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时评 党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创 视频 省委文件 新闻 政务 旅游 生态 体育 专题 图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藏文网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图说青海
【回眸2023这一年·我眼中的西宁精彩】
群众的赞扬是对西宁公安最大的褒奖
来源:西宁晚报
作者:宁亚琴
发布时间:2024-01-11 08:58:30
编辑:张小千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见警察、见警车、见警灯!平安不平安,就看咱西宁公安!”

  “20个小时破获全市盗窃自行车案件15起,了不起的西宁速度!”

  “一分一秒都是钱,紧急止付时间缩短了6分钟,相当于‘救命’。”

  “在毒品戒治管控方面,有工作站45个,实现了全覆盖!”

  ……

  简单朴实的群众声音,是情真意切,是认可获得,更是提升民生工作活力的风向标。2024年1月10日,是第四个中国人民警察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公安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定信心、乘势而上,把新时代公安改革向纵深推进。”中国人民警察队伍坚定不移走改革强警之路,构建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服务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回眸2023年这一年的西宁精彩,群众的赞扬是对西宁公安最大的褒奖。

  “民心结”变“平安扣”

  “警察同志,我女儿走丢了!请求你们的帮助!”“太感谢你们了,帮我解开了多年来的心结!”“呼叫南小街巡逻组,一名群众突发疾病全身抽搐,请立即前往支援……”类似这样的为民故事,常常在市公安局城东分局清真巷派出所上演。

  “问题早发现、需求早了解,目的是实现矛盾早化解。”清真巷派出所教导员姜斌说,以往基层社会治理就像“看急诊”,总是哪个问题先冒出来就先解决哪个、哪个事情最紧急就先处理哪个。现在,清真巷派出所主动与街道、司法、社区等部门对接,通过多方联动,对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全流程跟进,实现矛盾纠纷联动处置、闭环管理,从而实现安全稳定“治未病”。

  警务围着民意转,民警围着百姓转。这是市公安局城东分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持续深化“两队一室”改革,以便民打防管服为载体,多元分级分类化解矛盾纠纷,实现矛盾不上交;完善“四级巡防”体系,形成巡防共同体,实现平安不出事;完善警务改革,设立“平安守望点”,全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带来的不竭动力。

  “家门口的派出所”暖民心

  走进市公安局城中分局南滩派出所,在这方并不大,甚至有些“狭小”的天地里,一派警民其乐融融的氛围感染着每一个在场的人。

  “真是谢谢你们的帮助了,孩子周一至周五都在上课,因为担心影响孩子学业,一直没有办理身份证。没想到咱们民警听到我的诉求后,中午加班加点为我们解决了难题。”“微信这头刚问完需要拿什么材料,微信那头马上就有民警进行准确回复。”“早晨一打开微信群,显示内容就是警官们日常推送的法律知识……”

  除了聚焦派出所主防业务,南滩派出所设法延伸服务触角“就近办”,提升服务便利化“新体验”,针对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的急难愁盼问题,始终坚持服务不缺位的工作理念,推出了“十分钟”工作法等创新服务举措,推动基层社会治理提质增效。

  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市公安局城中分局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紧紧围绕“基础牢、出事少、治安好、党和人民满意”工作目标,将工作重心转移到治安要素管控、防辖区发案、防治安事故上来,最大限度降警情、控发案、除隐患,不断提升基层基础治理能力,力争实现社会治安良性循环。

  让群众吃上“定心丸”

  “商圈里警察多了,店里有纠纷,民警第一时间就会赶来解决,做生意的环境越来越好了!”“西巡一组、西巡二组、西巡三组,迅速到西宁市海湖新区万达广场集结。”针对商圈、广场、公园、客运站等人流密集场所,市公安局城西分局着重在优化勤务部署,创新巡逻防控模式上下足功夫,通过用好快反机制、开展网格巡防、赋能“小单元”,织密“平安网”,保民安暖民心。

  一年365天,特巡警大队西巡铁骑巡逻队员的身影已成为城西区一道亮丽的“警”色。结合辖区实际,明确巡逻组工作措施、职责,把处置突发事件时间细化到秒,从每个环节节省时间,构建点线结合、动静一体的巡逻防控网。以“定点值守+车巡+步巡”的方式,把警力放到最合适、最需要的区域。2023年3月,市公安局城西分局成立了一支名为“旋风巡逻队”的巡控队伍。队员们脚踩电动平衡警车在辖区内执行巡逻巡查工作。“商圈狭窄巷道多,便携式电动平衡警车的运用,能够使民警辅警巡逻出警更快速、更便捷,也节省了民警辅警的体力。‘旋风巡逻队’巡控队伍的组建,让高效快反处警能力进一步提升。”民警张永生说。

