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时评 党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创 视频 省委文件 新闻 政务 旅游 生态 体育 专题 图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藏文网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青海时政
心怀国家粮食安全 扛起民族种业振兴担当责任
——省人大常委会开展种子法执法检查工作综述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乔欣 农牧委
发布时间:2024-11-14 07:44:08
编辑:孔令磊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推进农业现代化,种子就是芯片。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心我国种业安全和发展,强调指出,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必须把民族种业搞上去,把种源安全提升到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集中力量破难题、补短板、强优势、控风险,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

  今年6月18日至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时指出,乡村振兴要突出农牧民增收这个重点,加快推进高原特色种业振兴行动,发展绿色有机农牧业,打响高原土特产品牌。这为我省做好特色种业振兴工作指明了方向。省人大常委会深入领会、积极响应、主动担当,于6月至7月,对全省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情况开展执法检查,旨在保障农民用上“放心种”,推进农业稳产增产。

QQ图片20241114060507执法检查组在循化县检查蔬菜种业发展情况。图片由省人大农牧委提供

  坚持目标导向 把握依法监督正确方向

  2021年起,中央一号文件连续三年对实施种业振兴进行专门部署,提出“三年打基础、五年见成效、十年实现重大突破”的总体安排。种业振兴对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推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

  我省立足自身资源禀赋,积极响应国家战略布局,聚焦“农畜产品”,锚定“绿色有机”,立足“种业振兴”,向着“输出地”建设进阶向上,蓄力建设立足全省、面向全国的制繁种基地、育种中心,积极打造农作物良种“高地”,全面启动种质资源保护利用、育种创新、企业扶优、基地建设、市场净化五大种业振兴行动,有效提升了高原特色种业的核心竞争力。

  用法治为高原特色种业振兴保驾护航,是人大监督的重要职责,通过执法检查推动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也将成为人大履职尽责、服务中心大局的强力法治保障。省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我省高原特色现代种业发展,紧扣省委部署要求,将本次执法检查作为年度监督工作重点,从积极融入国家种业振兴战略布局的方向开展执法检查工作。

  “种子法是种业的基础法律。自2000年7月颁布实施以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先后进行4次修改并开展了4次执法检查,一系列行动和举措为推动我省实现种业振兴行动总体目标,夯实种业振兴、农业强省建设的法治基础指出了明确方向,提供了有力参考。这次执法检查,我们要精准把握,深入开展。”检查组组长在启动会议上表示。

QQ图片20241114060514执法检查组在贵南县检查牧草制种情况。图片由省人大农牧委提供

  坚持问题导向 形成有效监督工作合力

  种业是粮食之本、农业之基,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核心要素。

  为全面开展好全省种子法执法检查,检查组在延续以往好经验好做法的同时,优化执法检查方案和执法检查指南,特邀省农林科学院种业专家、省人大代表、农牧委员会委员、农牧专业代表小组成员全程参与检查,并对检查组成员开展集中培训。通过召开执法检查组全体会议,听取省政府和有关部门汇报,提出要求、明确标准、压实责任。同时,加强与各市州、省农业农村厅、省林草局等地区部门的沟通联系,委托其他市州人大常委会在本区域内开展执法检查,旨在“同心同向”“联动发力”。

  执法检查中,检查组深入海东市、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海南藏族自治州和省农作物种子站、省农林科学院、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复份库、忍冬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国家林草种质资源设施保存库青海分库等地,通过现场问询、查阅资料等方式,围绕种质资源保护利用、育种基地建设、种业科技创新、新品种培育、成果转化推广、种子生产经营、知识产权保护等重要内容,与种业企业负责人、科技人员、基层干部群众座谈交流,并同相关部门负责同志深入交换意见,全面掌握种子法贯彻实施情况,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增强了检查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据统计,全省登记在册的经营范围中含“种子生产经营”的经营主体共有3000余户。各级市场监管部门也积极配合,联合监管,大力开展农资市场专项执法检查,规范种子经营主体行为,加强种子广告监督管理,畅通投诉举报渠道,依法依规推动了涉农争议纠纷化解。

QQ图片20241114060521执法检查组在同德县三江集团检查牧草良种繁殖保护情况。图片由省人大农牧委提供

  坚持质效导向 确保科学监督纵深推进

  执法检查是人大监督的法定形式和重要途径,也是人大推动法律贯彻实施、推进法治国家建设的重要抓手。

  检查组聚焦种子法针对各级政府、有关部门、种子企业、种业科研机构等各类涉种主体的规定,围绕种质资源保护利用、育种创新、品种审定、新品种保护、监督管理、扶持保障六个方面的重点内容,在了解情况的基础上指出问题、分析原因、研究对策,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法律落地见效。

