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办射箭比赛。乐都区委宣传部供图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立春时节,接连几场大雪落下,河湟谷地的山川被白雪覆盖,一个个坐落在山野间的美丽村庄如诗如画。
“一路上比较湿滑泥泞,但你有没有发现,自从车子驶进村里,路面上一点积雪都没有,不论是主干道还是入户路,都特别干净整洁,这是村里人齐心协力打扫出来的!”
2月5日,走进海东市乐都区瞿昙镇朵巴营村村委会院子,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朵存福就告诉记者一个关于村里的关键词——团结,这是一个特别团结友爱的村庄。
朵巴营村坐落在乐都南山脚下,平均海拔2700米左右,村里一共有153户,是一个汉藏杂居的村庄。2021年,朵巴营村被评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
乐都自古就有南山射箭、北山赛马的传统,2008年,南山射箭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开展南山射箭比赛活动为载体,朵巴营村谱写出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的同心圆。
拉开射箭比赛序幕。杨启山 供图
朵存福介绍,村里有两个射箭场,其使用的频率不亚于学生使用足球场。“村里家家户户都有弓箭,人人都会射箭打靶,我们每年组织村射箭队以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参加二十余场射箭比赛,大家身着民族盛装载歌载舞,展示各民族团结和睦的精神风貌。”朵存福说。
不断推进“体育+旅游+民族团结”深度融合发展,2023年,乐都区在朵巴营村举办了第八届南山地区射箭比赛,各地运动员在以“箭”会友的同时,也让观众近距离感受到民族特色文化魅力。
深度挖掘南山射箭、瞿昙花儿会、青绣等非遗项目内涵,2022年6月14日,南山射箭(乐都)区级保护传承中心在朵巴营村正式设立,朵巴营村刺绣工坊揭牌;自2016年至今,村里每年举办“瞿昙花儿会”演唱活动,原生态藏舞队多次在外演出……一系列活动的举办,不断增强了各民族群众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凝聚了民族团结“向心力”。
民族团结暖了心,由“内”而“外”催生出幸福之花,也不断提振着村里促进乡村振兴发展的信心决心。
朵巴营村村东距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瞿昙寺约2公里,村西5公里处为药草台自然风景名胜区,区位优势明显。便利的交通,独特的民族建筑,多彩的民俗文化,优美的自然风光,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沉浸式体验。
从2018年起,村里打造卧龙谷景区,建设景区生态餐饮中心、采摘大棚、民俗博物馆和农副产品展销中心,修建观光木栈道,不断完善配套设施,将村子打造成了一处集地方美食、特色商品、民俗文化于一体的乡村旅游好去处。
“脱贫攻坚时期,我们单位是朵巴营村的联点帮扶单位,当时从厅里派下去的驻村工作队员看到实际情况后,提出发展乡村旅游,打开了发展思路。”朵巴营村驻村第一书记、省文旅厅文保处三级调研员杨启山介绍说。
乡村旅游的发展壮大了村集体经济,也助力群众在家门口增收,但由于部分项目建成投运较早,这几天杨启山和村“两委”正在积极对接相关部门,申请项目资金,对部分设备进行更新换代和提档升级。
让土特产插上数字化的翅膀,朵巴营村将发展的目光投向了农村电商。离村委会几百米的地方,村里修建了库房,购买切肉机和真空包装机等设备,将其承租给了养殖大户朵索安才旦。
“库房和设备的租金每年2万元,通过电商,我不仅将自己养殖的牛羊卖出去,还收购村民的土特产,利用电商平台卖了出去,进一步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带动村民增收致富。”朵索安才旦说。
据了解,2023年,朵巴营村集体经济收入达5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18035.17元,脱贫户人均收入17892.7元。
朵存福表示,2024年,朵巴营村将进一步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将创建国家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工作与党建相结合,抓好生态立村、产业强村、旅游兴村三项重点工作,积极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浇灌民族团结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