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时评 党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创 视频 省委文件 新闻 政务 旅游 生态 体育 专题 图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藏文网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公告
关于征集第七届互联网辟谣优秀作品的通知
来源:青海省委网信办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2-14 20:13:19
编辑:王海莲

  为深化互联网联动辟谣工作,加强互联网辟谣公益宣传,根据中央网信办统一部署,现公开征集第七届互联网辟谣优秀作品,请按要求及时推荐和报送符合征集条件的辟谣作品,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一、作品征集

  (一)征集时段和作品

  2024年5月至2025年3月期间,创作、生成的符合征集条件的互联网辟谣作品。其中,作品虽非本时段创作、生成,但在本时段内对作品主题、文案、案例、时间等内容进行更新的,也包含在内。

  (二)征集方式和对象

  面向青海省社会各界公开征集,包括单位(团队)、个人。

  (三)征集数量和期限

  作品征集数量不限,征集日期截止2025年3月9日。

  二、作品分类

  作品分为文字类、图片类、音视频类、重大辟谣专题和优秀辟谣平台(账号)5大类别。其中:

  (一)文字类、图片类、音视频类作品

  主要指网络辟谣文稿及长图、H5、动漫、音视频等新媒体作品。

  (二)重大辟谣专题

  主要指面向社会公众打造的重大网络辟谣宣传主题活动,开设的网络辟谣专题专栏,以及有关网络辟谣的特色产品或功能、有关单位组织开展的网络辟谣专项活动等。

  (三)优秀辟谣平台(账号)

  主要指专门开展网络辟谣与科普工作的网站、APP、新媒体账号等。

  三、评审标准

  (一)舆论导向

  符合党的宣传工作方针,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有效引导舆论,体现时代精神,有利于推动网络文明建设。

  (二)原创性

  报送作品应为征集时段内原创作品,报送单位或个人拥有独立、完整、明确、无争议的著作权,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不涉及版权问题。主办方享有获奖作品除署名权外的展示、宣传等权益。

  (三)权威性

  内容权威,有公信力,在行业或领域内发挥一锤定音的作用。

  (四)专业性

  事实准确,来源规范,表述科学,在相关行业领域内具有较强的专业性。

  (五)时效性

  针对谣言或误区快速反应、及时发声,第一时间澄清谬误、解疑释惑,挤压虚假、错误信息的传播空间。

  (六)传播性

  作品传播范围广,社会关注度较高,在自有终端及各大平台阅读量、转发量和留言评论等较多。

  (七)“重大辟谣专题”和“优秀辟谣平台(账号)”的评审特别说明

  除上述标准外,还应满足以下要素。议题设置:围绕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部署、人民群众关心关切的热点话题主动策划,辟谣议题具有预见性、针对性、创新性。呈现方式:内容品质较高、形式新颖且让网民易于接受、乐于传播。具有较强吸引力、感染力、可视化。活动效果:有较好的社会反响,形成了一定的品牌效应,发挥了澄清谬误、遏制谣言的积极作用。

  四、推荐和报送渠道

  符合征集条件的辟谣作品按以下方式推荐和报送:

  (一)重点作品渠道

  是指征集对象初步判断自身作品质量较高,具有一定的行业水平和代表性,重在参评、冲击各类奖项名次。重点作品由省委网信办先行征集后,统一向中央网信办推荐和报送。其中,电子版发送至邮箱17725276519@163.com,纸质版加盖本单位公章后传真至0971—8485660。

  (二)社会作品渠道

  是指在重点渠道外,由征集对象自行报送参评。社会作品请登录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官网“作品征集评选系统”(https://zptj.piyao.org.cn/)进行报送。鼓励社会各界广泛参与。

  五、作品报送要求

  (一)作品格式

  1.文字类。已公开发布的新闻报道、评论等文章,针对谣言或误区及时发声、解疑释惑,主题突出、层次鲜明、逻辑清晰、行文流畅,字数3000字以内,格式为Word或PDF。

  2.图片类。构思巧妙、色彩和谐、构图精美的辟谣漫画、条漫、海报、长图、H5等作品。提交格式为JPG、PDF,单个图片作品大小在5MB以下,且不低于300像素;H5格式需提交网址链接。

