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国防教育网
青海民族文化网
三江源国际摄影节
青海湖国际诗歌节
海北旅游网
青海国防教育网
青海民族文化网
三江源国际摄影节
青海湖国际诗歌节
海北旅游网
 
 
 
   您当前的位置 :三江源生态文化网 > 昆仑文化 > 民族文化 正文
老西宁:药水泉里淌出的“花儿”
 
http://www.qhnews.com   西海都市报  2009-08-07 08:54
 

  青海新闻网讯“青石头崖里的药水泉,清凌凌地淌,千年万年不断;若要我俩的姻缘散,端溜溜想,九曲黄河的水干。”

  青海高原多峻山,峻山之中多清泉。而说起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七里寺“花儿”会的来历,就不得不提七里寺的药水泉。青海“花儿”研究协会会长滕晓天饶有兴致地为我们讲述了那个美丽的传说。

  七里寺,原名慈利寺,是当地的一座庙宇,因其所在峡内的药水泉而声名远播。相传,在很久以前,有个药王爷腾云驾雾路过七里寺时,发现这里水草丰美,山势雄伟,药王爷立即被这美丽的景色所吸引,正看得入迷时一不小心,身上的宝葫芦掉下来了,葫芦沿着山坡一直滚到沟底。在半坡上,葫芦塞子被石头撞开后,药水顺着山坡洒了一路,后来,葫芦钻到石缝里就不见了。从此,被洒了药水的山坡上的草全部变成了中药材,山沟的石缝里也就不断地冒出了潺潺的清泉。

  不知过了多久,当地的一个牧童到这里放牛。渐渐地,他发现有一头牛经常脱离牛群,独自行动。更奇怪的是,这头牛一天比一天健壮。同样在山上放养,它为什么就与别的牛不一样呢?牧童纳闷了,于是他悄悄跟着牛,发现它跑到了一处深山里,贪婪地喝着泉水。牧童好奇地也尝了一口泉水,发现这里的泉水甘醇香甜,喝了之后立即神清气爽。药水泉的秘密就在当地传开了,人们从四面八方赶到这里来喝泉水。周围的民众为了感谢药王爷,就在七里寺附近建了一座药王庙,从此药王庙香客不断,香火旺盛。年轻人喝了泉水、逛完庙会后,就在药水泉附近席地而坐,围成一圈唱起了“花儿”,就这样,人们越聚越多,越唱越高兴,于是,七里寺的“花儿”会便传唱开来了。

  每逢农历六月六,这里就成了“花儿”的海洋。人们在这里以“花儿”会友,用歌声传递着情感。“喝上一口泉水来,唱上一首‘花儿’,这就是民和七里寺‘花儿’会的特色。七里寺‘花儿’会上歌手众多,除了本地的歌手外,因与甘肃相邻,所以甘肃的歌手和百姓也常常到场助兴,因此这里容易产生新的曲令,许多曲令在平时或其他‘花儿’会上很难听到。”滕晓天说。

  有诗云:“一股神水天上来,药王在此洒甘霖。葱葱青山环宝地,潺潺绿水奏好音。彩虹飞渡药仙桥,白云漫过青松岭。晶莹玉液消顽疾,花儿一声醉人心。”七里寺丰美的山孕育了七里寺神奇的泉水,而这神奇的泉水又将七里寺漫山的“花儿”浇灌得愈加鲜艳。(作者:张晓娟)

  解放前西宁的建筑业

  解放前,西宁城区中的房屋大多是土木结构的平房,仅有的几座两层小楼,也是土木结构。至于机关和学校多由清代和民国时遗留下来的官衙和庙宇改建而成,新建的房屋寥寥无几。因此,当时的西宁谈不上有什么建筑业,仅有些世代相传的泥瓦匠和木匠而已。

  木匠的领头人称为掌尺,多由有声望且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技艺精湛的老木工担任。在这些老艺人们的手下有一帮同门师兄、子弟及徒弟,平时各谋其生。若掌尺承揽到工程时,视工程大小,决定需要的人数,相约组成一支队伍共同完成这项工程。但其中的结构设计和放线下料定尺寸等精细活,则由掌尺负责。

  不论是木匠还是泥瓦匠,大部分人都有一手木雕、砖雕的绝活。木匠刻制楹联、牌匾及建筑装饰和家具装饰的图案,瓦工就专门制作砖雕。师傅传下来的图谱好似他们的看家宝,有“喜鹊探梅”“孔雀戏牡丹”“五福(蝠)捧寿”“鹤鹿同春”等图案,还有花、鸟、虫、兽等,同他们自己创新的图案一并收集在图谱中。

  西宁解放前的建筑工程,稍具规模的都是官活。例如,开工于1940年历时两年完工的马步芳官邸——馨庐,就是当时西宁优秀的木匠、泥瓦匠们技艺的集中体现。当时,马步芳从周家泉征调了数百男丁,带着百辆木轮大车到大通东峡砍伐树木。然后又调派了一团兵力到兴海大河坝采挖河坝玉,该地所产的玉石色彩斑斓、质细光滑。采来后,均用手工打磨后,装饰墙面,故当时人们将馨庐称为“玉石公馆”。