  通过检查,检查组成员一致认为,我省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牢记粮食安全“国之大者”,发挥青藏高原独特优势,着力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提升育种创新能力、规范种子生产经营、提高种子质量监管水平,冷凉性农作物北繁制种高地、春油菜杂交制种基地、有机青稞生产基地、高原夏菜生产基地以及国家区域性饲草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持续推进,“昆仑”系列青稞、“青薯9号”马铃薯、“青蚕14号”蚕豆、青杂油菜、柴达木枸杞、藜麦等优良品种推广面积和养殖规模稳步增加,高原特色现代种业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

  “良种繁育风险高、投资大、周期长”“育种科研人员稀缺,资源配置不合理,种业专业技术人员不足”“种业龙头企业培育困难,缺技术、少资金,产业化和组织化程度低”……座谈交流中,执法检查组了解到、我省种业在繁育推广、支持保障、企业竞争、监管执法方面还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和不足。

  基于此,检查组建议,各级政府和有关方面要深化思想认识、主动扛起责任,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中央决策和省委部署落地见效,通过加快良种繁育推广、强化种业科技创新、培育壮大种子企业、强化质量监督管理、探索完善利益连接机制、激发种子企业自力自强活力等有效途径和实际举措,不断提高依法治种、依法兴种水平,夯实“北繁高地”根基,推动高原种业振兴。

推荐阅读
省政府与中国中车集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吴晓军会见新华三集团总裁于英涛
【对口援青】苏青协作:共绘高原健康延续性画卷
青海省妇女儿童医院:党建引领“扶”起人生路
第34届中国新闻奖 18届长江韬奋奖评选结果揭晓
青海新闻网有限公司招聘总成绩及体检等事项通知
青海西宁:第六届职工群众篮球赛开赛
青海海东农产品实现网络零售额2.56亿元
24H热点
2024年消防宣传月大学生消防趣味运动会举行
青海多重发力 药品安全形势再巩固再提升
吴晓军会见新华三集团总裁于英涛
省政府与中国中车集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陈刚吴...
省人大常委会开展经济运行和重点项目建设情况调研
“两弹一星”精神宣讲团来宁宣讲
西宁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王卫东主持
努力让全过程人民民主更加可感可及 省人大常委会开...
青海积极推动技能人才评价工作提质扩面
国务院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考核巡查组第九组来青开...
热点图片
【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用心讲好每一堂课——青海民族团结进步典型事迹系列报道之十四
【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
【文化中国行】“让非遗点缀群众的美好生活”——记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个人余国雯
【文化中国行】“让...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以绿为笔,绘就高质量发展生态画卷——高质量发展区域调研行·海东篇(中)
【新时代 新征程 新...
海东:筑牢“防火墙”守护青海东部生态屏障安全
海东:筑牢“防火墙...
【牢记嘱托 实干笃行——秋行海东看发展】新学校 新家园 新生活
【牢记嘱托 实干笃行...
城市书房能否吸引更多市民爱上阅读
城市书房能否吸引更...
湟贵一级公路水毁路段恢复通车
湟贵一级公路水毁路...
【传承200余年 传递青海味道】大通砂罐:百年窑火映乡愁
【传承200余年 传递...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
 
img

心怀国家粮食安全 扛起民族种业振兴担当责任
——省人大常委会开展种子法执法检查工作综述

青海日报
2024-11-14 07:44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img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img

心怀国家粮食安全 扛起民族种业振兴担当责任
——省人大常委会开展种子法执法检查工作综述

青海日报
2024-11-14 07:44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保存图片

心怀国家粮食安全 扛起民族种业振兴担当责任
——省人大常委会开展种子法执法检查工作综述

  • 2024-11-14 07:44:08
  • 来源:青海日报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推进农业现代化,种子就是芯片。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心我国种业安全和发展,强调指出,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必须把民族种业搞上去,把种源安全提升到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集中力量破难题、补短板、强优势、控风险,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

  今年6月18日至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时指出,乡村振兴要突出农牧民增收这个重点,加快推进高原特色种业振兴行动,发展绿色有机农牧业,打响高原土特产品牌。这为我省做好特色种业振兴工作指明了方向。省人大常委会深入领会、积极响应、主动担当,于6月至7月,对全省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情况开展执法检查,旨在保障农民用上“放心种”,推进农业稳产增产。

QQ图片20241114060507执法检查组在循化县检查蔬菜种业发展情况。图片由省人大农牧委提供

  坚持目标导向 把握依法监督正确方向

  2021年起,中央一号文件连续三年对实施种业振兴进行专门部署,提出“三年打基础、五年见成效、十年实现重大突破”的总体安排。种业振兴对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推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

