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时评 党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创 视频 省委文件 新闻 政务 旅游 生态 体育 专题 图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藏文网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图说青海
【为建设美丽青海增绿添彩】为柴达木盆地增添新绿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苏烽
发布时间:2025-04-23 09:24:08
编辑:曹茂山
QQ图片20250423060232植树现场大家进行义务植树。苏烽 摄

  青海新闻网·江源新闻客户端讯 四月的德令哈,春意虽姗姗来迟,却丝毫未能阻挡人们参与植树造林活动的热情。

  4月22日,以“生态修复见真章 共建美丽德令哈”为主题的义务植树活动在德马高速G0615西侧火热开展。来自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各部门、各人民团体、各企事业单位及市区各校的师生们齐聚于此,共同为柴达木盆地生态屏障建设增添新绿。

  8时30分,身着蓝色工装的植树队伍率先抵达植树点。队伍中有人大声提醒:“大家干活仔细点,别着急!”按照预先划分的植树区域,他们一到现场便迅速且有序地投入到植树活动中。

  来自中盐青海昆仑碱业有限公司的年轻小伙子们配合默契,挖坑、扶苗、培土等动作娴熟,不到半小时便完成了一行白刺的栽植。“别看我们是化工企业职工,种树也讲究标准化操作!”一个个抹着额头的汗珠笑着说。

  拍拍沙地上的羊板粪,将其均匀撒入树坑,随后熟练地挖好树坑,再分层填土并踩实,一旁,来自华电(海西)新能源有限公司的30名员工虽是后来加入,却也干劲十足、不甘人后,埋头专心种树。“参加植树造林,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挺有意义!”华电(海西)新能源有限公司的职工祝存鑫说。

  “根深必须达到40公分,株距保持1米,根系要舒展!”林业技术员曲云才的声音在人群中回荡。作为德令哈市林草局派出的40名技术指导员之一,他在植树片区来回奔走,仔细查看每一处种植情况,为大家提供专业的种树指导。

  现场,每个种植区都提前用石灰粉标定种植点位,杨树、红柳、白刺等苗木按规划有序摆放,各类洒水车和移动厕所等保障设施一应俱全。“我们提前使用石灰粉精准标记好各类植被的种植位置,这样一来,大家植树的速度快,树苗的成活率也高!”曲云才说。

  “一挖坑、二栽苗、三填土,最后再浇水。”在专业技术人员细致入微的指导下,植树进度明显加快了许多。德令哈市第一中学初一(1)班的何世轩正和搭档两人一组,齐心协力共同栽树,他兴奋地说:“第一次来参加这样的活动,我学到了好多实用的植树知识,也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义务植树贡献了一份小小的力量,感觉特别有意义!”

  在这热火朝天的植树氛围中,时间悄然流逝。原本空旷的沙地上,不一会儿,就星星点点地栽植了新绿。那一棵棵白刺、杨树、红柳等树苗,在微风中轻轻摇曳,这片荒地被赋予了新的生机与希望。据介绍,当日的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共完成植树面积3.33公顷,种植白刺、梭梭、柽柳以及河北杨等树苗约2.87万株。

  一场义务植树活动,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植树行动,更是德令哈市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绿色发展的一次实践。近三年,德令哈市秉持高标准保护林草资源的理念,持续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底色,全力推进国土绿化工作。期间,共实施了53个项目,涵盖人工造林418.62公顷、退化林修复等多项重点工程,并成功完成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面积达13666.7公顷。

  同时,德令哈市坚持“扩绿、兴绿、护绿”三管齐下,通过一系列科学有效的措施,不断提升全市的生态环境质量。目前,全市森林覆盖率已达到1.56%,草原综合植被盖度提升至34.58%,人均公园及游园绿地面积更是超过了43.27平方米,为市民提供了更加宜居的生活环境。

  植绿爱绿护绿,一切都是为了让我们的家园更加美好,而就在今天的这场义务植树活动中,人们这份对绿色的执着与热爱,又有了新的生动诠释。

推荐阅读
吴晓军会见德国、法国驻华大使
吴晓军在西宁市调研一季度经济发展情况
`2025“第一缕阳光”全球同拍中国年在青海启动
青海省30名药品安全社会监督员受聘上岗
全省新闻系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员的公示
2025年青海省全民阅读优秀项目公示
青海西宁:470余场活动邀您共享书香时光
青海西宁市全民阅读系列活动启动
24H热点
春花悄然绽放
青海班玛县进入春耕时节
青藏公路旁藏野驴春日觅食显生机
【文化中国行】土族盘绣 惊艳时光
【坚定信心 实干争先】不负农时 忙春灌
续航提升的“幕后英雄”——超薄铜箔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政”...
青海西宁:城东区以“练”备战筑牢森林防火安全线
【感党恩 听党话 跟党走·和谐青海行】好风光里有好...
【为建设美丽青海增绿添彩】春日隆务 千人挥锹播新绿
热点图片
春花悄然绽放
春花悄然绽放
青海班玛县进入春耕时节
青海班玛县进入春耕时节
青藏公路旁藏野驴春日觅食显生机
青藏公路旁藏野驴春...
【文化中国行】土族盘绣 惊艳时光
【文化中国行】土族...
【坚定信心 实干争先】不负农时 忙春灌
【坚定信心 实干争先...
续航提升的“幕后英雄”——超薄铜箔
续航提升的“幕后英...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政”能量托底,青海民企“放手去干”——推动青海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政”能量(三)
【新时代 新征程 新...
青海西宁:城东区以“练”备战筑牢森林防火安全线
青海西宁:城东区以...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
 
