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时评 党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创 视频 省委文件 新闻 政务 旅游 生态 体育 专题 图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藏文网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图说青海
【祖国好 家乡美】守望一棵树
——“春访祁连山”系列报道⑦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公保安加 张多钧 才贡加
发布时间:2024-03-27 11:41:41
编辑:党成恩
休息。张多钧 公保安加 摄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河岸边一块巨石横卧,巨石上笔直地生长着一棵约3米高的祁连圆柏,像一名驻守边疆的卫士,挺拔着身躯,高昂着头颅,日复一日仰望长空的月落日出,云卷云舒。

  3月12日,经过一上午的跨省跋山涉水,我们终于在中午抵达了祁连山国家公园一棵树管护站。

  其实,出发前对一棵树管护站的了解仅限于一个大概的地理位置:一棵树管护站位于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青石嘴镇、北山乡、西滩乡交界处,与甘肃省以大圈窝和大红山为界,是祁连山国家公园门源境内最偏僻艰苦的管护站。

  从门源县城到一棵树管护站180多公里的路,越野车足足走了近5个小时。管护站站长马清宏说,这个季节,我们选择的这条路已经是最佳路线了。

  真正置身一棵树管护站,环顾四周,才发现这是一条深深的山沟,沟底流淌着一汪清澈的河水,两岸生长着茂密的林木。除了管护员驾驶摩托车的马达声,四处便只剩下河水和飞鸟单调的奏鸣。

  当天下午,我们跟着马清宏和他的同事进行了一场短途巡护,很快就来到了那棵神奇的圆柏树下,“管护站往北约一公里处,就能看到那棵生长在巨石上的圆柏,管护站由此得名。”

  仔细打量树下那块巨石,上面书写着“保护生态,爱护家园”两行字,经过长时间的风吹雨淋,红色字迹略显斑驳,但依稀可辨。

  “我们这里最多的是‘寂寞’,再下来才是野生动植物。”站在“一棵树”下,马清宏咧嘴笑起来,清瘦的脸上堆满了岁月刻下的痕迹。

  听着马清宏这略带玩笑的话语,一旁的同事用一张张笑脸表示内心的赞同,但随着交谈的深入,马清宏用朴实的语言袒露出了选择坚守的意义。“坚守,因为这是一份充满荣耀的岗位。”“在这里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再多辛劳也是值得的。”……

巡护路上遇见岩羊群。张多钧 公保安加 摄

  一棵树管护站管护区域约1.46万公顷,包括核心区、国有林区、一般控制区。区域内地形险峻,林木茂密,动物繁多。尤其是到了夏秋季节,常有棕熊等野生猛兽出没,冬季常常大雪封山。但每月22日的巡护任务却是雷打不动,个中艰辛不言而喻。

  “守望一棵树管护站,我是最合适的人选,我不来,说不过去。”2021年,正当各个管护站轮换调岗时,马清宏主动请缨,回到了曾经奋斗过的地方——一棵树管护站。

  马清宏第一次来这里是在2012年,那时的一棵树管护站路况极其艰险,往返只能骑着摩托车,每天傍晚要定时前往7公里外的鸡儿架,向单位汇报一切平安。加上没电没网,遇到大雪封山几乎与世隔绝。

  “那时候到站上,需要从门源县坐火车到张掖,再从张掖坐班车到甘肃永昌县,再从永昌县打车到皇城镇,再搭乘牧户的摩托车到管护站。从管护站回家,需要先到皇城镇,再坐班车到甘肃武威,住一个晚上,第二天坐武威到门源的直达班车。”马清宏说,那个时候每次回家或回站上,都像是一次远行。

  2014年冬天,马清宏在冰雪覆盖的辖区内巡护,摩托车不慎摔倒,马清宏重重地摔了一跤,所幸人没事,接着,马清宏去扶倒在冰面上的摩托车,脚下一滑,头摔在了坚硬的冰面上,凸出来的冰尖刺裂了眉骨,留下了一条血淋淋的伤口。

  紧急送到医院,住院痊愈后,马清宏被调换至祁连山国家公园老龙湾管护站。兜兜转转,2021年调岗时,马清宏再次回到了这里,眉骨处留下的伤痕依稀可见。

  如今,年近花甲的马清宏带着5名管护员,依然守护着这里的山山水水,就像巨石上那棵顽强的祁连圆柏。

巡护途中。张多钧 公保安加 摄

  “现在各方面条件都好了,去年底通电通网,路也通了。”抚今追昔,马清宏感慨万千。因为地处甘青交界处,为协调电网花费了两年多时间。

  常年驻扎在离家几百公里的深山,平日的生活和日常巡护中,一棵树的管护员个个学会了新的本领,积累动植物知识,写巡护日志,为同事做一顿可口的饭菜,每一件小事,为他们枯燥的生活带来了绚烂的色彩。

