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时评 党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创 视频 省委文件 新闻 政务 旅游 生态 体育 专题 图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藏文网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图说青海
生死关头 武警官兵挺身而出
作者:郭红霞
发布时间:2023-08-30 08:38:40
编辑:张启杰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海拔4000米以上的昆仑山青藏线上,一辆汽车发生事故,车上三人不同程度受伤。事发地无网络信号,无法报警求助,危急时刻,武警青海总队海西支队某中队的巡逻队,让王锐看到了希望。巡逻车载着伤者从事发地一路疾驰,赶到最近的医院,从死神手里抢回了年轻的生命。

张晓华一家人为王赏送锦旗。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危急时刻

  他们挺身而出

  “我们从车上远远看到一辆车发生了事故,有一名男子在路边拦车。”武警战士王赏说,7月29日18时许,他们一行人在昆仑山青藏线巡逻,车辆行驶至昆仑山无人区哨所1公里附近时,大家看到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

  见状,武警战士们停好车,将伤者抬到巡逻车上,由驾驶员杨楠开车,大队长袁高强以及王赏护送伤者前往医院,在经过有信号的地方时向上级报告了情况。

  意识到伤情最重的女孩头部受伤,大家将她平躺在后排,由王赏蹲在座椅间用胳膊支撑着女子的头部。“我微微动了一下胳膊,女孩就有痛苦的反应,我再也不敢动了。”王赏说,他一直用胳膊支撑着女孩的头。

  “车上有伤员,请前方车辆紧急避让……”汽车一路疾驰,王赏蹲在车内,整整3个小时,他的胳膊一动不动,担心女孩会睡过去,他一直在呼喊她。

  一路上,部队紧急联系了格尔木市人民医院,开辟了绿色通道。时间就是生命,驶入格尔木市区时,为了以最快的速度赶到医院,汽车还闯了好几个红灯。将伤者送到医院后,王赏主动提出留在医院陪护,袁高强和杨楠因工作需要赶回部队。

王赏在医院查看伤者情况。

  生死面前

  他成了可靠的“家人”

  到了医院,王赏替伤者挂了号,安顿好其他伤者后,他又急忙去看女孩的情况。医生说女孩急需手术,王赏通过王锐(拦车者)联系到了女孩的家人,将事情经过告知后,暂时当起了女孩的“家人”。

  女孩被抢救时,王赏一直在门外守候。等待中,王赏从王锐口中得知,三人是山西人,也是同村人,年龄都20多岁,一直在西藏拉萨做面食生意。受伤的女子叫张晓婉,男子姓吴,两人是男女朋友关系。因几人好久没回家了,这次从拉萨自驾返乡,没想到途中车辆爆胎导致发生了车祸。

  “张晓婉家属!”“到!”7月30日2时30分,医生走出重症监护室跟王赏说,病人失血过多,脾脏破裂。“大夫,我是O型血,抽我的。”王赏虽然不知道张晓婉能不能用他的血,但他依然选择了献血。

  其间,王赏垫付了21000元医疗费。一切安顿好后,王赏见王锐穿着厚厚的衣服,热得直冒汗,不忍心的他悄悄给王锐买了一身衣服。后来,王赏又给张晓婉买了生活用品。那一刻,在陌生的地方,王赏成了王锐三人最可靠的“家人”,他穿梭在医院,照顾着三人的日常。

工作中的王赏。

  “这辈子从来没碰到过这么好的人”

  7月29日事发当晚,远在山西的张晓华接到一个陌生来电,对方称他妹妹张晓婉出了事。因张晓婉事先没有告知家人要返乡,张晓华不太敢相信,便挂断了电话。

  “我是一名武警,你们放心!”随后,张晓华再次接到王赏的电话,这才确定他妹妹真的出了事。

  张晓华和父亲及两名朋友连夜从山西出发,直奔格尔木。“他一直叮嘱我们不要着急赶路,我们不到医院他绝对不走,他就是我们的亲人。”张晓华说,他们赶到医院后,王赏给他们买了饭,又买了陪护用的被褥。

  “这辈子从来没碰到过这么好的人,他考虑得特别周到。”张晓华说,他从医生口中得知,妹妹要再晚送10分钟,连做手术的机会都没有了。他也了解到,妹妹出事后,是武警战士王赏一直陪在身边,还垫付了医疗费。

  张晓华一家将王赏垫付的医疗费还给了他,为表感谢,还给王赏多给了500元。“他坚决不收,又把500元钱退给了我们。”张晓华说。

  张晓婉的身体恢复需要一段时间,不需要留太多人照顾,张晓华让父亲和朋友先回家。临走前,王赏像对待自己父亲一样,给张晓华父亲一行人买了食物以及当地特产。

  那几天,放心不下的王赏,还到医院查看张晓婉的情况。

  “老班长好样的,为你点赞!”

