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时评 党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创 视频 省委文件 新闻 政务 旅游 生态 体育 专题 图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藏文网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图说青海
【实干·驻村第一书记风采】不负青春 不负使命
——记海西州格尔木市唐古拉山镇长江源村驻村第一书记梁亮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陈贇业 马振东
发布时间:2024-03-19 10:06:11
编辑:李家奕
梁亮看望生病的村民。图片由本人提供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天刚蒙蒙亮,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唐古拉山镇长江源村党群服务中心二楼的一间办公室已泛起微光,驻村第一书记梁亮早早起来埋头梳理未来一周的具体工作,在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下各类需要注意的工作事项。

  “为村民王利申请临时救助准备好材料、盘点各项优惠补贴政策、组织开展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宣讲……”谈及工作,梁亮心中一本账,如今的他,对村里的情况了如指掌,做起事来得心应手。

  时间拨回2023年7月,梁亮刚到长江源村时,那时的他对驻村工作可以说是一头雾水。为了尽快进入角色,梁亮平均每天步行2万多步,入户走访了全村223户、609位村民,写下了大量工作笔记和驻村心得,为下一步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根据调研走访,梁亮发现,在历届村“两委”班子和村民共同努力下,长江源村合作社有了,牛羊肉加工车间也建好了,村集体产业已经有了一定基础。但是,接下来怎样找到新一轮推动乡村振兴的发展路子?怎样为乡亲多谋点福利?这成了他思考最多的问题。

  2023年12月,梁亮花了40多个小时,从绿皮火车转坐高铁到江苏长江村交流学习。在这趟“取经”之旅中,他认真学习了当地的好理念、好经验、好做法。回到村里,他和村“两委”一道认真研究,立足毗邻109国道、背靠六子湖生态文化教育基地、具有藏族民族风情等资源禀赋,确定了长江源村走“绿色畜产品加工+特色民族乡村旅游”的发展路子。

  “经过前几年的发展,长江源村的农畜产品在格尔木已经小有名气,但放眼全省、全国还不成气候,拓展销售渠道成为我们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突破口。”梁亮说。

  为打开村里农畜产品的销路,梁亮带领驻村工作队员到政府食堂、暖气公司门口、世邦城市广场等场所进行销售,他还积极利用朋友圈、抖音、“832”网络销售平台等推销带货,帮助村民卖出了价值10余万元的农畜产品。

  “为了让乡亲们多些收益,梁书记想了很多办法,他从网上下载牛羊屠宰流程与分割标准,进行精细化加工,提高了村里牛羊肉商品的经济效益。春节前,梁书记还带我们到格尔木市年货节上卖货,收入7133元……”在驻村工作队员郑得伟眼中,梁亮是一个有理想、有才华、踏实肯干的年轻人。

  跑项目、筹资金、做推广……驻村以来,在梁亮和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村里先后建成投运“蕃巴仓”(藏族人家)民俗馆、野奢帐篷营地、“长江1号”越野赛车场等项目。2023年,长江源村集体经济收益首次突破100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67万元,同比增长8%,实现了村集体经济和村民收入“双增收”。

  为村集体产业发展尽心尽力的同时,梁亮对村民生活的关心也是无微不至。

  2023年7月18日,驻村工作队员在返回村委会途中发现村民王利摔倒在地,便立刻呼叫救护车将其送到医院进行救治。王利住院期间无人照料,梁亮和同事便组成党员服务队轮流进行看护,精心为其安排每日饮食和生活用品。王利出院后,住进了格尔木市社会福利院医养中心,梁亮怕他在那里饮食不习惯、没有人陪伴,一如既往地经常去看望他、照顾他,给了王利很多安慰。现在,王利逢人就说:“驻村工作队真好!是驻村工作队救了我的命。”