  3.音视频类。突出辟谣题材,力求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注重思想性、艺术性、公益性相统一,富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和艺术表现力、感染力,鼓励作品形态、表现形式手段创新,歌曲、MV、动画、微纪录片、微电影、公益广告等不同体裁类型的作品均可。具体要求如下:

  (1)格式为可兼容的主流音视频格式(包括MP3、WAV、MP4、MOV、MPEG等),横竖屏皆可。

  (2)视频声音和画面需保持同步且清晰。音频作品确保声音无失真、噪声杂音干扰以及音量忽大忽小等现象。单个音视频作品时长原则上应控制在5分钟以内。

  4.重大辟谣专题和优秀辟谣平台(账号)作品需填报网址链接或活动方案、媒体报道等,并附文字说明材料,介绍基本情况、特色亮点、取得成效等,文字1000字以内,格式为Word或PDF。

  (二)报送格式

  作品上传时,文件名称统一命名为“单位/作者+作品名称+作品类别(如文字类)”,选择对应的应征类别进行报送,同一个作品不可同时应征多个类别。同时,作品要撰写一个作品简介,包括但不限于单位(作者)、作品名称、作品主题、创作背景、创作意义、传播效果、发布链接、首发网站平台、作品封面(截图)等,字数不超过300字(重大辟谣专题和优秀辟谣平台(账号)除外)。

  联系电话:0971—8483520;17725276519

  联 系 人:何鸿恩

推荐阅读
吴晓军赴省纪委监委省委组织部调研座谈
全省金融系统工作会议召开 罗东川出席并讲话
`2025“第一缕阳光”全球同拍中国年在青海启动
青海省30名药品安全社会监督员受聘上岗
关于2024年度青海省优秀专家拟入选人员的公示
青海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青海海南:早快准实 力促首季“开门红”
青海西宁:职工医疗互保5年报销3725.74万元
24H热点
关于2024年度青海省优秀专家拟入选人员的公示
王恩科同志生平
关于6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的通报
青海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关于青海省...
青海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农牧委员会主任委员名单
青海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关于政府工...
青海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关于青海省2...
青海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关于青海省2...
青海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关于青海省...
青海省人民代表大会公告(第九号)
热点图片
青海西宁生活垃圾这样无害化处理
青海西宁生活垃圾这...
12899张“温馨告知单”走红 西宁交警收获满满好评
12899张“温馨告知单...
青海民俗文化活动为何火爆全网
青海民俗文化活动为...
坚守,在荒芜之中闪闪发光
坚守,在荒芜之中闪...
戈壁滩上的“花木兰”
戈壁滩上的“花木兰”
高原海豹出生记
高原海豹出生记
走村入户话家常 惠农政策暖心间
走村入户话家常 惠农...
【坚定信心 实干争先】复工热浪涌春潮 复产蓝图展新篇
【坚定信心 实干争先...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
 
img

关于征集第七届互联网辟谣优秀作品的通知

青海省委网信办
2025-02-14 20:13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img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img

关于征集第七届互联网辟谣优秀作品的通知

青海省委网信办
2025-02-14 08:13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保存图片

关于征集第七届互联网辟谣优秀作品的通知

  • 2025-02-14 08:13:19
  • 来源:青海省委网信办

  为深化互联网联动辟谣工作,加强互联网辟谣公益宣传,根据中央网信办统一部署,现公开征集第七届互联网辟谣优秀作品,请按要求及时推荐和报送符合征集条件的辟谣作品,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一、作品征集

  (一)征集时段和作品

  2024年5月至2025年3月期间,创作、生成的符合征集条件的互联网辟谣作品。其中,作品虽非本时段创作、生成,但在本时段内对作品主题、文案、案例、时间等内容进行更新的,也包含在内。

  (二)征集方式和对象

  面向青海省社会各界公开征集,包括单位(团队)、个人。

  (三)征集数量和期限

  作品征集数量不限,征集日期截止2025年3月9日。

  二、作品分类

  作品分为文字类、图片类、音视频类、重大辟谣专题和优秀辟谣平台(账号)5大类别。其中:

  (一)文字类、图片类、音视频类作品

  主要指网络辟谣文稿及长图、H5、动漫、音视频等新媒体作品。

  (二)重大辟谣专题

  主要指面向社会公众打造的重大网络辟谣宣传主题活动,开设的网络辟谣专题专栏,以及有关网络辟谣的特色产品或功能、有关单位组织开展的网络辟谣专项活动等。

  (三)优秀辟谣平台(账号)

