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时评 党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创 视频 省委文件 新闻 政务 旅游 生态 体育 专题 图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藏文网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图说青海
【文化中国行】仁青卓玛:让传统服饰焕发新魅力
作者:马璞馨
发布时间:2025-03-20 09:13:18
编辑:李娜
仁青卓玛参加服装设计大赛,荣获奖项。受访者供图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究竟是怎样的领航者,才能让大众视野里的传统藏服,在传承古韵中碰撞潮流?当许多人沉浸在争头衔、贴标签时,她为何能锚定目标自我雕琢,毫不动摇?

  这是属于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仁青卓玛的课题,身处非遗技艺百花齐放的时代,她说:“唯有千锤百炼,方得指尖璀璨。”

  1987年,仁青卓玛出生在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龙羊峡镇克才村的一个普通牧民家庭。母亲是传统藏服第三代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凭借出色的手艺,供她们姊妹三人读完大学。从小在妈妈的熏陶下,仁青卓玛学会了刺绣、裁剪等技能。

  大学毕业后,仁青卓玛以定向生的身份进入省电力系统法务部,光鲜亮丽的工作并没有让她迷失自我,她反而加快追梦的步伐,利用闲暇时间参与藏服设计制作,反复打磨自己的藏服制作技艺。

  随着时光的推移,梦想的种子不断茁壮成长,结出了一个个硕果。为了更好地扩大安多藏服的知名度,她抓住大型文化活动的契机,拿到演出服制作的订单,设计出观众认可的藏服。仁青卓玛说,有时设计制作一套服饰的费用高达两万元,自己没钱便找朋友借。追逐梦想的路上,她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和宝贵的时间,订单增多时,她连续好几个月加班制作藏服。其间,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她从未放弃过。

  2017年,果洛藏族自治州格萨尔博物馆定制了上百套艺术节的服饰,她精益求精,创新设计,制作出款式新颖的演出服。前往浙江参加全国民族服饰设计大赛时,她独具匠心地以青海蓝和中国红为主色调,设计出宫廷风和安多风相结合的藏族服饰,获得好评,最终摘取全国匠心奖。

  随后,仁青卓玛成立青海“阿姐珠姆”文化旅游产业有限公司。为了深度挖掘安多藏服背后的文化故事,她顶着酷暑,东奔西跑拜师学艺,做出更加完美的安多藏服。带有披风的藏族服饰、文艺清新的文创产品、校服……在她的加工车间,精美的作品令人目不暇接。而另一边,绣娘们赶制订单,银针起落,彩线穿梭,一朵朵祥云在绣布上徐徐生成。

  仁青卓玛说,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意义在于将深厚文化背后的实质内容以载体的形式留给后人。作为一名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仁青卓玛珍视自己的手艺,更珍惜政府部门的支持和引导,在提高技艺的同时,她注重挖掘非遗内涵,力争将每件产品做精做细且充满生命力。仁青卓玛说,公司先后吸纳本地员工64名,有14名为单亲、残障人士。在共和县文体旅游广电局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她为10名人员申请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称号。

  近年来,仁青卓玛先后荣获青海省巾帼建功标兵、青海省科技致富女能手等荣誉称号。在传承安多藏服非遗的道路上,她的脚步从未停止,从安多藏服的配色、选针、订单到获誉无数,一路走来收获满满。

推荐阅读
吴晓军罗东川在海东市调研座谈
第二十次全省民政会议召开
`2025“第一缕阳光”全球同拍中国年在青海启动
青海省30名药品安全社会监督员受聘上岗
青海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推荐人选名单公示
2024年青海省出版系列高级职称任职资格人员公示
青海省西宁市落实2025年以工代赈资金1.91亿元
青海海北实现规范化零工驿站建设县域全覆盖
24H热点
【一宣三促·万名干部下乡】春光映希望 共绘振兴图
【坚定信心 实干争先】东西部协作薯条工厂助力乡村...
青海西宁:播下“志愿红” 开出“幸福花”
雪豹为何会在可鲁克湖—托素湖现身
【一宣三促·万名干部下乡】青海囊谦县:宣讲员带着...
西宁市最美劳动者系列写生活动启动
【感党恩 听党话 跟党走·和谐青海行】海北州刚察县...
【一宣三促·万名干部下乡】“土话乡音”讲政策 真...
青海兴海境内发现中华鬣羚
【报效祖国 建功西部】让青春在磨砺中强筋壮骨——...
热点图片
【一宣三促·万名干部下乡】春光映希望 共绘振兴图
【一宣三促·万名干部...
【坚定信心 实干争先】东西部协作薯条工厂助力乡村振兴
【坚定信心 实干争先...
青海西宁:播下“志愿红” 开出“幸福花”
青海西宁:播下“志...
雪豹为何会在可鲁克湖—托素湖现身
雪豹为何会在可鲁克...
【一宣三促·万名干部下乡】青海囊谦县:宣讲员带着好政策下基层
【一宣三促·万名干部...
西宁市最美劳动者系列写生活动启动
西宁市最美劳动者系...
【感党恩 听党话 跟党走·和谐青海行】海北州刚察县宁夏村藏羊养殖背后的绿色账本
【感党恩 听党话 跟...
【一宣三促·万名干部下乡】“土话乡音”讲政策 真情真意暖民心
【一宣三促·万名干部...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
 
