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时评 党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创 视频 省委文件 新闻 政务 旅游 生态 体育 专题 图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藏文网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图说青海
卡拉村传来致富曲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谭梅
发布时间:2023-07-26 10:27:16
编辑:李娜

村民们的美好希望从粉条厂开启。图片由卡拉村委提供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关键。只有大力发展产业,乡村发展才会有源源不断的动力。

  位于海东市乐都区马营乡的卡拉村,山大沟深,十年九旱,但这里的土质又非常适合“麻皮”洋芋的种植,产量高且淀粉含量也高,被当地农民称之为“金蛋蛋”。

  “以前,村里年轻人大多出去务工,老人们留在村里就靠种植马铃薯以及燕麦、玉米等维持生计。现在,村里有了粉条加工厂,大家年年剩余的土豆都可以拿去加工成粉条,换来收入的同时,还能有分红,村民都很高兴。”卡拉村党支部副书记田进录说。

  田书记口中的粉条加工厂就是村里2014年成立的国斌洋芋种植专业合作社,自2016年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合作社以“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为经营模式建立粉条加工厂,至今项目总投资392.45万元。

  据田书记介绍,粉条厂年粉条产量20吨以上,解决当地群众近300吨小洋芋出售难的问题;吸纳本村和邻村剩余劳动力18人就地就业,累计工资发放额100余万元,务工人员月均工资2400元以上,每年贫困户8人以上人均增收8000元以上,每年给24户贫困户103人入股分红,如今已累计分红32.97万元。2018年,该粉条加工厂被马营乡定为“扶贫车间”,在促进贫困人口脱贫增收方面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

  在粉条加工厂工作多年的吴连香说:“近年来,政府对我们农村产业大力帮扶和技术指导,我是第一个进入加工厂上班的人,每年能拿到15000元左右的工资,加上庄稼收成,比外出务工挣得多,还能照顾好家里,真是一举两得啊!”记者还从吴连香的工友李英业口中得知,现在粉条厂从最初的简单订单加工,逐渐打开了销路,产品已从省内直销拓展到电商网络销售,销往了四川、新疆、江苏等地,消费反馈非常好。顾客不断好评,回头客也随之增加,加工厂效益稳定,村民们的工资和福利也不断提升。

  卡拉村第一书记张晓东介绍说:“粉条加工厂的建成、发展离不开各级政府的支持和相关单位送来的技术。如今,厂子年产淀粉40吨,粉条50多吨,除去脱贫户年人均分红540元,人工工资19万元等开支,带动贫困户就业16人,年纯收入就有1.3万以上。最主要的是,通过‘集体经济+合作社+农户’的共赢模式发展产业,还可以解决周边村民就业问题,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头作用。”

  今年初,村民马延学在村党支部的帮助下,加入村办国祖养殖专业合作社开始养羊,靠着30多只羊,马延学家的生活步入了正轨。前些年,因妻子大病和孩子上大学,马延学家致贫成为村里的监测户,最终是各类救助以及村办的粉条加工厂让他渡过了难关。这不,年初开始,养殖羊又让他开始憧憬更加美好的明天。“养殖羊让我家的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养的羊个个膘肥体壮,肉质很好,出栏卖出去收入比以前提高了很多。”

  让马延学踏入养殖事业的国祖养殖专业合作社以 “党支部+合作社+脱困户”经营模式发展,2016年6月至今共投资163.67万元,吸纳9户29人的到户产业发展补助金15.66万元,个人投入约100多万元。年羊出栏量130只,6年为脱贫户累计分红约8.7697万元。此外,2021年3月,青海省农业农村厅开展定点帮扶工作,联点党支部及驻村工作队利用帮扶59.88万资金,为卡拉村建成猪场一处,现有生猪52头,由3人合伙经营,运营状况良好。

  有了乡村振兴的好产业,致富发展的新路子就会越走越宽阔。现在的卡拉村,通过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建立,菜籽油加工及基础设施的建设,村里已然大变样。2022年度,全村脱贫人口平均纯收入17621.32元,比2021年度提高4.71%。

推荐阅读
陈刚会见东方电气集团董事长俞培根一行
省政府党组会议召开 吴晓军主持
第24届青洽会成果发布 三项数据创“历届之最”
第十届环青海湖(国际)电动汽车挑战赛圆满收官
青海省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终止防汛四级应急响应
2023年青海省直招军士招收工作公告
海北州绿色有机农畜产品可追溯原产地
7月25日西宁城东地表最高温度达64℃
24H热点
营造好氛围 激发真抓实干强大动能
携手共“进” 开启合作发展新征程
田畴织锦绣 沃野奏欢歌——上半年青海经济运行观察
第四届"智汇三江源·助力新青海"人才项目洽谈会综述
省委统战部向党外人士通报省委十四届四次全会精神
省交通运输厅:推动主题教育与民生实事互融共进
西宁海关:为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添新动能
我省举办个人养老金专场服务活动
上半年我省接待游客1821.91万人次 总收入达162.3亿
省商务厅以扩大消费为着力点推动"青字号"产品走出去
热点图片
儿童乘火车新规来了 西宁迎来身份证办理高峰
儿童乘火车新规来了 ...
大暑已过青海还没有一地入夏
大暑已过青海还没有...
一场跨越千里的救援
一场跨越千里的救援
【走进三江源国家公园·三江源小百科】冬格措纳湖
【走进三江源国家公...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御风前行 “重”装支撑
【新时代 新征程 新...
【经济聚焦】农业新技术 为稳产增量“保驾护航”
【经济聚焦】农业新...
赛马会上“秀”风采——2023年玉树赛马会暨第二届三江源生态文化旅游节开幕侧记
赛马会上“秀”风采...
卡拉村传来致富曲
卡拉村传来致富曲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
 
