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时评 党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创 视频 省委文件 新闻 政务 旅游 生态 体育 专题 图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藏文网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图说青海
青海西宁生活垃圾这样无害化处理
来源:西宁晚报
作者:李晓娟
发布时间:2025-02-14 08:40:42
编辑:易 娜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人勤春来早,奋进正当时。2月12日,记者一行从海湖大道驶入国道227复线上山,沿着蜿蜒又宽阔的柏油路行进3公里,路的尽头就能看到一座以砖红色为主的建筑,这里是西宁深能湟水环保有限公司的所在地,也是全市生活垃圾的最终去处。

  现代大气的外观、窗明几净的办公场所,走进西宁深能湟水环保有限公司,眼前的垃圾处理场早已与垃圾场的刻板印象告别,取而代之的是一座现代化的生活垃圾处理厂区。

  这里,不再是垃圾堆成山、蝇蚁爬满地、臭气直冲天的场景。在这里,全市生活垃圾实现无害化处理。

  这里,生活垃圾从一埋了之到焚烧发电,从人人嫌弃到变废为宝。在这里,全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97.78%,提前完成“十四五”规划确定的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占比60%以上的目标。

  从2024年1月正式投产到如今,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累计接收生活垃圾85.29万吨,总发电量4.06亿千瓦时,节约标准煤23.15万吨,实现碳减排35.16万吨,生活垃圾填埋场沼气发电量3146.37万千瓦时,利用沼气1966.48万立方米,实现碳减排21.4万吨。

  数字背后,是沉甸甸的民生之变。

  从堆成山到供不应求 生活垃圾实现华丽蜕变

  上午九点半,一辆辆绿色的垃圾车经过环山道路后,抵达大通县长宁镇黑沟,缓缓驶入坐落在山头上的西宁深能湟水环保有限公司。随后,入厂过磅、倾倒垃圾、离厂,短短10分钟,清运司机就完成了所有流程。

  西宁深能湟水环保有限公司是一家合资企业,主要负责全市生活垃圾的处理,在清运司机看来,这家公司的别名是“西宁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

  “进厂的垃圾要先储存5天左右,发酵好后,才能让垃圾更彻底地进行焚烧。”西宁深能湟水环保有限公司工作人员赵振帮说,进入冬季后,这里日均接收生活垃圾2100吨,夏季7月至8月份接收垃圾多达2700吨,与这个垃圾场规划之初每日3000吨的处理能力相比,全市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甚至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现象。

  “为确保全市生活垃圾得到及时有效安全的处理,我们启动了3台焚烧炉进行垃圾处理,1台备用,可以随时替补出现故障的焚烧炉。”赵振帮表示,按照日均2100吨的垃圾处理量来说,这里目前日均上网电量达100万度,为西宁的绿色发展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走进7楼的垃圾吊操作间,只见工作人员正在操作台上利用手中的操作杆操控仅一块玻璃之隔的垃圾吊。从操作间望去,移动中的垃圾吊像是一个巨大的鹰爪,由6个巨大的抓钩组成。

  “这边已经发酵好的,我们抓起来后就可以放到炉子里。”工作人员边说边操作,将垃圾吊对准炉口,缓慢放了下去。左侧的操作台上,显示着每一爪的重量。垃圾吊操作人员表示,垃圾吊一次能够抓上来的重量在10吨左右,放进去后,操作人员就需要在这个深达32米的垃圾发酵池里,利用垃圾吊将已发酵与尚未发酵的垃圾分区堆放。

  操作间脚下,是清运司机倾倒垃圾的地方,对面,是焚烧垃圾的炉子。虽然这32米的发酵池里堆放了大半个池子的垃圾,但操作间里没有丝毫的异味。

  从埋起来到发成电 垃圾有了大用处

  垃圾焚烧发电的第一个步骤是发酵,第二个步骤就是让垃圾在锅炉中充分燃烧。燃烧过程中产生的蒸汽由汽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从而实现垃圾焚烧发电的目的。