  8月中旬,王赏在西宁出差,正巧赶上张晓华带着妹妹返乡,几人约定在西宁碰面。那天,得知张晓华和妹妹需在西宁住一晚后,王赏悄悄在火车站附近为他们订好了房间,随后又到火车站接站。

  火车快到站时,王赏得知,和张晓华同行的还有张晓婉的男朋友和他的父亲,他又悄悄为他们订了房间。而这次相约,是同样当过兵的张晓华有意为之:专门带着一面锦旗到西宁当面感谢王赏。

  此时的张晓婉身体还未完全恢复,甚至认不得身边人,更不记得在危急时刻帮助过自己的武警战士王赏。张晓华本想好好向妹妹介绍救命恩人王赏,可王赏担心会刺激到张晓婉,便谢绝了。

  31岁的王赏,是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人,是武警青海总队海西支队某中队班长、一级上士,2008年参军入伍,201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已经在海拔4868米的昆仑山无人区哨所坚守了15年,救助过往群众20余人次。

  多年来,王赏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个人嘉奖9次,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士兵、优秀士官。2021年被武警部队表彰为“优秀执勤哨兵”,2022年被武警青海总队表彰为“践行强军目标”先进典型。

  8月28日,《西海都市报》全媒体平台发布了王赏助人为乐的视频,众多网友为他点赞。“向军人致敬,这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永远值得信赖的人!”“老班长好样的,为你点赞!”“危难之时,人民子弟兵就是我们最坚强的后盾。”……

  8月29日,已经回到老家的张晓华,听到王赏这个名字依然觉得亲切。“王班长就像亲哥哥一样照顾着我们,一直到现在还不时询问妹妹的恢复情况,他身上有很强的正义感。”张晓华说,妹妹还在恢复期,但王赏的老家和他们家不远,他们约定以后一起爬华山。

推荐阅读
省委平安青海建设领导小组(扩大)会议召开
陈刚:为打造"高地"建设"四地"贡献科技创新力量
马莫言:当好人大代表 服务各族群众
人大代表王亭荣:大棚种出大事业
青海青新网络传媒有限公司招聘人员实操成绩公布
关于西宁大学符合保障周转住房入住资格人员公示
设立应急物资救援箱 省城中区有了"河道保镖"
走进壮观梯田 领略振兴图景
24H热点
【高质量发展】金色热贡细绘文旅融合"工笔画"
省人大常委会召开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实施座谈会
协商建言 省政协召开网络议政远程协商座谈会
【新华视点】气候变暖给长江源区生态环境带来变化
【视觉】守护绿色生态 共享“湿”情画意
【全会精神在基层】实干笃行勇担当 打好生态保障仗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城园相融,邂逅幸福大西宁
青海盐湖股份卤水提锂全国第一
《黑颈鹤成长日记》荣获首届中国纪录片优秀长片奖
青海:到2025年培育10个以上民宿经济示范村
热点图片
绿色“小产业” 致富“大文章”
绿色“小产业” 致富...
海东互助:高原特色冷凉蔬菜种植基地“遍地金”
海东互助:高原特色...
海东市河湟文化博物馆景区拟确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海东市河湟文化博物...
青海互助举办首届高原特色冷凉蔬菜推介会
青海互助举办首届高...
这封送给大通交警的感谢信真暖
这封送给大通交警的...
酸奶店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
酸奶店来了一位特殊...
我省新添植物新物种:青海玉凤花
我省新添植物新物种...
多省青少年来夏都西宁交流研学
多省青少年来夏都西...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
 
img

生死关头 武警官兵挺身而出

西海都市报
2023-08-30 08:38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img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img

生死关头 武警官兵挺身而出

西海都市报
2023-08-30 08:38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保存图片

生死关头 武警官兵挺身而出

  • 2023-08-30 08:38:40
  • 来源:西海都市报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海拔4000米以上的昆仑山青藏线上,一辆汽车发生事故,车上三人不同程度受伤。事发地无网络信号,无法报警求助,危急时刻,武警青海总队海西支队某中队的巡逻队,让王锐看到了希望。巡逻车载着伤者从事发地一路疾驰,赶到最近的医院,从死神手里抢回了年轻的生命。

张晓华一家人为王赏送锦旗。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危急时刻

  他们挺身而出

  “我们从车上远远看到一辆车发生了事故,有一名男子在路边拦车。”武警战士王赏说,7月29日18时许,他们一行人在昆仑山青藏线巡逻,车辆行驶至昆仑山无人区哨所1公里附近时,大家看到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

  见状,武警战士们停好车,将伤者抬到巡逻车上,由驾驶员杨楠开车,大队长袁高强以及王赏护送伤者前往医院,在经过有信号的地方时向上级报告了情况。

  意识到伤情最重的女孩头部受伤,大家将她平躺在后排,由王赏蹲在座椅间用胳膊支撑着女子的头部。“我微微动了一下胳膊,女孩就有痛苦的反应,我再也不敢动了。”王赏说,他一直用胳膊支撑着女孩的头。