img

【文化中国行】仁青卓玛:让传统服饰焕发新魅力

西海都市报
2025-03-20 09:13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img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img

【文化中国行】仁青卓玛:让传统服饰焕发新魅力

西海都市报
2025-03-20 09:13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保存图片

【文化中国行】仁青卓玛:让传统服饰焕发新魅力

  • 2025-03-20 09:13:18
  • 来源:西海都市报
仁青卓玛参加服装设计大赛,荣获奖项。受访者供图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究竟是怎样的领航者,才能让大众视野里的传统藏服,在传承古韵中碰撞潮流?当许多人沉浸在争头衔、贴标签时,她为何能锚定目标自我雕琢,毫不动摇?

  这是属于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仁青卓玛的课题,身处非遗技艺百花齐放的时代,她说:“唯有千锤百炼,方得指尖璀璨。”

  1987年,仁青卓玛出生在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龙羊峡镇克才村的一个普通牧民家庭。母亲是传统藏服第三代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凭借出色的手艺,供她们姊妹三人读完大学。从小在妈妈的熏陶下,仁青卓玛学会了刺绣、裁剪等技能。

  大学毕业后,仁青卓玛以定向生的身份进入省电力系统法务部,光鲜亮丽的工作并没有让她迷失自我,她反而加快追梦的步伐,利用闲暇时间参与藏服设计制作,反复打磨自己的藏服制作技艺。

  随着时光的推移,梦想的种子不断茁壮成长,结出了一个个硕果。为了更好地扩大安多藏服的知名度,她抓住大型文化活动的契机,拿到演出服制作的订单,设计出观众认可的藏服。仁青卓玛说,有时设计制作一套服饰的费用高达两万元,自己没钱便找朋友借。追逐梦想的路上,她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和宝贵的时间,订单增多时,她连续好几个月加班制作藏服。其间,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她从未放弃过。

  2017年,果洛藏族自治州格萨尔博物馆定制了上百套艺术节的服饰,她精益求精,创新设计,制作出款式新颖的演出服。前往浙江参加全国民族服饰设计大赛时,她独具匠心地以青海蓝和中国红为主色调,设计出宫廷风和安多风相结合的藏族服饰,获得好评,最终摘取全国匠心奖。

  随后,仁青卓玛成立青海“阿姐珠姆”文化旅游产业有限公司。为了深度挖掘安多藏服背后的文化故事,她顶着酷暑,东奔西跑拜师学艺,做出更加完美的安多藏服。带有披风的藏族服饰、文艺清新的文创产品、校服……在她的加工车间,精美的作品令人目不暇接。而另一边,绣娘们赶制订单,银针起落,彩线穿梭,一朵朵祥云在绣布上徐徐生成。

  仁青卓玛说,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意义在于将深厚文化背后的实质内容以载体的形式留给后人。作为一名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仁青卓玛珍视自己的手艺,更珍惜政府部门的支持和引导,在提高技艺的同时,她注重挖掘非遗内涵,力争将每件产品做精做细且充满生命力。仁青卓玛说,公司先后吸纳本地员工64名,有14名为单亲、残障人士。在共和县文体旅游广电局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她为10名人员申请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称号。

  近年来,仁青卓玛先后荣获青海省巾帼建功标兵、青海省科技致富女能手等荣誉称号。在传承安多藏服非遗的道路上,她的脚步从未停止,从安多藏服的配色、选针、订单到获誉无数,一路走来收获满满。

作者 马璞馨
编辑:李娜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