  “按照日均处理垃圾2100吨计算,焚烧过程中会产生23%左右的炉渣,就是483吨,这些炉渣会制成环保砖用于城市道路的铺设中。”看着眼前西宁深能湟水环保有限公司垃圾焚烧发电DCS系统,赵振帮表示,在这个系统中,每一个数据都是实时更新的,任何一个环节发生错误,就可以从电脑上进行简单处理,之后再由专人进行修理。

  据赵振帮介绍,在垃圾焚烧的过程中,除了产生炉渣外,还会产生飞灰,这些飞灰的量一般在入炉量的2%左右。按照日均2100吨的入炉量计算,每天大约能产生42吨飞灰,这些飞灰会添加螯合剂进行螯合,螯合到符合国家标准后,就可以到飞灰填埋场进行处理。焚烧过程中产生的烟气,在经过脱硝、脱酸、活性炭吸附、布袋除尘后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排放。

  从运行至今,垃圾焚烧发电厂一刻不停地进行运转。从发酵到排放或填埋,整个过程中,除了系统把控,西宁深能湟水环保有限公司的员工也要时刻守在电脑旁,24小时值班,以备不时之需。

  数字无言,却胜千言。2024年,西宁市充分利用焚烧厂产能优势,协同处置餐厨厂餐厨垃圾及沼渣固渣2.5万吨,处置炉渣26.4万吨,提炼金属9978.55吨,制作免烧砖130.44万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体系基本建立。

  2024年,西宁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累计接收生活垃圾115.45万吨,总发电量5.25亿千瓦时,节约标准煤27.85万吨,实现碳减排42.59万吨,生活垃圾填埋场沼气发电2948.33万千瓦时,利用沼气1832.88万立方米,实现碳减排17.2万吨。

  目前,全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97.78%,提前完成“十四五”规划确定的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占比60%以上的目标。

  立足西宁 服务全省 环湖流域生活垃圾运抵西宁

  “我们除了接收西宁市五区两县的生活垃圾外,还按照西宁市城管局的安排,从2024年4月开始接收了来自环青海湖流域部分地区的生活垃圾。”赵振帮说。为了让西宁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的产能得到充分发挥,也为了解决环湖流域的生活垃圾处理难题,2024年,西宁市城管局在对西宁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产能进行充分论证后,积极为各地实现生活垃圾转厂处置出谋划策,并结合各地区实际情况,提出生活垃圾可采取梯次转运、共建共享生活垃圾中转设施等具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努力实现西宁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设施共享,提高区域生活垃圾治理水平。

  在经过充分准备后,从2024年4月开始,海晏县、门源县、共和县、刚察县先后将生活垃圾转入焚烧发电厂进行焚烧处理,已累计转运生活垃圾3.69万吨。以实际行动在全省垃圾无害化处置工作中“走在前、作表率”,为推进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贡献西宁力量。

  如今,垃圾处理厂每天都能接收到来自海晏、共和、门源等县的生活垃圾,看似远距离的运输,实际却是最划算、最基于现实的考量,不仅结束了当地生活垃圾挖坑填埋的历史,还让西宁走在前、作表率变成实际行动。

推荐阅读
吴晓军赴省纪委监委省委组织部调研座谈
全省金融系统工作会议召开 罗东川出席并讲话
`2025“第一缕阳光”全球同拍中国年在青海启动
青海省30名药品安全社会监督员受聘上岗
关于2024年度青海省优秀专家拟入选人员的公示
青海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青海海南:早快准实 力促首季“开门红”
青海西宁:职工医疗互保5年报销3725.74万元
24H热点
【坚定信心 实干争先】复工热浪涌春潮 复产蓝...
茶卡盐湖春节“火热”迎客
【坚定信心 实干争先】青海民和:灾后重建地 万象...
【坚定信心 实干争先】从“年货经济”看经济增长新...
【新春走基层·温暖进万家】一家人围坐 最是好时光
【新春走基层·文化中国年】九曲黄河灯会,传统民俗...
发挥“专”力量 助推青海文化繁荣发展
福利加码 青海西宁新春房博会延长至19日
【文化中国行】龙腾狮跃闹元宵 华灯璀璨庆团圆——...
【新春走基层·致敬奋斗者】戈壁中的“追光者”
热点图片
【坚定信心 实干争先】复工热浪涌春潮 复产蓝图展新篇
【坚定信心 实干争先...
茶卡盐湖春节“火热”迎客
茶卡盐湖春节“火热...
【坚定信心 实干争先】青海民和:灾后重建地 万象又“耕”新
【坚定信心 实干争先...
【坚定信心 实干争先】从“年货经济”看经济增长新动能
【坚定信心 实干争先...
【新春走基层·温暖进万家】一家人围坐 最是好时光
【新春走基层·温暖进...
【新春走基层·文化中国年】九曲黄河灯会,传统民俗光照河湟
【新春走基层·文化中...
发挥“专”力量 助推青海文化繁荣发展
发挥“专”力量 助推...
福利加码 青海西宁新春房博会延长至19日
福利加码 青海西宁新...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
 