img

【为建设美丽青海增绿添彩】为柴达木盆地增添新绿

青海日报
2025-04-23 09:24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img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img

【为建设美丽青海增绿添彩】为柴达木盆地增添新绿

青海日报
2025-04-23 09:24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保存图片

【为建设美丽青海增绿添彩】为柴达木盆地增添新绿

  • 2025-04-23 09:24:08
  • 来源:青海日报
QQ图片20250423060232植树现场大家进行义务植树。苏烽 摄

  青海新闻网·江源新闻客户端讯 四月的德令哈,春意虽姗姗来迟,却丝毫未能阻挡人们参与植树造林活动的热情。

  4月22日,以“生态修复见真章 共建美丽德令哈”为主题的义务植树活动在德马高速G0615西侧火热开展。来自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各部门、各人民团体、各企事业单位及市区各校的师生们齐聚于此,共同为柴达木盆地生态屏障建设增添新绿。

  8时30分,身着蓝色工装的植树队伍率先抵达植树点。队伍中有人大声提醒:“大家干活仔细点,别着急!”按照预先划分的植树区域,他们一到现场便迅速且有序地投入到植树活动中。

  来自中盐青海昆仑碱业有限公司的年轻小伙子们配合默契,挖坑、扶苗、培土等动作娴熟,不到半小时便完成了一行白刺的栽植。“别看我们是化工企业职工,种树也讲究标准化操作!”一个个抹着额头的汗珠笑着说。

  拍拍沙地上的羊板粪,将其均匀撒入树坑,随后熟练地挖好树坑,再分层填土并踩实,一旁,来自华电(海西)新能源有限公司的30名员工虽是后来加入,却也干劲十足、不甘人后,埋头专心种树。“参加植树造林,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挺有意义!”华电(海西)新能源有限公司的职工祝存鑫说。

  “根深必须达到40公分,株距保持1米,根系要舒展!”林业技术员曲云才的声音在人群中回荡。作为德令哈市林草局派出的40名技术指导员之一,他在植树片区来回奔走,仔细查看每一处种植情况,为大家提供专业的种树指导。

  现场,每个种植区都提前用石灰粉标定种植点位,杨树、红柳、白刺等苗木按规划有序摆放,各类洒水车和移动厕所等保障设施一应俱全。“我们提前使用石灰粉精准标记好各类植被的种植位置,这样一来,大家植树的速度快,树苗的成活率也高!”曲云才说。

  “一挖坑、二栽苗、三填土,最后再浇水。”在专业技术人员细致入微的指导下,植树进度明显加快了许多。德令哈市第一中学初一(1)班的何世轩正和搭档两人一组,齐心协力共同栽树,他兴奋地说:“第一次来参加这样的活动,我学到了好多实用的植树知识,也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义务植树贡献了一份小小的力量,感觉特别有意义!”

  在这热火朝天的植树氛围中,时间悄然流逝。原本空旷的沙地上,不一会儿,就星星点点地栽植了新绿。那一棵棵白刺、杨树、红柳等树苗,在微风中轻轻摇曳,这片荒地被赋予了新的生机与希望。据介绍,当日的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共完成植树面积3.33公顷,种植白刺、梭梭、柽柳以及河北杨等树苗约2.87万株。

  一场义务植树活动,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植树行动,更是德令哈市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绿色发展的一次实践。近三年,德令哈市秉持高标准保护林草资源的理念,持续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底色,全力推进国土绿化工作。期间,共实施了53个项目,涵盖人工造林418.62公顷、退化林修复等多项重点工程,并成功完成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面积达13666.7公顷。

  同时,德令哈市坚持“扩绿、兴绿、护绿”三管齐下,通过一系列科学有效的措施,不断提升全市的生态环境质量。目前,全市森林覆盖率已达到1.56%,草原综合植被盖度提升至34.58%,人均公园及游园绿地面积更是超过了43.27平方米,为市民提供了更加宜居的生活环境。

  植绿爱绿护绿,一切都是为了让我们的家园更加美好,而就在今天的这场义务植树活动中,人们这份对绿色的执着与热爱,又有了新的生动诠释。

作者 苏烽
编辑:曹茂山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