  群众的感谢,是对平安最好的诠释。市公安局城西分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平安建设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抓紧抓实,不断优化巡逻勤务部署、创新巡逻防控模式,打造社会面巡控工作新格局,社会大局持续和谐稳定,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不断提升。

  让满意从“窗口”走进群众“心口”

  前不久,市公安局城北公安分局公安政务(西川)服务中心刚开始办公,两位老人就笑意盈盈地走了进来,手里还拿着印有“热情为人民服务 真诚为群众解忧”字样的红色锦旗,这是该中心“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凸显的特有意义。

  作为全省唯一的“警银联动”服务平台,在这里,涉及警银联动综合业务、户籍、出入境、身份证……6大类、10个窗口、26项业务,“有诉必应马上办”机制体现得淋漓尽致。“该中心的建成,依托警银联动,不仅在反电诈方面发挥了独特作用,还大大缩短了西川片区群众办理业务的时间、距离,降低了办理成本,真正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的目标。”该中心负责人说。

  梳理民生事项清单,深入一线倾听群众心声。市公安局城北公安分局在深入落实“放管服”工作措施上,树牢服务无止境的思想,始终保持为人民服务的最大热忱,主动改进服务群众的难点、卡点问题,构建优化营商环境的长效机制。同时,立足岗位,扎实做好政务服务各项工作,用心办好民生实事,用情打造便民窗口,让满意从“窗口”走进群众“心口”。 

推荐阅读
全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召开
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陈刚主持
青海海东:中国人民警察节 他们仍心系灾区
青海省启动残疾人自助互助康复服务推广工作
青海青新网络传媒有限公司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公告
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登记告知书
【乡村振兴在青海】38.7万元!群加乡首次分红
西宁市城东区职工子女有爱心托管班啦
24H热点
【回眸2023】“小家医”暖心守护牧民群众“大健康”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一针一线,“绣”出幸福...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同德实践
青海:解决遗留矿山问题 让山川重披绿装
【经济聚焦】县域商业建设赋能青海高质量发展
青海西宁:7653名快递小哥有了工伤保险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乡村似...
青海循化:给房屋作细致“体检”
送福了!“百福”书法展在西宁市美术馆开展
【视觉】2023,奋进中的绚丽画卷
热点图片
【回眸2023】“小家医”暖心守护牧民群众“大健康”
【回眸2023】“小家...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一针一线,“绣”出幸福生活——走进海东看高质量发展系列报道之二
【新时代 新征程 新...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同德实践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
青海:解决遗留矿山问题 让山川重披绿装
青海:解决遗留矿山...
【经济聚焦】县域商业建设赋能青海高质量发展
【经济聚焦】县域商...
青海西宁:7653名快递小哥有了工伤保险
青海西宁:7653名快...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乡村似画 田园如歌
【新时代 新征程 新...
青海循化:给房屋作细致“体检”
青海循化:给房屋作...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
 
img

【回眸2023这一年·我眼中的西宁精彩】
群众的赞扬是对西宁公安最大的褒奖

西宁晚报
2024-01-11 08:58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img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img

【回眸2023这一年·我眼中的西宁精彩】
群众的赞扬是对西宁公安最大的褒奖

西宁晚报
2024-01-11 08:58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保存图片

【回眸2023这一年·我眼中的西宁精彩】
群众的赞扬是对西宁公安最大的褒奖

  • 2024-01-11 08:58:30
  • 来源:西宁晚报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见警察、见警车、见警灯!平安不平安,就看咱西宁公安!”

  “20个小时破获全市盗窃自行车案件15起,了不起的西宁速度!”

  “一分一秒都是钱,紧急止付时间缩短了6分钟,相当于‘救命’。”

  “在毒品戒治管控方面,有工作站45个,实现了全覆盖!”

  ……

  简单朴实的群众声音,是情真意切,是认可获得,更是提升民生工作活力的风向标。2024年1月10日,是第四个中国人民警察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公安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定信心、乘势而上,把新时代公安改革向纵深推进。”中国人民警察队伍坚定不移走改革强警之路,构建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服务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回眸2023年这一年的西宁精彩,群众的赞扬是对西宁公安最大的褒奖。

  “民心结”变“平安扣”

  “警察同志,我女儿走丢了!请求你们的帮助!”“太感谢你们了,帮我解开了多年来的心结!”“呼叫南小街巡逻组,一名群众突发疾病全身抽搐,请立即前往支援……”类似这样的为民故事,常常在市公安局城东分局清真巷派出所上演。

