海的六月,是青藏高原最美丽的季节,六月的青海,也是青藏高原最美丽的风景。在如诗的季节和如画的风景中迎接来自全国各地的宾朋,共同探讨青海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尤其是历史悠久、风格独特、散发着浓郁藏文化气息的唐卡艺术,我感到十分的荣幸和自豪。首先,请允许我代表青海省人民政府向与会的专家学者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

  青海省地处祖国西陲,早在旧石器时代就有古文明活动的迹象。新石器时代的马家窑文化、青铜器时代的齐家文化、卡约文化、辛店文化、诺木洪文化等在古老的青海大地上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后来入住青藏高原的羌人、吐蕃、吐谷浑、蒙古、汉、回、撒拉等部族先后繁衍生息在神秘辽阔的青海山水之间,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这些民族创造了各自丰富而又独特的文化,同时在社会变迁和文化互动的历史背景下共同创造了古老青海绚丽多姿的文化篇章,使青海最终成为民族文化资源的富矿区。仅2005年,青海省组织申报的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入选项目就有19项之多,居西北五省区第二位(仅次于陕西省)。青海是文化的沃土、歌舞的海洋,世居青海的各民族的日常生活基本上呈现在文化空间、仪式、歌舞、图画相伴的浓郁的艺术氛围之中。许多民族民间都流传着所谓“会说话的就会唱歌、会走路的就会跳舞”的豪迈谚语,这是青海人生活情状的自然流露,也是青海人精神世界的真实写照。比如,在青海各民族中传唱的花儿,因民族历史上迁徙、战事、压迫等遭遇的影响与冲击,自然地理环境的养育与制约,使青海花儿在形成豪迈奔放的同质性特点的同时,又烙上了不同民族迥然有别的异质性特征,沿着湟水河的走向一路形成了老爷山花儿会、丹麻花儿会、瞿昙寺花儿会、七里寺花儿会等群众性的花儿交流演唱大会,每年农历三月至六月,风光迤逦的湟水两岸各民族人民竞相对歌、互会唱家,秀美的田间地头成了花儿演唱的神圣舞台。而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花儿演唱就形成了花儿这种民间艺术在曲令、调式、旋法、结构、风格上的多样性,风姿别致的花儿,成为青海各族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正如一首花儿中所唱的那样“花儿本是心上的话,不唱时由不得个家”。因此青海的天空飘荡着芬芳的花儿优美的旋律。

  在辽阔的青海西部、南部草原上,藏族、蒙古族的舞蹈犹如草原长风般舒展自如,雄美多姿。卓舞深情优雅、意味深长使人们留恋往返;安代舞矫健洒脱、激情充沛使草原欢腾不息;飞扬的歌舞定期舞动在新绿的草来临之际,欢乐的人们沉浸在舞之蹈之的狂热情怀之中。至于东部、东南部农业区汉族风趣的社火舞蹈、土族庄重的安召舞蹈、撒拉族神奇的骆驼舞蹈等,又以别样的新奇与生动谱写着青海舞蹈的多元特质。青海大地上分布广泛的藏传佛教寺院里表演的“羌姆”舞蹈更是把宗教的神秘世界通过舞动的形式展演在民众眼前,寓深奥教义于形象的舞动中,让人们在载歌载舞的喜悦中领悟宗教的奥秘。隆务河流域的藏族、土族在每年农历六月十五至二十五日迎来一年一度的六月会,六月会的舞队在通灵的法师的带领下表演神舞、龙舞、军舞等世代传承的传统舞蹈,舞蹈过程中还穿插着古老的“开红山”、“插口钎”、“插背钎”等神秘的血祭仪式,惊心动魄、扣人心弦。黄河岸边的民和土族在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三到九月二十五日举行被誉为全世界最长的狂欢节的“纳顿节”,届时变换不一的纳顿会手舞蹈、三将五将、庄稼齐等小剧目舞蹈以丰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艺术审美展示着人口较少民族舞蹈的永久魅力。还有在寒冬腊月里裸奔舞蹈的热贡土族的“於菟”舞,也是以凝重深沉的舞动诠释着驱邪逐魔的主题。所以,青海的大地承载着深情的舞蹈迷人的风姿。

