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保护好青海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承担好维护生态安全、保护三江源、保护“中华水塔”的重大使命,坚定不移做“中华水塔”守护人,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贡献青海力量。
山河为证、踏石留印。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建设产业“四地”,一系列根本性、长远性的重大部署和务实举措,彰显了青海坚决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坚定信心和决心。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实际行动在绿水青山间“写意”,“执笔”绿色推动高质量发展,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新成就,江源大地处处呈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壮美画卷,传唱着绿色发展和生态友好的佳话。
让家园更美丽
5月30日又到了尕加尕玛巡山的日子。他像往常一样,收拾行囊。望远镜、红外相机、巡护日志、干肉,这是尕加尕玛每次外出巡护时必带的东西。47岁的尕加尕玛是玉树藏族自治州囊谦县觉拉乡布卫村的牧民,也是村里生态管护队的一员。
虽已入夏,但远山上依旧白雪皑皑。尕加尕玛搓着手说:“5月至6月是雪豹的产仔期,出来觅食的频率会增加,所以这个季节最容易看到雪豹。”
说完话,尕加尕玛举起胸前的望远镜,开始认真观察起来。望远镜看起来有些年头了,但尕加尕玛依然对它爱不释手。“这个望远镜已经陪伴我快8年了,期间也换过新的,可还是觉得它用着最顺手,最重要的是第一次看到雪豹用的就是它。”
说起第一次“邂逅”雪豹,尕加尕玛开始兴奋起来。还记得那是个冬天,他前往一个观测点,更换完红外相机电池,并没急着走,席地而坐吃起了午饭。当拿起望远镜四处观望时,突然看到一只成年雪豹趴在山顶上休息。“等我拿出相机拍照时,怎么也找不到雪豹的身影,因为雪豹身体的颜色和雪山相似,肉眼很难发现。”尕加尕玛谈及当时的情景依然激动不已。
正是这一次“邂逅”,尕加尕玛对保护生态环境有了更深的感悟,他坦言:“雪豹对生态环境要求极高,要是保护不好这片土地,可能再也看不到雪豹。”
在大山的深沟中,尕加尕玛骑着摩托车来去自如,对巡护区域的环境非常熟悉,就算遇到雨雪天气,他也是徒步巡山,生怕漏掉重要发现。
“巡山的目的是保护生灵和草木,不仅要防止打击盗猎行为,还要捡拾道路沿线的垃圾,如果不及时捡走,影响野生动物和牲畜,还破坏生态环境。”他说。
“环境好了,不仅有雪豹,其它野生动物也多了。”顺着尕加尕玛手指的方向看去,几十只岩羊正在饮水。
功夫不负有心人,正是越来越多像尕加尕玛一样的生态管护员的共同守护下,觉拉乡的生态环境持续向好,雪豹的身影时不时会出现在红外相机和老百姓的手机里。
“这是我们的家园,我们要守护好这片土地。”
垃圾分类
让生活更美好
干净整洁、舒心愉悦,这是走进西宁市城西区文汇园小区时的所见所感。陆续下楼的居民手拎垃圾袋径直走到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点,将垃圾分别放进不同颜色的垃圾桶中。
这处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点位于小区西北角,门口贴着“生活垃圾暂存点”,房间内黑红绿蓝四色垃圾桶摆放整齐,垃圾分拣员石成柱正在更换垃圾桶。
“几乎每天早晨要提两袋垃圾出门,一袋是没有利用价值的垃圾,另一袋是厨余垃圾。我们早就在家里分装好了。”居民杨先生说。
“现在居民垃圾分类意识越来越强,基本上做到准确投放。遇到个别居民,跟他们详细讲解一下分类标准就会了。”石成柱边说边检查分类是否正确。
在小区内的另一处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点,城西区城管局垃圾分类办公室工作人员正在仔细查看,将垃圾分类情况、垃圾清运、暂存点卫生情况等一一记录在巡查台账上。
城西区共创建60个示范小区,文汇园就是其中之一。据城西区城管局垃圾分类办公室工作人员王文杰介绍,城西区通过“现场指导+督促整改+执法查处+回头看”工作模式,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参与率也在持续提升。
同时,设置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桶202组,增设分类投放点108个、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暂存点41个,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覆盖率达100%。
这些垃圾分类回收后如何处置,又如何再利用?跟随王文杰走进城西垃圾分拣中心一探究竟。
分拣中心一楼分为纸类分拣区和打包区,将回收的纸质分为花纸和纯黄纸两类,经过液压打包后运输到纸浆厂进一步加工。二楼处理塑料、金属等。垃圾分类是一个看似简单、其实繁杂的系统工程,是推进“无废城市”建设的重要举措,更是城市宜居的关键所在。
“城西区垃圾分拣中心日均处理可回收垃圾量5吨至6吨,其中纸类占55%,其余均是塑料、金属、旧衣物等。分拣中心可以有效地分拣、打包、转运垃圾,从而实现资源再利用。”城西区垃圾分拣中心运营主管孙海雯介绍。
