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这两天,我们有了新订单,大家干劲十足。”1月2日,正在给学员教手工艺品制作的王生连高兴地说。
2023年12月底,在西宁市城北区残疾人联合会、大堡子镇的支持下,王生连在一机床社区残疾人之家成立了织梦惠残美丽手工坊,成为她和其他残障人员就业的新起点。
走进手工坊,珠串、十字绣鞋垫等手工艺品丰富多彩,有精妙绝伦的小金鱼、小樱桃、大苹果,还有玫瑰花、向日葵等工艺品。
王生连是这家手工坊的负责人。20多年前,王生连因患类风湿,导致双手关节严重变形造成残疾。然而,疾病带来的痛苦,并没让她失去对生活的信心。为锻炼双手,她网上自学串珠工艺品、钩针工艺品、刺绣。几年前,城北区残疾人联合会招收残联专干,她便报名参加。自此,王生连成为一名手工制作艺师,制作的工艺品通过义卖等方式变现。
“今年,手工坊和青海马莲花民间工艺文化传承有限公司签订了合同,加工半成品。公司提供荷包配件,学员负责填充、缝合、添加配饰等。以计件为付薪办法,多劳多得,从去年8月签约以来,4个月共发放手工费六七千元。”王生连介绍,为了帮助更多残疾人,她鼓励残疾人家庭成员也到手工坊学习技艺,目的也是为了增加残疾人家庭的收入。
一机床社区党委书记沈桂琴表示,织梦惠残美丽手工坊为辖区及周边残疾人搭建了就业平台,为助力残障人士家庭就业,后期也会邀请更多专业教师向社区残障人士教授技艺,帮助更多残疾人家庭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