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时评 党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创 视频 省委文件 新闻 政务 旅游 生态 体育 专题 图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藏文网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青海新闻
【平安建设在身边】
“千岗万哨”打造牧区基层治理“新名片”
——“枫桥经验”在青海系列报道⑦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尹耀增
发布时间:2024-01-05 07:25:14
编辑:童洋

握手言和,消除隔阂。尹耀增 摄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一大早,达木求和宽卓本分别来到自己的草场,看着草场上的铁丝网分界线,两个人一直争论不休,谁都觉得对方占了自己的草场。

  “行了,再别说了,我们去阿祥调解室找书记问问清楚吧。”说着话,达木求拿出手机,打开“码上办”App,发了一段语音和视频。

  2023年12月26日,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阿柔乡草达坂村的党支部书记海明正在阿祥调解室清理卫生,手机响了,打开一看,原来是达木求发来的语音。

  不大一会儿,达木求和宽卓本脸色严肃地来到调解室,两个人先是把各自的情况进行了说明。

  海明耐心地听完,说:“大致情况,我都听清楚了,草场边界的问题是个常见的问题,光凭你们的说法,我不能办理,你们给我两天时间,我把村里的老支书和了解情况的人叫上,我们到现场做一次测量,这样更公平一些,你们看可以吗。”

  第二天,海明就带着相关人员到现场进行了测量,并就草场边界进行了正式确定,两人对处理结果也表示满意。

  这只是阿柔乡打造“千岗万哨”以来的一次常规调解。

  2022年底,阿柔乡在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和平安建设工作中,聚焦牧区治理半径长、服务触角短的实际,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创新打造“千岗万哨”群防群治平安建设品牌,构建“哨兵吹哨、服务岗报到、就地解决”的哨岗联动治理模式,为平安建设提供了新载体、注入了新活力。

  阿柔乡党委副书记、政法委员闫虎指着墙上的大屏幕介绍,这是“码上办”便民服务小程序,是一个集智能办事、信息收集、巡逻打卡、任务派发等功能于一体的民情服务大阵地,通过这个小程序,可以纵向实现管家-网格长-哨兵精英-群众四级信息贯通,形成信息收集、快速回应、联动解决、及时反馈的“闭环”机制。

  阿祥调解室和“码上办”App一样都是“千岗万哨”品牌的重要抓手。

  阿柔乡坚持“人人都是信息员、人人都是网格员”的理念,充分发动全乡3400余名群众开展社会治安防控、矛盾纠纷排查上报等工作,引导群众主动成为乡村治理和平安建设的“一线哨兵”。

  “我们立足群众生产生活现实需求,全面整合党员、卸任村干部、林草管护员、警务医务人员等‘十三类’人员和农牧民群众,组成群防群治‘一线哨兵’力量,按照就近就便原则,选拔‘一线哨兵’组建67名‘哨兵精英’担任服务岗。”闫虎说。

  同时,阿柔乡还推出了以村“两委”为主,以党员、网格员等长期稳定在家的群防群治为辅助力量的20人担任“治理岗”。设置以乡镇党委、司法所、派出所、卫生院、畜牧兽医站等5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协调岗”。

  “形成了‘点线面协同、网格化服务’的全域联动社会治理和平安建设工作格局。”闫虎介绍。

  2023年11月6日至10日,在祁连县人大联点领导才华扎西副主任的带领下,成功化解了一起历史遗留矛盾纠纷,推动了全乡的调解工作再上新的水平,为维护社会稳定作出新的贡献。

  日旭村三社强某与公某因草场权属问题发生争议,自2016年起乡政府联合乡司法所、村“两委”进行多次调解,一直未果。

  针对该矛盾纠纷时间久远、取证难、印证材料不足、调解难度大的实际困难,乡党委及时组织相关人员召开会议进行研究分析,并汇报县级联点领导,最终确定了由县级联点领导挂帅、乡政府乡长、乡政府分管副职、乡派出所所长、乡司法所所长、村社干部、草监干事、司法调解员、人民调解员等人员参与,并协调县草监部门共同调处这起草场纠纷。