  2023年下半年,梁亮入户开展摸排工作,嘉措(化名)的爷爷向他求助。小学四年级的嘉措因学习比较吃力产生厌学情绪,不愿去学校上学。梁亮深知控辍保学的重要性,联合村“两委”班子成员多次耐心劝导嘉措,为嘉措购买书包、文具等学习用品,鼓励他勇敢融入班级中。在梁亮和同事们的不懈努力下,嘉措返回长江源民族学校学习,一家人心中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

  驻村期间,梁亮了解到村民想学点手艺吃口“旅游饭”。2024年1月,他便到格尔木市就业服务局“软磨硬泡”,请来专业老师给唐古拉山镇的51名村民开展舞蹈、烹饪等技能培训,并帮他们在村里的民俗馆、演艺厅找工作。村民罗桑加措经过酒店管理与服务培训后,在村里的“蕃巴仓”就业,月工资2800元,他高兴地说:“感谢梁书记,让我在家门口端上了增收饭碗。”

  在为村民办理一件件“小事”的过程中,梁亮慢慢融入了长江源村这个大家庭。如今,在村里,乡亲们都会热情地叫他“卓波”(藏语“朋友”)。

推荐阅读
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举行
陈刚:以高水平开放促进青海高质量发展
青海西宁:点燃冰雪激情 尽享运动快乐
海晏:算好大田托管“三笔账” 让农民腰包鼓起来
中共青海省委办公厅拟聘任省委法律顾问公示
关于第三十四届青海新闻奖评选工作的通知
青海海北:直播带岗牵好就业线
西宁气温将进入"过山车"模式
24H热点
隆宝:环保卫士守护高原湿地
小小樱桃长成乡村振兴“致富果”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高质量发展调研行】精心描...
【坚定信心开好局起好步】铆足“牛”劲冲刺“开门红”
【行进青海看发展】青海酸奶勇闯市场
【祖国好 家乡美】以爱的名义——“春访祁连山”系...
西宁这条老街道最近太火了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青海海南州:光伏产业点...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青海省国家区域医疗中心...
大通公路段除雪保通
热点图片
隆宝:环保卫士守护高原湿地
隆宝:环保卫士守护...
小小樱桃长成乡村振兴“致富果”
小小樱桃长成乡村振...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高质量发展调研行】精心描绘河湟乡村振兴新图景——海东市高质量发展一线观察之二
【新时代 新征程 新...
【坚定信心开好局起好步】铆足“牛”劲冲刺“开门红”
【坚定信心开好局起...
【行进青海看发展】青海酸奶勇闯市场
【行进青海看发展】...
【祖国好 家乡美】以爱的名义——“春访祁连山”系列报道③
【祖国好 家乡美】以...
西宁这条老街道最近太火了
西宁这条老街道最近...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青海海南州:光伏产业点亮“绿色经济”
【新时代 新征程 新...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
 
img

【实干·驻村第一书记风采】不负青春 不负使命
——记海西州格尔木市唐古拉山镇长江源村驻村第一书记梁亮

青海日报
2024-03-19 10:06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img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img

【实干·驻村第一书记风采】不负青春 不负使命
——记海西州格尔木市唐古拉山镇长江源村驻村第一书记梁亮

青海日报
2024-03-19 10:06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保存图片

【实干·驻村第一书记风采】不负青春 不负使命
——记海西州格尔木市唐古拉山镇长江源村驻村第一书记梁亮

  • 2024-03-19 10:06:11
  • 来源:青海日报
梁亮看望生病的村民。图片由本人提供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天刚蒙蒙亮,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唐古拉山镇长江源村党群服务中心二楼的一间办公室已泛起微光,驻村第一书记梁亮早早起来埋头梳理未来一周的具体工作,在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下各类需要注意的工作事项。

  “为村民王利申请临时救助准备好材料、盘点各项优惠补贴政策、组织开展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宣讲……”谈及工作,梁亮心中一本账,如今的他,对村里的情况了如指掌,做起事来得心应手。

