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时评 党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创 视频 省委文件 新闻 政务 旅游 生态 体育 专题 图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藏文网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图说青海
【坚定信心 实干争先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青海重要讲话精神】
青海盐湖:嘱托为帆 竞逐高质量发展蓝海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马振东
发布时间:2025-06-13 08:59:17
编辑:张小千
QQ图片20250613060913察尔汗盐湖景区。马振东 摄

  青海新闻网·江源新闻客户端讯 夏日的察尔汗盐湖,辽阔的湖面上波光粼粼,盐田如银色棋盘整齐排列,远处昆仑雪山倒映在卤水之中,与厂区内纵横交错的银白色管道、日夜运转的现代化装置共同构成一幅壮丽的工业画卷。

  特殊的时空节点,往往会勾起厚重而又难忘的记忆。2016年8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察尔汗盐湖考察,在钾肥分公司码头作出重要指示。

  “盐湖是青海最重要的资源。要制定正确的资源战略,加强顶层设计,搞好开发利用。循环利用是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要求,全国都应该走这样的路。青海要把这件事情办好,发挥示范作用。青海资源也是全国资源,要有全国一盘棋思想,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搞好开发利用。”走过朱红色的木栈桥,眺望烟波浩淼的盐湖深处,习近平总书记的深情嘱托至今仍激荡在盐湖人心间。

  作为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保障基地,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盐湖股份”)始终牢记“打造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的嘱托,在这片曾经的“不毛之地”上,以“吃干榨净每一滴卤水”的执着,书写着保障国家资源安全、推动绿色发展的奋斗篇章。

QQ图片20250613060920盐湖红色码头俯瞰。马振东 摄

  “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在钾肥生产区的观景平台上,盐湖股份钾肥分公司总经理李存福望着远处正在作业的自动化采盐船,语气坚定地说,“钾肥是粮食的‘粮食’,我们肩上扛的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

  回溯至上世纪,我国钾肥严重依赖进口,自给率长期不足10%,察尔汗盐湖的钾资源开发曾因技术落后,利用率仅有30%。“看着宝贵的卤水白白流失,心里比针扎还疼。”李存福回忆起早年场景,眼中仍有痛惜:“这些年,我们憋着一股劲,一定要让‘盐湖资源造福中国’。”

  凭借“十年磨一剑”的决心,盐湖股份在提升资源回收率上深耕细作:构建12级卤水循环利用体系,开发“光卤石冷分解-浮选”等核心技术,将钾资源利用率提升至70%以上,钾肥设计产能达500万吨。数据的背后是沉甸甸的责任——中国钾肥自给率从不足10%跃升至60%,彻底扭转了“靠进口吃饭”的局面。

  当钾肥产业筑牢国家粮食安全的根基,盐湖人又在新能源革命的浪潮中勇挑重担。

QQ图片202506130609274万吨/年基础锂盐一体化项目现场。马振东 摄

  “锂是‘白色石油’,更是我国新能源汽车、储能电池的核心原材料。”谈及锂产业的发展,一位参与早期研发的工程师回忆,“2016年盐湖锂业产能只有3000吨左右,技术被国外‘卡脖子’。”

  面对困境,盐湖人选择了自主创新的突围之路。从2017年“填平补齐”装置试运行,到2018年实现自主技术全面应用,再到2022年电池级碳酸锂项目试车成功,盐湖锂产业实现了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

  2025年6月,作为青海盐湖锂资源开发里程碑的4万吨/年基础锂盐一体化项目迎来关键节点——吸附提锂装置完成中间交接,标志着项目转入试生产阶段。

  “高原上紫外线强,一天下来脖子能蜕层皮,晚上刮风时沙尘打得安全帽咚咚响。”项目负责人柴君平指着吸附提锂装置,“但再难也要啃下这块硬骨头,因为这是国家‘双碳’战略的重要支撑。”这套被称为“核心引擎”的装置,采用行业领先的“连续离子交换移动床+膜耦合”技术,通过创新工艺与全流程优化,打破了传统盐湖提锂技术瓶颈,实现锂资源提取效率与品质的跨越式提升,项目同步推进的光伏铺设、绿电应用,未来将实现“零碳提锂”,为全球盐湖提锂行业提供绿色低碳的“中国方案”。

  当绿色成为发展底色,智能化则为盐湖产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勾勒出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的未来图景。

QQ图片20250613060934设备调试现场。马振东 摄

  “数字化工厂和智能工厂的建设是我们此次的核心建设之一,现在我们用‘数字孪生’技术管理整个项目,每一根管道的熔接参数、每一台设备的安装位置都能精准追溯。”作为沉锂装置及公辅设施建设总承包单位的中国成达项目经理李育亮演示着编码系统,“这就像给工厂装了‘智慧大脑’,未来90%的操作都能在主控室完成。”智能化改造带来效率与质量双提升:通过“盲板追溯法”“气泡检测法”双重质检,管道焊接合格率达99.9%;智慧工地平台实现安全隐患“随手拍、即时改”,WMS物流管理系统让物料配送效率提升50%。“我们正在推动盐湖提锂进入‘智能制造2.0’时代。”李育亮说。

