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推进文化建设 彰显高原魅力
 
http://www.sjywh.com   青海日报  2009-07-07 09:56
 

  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是重要的“软实力”。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竞争和发展既是资源、能源、项目、资本的竞争,也是文化、生态、科技、形象等“软实力”的竞争。

  而在青海,这一片离天最近的土地,这一片跨越千年文明、承载着不同民族厚重历史的土地,形成了不同民族的人文景观、民俗文化及民间艺术,这些都决定了青海绚丽多彩的文化资源和丰富厚重的文化内涵。

  由此,有效地保护、合理地利用青海独特的文化资源,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推进文化创新,发展特色文化产业,促进对外文化交流,积极打造“文化青海”。

  创新机制出精品

  今年2月,大型音画史诗《秘境青海》在京成功举行首场演出后,立即引起强烈反响,观众好评如潮。“震撼”、“冲击”是被使用得最多的词汇。“看完剧目,对苍凉博大、深具生命张力的西部文化有了深刻的认识,对豁达快乐的西部人有了新的认识,对人生意义有了新的思考。”这是业内人士的评价。

  除此之外,另一台进京精品剧目《青海花儿音乐诗剧——雪白的鸽子》也获得成功。《雪白的鸽子》在西宁的演出同样受到追捧,7月3日,青海剧场演出现场,许多观众跟着台上演员一起哼唱,尽情享受花儿的魅力。

  这些成绩无不得益于我省文化体制改革,是改革改出了艺术院团的活力。

  我省省直艺术表演团体的改革,是从2002年开始的,将原省直五团合并,组建了省民族歌舞剧院和省戏剧艺术剧院。改革后的省直两院按照“一院两制”的模式,不断健全完善内部运行机制,实行了院长负责制和目标责任制,采取了灵活多样的分配制度和激励机制,分配主要向主创人员和艺术高峰期人员倾斜,与演出场次、演出效益挂钩,对舞美中心、产业中心、后勤服务中心等实行企业化管理,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资源整合增实力,转变职能添动力。过去,省直院团一年的演出场次只有300多场,现在可达1000多场,2003年以来,省直两院共创作完成17台大戏,推出了大型民族歌舞《唐蕃古道》、《青溜溜的青海》、花儿风情歌舞《六月六》等一批民族地域特色浓郁的优秀新创剧目,已累计演出3779场次,演出收入与改革前相比增长了69%。

  在人才使用上,我省更是突破旧有模式,针对自身编创力量薄弱、人才短缺且文化资源富有的实际,大胆借助社会人才资源、智力优势共同打造艺术精品,如省直两院通过短期聘请知名艺术家、与内地文艺院团合作等方式,创作排演的京剧《天马歌》、《藏羚羊》分别荣获第四、五届中国京剧艺术节银奖。

  在此基础上,我省基层艺术表演团体改革也在稳步推进。

  遗产保护结硕果

  原来青海境内也有明长城,这是在全国开展的长城资源调查显示出的结果。目前全省已调查长城长度323公里、烽火台112座、敌台10座、关3座、堡44座,全方位准确掌握了青海省长城基础资料,此项工作已顺利通过国家长城资源调查工作项目组有关领导及专家的最终验收,为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长城增添新的一抹重彩。

  另外,丝绸之路跨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进展顺利。中国有48处遗产列入预备名单,其中我省有四处:都兰县热水墓群、海晏县西海郡故城、共和县伏俟城、湟源县日月山古道。丝绸之路作为一条文化线路,实施跨国联合申遗,是世界文化遗产申报理念的一次突破,为我省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必将打破我省世界文化遗产地“零”的纪录,对我省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近年来,我省拓宽范围,全面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将过去单一的文物保护向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保护转变。文物保护的基础工作进一步夯实,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进展顺利。截至目前,全省发现文物保护点4300余处,现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83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处。近几年我省争取资金对塔尔寺、隆务寺、玉树藏娘佛塔及桑周寺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了修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深入推进。成立了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古籍保护中心,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青海省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实施意见》。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工艺美术行业普查工作已完成。黄南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被文化部批准为国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目前,全省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57项,省级名录102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40名,省级代表性传承人153名。

  产业发展求突破

  在青海文化产业大厦设有销售点的互助农村妇女吉桂英,这几年可说是名声在外。带着自己和家人的绣品参加各种展会,现场表演土族刺绣的制作。“一年能挣四五万块钱”,对于别人的揣测,吉桂英笑着,反正收入挺好。

  和吉桂英相比,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娘本创办的青海省黄南州热贡画院则是将热贡艺术发扬光大、引领吾屯村村民绘出新生活的典范。

  近年来,我省以工艺美术行业为突破口,着力推进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形成了工艺美术产业重点推进,民族演出、音像出版等产业协调发展的喜人局面,初步走出了一条具有青海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的新路子。据统计,2008年底全省工艺美术行业销售额达8.65亿元,从业人员近4万人;而在2002年,全行业产值只有2亿元,从业人员2000人。

  为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我省连续举办了六届青海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品展,改造建设了青海工艺美术大厦、青海文化产业大厦,举办90多期全省农牧民文化技能技艺培训班,对5500名农牧民进行了唐卡、民族刺绣、服饰加工、歌舞表演等为内容的技能培训,还组织工艺美术行业的企业、单位和经营户参加了“青洽会”、“西博会”等省内外重大展会活动。西宁新奇工艺装饰有限责任公司、同仁吾屯热贡文化艺术村、贵南石乃亥乡民间艺术团被文化部命名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同时,行业的规模化经营水平不断提高,市场主体不断壮大。如黄南藏族自治州现有各类热贡文化产业单位90多家,“公司+农户”经营模式的热贡艺术企业有5家。玉树藏族自治州以“公司+农户”的形式开发加工唐卡、囊谦黑陶、嘛呢石、藏八宝、牛羊毛编制饰品的企业达10多家,年产值接近1000万元,直接或间接从业人员达3000多人。互助土族自治县开办了威远镇大寺路村土族刺绣厂、东沟塘拉刺绣厂、五十刺绣厂3家加工生产土族刺绣旅游纪念品的厂家。