img

青海西宁生活垃圾这样无害化处理

西宁晚报
2025-02-14 08:40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img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img

青海西宁生活垃圾这样无害化处理

西宁晚报
2025-02-14 08:40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保存图片

青海西宁生活垃圾这样无害化处理

  • 2025-02-14 08:40:42
  • 来源:西宁晚报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人勤春来早,奋进正当时。2月12日,记者一行从海湖大道驶入国道227复线上山,沿着蜿蜒又宽阔的柏油路行进3公里,路的尽头就能看到一座以砖红色为主的建筑,这里是西宁深能湟水环保有限公司的所在地,也是全市生活垃圾的最终去处。

  现代大气的外观、窗明几净的办公场所,走进西宁深能湟水环保有限公司,眼前的垃圾处理场早已与垃圾场的刻板印象告别,取而代之的是一座现代化的生活垃圾处理厂区。

  这里,不再是垃圾堆成山、蝇蚁爬满地、臭气直冲天的场景。在这里,全市生活垃圾实现无害化处理。

  这里,生活垃圾从一埋了之到焚烧发电,从人人嫌弃到变废为宝。在这里,全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97.78%,提前完成“十四五”规划确定的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占比60%以上的目标。

  从2024年1月正式投产到如今,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累计接收生活垃圾85.29万吨,总发电量4.06亿千瓦时,节约标准煤23.15万吨,实现碳减排35.16万吨,生活垃圾填埋场沼气发电量3146.37万千瓦时,利用沼气1966.48万立方米,实现碳减排21.4万吨。

  数字背后,是沉甸甸的民生之变。

  从堆成山到供不应求 生活垃圾实现华丽蜕变

  上午九点半,一辆辆绿色的垃圾车经过环山道路后,抵达大通县长宁镇黑沟,缓缓驶入坐落在山头上的西宁深能湟水环保有限公司。随后,入厂过磅、倾倒垃圾、离厂,短短10分钟,清运司机就完成了所有流程。

  西宁深能湟水环保有限公司是一家合资企业,主要负责全市生活垃圾的处理,在清运司机看来,这家公司的别名是“西宁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

  “进厂的垃圾要先储存5天左右,发酵好后,才能让垃圾更彻底地进行焚烧。”西宁深能湟水环保有限公司工作人员赵振帮说,进入冬季后,这里日均接收生活垃圾2100吨,夏季7月至8月份接收垃圾多达2700吨,与这个垃圾场规划之初每日3000吨的处理能力相比,全市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甚至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现象。

  “为确保全市生活垃圾得到及时有效安全的处理,我们启动了3台焚烧炉进行垃圾处理,1台备用,可以随时替补出现故障的焚烧炉。”赵振帮表示,按照日均2100吨的垃圾处理量来说,这里目前日均上网电量达100万度,为西宁的绿色发展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走进7楼的垃圾吊操作间,只见工作人员正在操作台上利用手中的操作杆操控仅一块玻璃之隔的垃圾吊。从操作间望去,移动中的垃圾吊像是一个巨大的鹰爪,由6个巨大的抓钩组成。

