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走,王成邦家修院墙呢,人比较多,过去给他们讲一讲。”
3月4日15时,忙完手头的工作,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西山乡东山村“两委”班子成员和驻村工作队准备入户给大家宣讲“一号文件”精神。
“书记好!”
一行人还未走到王成邦的家门口,大老远就打起了招呼。
在王成邦家门口,十几个人有说有笑,正在忙碌着,土墙换成了砖墙,眼看着墙体就要建好了。
“我们今天来给大家宣讲一下‘一号文件’……”
“知道,万名干部下乡嘛,动员会上你也讲了。”
驻村第一书记王华话音未落,王成邦就抢着说到。早在3月1日,东山村就召开了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宣讲暨“一抓两学三促”活动动员会,传达学习中央“一号文件”和省委“一号文件”精神,认真学习“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着力把党的惠农政策以及从中央到地方关于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传达到乡村,送到群众身边。
“我们知道今天你这里人多,所以就商量着过来再给大家说一下,顺便了解了解咱们备耕的情况。”王华笑着回应到。
“‘千万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不仅改变了浙江农村的面貌,也探索出一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中国的科学路径。大家不要觉得这和咱们没关系,我们正是想着怎样把这个‘千万工程’先进理念运用到我们村里来……”
看大家听得正起兴,于是王华趁热打铁,结合实例给大家讲起了“千万工程”。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发展历程、蕴含的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讲到结合本村实际,重点对防止返贫工作、加强产业和就业帮扶等内容。
“去年主题教育的时候正好是提出‘千万工程’20年,我们做了专题研讨会,在这个过程中我又深入学习了一下,发现它是一张蓝图绘到底,它的前瞻性、延续性都很值得我们学习,所以这次宣讲我就给大家准备了这个内容,好让大家对好日子有奔头、有干头、有劲头。”王华这样解释到。
宣讲中,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砌墙的、递砖的,大家都停下了手里的活儿认真听着,时而回答着有关自己的事儿,也提着自己的要求。
“没想到我们种的一亩三分地、外出打工、家里养的猪羊这些事儿会关系这么深远。怪不得你们见了面就要问一下,今天又听了一次书记的宣讲,这下算是清楚了。书记以后还是要给我们多讲讲啊。”王成邦停下手中的活儿向王华说道。
记者了解到,东山村是一个脱贫村,现有八个社,200户788人,脱贫户占88户,353人。为了防止这些脱贫户返贫,当前,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的重要工作就是思考怎么做产业和就业帮扶。
“村里大部分人都是以种地为生,要说特殊产业就是洋芋品质好,产量也不错,所以我们鼓励大家种植。洋芋种由县政府统一调配,价格有补贴,从而降低大家的种植成本。所以我们在宣讲时,也会重点关注村里的种植大户。”结束了王成邦家的宣讲,王华边走边说,转身又走进一户村民家……
据介绍,东山村为了将“一号文件”精神传达到位、政策宣传到位,还准备了宣传册、展板、横幅等内容,同时争取到了一批春耕春播物资,准备在下一次集中宣讲时免费发放给村民。
“别看大家很随意,但在我看来村民们还是很看重政策的宣讲,都想着能多了解一点利民惠民的实在事。尤其这两年针对农村地区种植养殖的扶持政策比较多,我们也非常愿意带着利好政策走进村民家,他们听着开心,我们讲得也开心。正好借着‘一号文件’宣讲,也为我们今年的工作开个好头,起个好步。”王华笑着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