  “车上有伤员,请前方车辆紧急避让……”汽车一路疾驰,王赏蹲在车内,整整3个小时,他的胳膊一动不动,担心女孩会睡过去,他一直在呼喊她。

  一路上,部队紧急联系了格尔木市人民医院,开辟了绿色通道。时间就是生命,驶入格尔木市区时,为了以最快的速度赶到医院,汽车还闯了好几个红灯。将伤者送到医院后,王赏主动提出留在医院陪护,袁高强和杨楠因工作需要赶回部队。

王赏在医院查看伤者情况。

  生死面前

  他成了可靠的“家人”

  到了医院,王赏替伤者挂了号,安顿好其他伤者后,他又急忙去看女孩的情况。医生说女孩急需手术,王赏通过王锐(拦车者)联系到了女孩的家人,将事情经过告知后,暂时当起了女孩的“家人”。

  女孩被抢救时,王赏一直在门外守候。等待中,王赏从王锐口中得知,三人是山西人,也是同村人,年龄都20多岁,一直在西藏拉萨做面食生意。受伤的女子叫张晓婉,男子姓吴,两人是男女朋友关系。因几人好久没回家了,这次从拉萨自驾返乡,没想到途中车辆爆胎导致发生了车祸。

  “张晓婉家属!”“到!”7月30日2时30分,医生走出重症监护室跟王赏说,病人失血过多,脾脏破裂。“大夫,我是O型血,抽我的。”王赏虽然不知道张晓婉能不能用他的血,但他依然选择了献血。

  其间,王赏垫付了21000元医疗费。一切安顿好后,王赏见王锐穿着厚厚的衣服,热得直冒汗,不忍心的他悄悄给王锐买了一身衣服。后来,王赏又给张晓婉买了生活用品。那一刻,在陌生的地方,王赏成了王锐三人最可靠的“家人”,他穿梭在医院,照顾着三人的日常。

工作中的王赏。

  “这辈子从来没碰到过这么好的人”

  7月29日事发当晚,远在山西的张晓华接到一个陌生来电,对方称他妹妹张晓婉出了事。因张晓婉事先没有告知家人要返乡,张晓华不太敢相信,便挂断了电话。

  “我是一名武警,你们放心!”随后,张晓华再次接到王赏的电话,这才确定他妹妹真的出了事。

  张晓华和父亲及两名朋友连夜从山西出发,直奔格尔木。“他一直叮嘱我们不要着急赶路,我们不到医院他绝对不走,他就是我们的亲人。”张晓华说,他们赶到医院后,王赏给他们买了饭,又买了陪护用的被褥。

  “这辈子从来没碰到过这么好的人,他考虑得特别周到。”张晓华说,他从医生口中得知,妹妹要再晚送10分钟,连做手术的机会都没有了。他也了解到,妹妹出事后,是武警战士王赏一直陪在身边,还垫付了医疗费。

  张晓华一家将王赏垫付的医疗费还给了他,为表感谢,还给王赏多给了500元。“他坚决不收,又把500元钱退给了我们。”张晓华说。

  张晓婉的身体恢复需要一段时间,不需要留太多人照顾,张晓华让父亲和朋友先回家。临走前,王赏像对待自己父亲一样,给张晓华父亲一行人买了食物以及当地特产。

  那几天,放心不下的王赏,还到医院查看张晓婉的情况。

  “老班长好样的,为你点赞!”

  8月中旬,王赏在西宁出差,正巧赶上张晓华带着妹妹返乡,几人约定在西宁碰面。那天,得知张晓华和妹妹需在西宁住一晚后,王赏悄悄在火车站附近为他们订好了房间,随后又到火车站接站。

  火车快到站时,王赏得知,和张晓华同行的还有张晓婉的男朋友和他的父亲,他又悄悄为他们订了房间。而这次相约,是同样当过兵的张晓华有意为之:专门带着一面锦旗到西宁当面感谢王赏。

  此时的张晓婉身体还未完全恢复,甚至认不得身边人,更不记得在危急时刻帮助过自己的武警战士王赏。张晓华本想好好向妹妹介绍救命恩人王赏,可王赏担心会刺激到张晓婉,便谢绝了。

  31岁的王赏,是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人,是武警青海总队海西支队某中队班长、一级上士,2008年参军入伍,201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已经在海拔4868米的昆仑山无人区哨所坚守了15年,救助过往群众20余人次。

  多年来,王赏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个人嘉奖9次,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士兵、优秀士官。2021年被武警部队表彰为“优秀执勤哨兵”,2022年被武警青海总队表彰为“践行强军目标”先进典型。

  8月28日,《西海都市报》全媒体平台发布了王赏助人为乐的视频,众多网友为他点赞。“向军人致敬,这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永远值得信赖的人!”“老班长好样的,为你点赞!”“危难之时,人民子弟兵就是我们最坚强的后盾。”……

  8月29日,已经回到老家的张晓华,听到王赏这个名字依然觉得亲切。“王班长就像亲哥哥一样照顾着我们,一直到现在还不时询问妹妹的恢复情况,他身上有很强的正义感。”张晓华说,妹妹还在恢复期,但王赏的老家和他们家不远,他们约定以后一起爬华山。

作者 郭红霞
编辑:张启杰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