  数据见证着盐湖产业的跃迁:2020年至2023年,营业收入从140.16亿元增长至215.79亿元,跻身中国制造业500强;“十四五”规划目标“时间过半、任务过半”,钾、锂产能稳居国内第一,铷、铯等稀散元素提取中试成功,产业版图不断拓展。

  2025年2月,中国盐湖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在青海省正式揭牌成立,盐湖股份成为其中的关键一员。这是央地协同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盐湖产业“航母”迈出的重要一步。

  暮色降临,施工现场的照明灯塔次第亮起,将厂房的轮廓勾勒成金色的剪影。柴君平望着即将试车的吸附提锂装置,语气中充满期待:“等项目投产,每年4万吨电池级碳酸锂将为新能源汽车提供动力,为‘双碳’目标贡献盐湖力量。”远处,光伏板在余晖中泛着蓝光,与盐湖的碧波交相辉映,仿佛在诉说着这片土地的无限可能。

  (来源:青海日报)

推荐阅读
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学习会 吴晓军主持
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吴晓军主持
`2025“第一缕阳光”全球同拍中国年在青海启动
青海省30名药品安全社会监督员受聘上岗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2024年度媒体社会责任报告
2024年青海"昆仑英才·青海学者"项目拟入选人员
西宁市首次发布氧环境监测公报
西宁城市IP“宁萌”何以萌动全城?
24H热点
青海省互助县:非遗进景区 魅力再“加码”
站在南山赏西宁美景
【青春无畏 创业有路】刁生文:与宠物的温暖契约
五月垄头苗起舞——青海首试青贮玉米育苗移栽
云端生灵谱——祁连山国家公园候选区青海片区的生...
【经济聚焦】从“圈住生活”到“圈亮城市”——“...
【2025江河源环保世纪行】青海西宁:绿色林海中的...
最美医者合力救助晕倒老人
公交车上乘客晕倒 司机改线紧急送医
【坚定信心 实干争先】省博创意冰箱贴登上央视 青...
热点图片
青海省互助县:非遗进景区 魅力再“加码”
青海省互助县:非遗...
站在南山赏西宁美景
站在南山赏西宁美景
【青春无畏 创业有路】刁生文:与宠物的温暖契约
【青春无畏 创业有路...
五月垄头苗起舞——青海首试青贮玉米育苗移栽
五月垄头苗起舞——...
云端生灵谱——祁连山国家公园候选区青海片区的生命回响
云端生灵谱——祁连...
【经济聚焦】从“圈住生活”到“圈亮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之西宁篇
【经济聚焦】从“圈...
【2025江河源环保世纪行】青海西宁:绿色林海中的“省会担当”
【2025江河源环保世...
最美医者合力救助晕倒老人
最美医者合力救助晕...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
 
img

【坚定信心 实干争先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青海重要讲话精神】
青海盐湖:嘱托为帆 竞逐高质量发展蓝海

青海日报
2025-06-13 08:59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img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img

【坚定信心 实干争先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青海重要讲话精神】
青海盐湖:嘱托为帆 竞逐高质量发展蓝海

青海日报
2025-06-13 08:59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保存图片

【坚定信心 实干争先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青海重要讲话精神】
青海盐湖:嘱托为帆 竞逐高质量发展蓝海

  • 2025-06-13 08:59:17
  • 来源:青海日报
QQ图片20250613060913察尔汗盐湖景区。马振东 摄

  青海新闻网·江源新闻客户端讯 夏日的察尔汗盐湖,辽阔的湖面上波光粼粼,盐田如银色棋盘整齐排列,远处昆仑雪山倒映在卤水之中,与厂区内纵横交错的银白色管道、日夜运转的现代化装置共同构成一幅壮丽的工业画卷。

  特殊的时空节点,往往会勾起厚重而又难忘的记忆。2016年8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察尔汗盐湖考察,在钾肥分公司码头作出重要指示。

  “盐湖是青海最重要的资源。要制定正确的资源战略,加强顶层设计,搞好开发利用。循环利用是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要求,全国都应该走这样的路。青海要把这件事情办好,发挥示范作用。青海资源也是全国资源,要有全国一盘棋思想,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搞好开发利用。”走过朱红色的木栈桥,眺望烟波浩淼的盐湖深处,习近平总书记的深情嘱托至今仍激荡在盐湖人心间。