  阿柔乡司法所所长卓玛措等调解人员从破难题、治根本入手,在“调”字上下功夫,在“和”字上做文章,察实情、听民意、求和解,经过为期一周的走访调查、核实取证和交流沟通后,于2023年11月10日由才华扎西主持召开调解会议,最终双方握手言和、消除隔阂,共同协商签署协议,使这两起历史遗留草场纠纷得到妥善调处,得到了双方当事人的一致称赞。

  “我们努力在实践中探索出‘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以法治人’的调解模式,努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乡村层面。此次调解不仅为我乡今后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积累了经验,也为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创新了工作方法。”闫虎信心满满地说。

  阿柔乡依托“码上办”便民服务小程序,实现“哨兵反馈+服务岗解决+协调岗回访”的闭环处置流程,构建牧区版的“吹哨报到、就地解决”的治理模式。目前,已办理各类群众诉求122件,办结率达到100%,调处各类矛盾纠纷28件,矛盾纠纷同比下降9%。聘请15名调解员和3名法治副书记,搭建“和事调解岗”,利用“阿祥调解室”“巾帼说事点”等调解平台,推行“问题清单化-清单责任化-责任落实化”矛盾化解调处机制,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上交”。

推荐阅读
陈刚吴晓军:扎实有效推进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建设专题调度会召开
“视听中国·青海时间”惊艳世界
青海震区所有中小学全面实现线下复课复学
青海青新网络传媒有限公司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公告
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登记告知书
青海海西:“指尖医疗”让群众就医更便捷
青海化隆:黄河沿岸喜迎“空中来客”
24H热点
西宁海关:多措并举强化知识产权保护
两个千万元级项目落地西宁湟源
【学思想 强党性 重实践 建新功】青海西宁:走村入...
2023年青海科技重点领域攻关成果丰硕
青海省绿色算力地方标准获批发布
青海2家苗种场入选全国首批无规定水生动物疫病苗种场
《青海湖生命之歌》获国家广电总局优秀国产纪录片推荐
【回眸2023】马背上的“生态美”与“幸福经”
【2023,我们这样走过】托起群众安居梦,绘就百姓...
青海海东:193.52亿元厚植绿色发展金融根基
热点图片
高原生灵为冬日增添勃勃生机
高原生灵为冬日增添...
丹霞地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丹霞地貌:大自然的...
青海化隆:黄河沿岸喜迎“空中来客”
青海化隆:黄河沿岸...
冰壶进校园 点燃运动激情
冰壶进校园 点燃运动...
【平安建设在身边】一线“枫”警筑起辖区平安堡垒——“枫桥经验”在青海系列报道⑥
【平安建设在身边】...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进行时】使命的分量——记都兰县香日德镇新源村驻村第一书记严煜坤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
【众志成城 抗震救灾】在坚强中成长 在感恩中奋进——青海震区中小学全面恢复线下复课复学首日见闻
【众志成城 抗震救灾...
冰雪游让青海冷资源变成热经济
冰雪游让青海冷资源...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
 
img

【平安建设在身边】
“千岗万哨”打造牧区基层治理“新名片”
——“枫桥经验”在青海系列报道⑦

青海日报
2024-01-05 07:25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img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img

【平安建设在身边】
“千岗万哨”打造牧区基层治理“新名片”
——“枫桥经验”在青海系列报道⑦

青海日报
2024-01-05 07:25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保存图片

【平安建设在身边】
“千岗万哨”打造牧区基层治理“新名片”
——“枫桥经验”在青海系列报道⑦

  • 2024-01-05 07:25:14
  • 来源:青海日报

握手言和,消除隔阂。尹耀增 摄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一大早,达木求和宽卓本分别来到自己的草场,看着草场上的铁丝网分界线,两个人一直争论不休,谁都觉得对方占了自己的草场。

  “行了,再别说了,我们去阿祥调解室找书记问问清楚吧。”说着话,达木求拿出手机,打开“码上办”App,发了一段语音和视频。

  2023年12月26日,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阿柔乡草达坂村的党支部书记海明正在阿祥调解室清理卫生,手机响了,打开一看,原来是达木求发来的语音。

  不大一会儿,达木求和宽卓本脸色严肃地来到调解室,两个人先是把各自的情况进行了说明。

  海明耐心地听完,说:“大致情况,我都听清楚了,草场边界的问题是个常见的问题,光凭你们的说法,我不能办理,你们给我两天时间,我把村里的老支书和了解情况的人叫上,我们到现场做一次测量,这样更公平一些,你们看可以吗。”