“五员合一”
让环境好上加好
“普氏原羚很精神,湟鱼活跃起来了……”6月2日,来自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甘子河乡的管护员王武正忙着日常巡护。
“以前巡护可没现在细致,现在要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王武每走几步就俯身查看草原植被和鼠洞,每天需查看这片区域的野生动物,排查火灾隐患,还要开展环保宣传。
王武说这样细致的巡护,源于海晏县实行“五员合一”。2021年11月,海晏县在全省范围内率先探索推行“五员合一”试点改革,将生态网格员、河湖管理员、林业管护员、草原管护员、村级保洁员统一整合为海晏县全域生态管护员。
“‘五员合一’后,解决了‘五员’队伍多头管理、各自为政,人员分散无工作合力,工资待遇与工作任务不相符,作用发挥不明显等问题。”海晏县国有林场场长闫福臣说。
海晏县按照草原、森林、河湖及地域面积实际,将原有830名“五员”人员,在保留34名专职林管员的基础上,优化整合为203名全域生态管护员,确保人岗相适。
闫福臣告诉记者,全域管护员重点选拔群众口碑好、能长期稳定从事管护工作的人员担任。
“五员合一”,职责更明确,“兼职”变“专职”,生态管护力度加大,生态环境持续向好。近年来,海晏县森林覆盖率达到11.72%,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72.68%以上,森林草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野生动物数量和种群进一步丰富。
据统计,境内有白鹳、雪豹、普氏原羚、黑颈鹤、黑鹳等物种,监测到普氏原羚41个小种群1000只左右,受国家及省级保护的鸟类有45种,猫科动物5种。
王武巡护的区域,在尕海湖附近,巡护面积达533公顷,每次巡护时,他将车开到巡护区域附近,将所有捡来的垃圾,装到车上运至村里的垃圾箱。
“保护生态的理念深入人心,在我们村,男女老少都知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道理。”看着家附近的尕海湖面积逐年扩大,生态环境越来越好,作为全域生态管护员的王武更是与有荣焉。
生态旅游
绿了荒山富了口袋
初夏时节,零星的细雨浸润着道路两旁的白杨树,树下、道路两旁,吆喝声、笑谈声,此起彼伏。
走进位于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东和乡的油嘴湾景区,一步一景,摊铺林立,红红火火,丰富的文旅活动和各式特色小吃让人目不暇接。
八年前,初见油嘴湾,只是一片植被稀疏、荒草丛生的荒坡地。如今,再见油嘴湾,已变身四季有景、整洁干净,让周边群众富起来的网红景区。
2016年,油嘴湾遇上了热爱旅游事业的任臣义,怀着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无比热爱,在家乡的荒山荒坡上深入考察、科学规划,确定了“土地集约化经营,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目标。
目标已定,说干就干,任臣义积极动员村民入股共149万元,在不破坏原有生态平衡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发挥地域优势,探索出“村集体+公司+合作社+农户”运营模式。
修栈道、填花草、改管线、腾空间、添景观……微改造带来大变样,短短几个月,昔日的荒山荒地被细分成花卉观赏区、军事体验区、古窑洞文化体验区、乡村小吃广场、文化休闲广场、民宿木屋、乡趣游乐区、生态林业观光区8大区域,成为集花卉观赏、农事体验、文化体验、娱乐、餐饮、住宿为一体的乡村旅游接待点,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三大转变。
从无到有,赚取第一桶金后,油嘴湾景区让大家看到了希望,也进一步提振了信心。景区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路子,实施水厕改造、雨水管网、植树造林、景区人饮工程等项目,山水林田草得到系统治理,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乡村旅游品牌得到很大提升。
生产方式在转变,生活方式也在转型,吃上生态饭的群众,环保意识极强。走进油嘴湾景区,垃圾细致分类,定点集中清理,大家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着身边的一草一木,一块块规则划分的土地上,“小菜园”“小花园”令人赏心悦目。
2023年5月1日,油嘴湾景区充分放大旅游业的外部效应,全面免收门票,客流量不断增加,全面带动景区“吃、住、行、游、娱”等消费经济增长。
“我们共同的愿景,就是打造一个让人来了还想来,有温度、有寄托、有情怀的景区。我们卖的不是门票,是净美的环境和身边的风土人情。”油嘴湾生态文化景区负责人任臣义说。
念好“山字经”,种好“摇钱树”,生态好了,收入高了,油嘴湾景区也成为乡村旅游人气景点。
2023年,景区接待游客37.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59万元,吃上生态饭的村民日子越过越红火。
图片均由通讯员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