  “问题早发现、需求早了解,目的是实现矛盾早化解。”清真巷派出所教导员姜斌说,以往基层社会治理就像“看急诊”,总是哪个问题先冒出来就先解决哪个、哪个事情最紧急就先处理哪个。现在,清真巷派出所主动与街道、司法、社区等部门对接,通过多方联动,对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全流程跟进,实现矛盾纠纷联动处置、闭环管理,从而实现安全稳定“治未病”。

  警务围着民意转,民警围着百姓转。这是市公安局城东分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持续深化“两队一室”改革,以便民打防管服为载体,多元分级分类化解矛盾纠纷,实现矛盾不上交;完善“四级巡防”体系,形成巡防共同体,实现平安不出事;完善警务改革,设立“平安守望点”,全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带来的不竭动力。

  “家门口的派出所”暖民心

  走进市公安局城中分局南滩派出所,在这方并不大,甚至有些“狭小”的天地里,一派警民其乐融融的氛围感染着每一个在场的人。

  “真是谢谢你们的帮助了,孩子周一至周五都在上课,因为担心影响孩子学业,一直没有办理身份证。没想到咱们民警听到我的诉求后,中午加班加点为我们解决了难题。”“微信这头刚问完需要拿什么材料,微信那头马上就有民警进行准确回复。”“早晨一打开微信群,显示内容就是警官们日常推送的法律知识……”

  除了聚焦派出所主防业务,南滩派出所设法延伸服务触角“就近办”,提升服务便利化“新体验”,针对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的急难愁盼问题,始终坚持服务不缺位的工作理念,推出了“十分钟”工作法等创新服务举措,推动基层社会治理提质增效。

  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市公安局城中分局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紧紧围绕“基础牢、出事少、治安好、党和人民满意”工作目标,将工作重心转移到治安要素管控、防辖区发案、防治安事故上来,最大限度降警情、控发案、除隐患,不断提升基层基础治理能力,力争实现社会治安良性循环。

  让群众吃上“定心丸”

  “商圈里警察多了,店里有纠纷,民警第一时间就会赶来解决,做生意的环境越来越好了!”“西巡一组、西巡二组、西巡三组,迅速到西宁市海湖新区万达广场集结。”针对商圈、广场、公园、客运站等人流密集场所,市公安局城西分局着重在优化勤务部署,创新巡逻防控模式上下足功夫,通过用好快反机制、开展网格巡防、赋能“小单元”,织密“平安网”,保民安暖民心。

  一年365天,特巡警大队西巡铁骑巡逻队员的身影已成为城西区一道亮丽的“警”色。结合辖区实际,明确巡逻组工作措施、职责,把处置突发事件时间细化到秒,从每个环节节省时间,构建点线结合、动静一体的巡逻防控网。以“定点值守+车巡+步巡”的方式,把警力放到最合适、最需要的区域。2023年3月,市公安局城西分局成立了一支名为“旋风巡逻队”的巡控队伍。队员们脚踩电动平衡警车在辖区内执行巡逻巡查工作。“商圈狭窄巷道多,便携式电动平衡警车的运用,能够使民警辅警巡逻出警更快速、更便捷,也节省了民警辅警的体力。‘旋风巡逻队’巡控队伍的组建,让高效快反处警能力进一步提升。”民警张永生说。

  群众的感谢,是对平安最好的诠释。市公安局城西分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平安建设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抓紧抓实,不断优化巡逻勤务部署、创新巡逻防控模式,打造社会面巡控工作新格局,社会大局持续和谐稳定,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不断提升。

  让满意从“窗口”走进群众“心口”

  前不久,市公安局城北公安分局公安政务(西川)服务中心刚开始办公,两位老人就笑意盈盈地走了进来,手里还拿着印有“热情为人民服务 真诚为群众解忧”字样的红色锦旗,这是该中心“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凸显的特有意义。

  作为全省唯一的“警银联动”服务平台,在这里,涉及警银联动综合业务、户籍、出入境、身份证……6大类、10个窗口、26项业务,“有诉必应马上办”机制体现得淋漓尽致。“该中心的建成,依托警银联动,不仅在反电诈方面发挥了独特作用,还大大缩短了西川片区群众办理业务的时间、距离,降低了办理成本,真正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的目标。”该中心负责人说。

  梳理民生事项清单,深入一线倾听群众心声。市公安局城北公安分局在深入落实“放管服”工作措施上,树牢服务无止境的思想,始终保持为人民服务的最大热忱,主动改进服务群众的难点、卡点问题,构建优化营商环境的长效机制。同时,立足岗位,扎实做好政务服务各项工作,用心办好民生实事,用情打造便民窗口,让满意从“窗口”走进群众“心口”。 

作者 宁亚琴
编辑:张小千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