img

卡拉村传来致富曲

青海日报
2023-07-26 10:27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img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img

卡拉村传来致富曲

青海日报
2023-07-26 10:27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保存图片

卡拉村传来致富曲

  • 2023-07-26 10:27:16
  • 来源:青海日报

村民们的美好希望从粉条厂开启。图片由卡拉村委提供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关键。只有大力发展产业,乡村发展才会有源源不断的动力。

  位于海东市乐都区马营乡的卡拉村,山大沟深,十年九旱,但这里的土质又非常适合“麻皮”洋芋的种植,产量高且淀粉含量也高,被当地农民称之为“金蛋蛋”。

  “以前,村里年轻人大多出去务工,老人们留在村里就靠种植马铃薯以及燕麦、玉米等维持生计。现在,村里有了粉条加工厂,大家年年剩余的土豆都可以拿去加工成粉条,换来收入的同时,还能有分红,村民都很高兴。”卡拉村党支部副书记田进录说。

  田书记口中的粉条加工厂就是村里2014年成立的国斌洋芋种植专业合作社,自2016年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合作社以“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为经营模式建立粉条加工厂,至今项目总投资392.45万元。

  据田书记介绍,粉条厂年粉条产量20吨以上,解决当地群众近300吨小洋芋出售难的问题;吸纳本村和邻村剩余劳动力18人就地就业,累计工资发放额100余万元,务工人员月均工资2400元以上,每年贫困户8人以上人均增收8000元以上,每年给24户贫困户103人入股分红,如今已累计分红32.97万元。2018年,该粉条加工厂被马营乡定为“扶贫车间”,在促进贫困人口脱贫增收方面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

  在粉条加工厂工作多年的吴连香说:“近年来,政府对我们农村产业大力帮扶和技术指导,我是第一个进入加工厂上班的人,每年能拿到15000元左右的工资,加上庄稼收成,比外出务工挣得多,还能照顾好家里,真是一举两得啊!”记者还从吴连香的工友李英业口中得知,现在粉条厂从最初的简单订单加工,逐渐打开了销路,产品已从省内直销拓展到电商网络销售,销往了四川、新疆、江苏等地,消费反馈非常好。顾客不断好评,回头客也随之增加,加工厂效益稳定,村民们的工资和福利也不断提升。

  卡拉村第一书记张晓东介绍说:“粉条加工厂的建成、发展离不开各级政府的支持和相关单位送来的技术。如今,厂子年产淀粉40吨,粉条50多吨,除去脱贫户年人均分红540元,人工工资19万元等开支,带动贫困户就业16人,年纯收入就有1.3万以上。最主要的是,通过‘集体经济+合作社+农户’的共赢模式发展产业,还可以解决周边村民就业问题,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头作用。”

  今年初,村民马延学在村党支部的帮助下,加入村办国祖养殖专业合作社开始养羊,靠着30多只羊,马延学家的生活步入了正轨。前些年,因妻子大病和孩子上大学,马延学家致贫成为村里的监测户,最终是各类救助以及村办的粉条加工厂让他渡过了难关。这不,年初开始,养殖羊又让他开始憧憬更加美好的明天。“养殖羊让我家的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养的羊个个膘肥体壮,肉质很好,出栏卖出去收入比以前提高了很多。”

  让马延学踏入养殖事业的国祖养殖专业合作社以 “党支部+合作社+脱困户”经营模式发展,2016年6月至今共投资163.67万元,吸纳9户29人的到户产业发展补助金15.66万元,个人投入约100多万元。年羊出栏量130只,6年为脱贫户累计分红约8.7697万元。此外,2021年3月,青海省农业农村厅开展定点帮扶工作,联点党支部及驻村工作队利用帮扶59.88万资金,为卡拉村建成猪场一处,现有生猪52头,由3人合伙经营,运营状况良好。

  有了乡村振兴的好产业,致富发展的新路子就会越走越宽阔。现在的卡拉村,通过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建立,菜籽油加工及基础设施的建设,村里已然大变样。2022年度,全村脱贫人口平均纯收入17621.32元,比2021年度提高4.71%。

作者 谭梅
编辑:李娜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