  “这边已经发酵好的,我们抓起来后就可以放到炉子里。”工作人员边说边操作,将垃圾吊对准炉口,缓慢放了下去。左侧的操作台上,显示着每一爪的重量。垃圾吊操作人员表示,垃圾吊一次能够抓上来的重量在10吨左右,放进去后,操作人员就需要在这个深达32米的垃圾发酵池里,利用垃圾吊将已发酵与尚未发酵的垃圾分区堆放。

  操作间脚下,是清运司机倾倒垃圾的地方,对面,是焚烧垃圾的炉子。虽然这32米的发酵池里堆放了大半个池子的垃圾,但操作间里没有丝毫的异味。

  从埋起来到发成电 垃圾有了大用处

  垃圾焚烧发电的第一个步骤是发酵,第二个步骤就是让垃圾在锅炉中充分燃烧。燃烧过程中产生的蒸汽由汽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从而实现垃圾焚烧发电的目的。

  “按照日均处理垃圾2100吨计算,焚烧过程中会产生23%左右的炉渣,就是483吨,这些炉渣会制成环保砖用于城市道路的铺设中。”看着眼前西宁深能湟水环保有限公司垃圾焚烧发电DCS系统,赵振帮表示,在这个系统中,每一个数据都是实时更新的,任何一个环节发生错误,就可以从电脑上进行简单处理,之后再由专人进行修理。

  据赵振帮介绍,在垃圾焚烧的过程中,除了产生炉渣外,还会产生飞灰,这些飞灰的量一般在入炉量的2%左右。按照日均2100吨的入炉量计算,每天大约能产生42吨飞灰,这些飞灰会添加螯合剂进行螯合,螯合到符合国家标准后,就可以到飞灰填埋场进行处理。焚烧过程中产生的烟气,在经过脱硝、脱酸、活性炭吸附、布袋除尘后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排放。

  从运行至今,垃圾焚烧发电厂一刻不停地进行运转。从发酵到排放或填埋,整个过程中,除了系统把控,西宁深能湟水环保有限公司的员工也要时刻守在电脑旁,24小时值班,以备不时之需。

  数字无言,却胜千言。2024年,西宁市充分利用焚烧厂产能优势,协同处置餐厨厂餐厨垃圾及沼渣固渣2.5万吨,处置炉渣26.4万吨,提炼金属9978.55吨,制作免烧砖130.44万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体系基本建立。

  2024年,西宁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累计接收生活垃圾115.45万吨,总发电量5.25亿千瓦时,节约标准煤27.85万吨,实现碳减排42.59万吨,生活垃圾填埋场沼气发电2948.33万千瓦时,利用沼气1832.88万立方米,实现碳减排17.2万吨。

  目前,全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97.78%,提前完成“十四五”规划确定的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占比60%以上的目标。

  立足西宁 服务全省 环湖流域生活垃圾运抵西宁

  “我们除了接收西宁市五区两县的生活垃圾外,还按照西宁市城管局的安排,从2024年4月开始接收了来自环青海湖流域部分地区的生活垃圾。”赵振帮说。为了让西宁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的产能得到充分发挥,也为了解决环湖流域的生活垃圾处理难题,2024年,西宁市城管局在对西宁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产能进行充分论证后,积极为各地实现生活垃圾转厂处置出谋划策,并结合各地区实际情况,提出生活垃圾可采取梯次转运、共建共享生活垃圾中转设施等具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努力实现西宁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设施共享,提高区域生活垃圾治理水平。

  在经过充分准备后,从2024年4月开始,海晏县、门源县、共和县、刚察县先后将生活垃圾转入焚烧发电厂进行焚烧处理,已累计转运生活垃圾3.69万吨。以实际行动在全省垃圾无害化处置工作中“走在前、作表率”,为推进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贡献西宁力量。

  如今,垃圾处理厂每天都能接收到来自海晏、共和、门源等县的生活垃圾,看似远距离的运输,实际却是最划算、最基于现实的考量,不仅结束了当地生活垃圾挖坑填埋的历史,还让西宁走在前、作表率变成实际行动。

作者 李晓娟
编辑:易 娜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