  作为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保障基地,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盐湖股份”)始终牢记“打造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的嘱托,在这片曾经的“不毛之地”上,以“吃干榨净每一滴卤水”的执着,书写着保障国家资源安全、推动绿色发展的奋斗篇章。

QQ图片20250613060920盐湖红色码头俯瞰。马振东 摄

  “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在钾肥生产区的观景平台上,盐湖股份钾肥分公司总经理李存福望着远处正在作业的自动化采盐船,语气坚定地说,“钾肥是粮食的‘粮食’,我们肩上扛的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

  回溯至上世纪,我国钾肥严重依赖进口,自给率长期不足10%,察尔汗盐湖的钾资源开发曾因技术落后,利用率仅有30%。“看着宝贵的卤水白白流失,心里比针扎还疼。”李存福回忆起早年场景,眼中仍有痛惜:“这些年,我们憋着一股劲,一定要让‘盐湖资源造福中国’。”

  凭借“十年磨一剑”的决心,盐湖股份在提升资源回收率上深耕细作:构建12级卤水循环利用体系,开发“光卤石冷分解-浮选”等核心技术,将钾资源利用率提升至70%以上,钾肥设计产能达500万吨。数据的背后是沉甸甸的责任——中国钾肥自给率从不足10%跃升至60%,彻底扭转了“靠进口吃饭”的局面。

  当钾肥产业筑牢国家粮食安全的根基,盐湖人又在新能源革命的浪潮中勇挑重担。

QQ图片202506130609274万吨/年基础锂盐一体化项目现场。马振东 摄

  “锂是‘白色石油’,更是我国新能源汽车、储能电池的核心原材料。”谈及锂产业的发展,一位参与早期研发的工程师回忆,“2016年盐湖锂业产能只有3000吨左右,技术被国外‘卡脖子’。”

  面对困境,盐湖人选择了自主创新的突围之路。从2017年“填平补齐”装置试运行,到2018年实现自主技术全面应用,再到2022年电池级碳酸锂项目试车成功,盐湖锂产业实现了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

  2025年6月,作为青海盐湖锂资源开发里程碑的4万吨/年基础锂盐一体化项目迎来关键节点——吸附提锂装置完成中间交接,标志着项目转入试生产阶段。

  “高原上紫外线强,一天下来脖子能蜕层皮,晚上刮风时沙尘打得安全帽咚咚响。”项目负责人柴君平指着吸附提锂装置,“但再难也要啃下这块硬骨头,因为这是国家‘双碳’战略的重要支撑。”这套被称为“核心引擎”的装置,采用行业领先的“连续离子交换移动床+膜耦合”技术,通过创新工艺与全流程优化,打破了传统盐湖提锂技术瓶颈,实现锂资源提取效率与品质的跨越式提升,项目同步推进的光伏铺设、绿电应用,未来将实现“零碳提锂”,为全球盐湖提锂行业提供绿色低碳的“中国方案”。

  当绿色成为发展底色,智能化则为盐湖产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勾勒出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的未来图景。

QQ图片20250613060934设备调试现场。马振东 摄

  “数字化工厂和智能工厂的建设是我们此次的核心建设之一,现在我们用‘数字孪生’技术管理整个项目,每一根管道的熔接参数、每一台设备的安装位置都能精准追溯。”作为沉锂装置及公辅设施建设总承包单位的中国成达项目经理李育亮演示着编码系统,“这就像给工厂装了‘智慧大脑’,未来90%的操作都能在主控室完成。”智能化改造带来效率与质量双提升:通过“盲板追溯法”“气泡检测法”双重质检,管道焊接合格率达99.9%;智慧工地平台实现安全隐患“随手拍、即时改”,WMS物流管理系统让物料配送效率提升50%。“我们正在推动盐湖提锂进入‘智能制造2.0’时代。”李育亮说。

  数据见证着盐湖产业的跃迁:2020年至2023年,营业收入从140.16亿元增长至215.79亿元,跻身中国制造业500强;“十四五”规划目标“时间过半、任务过半”,钾、锂产能稳居国内第一,铷、铯等稀散元素提取中试成功,产业版图不断拓展。

  2025年2月,中国盐湖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在青海省正式揭牌成立,盐湖股份成为其中的关键一员。这是央地协同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盐湖产业“航母”迈出的重要一步。

  暮色降临,施工现场的照明灯塔次第亮起,将厂房的轮廓勾勒成金色的剪影。柴君平望着即将试车的吸附提锂装置,语气中充满期待:“等项目投产,每年4万吨电池级碳酸锂将为新能源汽车提供动力,为‘双碳’目标贡献盐湖力量。”远处,光伏板在余晖中泛着蓝光,与盐湖的碧波交相辉映,仿佛在诉说着这片土地的无限可能。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 马振东
编辑:张小千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