  在青海藏区和部分土族生活的地区,神秘的格萨尔艺人们神情庄重,以迷狂的歌唱演绎着民族历史上关于英雄格萨尔的神奇传说,格萨尔英雄史诗是世界上最长的史诗之一,青海大地上的民众经常沉浸在格萨尔英勇伟业的讲述中,生活在古老史诗奋发进取的精神感召之下的民族是幸福的,他们在史诗的演唱氛围中完成着对民族历史的深情追忆、民族精神的精心塑造。

  传唱类似史诗、叙事诗的青海世居各民族,在朴素的民俗生活中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博大精深、品格独特。仅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土族婚礼、撒拉族婚礼、塔尔寺酥油花艺术、土族盘绣艺术、湟源排灯艺术、加牙藏族织毯技艺、热贡艺术等项目是青海各民族人民人生智慧和艺术才情的生动展示,也是青海民族民间文化的代表性门类,具有“文化活化石”的意义和价值。

  众所周知,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历史条件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意义就在于保护文化的多样性,在文化多样性视阈中,每一个民族所创造的文化具有不可替代性。1998年联合国大会第22号决议(《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指出,“不同文明的成就构成人类的共同遗产,是全人类灵感和进步的源泉”。青海的热土培育的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青海各族人民奉献给世界文化的璀璨奇葩,蕴涵着富足的文化底蕴和精神资源,是青海和世界对话的文化基础,因此保护好这些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在保护青海走向世界的权利,保护青海人民和世界对话的权利。今天,在第三个文化遗产日期间,我们在这里举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青海论坛——唐卡艺术的保护与发展”,就是要搭建起广泛推介、传播、阐释青海文化的平台。今天以唐卡艺术的保护与发展为主题进行研讨,就是要把属于热贡艺术代表性品类的热贡唐卡艺术的历史渊源、文化传承、创作状态、艺术特征、文化价值、保护内容、开发措施、艺人增收等问题进行一次集中探讨,以求为地方经济、文化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智力支持和学术支撑。热贡唐卡集藏民族绘画艺术的精要,在世代传承的基础上形成了特殊的艺术品格。在青海南部的隆务河两岸,藏族、土族等民族聚居的许多村寨,长期以来形成了“头人一庙堂、一家一佛殿”的藏传佛教信仰盛况,那里果花飘香、丹青出彩,“人人作画、家家从艺”,一幅幅精美绝伦的唐卡作品就从这些清洁齐整的农家庭院里走向煌煌庙宇、走向世界艺术的殿堂。2006年,在全国工艺美术大师评选活动中,仅热贡地方就有启加、西合道、斗尕、更登达吉四位艺人获此殊荣,在20年前,夏吾才让先生也获得过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称号,这些国家级大师的出现,也标志着长期以来处在口传心授状态的热贡唐卡艺术创作走向了国家级水准。这些民间艺人几乎都有着从小出家为僧的经历,启加、西合道、斗尕这批老艺人是在1958年的时候被迫还俗,在家从事唐卡艺术创作,年轻的更登达吉现在还是吾屯上寺的艺僧,他们从小在师傅的严格指导下起早贪黑、诵经习画、勤学苦练,系统掌握了藏画量度仪规,十几岁时就创作出了水平高超的唐卡精品。热贡唐卡因其风格迥异、色调艳丽、造型优美、构图精致,被誉为“火一样的安多唐卡”。因此,放眼青海,映入人们视野的是古老岁月积淀下来的图画的曼妙优美。