  第二天,海明就带着相关人员到现场进行了测量,并就草场边界进行了正式确定,两人对处理结果也表示满意。

  这只是阿柔乡打造“千岗万哨”以来的一次常规调解。

  2022年底,阿柔乡在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和平安建设工作中,聚焦牧区治理半径长、服务触角短的实际,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创新打造“千岗万哨”群防群治平安建设品牌,构建“哨兵吹哨、服务岗报到、就地解决”的哨岗联动治理模式,为平安建设提供了新载体、注入了新活力。

  阿柔乡党委副书记、政法委员闫虎指着墙上的大屏幕介绍,这是“码上办”便民服务小程序,是一个集智能办事、信息收集、巡逻打卡、任务派发等功能于一体的民情服务大阵地,通过这个小程序,可以纵向实现管家-网格长-哨兵精英-群众四级信息贯通,形成信息收集、快速回应、联动解决、及时反馈的“闭环”机制。

  阿祥调解室和“码上办”App一样都是“千岗万哨”品牌的重要抓手。

  阿柔乡坚持“人人都是信息员、人人都是网格员”的理念,充分发动全乡3400余名群众开展社会治安防控、矛盾纠纷排查上报等工作,引导群众主动成为乡村治理和平安建设的“一线哨兵”。

  “我们立足群众生产生活现实需求,全面整合党员、卸任村干部、林草管护员、警务医务人员等‘十三类’人员和农牧民群众,组成群防群治‘一线哨兵’力量,按照就近就便原则,选拔‘一线哨兵’组建67名‘哨兵精英’担任服务岗。”闫虎说。

  同时,阿柔乡还推出了以村“两委”为主,以党员、网格员等长期稳定在家的群防群治为辅助力量的20人担任“治理岗”。设置以乡镇党委、司法所、派出所、卫生院、畜牧兽医站等5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协调岗”。

  “形成了‘点线面协同、网格化服务’的全域联动社会治理和平安建设工作格局。”闫虎介绍。

  2023年11月6日至10日,在祁连县人大联点领导才华扎西副主任的带领下,成功化解了一起历史遗留矛盾纠纷,推动了全乡的调解工作再上新的水平,为维护社会稳定作出新的贡献。

  日旭村三社强某与公某因草场权属问题发生争议,自2016年起乡政府联合乡司法所、村“两委”进行多次调解,一直未果。

  针对该矛盾纠纷时间久远、取证难、印证材料不足、调解难度大的实际困难,乡党委及时组织相关人员召开会议进行研究分析,并汇报县级联点领导,最终确定了由县级联点领导挂帅、乡政府乡长、乡政府分管副职、乡派出所所长、乡司法所所长、村社干部、草监干事、司法调解员、人民调解员等人员参与,并协调县草监部门共同调处这起草场纠纷。

  阿柔乡司法所所长卓玛措等调解人员从破难题、治根本入手,在“调”字上下功夫,在“和”字上做文章,察实情、听民意、求和解,经过为期一周的走访调查、核实取证和交流沟通后,于2023年11月10日由才华扎西主持召开调解会议,最终双方握手言和、消除隔阂,共同协商签署协议,使这两起历史遗留草场纠纷得到妥善调处,得到了双方当事人的一致称赞。

  “我们努力在实践中探索出‘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以法治人’的调解模式,努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乡村层面。此次调解不仅为我乡今后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积累了经验,也为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创新了工作方法。”闫虎信心满满地说。

  阿柔乡依托“码上办”便民服务小程序,实现“哨兵反馈+服务岗解决+协调岗回访”的闭环处置流程,构建牧区版的“吹哨报到、就地解决”的治理模式。目前,已办理各类群众诉求122件,办结率达到100%,调处各类矛盾纠纷28件,矛盾纠纷同比下降9%。聘请15名调解员和3名法治副书记,搭建“和事调解岗”,利用“阿祥调解室”“巾帼说事点”等调解平台,推行“问题清单化-清单责任化-责任落实化”矛盾化解调处机制,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上交”。

作者 尹耀增
编辑:童洋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