  另外,我省还鼓励和扶持社会力量兴办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省登记注册的省级文化类民办非企业单位多达62家,其业务范围涵盖书画摄影、文化交流、艺术培训、文艺演出、文物保护收藏、奇石收藏展示等十多个门类。文艺演出、艺术培训、民族音像等产业协调发展。

  节庆品牌展形象

  “都说是文化搭台,经贸唱戏,现在我们文化也能唱大戏了!”省文化新闻出版厅厅长曹萍如是说。

  2009年6月15日晚,在贵德县黄河岸边,“青海国际水与生命音乐之旅——2009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主题音乐会”激情奏响。音乐会表达了人们对水与生命的关注,对文化的思考和对万物生存的终级关怀,显示了水与生命之间亲切和谐的关系,充分体现了讴歌生命、敬重自然、赞颂河流、倡导和谐、传承文明的主旨,在国内外都产生很大影响。这是我省举办的第二届国际水与生命音乐之旅。

  为了充分挖掘、保护和利用优秀民族文化资源,培育和塑造体现青海地域特色的文化品牌,省政府连续举办了五届青海民族文化旅游节。2008年对民族文化旅游节的内容和形式进行了拓展,推出了青海国际唐卡艺术与文化遗产博览会,以打造热贡文化品牌为目标,把节庆活动与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促进农牧民增收、文化遗产保护结合起来,取得了积极成效。成功举办了青海湖国际诗歌节、青海国际“水与生命”主题音乐会等面向世界的节庆活动。基层节庆活动已形成了不同的品牌和特色,西宁市的郁金香节、格尔木的盐湖城文化旅游节、贵德的黄河文化旅游节等节庆活动,在宣传展示青海改革发展成就、树立青海意识、营造文化氛围方面产生了积极影响。

  设施建设保权益

  今年许多春节期间回大通、湟源农村老家过年的西宁人都在津津乐道:在家几乎天天有戏看,那些业余剧团演员的服装相比专业剧团的一点也不差。

  从2006年起,我省开始实施文化入村工程。2006年投入资金855万元,给湟中、乐都、贵南三县333个村文化活动室配备图书及设备,为71个民间戏曲歌舞剧团配备演出服装和乐器,为10个皮影社、47个曲艺队配音响乐器,为75个文化中心户和文化大院配发相关器材;2007年度在5个州市的10个县推开实施,共投入资金1039万元,为290多个村文化活动室、134个业余剧团、66个曲艺队和皮影社继续配备相应的服装、器材和图书、设备,并进行培训;2008年度投入1301.6万元,对全省21个县的560个文化活动室、110个业余剧团和曲艺队继续给予扶持。

  全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几年来,我省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的原则,动员各方面的积极性,扎实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着力解决特别是农牧区群众“看戏难、看电影难、看书难”的问题。“十五”期间,总投资3331万元,完成了40个县级“两馆”的兴建或改建任务,实现了县县有文化馆、图书馆的目标。330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项目列入国家规划,61个项目已开工建设。全省有260支电影放映队、44部流动电影放映车活跃在农牧区,年均放映25000余场。2008年成立了青海金穗、金桥两家农牧区数字电影院有限公司。全省已建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分中心、示范点61个,总投资1567万元。送书下乡工程连续四年向基层图书馆(室)共配发图书22.48万册,总价值达261万元。在省财政的大力支持下,还实施了文化“进村入户”、“基层文化设施装备”工程,分批向湟中、贵南、刚察等13个县的村级文化组织和州县群艺馆、文化馆配备了乐器、音响、电视等文化娱乐设备,总投资达4111.5万元。

  对外交流扩影响

  2008年3月,“大美青海·香港行”活动在香港举办,作为活动重要内容之一的文化展演以其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和浓郁的地域民族文化特色,向香港同胞展示了青海各少数民族质朴豪放的民族风情以及独特的民族气质和人文精神。而同年11月在贝宁中国文化中心的“多彩中国·青海文化周”活动分为青海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展、工艺美术品展销、文化讲座、风光片播映和民族歌舞演出等五大内容,宣传了中国文化,扩大了青海影响,受到贝宁各界人士的热烈欢迎和广泛好评。

  我省把文化“走出去”作为展示青海文化软实力、提升青海形象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坚持对内与对外交流相结合,积极探索创新文化“走出去”的途径、方式、方法,加大青海特色文化的宣传推介力度。在北京首都图书馆举办了青海民族民间文化北京行活动,在上海国际艺术节期间举办了“青海文化周展演系列”活动,组织土族“轮子秋”等11个剧(节)目参加了北京奥运会文化展演活动。在新西兰、墨西哥举办了青海民族民间文化展,在澳门举办了春节文化习俗展及演出。受文化部委派,圆满完成了赴肯尼亚、贝宁的出访展览、演出任务。2009年春节期间,青海民间艺术在非洲贝宁、法国巴黎大放异彩,青海民族歌舞在英国伦敦等地演出数场,受到当地观众的热列欢迎。(作者:章悦)


本篇新闻热门关键词:博览会 成功 刺绣 一批 名录 
 
 
  编辑: 马燕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