  再如于1946年初修建的湟中大厦、湟光电影院、湟中实业公司三处建筑,皆为砖木结构,部分为砖混结构。湟中大厦为三层,塔楼为四层,上修有圆形拱顶;而被人们称为“洋楼”的湟中实业公司是两层结构,这座建筑在西宁的建筑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第一次使用了钢筋、水泥等现代建筑材料;第一次引进了外省的建筑力量。因为当时的西宁匠人们都没有接触过这些新型的建筑材料,所以他们就从兰州营造厂专门请来了工匠及技术人员参加修建。1947年春,湟中实业公司工程竣工,成为了西宁市标志性的建筑。(作者:傅元章)

  段爷的杠房家

  解放前的西宁,有一种专门为百姓家的红白两事提供轿子、奏乐等一条龙服务的行当,这种店铺被称为杠房家。

  在今天的南大街一带,解放前曾有间杠房家。老板姓段,山西人,因为年岁较大所以大家都叫他段爷。段爷的杠房家里雇着十几个把式,都是身强力壮的年轻人,其中有几个是专门吹唢呐的乐手。杠房家的铺面里除了摆着一顶做工精致的木制雕花轿子外,空地上还有抬轿子用的木杠和绳索等工具。没有活儿的时候,这些年轻人就围坐在一起喝着茶,天南海北地聊着。有活儿的时候,大家就齐心协力地为客户们工作。

  想要抬稳轿子不仅需要把式们的团结和默契,系绳索和解绳索的手法也十分讲究。把式们系解绳索的动作都是在短短几秒钟内完成的,他们动作干净利落,让人看得眼花缭乱。这看似简单的动作,旁人操作起来却是非常困难。因此,这也算是杠房家的一门绝活,从不外传。

  每逢接了婚嫁喜事的活,把式们就在轿子上挂上红缎子,扎上大红花,吹吹打打地到女方家迎娶新娘。接上了新娘,披着红的女婿娃就兴高采烈地骑着马走在轿子后头,轿子前的吹鼓手们边走边吹,鞭炮声、唢呐声混成一片,围观的路人争先恐后,好不热闹。

  以前的西宁城中的大街小巷都是土路,坑坑洼洼、高低不平,把式们就凭着平时练就的脚下功夫,嘴里哼着节奏将轿子抬得四平八稳,何况事前收了新人家的“压轿赏钱”,所以就更不能有马虎了。

  如今,每当看见电视中有抬轿迎亲的队伍时,段家把式们那喜庆的唢呐声、鞭炮声,还有那抬轿时有节奏的吆喝声仿佛还在我耳边回响。(作者:崔艺民)

  话说园树村

  园树村村名的来历经历了明、清及民国三个时期,距今已有六百多年之久。但它的村名缘何而来,还要从南京珠玑巷中的一户姓袁的人家说起。

  据相关资料和袁氏家谱中记载,祖籍南京珠玑巷的袁雄是园树村的第一个住户。相传在明朝洪武年间,南京珠玑巷民众玩社火时在灯笼上画了个骑着马、怀抱大西瓜、脸上长满麻子的大脚女人,朱元璋得知后顿时龙颜大怒,认为这是有意侮辱马皇后,便下旨要将闹元宵的一千多珠玑巷的百姓全部处死。后在大臣们的请求下,朱元璋才免了全巷人的死罪,将这一千多人全部发配到了青海。袁雄的父亲袁临溪有三子,袁雄最小。当他们到达青海后,大哥袁奇安家在今乐都汉庄一带,二哥袁英则在西宁东韵家口一带落户。袁雄和父亲便在今天的南川河西岸住了下来,开荒种地、修渠引水、盖房建院,历经几代的繁衍生息,逐渐形成了以袁姓为主的袁家村。

  袁家人在此根基稳定后,就在这里修建了一座被人们称之为尕庙的袁氏家庙。袁家人在尕庙周围栽种了不少高大挺拔的杨树,其中几棵树的树冠形似圆伞,茂密的树冠在几里路外就能看得到。相传,在明朝武宗正德八年(1513年)海寇闯入袁家庄,烧杀抢掠后,袁氏族人几乎被斩尽杀绝,而袁家庄及尕庙也被烧毁。就连离庙较近的几棵杨树也没有幸免,全部被大火烧成了一棵棵焦树干。离尕庙较远的一棵大杨树虽也烧着,但因火势较小而顽强存活了下来。此后,袁氏家族的幸存者们依这棵顽强的大树重建了家园。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渐渐淡忘了原来的袁家村,而将这棵高大的树冠形似圆伞的杨树作为标志物,将依树而建的村庄称为“圆树尔村”,后来就演变成了今天的园树村。摘自《城西区文史资料》


本篇新闻热门关键词:标志 打磨 鞭炮 
 
 
  编辑: 马燕燕
 
 
评论 笔名:

发表标题:

  

相关文章
 
新闻搜索
关键字:
 
 
 
 
关于我们法律顾问广告服务联系方式
版权所有2005,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 webmaster@qhnews.com
新闻登载许可国新办[2001]5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青B2-200400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