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时评 党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创 视频 省委文件 新闻 政务 旅游 生态 体育 专题 图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藏文网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青海新闻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进行时·记者见闻】
是田园梦,也是乡村振兴梦 ——贵德县河西镇团结村见闻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洪玉杰
发布时间:2023-09-25 07:07:00
编辑:谢青玉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新居传来阵阵欢笑,房前屋后瓜果飘香,村村铺通条条坦途,美地花田里万紫千红、处处鸟语花香……

千姿湖湿地。洪玉杰 摄

  9月22日,记者走进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河西镇团结村,这里缘于乡村旅游的发展,犹如走进了一幅山美水美景美的画卷。色彩鲜艳的独栋小别墅整齐排列,鲜亮的色彩碰撞直入眼帘,推开木头小门,踏着青石板路,仔细观赏这“网红地”,一种乡愁直击心底,沉醉其中。

  从“大产业、大旅游”的思路出发,整合资源要素,引导特色产业向乡村旅游业集中,大力发展具有当地特色的生态观光农业、休闲体验农业、康养度假产业。团结村依托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短板,走出了一幅以村党支部为核心,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美的乡村振兴多彩画卷。

黄桃采摘。贵德县委宣传部供图

  团结村,不大,只有58户,238人。白天阳光明媚,夜晚繁星璀璨,水源纯洁甘甜,农田绿茵如毯。美地花田的创始人就是看到这样的田园景色,相继投资8600余万元开发建成了生态种养体验区、休闲农业观光体验区、民宿餐饮休闲度假区、亲子研学度假区、休闲娱乐度假区等五大功能区17个观光体验项目。

  走在团结村村道上,两侧环境干净整洁,房前屋后、村路两旁绿树成荫,院墙外面是引人注目的文化墙,修缮一新的农户门庭、完善的污水管网,怡人的小游园……

  在团结村党支部书记羊壮太的想法里,打造宜居乡村,既要让团结村有“面子”,也要有“里子”。乡村旅游扶贫是产业扶贫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旅游资源禀赋较好的团结村,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让其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不仅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促进农业发展提质增效,而且有利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与生活面貌,对于推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迎来丰收节。洪玉杰 摄

  政策扶持、入股分红、购置商铺、资源租赁等形式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团结村荣获“中国美丽乡村”,村集体经济收益总额超过6.76万元,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6万元。从“袖手看”到“争着干”,乡村旅游的发展,带给村民的变化不仅是经济收入的增加,还有生态环境保护的思想观念转变。“以前将垃圾丢在路边好像没觉得啥,现在村里设置了垃圾桶,谁也不愿意往地上丢垃圾,游客们都说团结村干净整洁,我们脸上也有光。”搞起“农家乐”的村民万玛措感慨道。

  如今,团结村正积极开展“绿色庭院”“最美庭院”“清洁示范户”评选活动,不断健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探索走出了一条新型农村基层治理新路子。

推荐阅读
陈刚吴晓军会见中国大唐集团董事长邹磊一行
省政府党组会议和常务会议先后召开 吴晓军主持
西宁:运动会办到居民家门口 全民参与点燃健身激情
青海茫崖:为企业营造办税缴费新环境
青海省优秀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拟表彰对象公示
关于征集青海省人大2024年立法建议项目的公告
9月22日至28日民和A级景区门票5折
曲麻莱县再获“国字号”殊荣
24H热点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国企强党建 经济强支撑
省人大常委会召开青海代表团议案建议准备工作协调会
住青全国政协委员赴贵州学习考察
【全会精神在基层】"脚沾泥土" 乡亲们的事才能办实
【学思想 强党性 重实践 建新功】让母亲河展新颜
【记者见闻】是田园梦,也是乡村振兴梦
【江源新语】紧抓机遇 乘势而上
【乡村振兴在青海】三角城村唱响“田园牧歌”
76处公共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
我省公办普通高校学费收费标准明年9月起调整
热点图片
助农秋收 彰显企业担当
助农秋收 彰显企业担当
【乡村振兴在青海】“丰”景这边独好
【乡村振兴在青海】...
【学习宣传贯彻省委十四届四次全会精神·担当实干 建功立业】“担当实干 建功立业”主题调研采访进西宁社区
【学习宣传贯彻省委...
【乡村振兴在青海】娘麦田间好“丰”景——“乡村行 看振兴”系列报道
【乡村振兴在青海】...
西宁南北大街完成大修整治全面通车
西宁南北大街完成大...
【学习宣传贯彻省委十四届四次全会精神·担当实干 建功立业】±800千伏青豫特高压工程2023年度检修启动
【学习宣传贯彻省委...
【学习宣传贯彻省委十四届四次全会精神·担当实干 建功立业】青海“绿电”千里点亮“绿色”亚运
【学习宣传贯彻省委...
【庆丰收 促和美】农民的节日 丰收的盛会——庆祝中国农民丰收节暨青海(河湟)第八届农产品展交会见闻
【庆丰收 促和美】农...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
 