  根据藏族文献资料,早在松赞干布时代,祖国藏区就有了关于唐卡艺术创作的记录。随着藏传佛教的不断流布,这种来自域外的宗教文化也在不断本土化的传播实践中,选择了藏民族传统的绘画艺术形式进行佛像造型,并且在题材、技法、色彩、工艺、风格等方面,对其具有根基性意义的异域文化进行了更多的探索与创新。自公元15世纪以来,在广大藏区逐步形成了曼唐、钦孜、噶赤三大画派,涌现出曼拉顿珠、钦孜钦莫、南卡扎西等著名画师,他们不断结合自己丰富的绘画创作经验著书立说,规范和探讨藏传佛教绘画艺术的技法和理论,《如来佛身量明析宝论》等著作成为后世藏画创作的经典。藏传佛教绘画艺术经过无数代艺人的不懈努力,最终发展成为技法精湛、用色考究、内容和形式完美统一的艺术样式,不但在藏区广为传承,而且,随着藏传佛教传播足迹的不断延伸,进入了祖国内地,成为各民族人民所喜爱的民族民间艺术。热贡地方藏传佛教艺术的种子大约播撒在公元九世纪时,西藏历史上朗达磨灭佛的时代。当时,西藏境内佛教寺院和僧人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和打击,西藏历史进入空前的黑暗时期,而三个正在修行的僧人在此危难之际,勇敢地驮上佛教经卷典籍等一路东行来到今热贡境内的坎布拉森林深处,他们被藏文史书誉为“智者三尊”,他们在热贡及青海湟水流域的弘法事业,使得经朗达磨灭佛事件摧残的藏传佛教传播事业在青海地区得到复兴,热贡也因此成为藏传佛教下路弘传的发祥地之一。藏传佛教最重要的传播方式之一就是建寺造像,藏传佛教的唐卡、壁画、泥塑等艺术门类就是随着藏传佛教的不断传播而逐渐发展起来的。热贡地区藏传佛教事业的勃兴,后来得益于公元十三世纪萨迦法王八思巴从西藏派遣拉杰扎那哇一行来热贡建立政教合一统治的伟业,拉杰扎那哇是一位专修明咒的瑜珈师,他来热贡弘法时,随行的人员有近三百名,这些人员中就有许多的画师、工匠、木匠等,他们把西藏风格的藏传佛教造像形制和寺院形制带到了热贡,还把重要的藏族绘画理念带到了热贡。到拉杰扎那哇之子隆钦多代本被明朝廷封为政教统治首领时,开始兴建热贡地方第一座藏传佛教寺院隆务寺,随后,环隆务寺的系列子寺相继在隆务河两岸各村落建成,热贡成为藏传佛教弘法实践中具有重要地位的地区之一。伴随着藏传佛教的深入传播,藏传佛教艺术的重要门类唐卡、壁画、泥塑等艺术的创作得到了良好发展的机遇。首先,西藏艺人的进入和大批寺院的建设为热贡藏传佛教艺术创作提供了艺术人才和创作机会的保障;其次,藏传佛教的广泛传播又对为其服务的藏传佛教艺术创作带来了一次次艺术实践的良机,本土艺人和藏地艺术家们在建寺造像的弘法实践中相互交流、共同切磋,在热贡大地上创造了美轮美奂的寺院和佛像。到公元十五世纪,明朝廷在西陲边地实行“卫所制”,来自江南一带的屯田人走进了热贡的历史舞台,他们以战时为军、闲时务农的生活状态,在隆务河流域古老的村寨里与原居民们和睦相处,到后来竟然“历年既久,衣服语言,渐染夷风。其自认为土人,而官亦目之蕃民矣。”这是江南等地汉文化与热贡藏文化之间的一种长期互动,其结果是屯田人的汉族身份逐渐淡化,而在唐卡等艺术创作技艺中却又突出了汉地艺术明显影响的痕迹,使得热贡唐卡形成了既有别于西藏艺术风格,又不同于汉地艺术风格,博采两地艺术精华的独特品格。西藏曼唐画派对热贡唐卡艺术创作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同时又借鉴了汉地绘画的成熟技艺,二者的有机结合给热贡唐卡艺术创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在藏区乃至全国唐卡艺术创作领域独树一帜。

  热贡唐卡的传承方式主要是师徒传承,师徒之间的关系由于地缘、血缘、族缘等原因,多为叔侄、舅甥等亲缘关系,艺人队伍过去多集中在寺院,改革开放以来,逐渐走向社会化,大批艺人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热贡唐卡艺术的创作,建立起了以父子为传承纽带的新的传承机制,已故全国工艺美术大师夏吾才让,其长子为吾屯上寺著名艺人更登达吉、次子为热贡艺术馆著名画师索南;已故全国工艺美术大师启加的六个儿子中从事唐卡艺术创作的就有五人,其中罗藏旦巴、乔丹等是热贡有名的画师;青海民族学院艺术系特聘教授夏吾才让的三个儿子中有两个从事唐卡艺术创作,其中关却杰是唐卡艺术专业毕业的首届本科生,现在青海民族学院从事唐卡艺术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同时,传统的叔侄、舅甥传承习惯也逐渐被新兴的不存在任何血缘关系的纯粹的师徒关系所替代。近年来唐卡传承还打破了传统传男不传女的习俗,夏吾才让的女儿关却卓玛、娘本的女儿——都是热贡地方唐卡艺术的女传人。唐卡艺术传承进入了注重技艺传承、注重传承链的完整性的新阶段。