  时间拨回2023年7月,梁亮刚到长江源村时,那时的他对驻村工作可以说是一头雾水。为了尽快进入角色,梁亮平均每天步行2万多步,入户走访了全村223户、609位村民,写下了大量工作笔记和驻村心得,为下一步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根据调研走访,梁亮发现,在历届村“两委”班子和村民共同努力下,长江源村合作社有了,牛羊肉加工车间也建好了,村集体产业已经有了一定基础。但是,接下来怎样找到新一轮推动乡村振兴的发展路子?怎样为乡亲多谋点福利?这成了他思考最多的问题。

  2023年12月,梁亮花了40多个小时,从绿皮火车转坐高铁到江苏长江村交流学习。在这趟“取经”之旅中,他认真学习了当地的好理念、好经验、好做法。回到村里,他和村“两委”一道认真研究,立足毗邻109国道、背靠六子湖生态文化教育基地、具有藏族民族风情等资源禀赋,确定了长江源村走“绿色畜产品加工+特色民族乡村旅游”的发展路子。

  “经过前几年的发展,长江源村的农畜产品在格尔木已经小有名气,但放眼全省、全国还不成气候,拓展销售渠道成为我们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突破口。”梁亮说。

  为打开村里农畜产品的销路,梁亮带领驻村工作队员到政府食堂、暖气公司门口、世邦城市广场等场所进行销售,他还积极利用朋友圈、抖音、“832”网络销售平台等推销带货,帮助村民卖出了价值10余万元的农畜产品。

  “为了让乡亲们多些收益,梁书记想了很多办法,他从网上下载牛羊屠宰流程与分割标准,进行精细化加工,提高了村里牛羊肉商品的经济效益。春节前,梁书记还带我们到格尔木市年货节上卖货,收入7133元……”在驻村工作队员郑得伟眼中,梁亮是一个有理想、有才华、踏实肯干的年轻人。

  跑项目、筹资金、做推广……驻村以来,在梁亮和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村里先后建成投运“蕃巴仓”(藏族人家)民俗馆、野奢帐篷营地、“长江1号”越野赛车场等项目。2023年,长江源村集体经济收益首次突破100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67万元,同比增长8%,实现了村集体经济和村民收入“双增收”。

  为村集体产业发展尽心尽力的同时,梁亮对村民生活的关心也是无微不至。

  2023年7月18日,驻村工作队员在返回村委会途中发现村民王利摔倒在地,便立刻呼叫救护车将其送到医院进行救治。王利住院期间无人照料,梁亮和同事便组成党员服务队轮流进行看护,精心为其安排每日饮食和生活用品。王利出院后,住进了格尔木市社会福利院医养中心,梁亮怕他在那里饮食不习惯、没有人陪伴,一如既往地经常去看望他、照顾他,给了王利很多安慰。现在,王利逢人就说:“驻村工作队真好!是驻村工作队救了我的命。”

  2023年下半年,梁亮入户开展摸排工作,嘉措(化名)的爷爷向他求助。小学四年级的嘉措因学习比较吃力产生厌学情绪,不愿去学校上学。梁亮深知控辍保学的重要性,联合村“两委”班子成员多次耐心劝导嘉措,为嘉措购买书包、文具等学习用品,鼓励他勇敢融入班级中。在梁亮和同事们的不懈努力下,嘉措返回长江源民族学校学习,一家人心中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

  驻村期间,梁亮了解到村民想学点手艺吃口“旅游饭”。2024年1月,他便到格尔木市就业服务局“软磨硬泡”,请来专业老师给唐古拉山镇的51名村民开展舞蹈、烹饪等技能培训,并帮他们在村里的民俗馆、演艺厅找工作。村民罗桑加措经过酒店管理与服务培训后,在村里的“蕃巴仓”就业,月工资2800元,他高兴地说:“感谢梁书记,让我在家门口端上了增收饭碗。”

  在为村民办理一件件“小事”的过程中,梁亮慢慢融入了长江源村这个大家庭。如今,在村里,乡亲们都会热情地叫他“卓波”(藏语“朋友”)。

作者 陈贇业 马振东
编辑:李家奕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