img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进行时·记者见闻】
是田园梦,也是乡村振兴梦 ——贵德县河西镇团结村见闻

青海日报
2023-09-25 07:07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img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img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进行时·记者见闻】
是田园梦,也是乡村振兴梦 ——贵德县河西镇团结村见闻

青海日报
2023-09-25 07:07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保存图片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进行时·记者见闻】
是田园梦,也是乡村振兴梦 ——贵德县河西镇团结村见闻

  • 2023-09-25 07:07:00
  • 来源:青海日报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新居传来阵阵欢笑,房前屋后瓜果飘香,村村铺通条条坦途,美地花田里万紫千红、处处鸟语花香……

千姿湖湿地。洪玉杰 摄

  9月22日,记者走进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河西镇团结村,这里缘于乡村旅游的发展,犹如走进了一幅山美水美景美的画卷。色彩鲜艳的独栋小别墅整齐排列,鲜亮的色彩碰撞直入眼帘,推开木头小门,踏着青石板路,仔细观赏这“网红地”,一种乡愁直击心底,沉醉其中。

  从“大产业、大旅游”的思路出发,整合资源要素,引导特色产业向乡村旅游业集中,大力发展具有当地特色的生态观光农业、休闲体验农业、康养度假产业。团结村依托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短板,走出了一幅以村党支部为核心,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美的乡村振兴多彩画卷。

黄桃采摘。贵德县委宣传部供图

  团结村,不大,只有58户,238人。白天阳光明媚,夜晚繁星璀璨,水源纯洁甘甜,农田绿茵如毯。美地花田的创始人就是看到这样的田园景色,相继投资8600余万元开发建成了生态种养体验区、休闲农业观光体验区、民宿餐饮休闲度假区、亲子研学度假区、休闲娱乐度假区等五大功能区17个观光体验项目。

  走在团结村村道上,两侧环境干净整洁,房前屋后、村路两旁绿树成荫,院墙外面是引人注目的文化墙,修缮一新的农户门庭、完善的污水管网,怡人的小游园……

  在团结村党支部书记羊壮太的想法里,打造宜居乡村,既要让团结村有“面子”,也要有“里子”。乡村旅游扶贫是产业扶贫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旅游资源禀赋较好的团结村,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让其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不仅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促进农业发展提质增效,而且有利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与生活面貌,对于推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迎来丰收节。洪玉杰 摄

  政策扶持、入股分红、购置商铺、资源租赁等形式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团结村荣获“中国美丽乡村”,村集体经济收益总额超过6.76万元,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6万元。从“袖手看”到“争着干”,乡村旅游的发展,带给村民的变化不仅是经济收入的增加,还有生态环境保护的思想观念转变。“以前将垃圾丢在路边好像没觉得啥,现在村里设置了垃圾桶,谁也不愿意往地上丢垃圾,游客们都说团结村干净整洁,我们脸上也有光。”搞起“农家乐”的村民万玛措感慨道。

  如今,团结村正积极开展“绿色庭院”“最美庭院”“清洁示范户”评选活动,不断健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探索走出了一条新型农村基层治理新路子。

作者 洪玉杰
编辑:谢青玉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