  主要指专门开展网络辟谣与科普工作的网站、APP、新媒体账号等。

  三、评审标准

  (一)舆论导向

  符合党的宣传工作方针,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有效引导舆论,体现时代精神,有利于推动网络文明建设。

  (二)原创性

  报送作品应为征集时段内原创作品,报送单位或个人拥有独立、完整、明确、无争议的著作权,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不涉及版权问题。主办方享有获奖作品除署名权外的展示、宣传等权益。

  (三)权威性

  内容权威,有公信力,在行业或领域内发挥一锤定音的作用。

  (四)专业性

  事实准确,来源规范,表述科学,在相关行业领域内具有较强的专业性。

  (五)时效性

  针对谣言或误区快速反应、及时发声,第一时间澄清谬误、解疑释惑,挤压虚假、错误信息的传播空间。

  (六)传播性

  作品传播范围广,社会关注度较高,在自有终端及各大平台阅读量、转发量和留言评论等较多。

  (七)“重大辟谣专题”和“优秀辟谣平台(账号)”的评审特别说明

  除上述标准外,还应满足以下要素。议题设置:围绕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部署、人民群众关心关切的热点话题主动策划,辟谣议题具有预见性、针对性、创新性。呈现方式:内容品质较高、形式新颖且让网民易于接受、乐于传播。具有较强吸引力、感染力、可视化。活动效果:有较好的社会反响,形成了一定的品牌效应,发挥了澄清谬误、遏制谣言的积极作用。

  四、推荐和报送渠道

  符合征集条件的辟谣作品按以下方式推荐和报送:

  (一)重点作品渠道

  是指征集对象初步判断自身作品质量较高,具有一定的行业水平和代表性,重在参评、冲击各类奖项名次。重点作品由省委网信办先行征集后,统一向中央网信办推荐和报送。其中,电子版发送至邮箱17725276519@163.com,纸质版加盖本单位公章后传真至0971—8485660。

  (二)社会作品渠道

  是指在重点渠道外,由征集对象自行报送参评。社会作品请登录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官网“作品征集评选系统”(https://zptj.piyao.org.cn/)进行报送。鼓励社会各界广泛参与。

  五、作品报送要求

  (一)作品格式

  1.文字类。已公开发布的新闻报道、评论等文章,针对谣言或误区及时发声、解疑释惑,主题突出、层次鲜明、逻辑清晰、行文流畅,字数3000字以内,格式为Word或PDF。

  2.图片类。构思巧妙、色彩和谐、构图精美的辟谣漫画、条漫、海报、长图、H5等作品。提交格式为JPG、PDF,单个图片作品大小在5MB以下,且不低于300像素;H5格式需提交网址链接。

  3.音视频类。突出辟谣题材,力求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注重思想性、艺术性、公益性相统一,富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和艺术表现力、感染力,鼓励作品形态、表现形式手段创新,歌曲、MV、动画、微纪录片、微电影、公益广告等不同体裁类型的作品均可。具体要求如下:

  (1)格式为可兼容的主流音视频格式(包括MP3、WAV、MP4、MOV、MPEG等),横竖屏皆可。

  (2)视频声音和画面需保持同步且清晰。音频作品确保声音无失真、噪声杂音干扰以及音量忽大忽小等现象。单个音视频作品时长原则上应控制在5分钟以内。

  4.重大辟谣专题和优秀辟谣平台(账号)作品需填报网址链接或活动方案、媒体报道等,并附文字说明材料,介绍基本情况、特色亮点、取得成效等,文字1000字以内,格式为Word或PDF。

  (二)报送格式

  作品上传时,文件名称统一命名为“单位/作者+作品名称+作品类别(如文字类)”,选择对应的应征类别进行报送,同一个作品不可同时应征多个类别。同时,作品要撰写一个作品简介,包括但不限于单位(作者)、作品名称、作品主题、创作背景、创作意义、传播效果、发布链接、首发网站平台、作品封面(截图)等,字数不超过300字(重大辟谣专题和优秀辟谣平台(账号)除外)。

  联系电话:0971—8483520;17725276519

  联 系 人:何鸿恩

编辑:王海莲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