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时评 党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创 视频 省委文件 新闻 政务 旅游 生态 体育 专题 图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藏文网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青海新闻
青海省公布国有文博单位馆藏一级文物名录
作者:吴梦婷
发布时间:2025-03-18 07:26:12
编辑:何继红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记者从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获悉,省文化和旅游厅近日公布国有文博单位馆藏一级文物名录,此次公布的文物名录共计540件(套)。

  此次公布的文物跨越多个历史时期,类型丰富多样,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是青海历史文化的生动见证。其中,青海省博物馆收藏的齐家文化石磬,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青铜时代早期同类器物中最大的一件,也是时间最早的石磬,因此被称为“黄河磬王”,对于研究我国古代音乐史、乐器制作工艺以及齐家文化的社会风貌等具有重要意义。明永乐铜鎏金观音像,其体量之大、工艺之精、体态之美,堪称我国古代金铜造像艺术的巅峰之作,是永乐宫廷造像艺术的代表作,也是目前我国所发现的体积最大的永乐宫廷铜造像,对于研究雕塑艺术以及宫廷造像风格等意义重大。

  青海原子城纪念馆收藏的手摇计算机,通过齿轮转动来完成简单的“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在原子弹研制史上有名的“九次运算”中承担了大量的数据计算任务,取得非凡的计算成果,见证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艰难的研制历程。

  青海文物类型多样,文化内涵丰富,近年来,我省文物保护部门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用好用活文化遗产,全省空间全覆盖、要素全囊括的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体系初步建立,文物保护利用工作取得新成就、实现新突破。

推荐阅读
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吴晓军主持
罗东川在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调研
`2025“第一缕阳光”全球同拍中国年在青海启动
青海省30名药品安全社会监督员受聘上岗
青海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推荐人选名单公示
2024年青海省出版系列高级职称任职资格人员公示
西宁:生物园区设置应急物资柜为安全“加码”
青海大通:新庄镇移风易俗 文明乡风促振兴
24H热点
青海倒湖茶公路年内有望全线贯通
【先锋力量】政企联动聚合力 共建融合促发展
【先锋力量】激活“流动引擎” 让党员“离家”不“...
【党旗领航】搭建平台 拓宽路径 助力区域人才队伍...
【乡村振兴在青海】电力赋能,特色产业增收致富
青海门源:殡葬改革惠民便民成果满满
青海大通为劳动者追讨工资1019.83万元
青海湟中加快推进检验结果互认工作
西宁市城西区:大学生“返家乡”与家乡共进步
【一宣三促·万名干部下乡】走进大棚讲政策 田间地...
热点图片
青海囊谦:扎曲河畔 白鹭起舞
青海囊谦:扎曲河畔 ...
促生产,抢抓“开门红”
促生产,抢抓“开门红”
【身边的感动】22天,跨越8000公里的真情担当——记第十批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李延红
【身边的感动】22天...
【乡村振兴在青海】江源茫茫皆沃土 千村处处有通途——“巩固拓展交通运输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系列报道之一
【乡村振兴在青海】...
青海大通:新庄镇移风易俗 文明乡风促振兴
青海大通:新庄镇移...
【一宣三促·万名干部下乡】循化:科普惠及民生 新品助农增收
【一宣三促·万名干部...
山水“汇”成水墨画
山水“汇”成水墨画
青海大通:春雪润大地 村民忙春耕
青海大通:春雪润大...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
 
img

青海省公布国有文博单位馆藏一级文物名录

西海都市报
2025-03-18 07:26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img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img

青海省公布国有文博单位馆藏一级文物名录

西海都市报
2025-03-18 07:26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保存图片

青海省公布国有文博单位馆藏一级文物名录

  • 2025-03-18 07:26:12
  • 来源:西海都市报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记者从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获悉,省文化和旅游厅近日公布国有文博单位馆藏一级文物名录,此次公布的文物名录共计540件(套)。

  此次公布的文物跨越多个历史时期,类型丰富多样,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是青海历史文化的生动见证。其中,青海省博物馆收藏的齐家文化石磬,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青铜时代早期同类器物中最大的一件,也是时间最早的石磬,因此被称为“黄河磬王”,对于研究我国古代音乐史、乐器制作工艺以及齐家文化的社会风貌等具有重要意义。明永乐铜鎏金观音像,其体量之大、工艺之精、体态之美,堪称我国古代金铜造像艺术的巅峰之作,是永乐宫廷造像艺术的代表作,也是目前我国所发现的体积最大的永乐宫廷铜造像,对于研究雕塑艺术以及宫廷造像风格等意义重大。

  青海原子城纪念馆收藏的手摇计算机,通过齿轮转动来完成简单的“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在原子弹研制史上有名的“九次运算”中承担了大量的数据计算任务,取得非凡的计算成果,见证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艰难的研制历程。

  青海文物类型多样,文化内涵丰富,近年来,我省文物保护部门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用好用活文化遗产,全省空间全覆盖、要素全囊括的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体系初步建立,文物保护利用工作取得新成就、实现新突破。

作者 吴梦婷
编辑:何继红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