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时评 党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创 视频 省委文件 新闻 政务 旅游 生态 体育 专题 图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藏文网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图说青海
【文化中国行】城在园中 处处皆景
——“游历青海”系列报道之二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王 臻
发布时间:2024-08-21 10:09:39
编辑:赵旭
热闹的麒麟湾公园。王臻 摄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初秋的傍晚,在城北区北川河畔朝阳公园内,年近80岁的廖先生坐着凳子和老伙计们谈笑风生,在他们周围,有的市民围在一起跳锅庄,有的四人一组踢毽子,还有的在公园里遛弯消食……小小的公园充满欢声笑语和人间烟火。廖先生说:“我家就住在附近,对于老年人来说,出门就有一个锻炼身体的场所真是莫大的享受。”

  休憩放松、锻炼身体、赏花游乐、品文观景……在街头漫步,不经意间就能和“绿意”撞个满怀。“藏匿”于西宁大街小巷的城市公园,一步一景、一园一特色。触手可及的家门口游园绿地、抬脚可入的休闲空间、随时可享的文化生活,不仅悄然绘出了一幅幅靓丽的生态画卷,更是装满了这座城市的幸福感。

  从生态绿色出发,无论是拆墙透绿的城市品位提升,还是构建“一城山水、百园千姿”的高原“绿谷”,西宁的公园不仅展示着这里绿色生态发展的坚定决心,也有着这座城市文化的娓娓道来。

  这两天,来青海旅游的上海人吴晓余利用休假时间好好感受了一把大美青海的各色风光,在青海的最后一晚,所住酒店附近的西宁市文化公园让他对这座高原古城有了更深的认识。“夏秋之际,在西宁真是太舒适了,尤其傍晚,附近的文化公园里,有湖有树、有花有草,有玩乐的孩童、运动的青年、聊天的老人,也有跳着不同舞蹈的集体和练习乐器的个人,更让我感受深刻的,是在这种慢节奏的悠闲傍晚,还能通过广场两侧的浮雕墙,了解到青海繁荣发展的历史和江河源的无限风光,从生活文化和历史文化中感受到城市的活力与魅力。”吴晓余告诉记者。

  除广场两侧的6组12幅浮雕墙,文化公园本着“诗意栖居的美学价值”主张,以美学观点审视城市公园发展,欧式建筑风格与现代园林建筑风格的交融,让公园独具一番韵味。在音乐舞台外围的八根石柱上,世界八大奇观以微缩景观的形式展现得淋漓尽致,成为了孩童流连的“学习园地”。东侧的“历代咏青诗选碑廊园”,以“历代咏青诗选”为主题,将古典建筑与现代小品设施巧妙结合,打造出“文化青海”新天地,突出了青海厚重的人文积淀和悠久丰富的文化历史底蕴。

  推窗见绿、开放共享,老百姓家门口的优质空间,让城市流淌绿意、让生态资源释放出民生红利。

麒麟湾公园的文化活动。王臻 摄

  除了历史文化和生活文化,西宁各大公园每年的赏花活动是群众“必浪”的项目之一。

  每年4月,高原古城迈入最绚丽的季节,路边盛放的桃花和迎春花昭示着西宁春日的到来。

  今年,位于西宁市城西区最西边的湟水国家湿地公园内,大片的“二月兰”在林间绽放,朵朵紫色的小花像是给大地铺上了紫色的地毯,这片新出现的花海从4月进入开花期,到5月、6月盛放期成了市民乃至游客的热门网红打卡地。

  沿着湟水河,继续往东走,文化公园内雍容华贵的千株牡丹吸引着许多市民游客前来观赏,这里每年一度的牡丹展已成为青海人不出省门、便可尽情领略“花王”风采的首选场所。看完文化公园的牡丹,来到西宁市人民公园,这座老牌的大型综合性公园每年在22万株郁金香的装扮下分外妖娆。