  我省立足自身资源禀赋,积极响应国家战略布局,聚焦“农畜产品”,锚定“绿色有机”,立足“种业振兴”,向着“输出地”建设进阶向上,蓄力建设立足全省、面向全国的制繁种基地、育种中心,积极打造农作物良种“高地”,全面启动种质资源保护利用、育种创新、企业扶优、基地建设、市场净化五大种业振兴行动,有效提升了高原特色种业的核心竞争力。

  用法治为高原特色种业振兴保驾护航,是人大监督的重要职责,通过执法检查推动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也将成为人大履职尽责、服务中心大局的强力法治保障。省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我省高原特色现代种业发展,紧扣省委部署要求,将本次执法检查作为年度监督工作重点,从积极融入国家种业振兴战略布局的方向开展执法检查工作。

  “种子法是种业的基础法律。自2000年7月颁布实施以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先后进行4次修改并开展了4次执法检查,一系列行动和举措为推动我省实现种业振兴行动总体目标,夯实种业振兴、农业强省建设的法治基础指出了明确方向,提供了有力参考。这次执法检查,我们要精准把握,深入开展。”检查组组长在启动会议上表示。

QQ图片20241114060514执法检查组在贵南县检查牧草制种情况。图片由省人大农牧委提供

  坚持问题导向 形成有效监督工作合力

  种业是粮食之本、农业之基,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核心要素。

  为全面开展好全省种子法执法检查,检查组在延续以往好经验好做法的同时,优化执法检查方案和执法检查指南,特邀省农林科学院种业专家、省人大代表、农牧委员会委员、农牧专业代表小组成员全程参与检查,并对检查组成员开展集中培训。通过召开执法检查组全体会议,听取省政府和有关部门汇报,提出要求、明确标准、压实责任。同时,加强与各市州、省农业农村厅、省林草局等地区部门的沟通联系,委托其他市州人大常委会在本区域内开展执法检查,旨在“同心同向”“联动发力”。

  执法检查中,检查组深入海东市、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海南藏族自治州和省农作物种子站、省农林科学院、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复份库、忍冬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国家林草种质资源设施保存库青海分库等地,通过现场问询、查阅资料等方式,围绕种质资源保护利用、育种基地建设、种业科技创新、新品种培育、成果转化推广、种子生产经营、知识产权保护等重要内容,与种业企业负责人、科技人员、基层干部群众座谈交流,并同相关部门负责同志深入交换意见,全面掌握种子法贯彻实施情况,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增强了检查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据统计,全省登记在册的经营范围中含“种子生产经营”的经营主体共有3000余户。各级市场监管部门也积极配合,联合监管,大力开展农资市场专项执法检查,规范种子经营主体行为,加强种子广告监督管理,畅通投诉举报渠道,依法依规推动了涉农争议纠纷化解。

QQ图片20241114060521执法检查组在同德县三江集团检查牧草良种繁殖保护情况。图片由省人大农牧委提供

  坚持质效导向 确保科学监督纵深推进

  执法检查是人大监督的法定形式和重要途径,也是人大推动法律贯彻实施、推进法治国家建设的重要抓手。

  检查组聚焦种子法针对各级政府、有关部门、种子企业、种业科研机构等各类涉种主体的规定,围绕种质资源保护利用、育种创新、品种审定、新品种保护、监督管理、扶持保障六个方面的重点内容,在了解情况的基础上指出问题、分析原因、研究对策,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法律落地见效。

  通过检查,检查组成员一致认为,我省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牢记粮食安全“国之大者”,发挥青藏高原独特优势,着力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提升育种创新能力、规范种子生产经营、提高种子质量监管水平,冷凉性农作物北繁制种高地、春油菜杂交制种基地、有机青稞生产基地、高原夏菜生产基地以及国家区域性饲草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持续推进,“昆仑”系列青稞、“青薯9号”马铃薯、“青蚕14号”蚕豆、青杂油菜、柴达木枸杞、藜麦等优良品种推广面积和养殖规模稳步增加,高原特色现代种业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

  “良种繁育风险高、投资大、周期长”“育种科研人员稀缺,资源配置不合理,种业专业技术人员不足”“种业龙头企业培育困难,缺技术、少资金,产业化和组织化程度低”……座谈交流中,执法检查组了解到、我省种业在繁育推广、支持保障、企业竞争、监管执法方面还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和不足。

  基于此,检查组建议,各级政府和有关方面要深化思想认识、主动扛起责任,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中央决策和省委部署落地见效,通过加快良种繁育推广、强化种业科技创新、培育壮大种子企业、强化质量监督管理、探索完善利益连接机制、激发种子企业自力自强活力等有效途径和实际举措,不断提高依法治种、依法兴种水平,夯实“北繁高地”根基,推动高原种业振兴。

作者 乔欣 农牧委
编辑:孔令磊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