  热贡唐卡艺人队伍就热贡的实际人口数来讲,是一支十分庞大的队伍,艺术创作较集中的热贡四寨子——上下吾屯、年都乎、郭麻日、尕撒日等村落,约有95%以上的群众从事唐卡、泥塑、堆绣、木雕、石刻等艺术创作活动。从艺术创作的基本理念上来讲,过去以艺侍佛的意识只在少数艺人心中根深蒂固,更多的艺人清醒地认识到唐卡艺术创作与经济条件改善之间的互动关系,广收弟子,形成以家庭作坊为基本形式的开发、创作、销售连锁机制,热贡地方政府也充分意识到这一点,把热贡艺术开发与农牧民增收工作结合起来,为热贡艺术创作的空前繁荣奠定了良好的政策基础。自2006年,热贡艺术、黄南藏戏、热贡六月会、土族於菟等热贡地方文化项目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来,地方政府对热贡文化的整体保护意识明显加强,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思路就是在这种思考过程中提出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保护基于这样一种认识,即高度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的文化生态基础,就是把活鱼放在水中养,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基本出发点就是还原热贡文化的原生态性。这在某种意义上改变了文化项目单一保护的局限性,以热贡文化的多样性特点入手,充分尊重和遵循当地文化发展的自身规律,引导文化传承的活态性,以各类文化的具体传承者民间艺人为核心,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长远规划,分步实施;明确职责,形成合力”的原则,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做好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工作。首先要对热贡特有的文化空间和文化资源进行深入挖掘和整理,在此基础上做好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总体规划,对保护范围、对象、内容、方法、目标等进行系统把握和分类研究。其次要做好保护区具体文化项目的活态管理和良性运作机制,对生态区的文化氛围、文化底蕴、文化趋同性等有明确领会,对代表性品类进行认真梳理,廓清其历史渊源,分析其变迁缘由,对其所蕴涵的历史文化价值、艺术审美价值、伦理道德价值等进行理性判断和学术研究。文化保护的落脚点在于各种文化的传承者,他们是一种文化的根基和灵魂。比如唐卡艺人、堆绣艺人、泥塑艺人、石刻艺人、木刻艺人、说唱艺人、六月会的舞者、法师等,对他们的艺术天赋、艺术才情、人生智慧等要给予充分的尊重和关爱,对由他们组成的艺术传承活态结构给予充分的认可和理解,对于传承过程中出现的不良现象及时给予引导和规范,关心他们的生活,解决他们的相关待遇,切实让他们肩负起延续文化命脉、传承文化血脉的神圣职责。在此基础上做好传统文化资源的产业转化工作,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需要一定的周期,不能急功近利,更不能浮躁冒进。要有耐心等待其发挥经济效益。这样,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设最终才能树立起保护区民众的文化自觉意识。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民族民间文化资源是各民族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提升我国文化竞争力的重要资源。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已经提高到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重要环节,成为国家实施文化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实施方式。对于青海省而言,各民族创造的丰厚的文化遗产,代表着青海文化的总体风貌和特殊品格,是青海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重要名片,我们对文化的态度终究将决定文化对我们的回报。各民族民间文化所蕴涵的思想资源、传统精神、人文思考、民族品格等是祖祖辈辈留下来的珍贵财富,有效的合理利用和传承发展,必将有利地推动地方文化建设事业和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但是我们看到的事实是,各民族代代传承下来的文化正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现实语境中面临生存濒危、传承链断裂、精品匮乏、绝技不断消失的危机,像热贡唐卡艺术在当下表面繁荣的创作态势中也隐含着诸如佛像量度计算混乱、构图简化、颜料调制技艺失传、佛像身姿、法器、手印等错乱的现象;同时艺人队伍中也存在胸怀绝技的老艺人渐次离世、其技艺被世人遗忘的情况,在现有的5位全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夏吾才让、启加两位唐卡大师的相继离世就是明证。另外,在唐卡制作材料、工艺技法过程中也存在传统工艺的简化、省略情况,这会导致经典创作的失衡。这些有目共睹的事实,充分说明了文化保护工作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我相信,各位专家学者的积极努力、各级政府的全力运作、当地群众的文化自觉将会极大地促进青海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今天的文化论坛荟萃了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们的心血与智慧,各位的真知灼见将对青海省文化事业的长足发展带来活力。


本篇新闻热门关键词:标志 一批 插口 名录 博览会 
 
 
  编辑: 叶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