  还有城北区海棠公园的海棠花、西宁北山美丽园的月季及荷花,一片片花海、一条条花街、一座座花桥、一个个盆花景点……广大游客市民与花儿邂逅在每一座公园、每一个角落。

  今年五一假期,各大公园依据园内特色,花卉景观,推出了七条赏花路线,发布赏花日历,假期首日就吸引了18万余人次游园,并推出了民族舞蹈、花儿联唱等特色表演,游客在赏花的同时,还可以品美食,赏民俗,感受花样假期。

  走进公园、享受公园,已成为西宁人的生活习惯之一。截至2023年初,全市共有公园40个,主要由市级公园、区级公园组成。

  走过南川河绿树掩映的麒麟湾公园,在舞蹈与音乐声中喝一碗河湟特有的“碗子茶”;寻访游人如织的南山公园,探访历史气息浓厚的南凉虎台遗址公园,再去充满欢快跃动的体育公园;沿着西宁城内蜿蜒长伸的绿道走廊,欣赏各色鲜花盛开色彩纷呈的城市口袋公园……你会看到,这座城市与公园、绿地、河流早已相融相合,共同诠释“一城青绿”里的美好生活。

推荐阅读
省政府与中国联通阿里云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省政府党组会议和常务会议先后召开 吴晓军主持
青海省首届藏医适宜技能竞赛举行
首届新时代青海艺术文化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举行
关于2023年度青海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
省委网信办公布"清朗"系列专项行动整治典型案例
青海西宁:“马上办”点题破局 企业涅槃重生
【县域经济】小蓝莓 就业增收“幸福果”
24H热点
《三餐四季》西宁美食手绘地图首发
青海西宁:开启夜读模式!市民的“书式生活”丰富了
【党旗飘扬 青年担当】炕味、泥土和真情
比肩同期苏炳添 11.49秒!“小飞侠”韩信想跑进奥运会
夜经济 消费再升级——“璀璨夜青海 经济新活力”...
【大美青海·高原足球】赛场内外 团结奋进——“青...
雪豹伴手礼的“出圈”记——西宁打造“雪豹之都”...
【大美青海·高原足球】活力魅力 完美融合——“青...
【生态观察】绿染沃野 林下生金
青海乐都:鲜桃采摘正当时
热点图片
《三餐四季》西宁美食手绘地图首发
《三餐四季》西宁美...
青海西宁:开启夜读模式!市民的“书式生活”丰富了
青海西宁:开启夜读...
【党旗飘扬 青年担当】炕味、泥土和真情
【党旗飘扬 青年担当...
比肩同期苏炳添 11.49秒!“小飞侠”韩信想跑进奥运会
比肩同期苏炳添 11.4...
夜经济 消费再升级——“璀璨夜青海 经济新活力”系列报道②
夜经济 消费再升级—...
【大美青海·高原足球】赛场内外 团结奋进——“青超联赛”第九轮海东主场见闻
【大美青海·高原足球...
雪豹伴手礼的“出圈”记——西宁打造“雪豹之都”系列报道④
雪豹伴手礼的“出圈...
【大美青海·高原足球】活力魅力 完美融合——“青超联赛”第九轮黄南州主场见闻
【大美青海·高原足球...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
 
img

【文化中国行】城在园中 处处皆景
——“游历青海”系列报道之二

青海日报
2024-08-21 10:09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img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img

【文化中国行】城在园中 处处皆景
——“游历青海”系列报道之二

青海日报
2024-08-21 10:09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保存图片

【文化中国行】城在园中 处处皆景
——“游历青海”系列报道之二

  • 2024-08-21 10:09:39
  • 来源:青海日报
热闹的麒麟湾公园。王臻 摄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初秋的傍晚,在城北区北川河畔朝阳公园内,年近80岁的廖先生坐着凳子和老伙计们谈笑风生,在他们周围,有的市民围在一起跳锅庄,有的四人一组踢毽子,还有的在公园里遛弯消食……小小的公园充满欢声笑语和人间烟火。廖先生说:“我家就住在附近,对于老年人来说,出门就有一个锻炼身体的场所真是莫大的享受。”

  休憩放松、锻炼身体、赏花游乐、品文观景……在街头漫步,不经意间就能和“绿意”撞个满怀。“藏匿”于西宁大街小巷的城市公园,一步一景、一园一特色。触手可及的家门口游园绿地、抬脚可入的休闲空间、随时可享的文化生活,不仅悄然绘出了一幅幅靓丽的生态画卷,更是装满了这座城市的幸福感。

  从生态绿色出发,无论是拆墙透绿的城市品位提升,还是构建“一城山水、百园千姿”的高原“绿谷”,西宁的公园不仅展示着这里绿色生态发展的坚定决心,也有着这座城市文化的娓娓道来。

  这两天,来青海旅游的上海人吴晓余利用休假时间好好感受了一把大美青海的各色风光,在青海的最后一晚,所住酒店附近的西宁市文化公园让他对这座高原古城有了更深的认识。“夏秋之际,在西宁真是太舒适了,尤其傍晚,附近的文化公园里,有湖有树、有花有草,有玩乐的孩童、运动的青年、聊天的老人,也有跳着不同舞蹈的集体和练习乐器的个人,更让我感受深刻的,是在这种慢节奏的悠闲傍晚,还能通过广场两侧的浮雕墙,了解到青海繁荣发展的历史和江河源的无限风光,从生活文化和历史文化中感受到城市的活力与魅力。”吴晓余告诉记者。

  除广场两侧的6组12幅浮雕墙,文化公园本着“诗意栖居的美学价值”主张,以美学观点审视城市公园发展,欧式建筑风格与现代园林建筑风格的交融,让公园独具一番韵味。在音乐舞台外围的八根石柱上,世界八大奇观以微缩景观的形式展现得淋漓尽致,成为了孩童流连的“学习园地”。东侧的“历代咏青诗选碑廊园”,以“历代咏青诗选”为主题,将古典建筑与现代小品设施巧妙结合,打造出“文化青海”新天地,突出了青海厚重的人文积淀和悠久丰富的文化历史底蕴。

  推窗见绿、开放共享,老百姓家门口的优质空间,让城市流淌绿意、让生态资源释放出民生红利。

麒麟湾公园的文化活动。王臻 摄

  除了历史文化和生活文化,西宁各大公园每年的赏花活动是群众“必浪”的项目之一。

  每年4月,高原古城迈入最绚丽的季节,路边盛放的桃花和迎春花昭示着西宁春日的到来。

  今年,位于西宁市城西区最西边的湟水国家湿地公园内,大片的“二月兰”在林间绽放,朵朵紫色的小花像是给大地铺上了紫色的地毯,这片新出现的花海从4月进入开花期,到5月、6月盛放期成了市民乃至游客的热门网红打卡地。

  沿着湟水河,继续往东走,文化公园内雍容华贵的千株牡丹吸引着许多市民游客前来观赏,这里每年一度的牡丹展已成为青海人不出省门、便可尽情领略“花王”风采的首选场所。看完文化公园的牡丹,来到西宁市人民公园,这座老牌的大型综合性公园每年在22万株郁金香的装扮下分外妖娆。

  还有城北区海棠公园的海棠花、西宁北山美丽园的月季及荷花,一片片花海、一条条花街、一座座花桥、一个个盆花景点……广大游客市民与花儿邂逅在每一座公园、每一个角落。

  今年五一假期,各大公园依据园内特色,花卉景观,推出了七条赏花路线,发布赏花日历,假期首日就吸引了18万余人次游园,并推出了民族舞蹈、花儿联唱等特色表演,游客在赏花的同时,还可以品美食,赏民俗,感受花样假期。

  走进公园、享受公园,已成为西宁人的生活习惯之一。截至2023年初,全市共有公园40个,主要由市级公园、区级公园组成。

  走过南川河绿树掩映的麒麟湾公园,在舞蹈与音乐声中喝一碗河湟特有的“碗子茶”;寻访游人如织的南山公园,探访历史气息浓厚的南凉虎台遗址公园,再去充满欢快跃动的体育公园;沿着西宁城内蜿蜒长伸的绿道走廊,欣赏各色鲜花盛开色彩纷呈的城市口袋公园……你会看到,这座城市与公园、绿地、河流早已相融相合,共同诠释“一城青绿”里的美好生活。

作者 王 臻
编辑:赵旭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