  今年57岁的张显荣是管护站年纪最大的生态护林员,也是管护站公认厨艺最佳的生态护林员,从做家常饭到做馍馍都会,尤其是做的馍馍无可挑剔,“刚来那几年,买的馍馍吃着还可以,时间一长就觉得没味道,那就自己学着做,只要有不会的步骤,就骑着摩托车去鸡儿架给媳妇打电话,学完之后回去接着做。”张显荣笑呵呵地说。

  一棵树管护站几乎与世隔绝,置办食材和日常用品极其不便。管护站生态护林员索性就自力更生。每名生态护林员负责一天,挨个轮换。早晨几乎都是稀饭馍馍,中午外出时带点张显荣做的馍馍,晚上做面条。

  今年26岁的苏公保才郎是管护站最年轻的生态护林员,也算是站上的“老人”。2020年,苏公保才郎来到管护站,待了一年后就回家了。他家在苏吉滩乡,距离管护站230多公里,家里有80多头牦牛。

守护家园。张多钧 公保安加 摄

  回家后,苏公保才郎应聘成为了社会护林员,放牧的同时开展巡护。今年,苏公保才郎再次回到了一棵树管护站。

  “2021年初,我让公保出去找媳妇,结果找了三年都没找到,愁死个人。到了今年底,我还要让他出去谈对象结婚,如果结不了婚就不让他回来。”马清宏笑呵呵地说。

  “结婚有啥意思?不结婚了,我这辈子就待在这里。”紧接着,苏公保才郎腼腆地说。

  一棵树管护站两面的山岩上是茂密的天然林,野生动物栖息的乐园;管护站生态护林员守望的不仅仅是一棵树,他们守望的是整个林场,是大自然和野生动物的家园。

推荐阅读
援青干部人才代表座谈会召开
陈刚:培养真正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生力军
西宁城东区:“三个一”为高校毕业生就业保驾护航
2024年中国公路自行车联赛第一站青海团队夺冠!
中共青海省委办公厅拟聘任省委法律顾问公示
关于第三十四届青海新闻奖评选工作的通知
青海海东地震灾区1279人实现就业
黄南举办2024“春风行动”大型招聘会
24H热点
【乡村振兴在青海】智慧大棚生菜又富农
“引才专列”进校园吹响招贤集结号
青海海东:人勤春来早 田间农事忙
让雷锋精神在志愿服务中绽放时代风采——记青海省...
【经济聚焦】海南州创业孵化实训园铺就创新创业出彩路
【祖国好 家乡美】守望一棵树——“春访祁连山”系...
流动帮办车 即办代办暖人心
【一学三促·万名干部下乡】种好一亩三分地 走出致...
【绿色算力·专家看点】东数西算,青海的使命——访...
了解“两弹一星”,从一堂微党课开始——青海省“...
热点图片
【乡村振兴在青海】智慧大棚生菜又富农
【乡村振兴在青海】...
“引才专列”进校园吹响招贤集结号
“引才专列”进校园...
青海海东:人勤春来早 田间农事忙
青海海东:人勤春来...
让雷锋精神在志愿服务中绽放时代风采——记青海省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共青团刚察县委
让雷锋精神在志愿服...
【经济聚焦】海南州创业孵化实训园铺就创新创业出彩路
【经济聚焦】海南州...
【祖国好 家乡美】守望一棵树——“春访祁连山”系列报道⑦
【祖国好 家乡美】守...
流动帮办车 即办代办暖人心
流动帮办车 即办代办...
【一学三促·万名干部下乡】种好一亩三分地 走出致富新路子
【一学三促·万名干部...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
 
img

【祖国好 家乡美】守望一棵树
——“春访祁连山”系列报道⑦

青海日报
2024-03-27 11:41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img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img

【祖国好 家乡美】守望一棵树
——“春访祁连山”系列报道⑦

青海日报
2024-03-27 11:41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保存图片

【祖国好 家乡美】守望一棵树
——“春访祁连山”系列报道⑦

  • 2024-03-27 11:41:41
  • 来源:青海日报
休息。张多钧 公保安加 摄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河岸边一块巨石横卧,巨石上笔直地生长着一棵约3米高的祁连圆柏,像一名驻守边疆的卫士,挺拔着身躯,高昂着头颅,日复一日仰望长空的月落日出,云卷云舒。

  3月12日,经过一上午的跨省跋山涉水,我们终于在中午抵达了祁连山国家公园一棵树管护站。

  其实,出发前对一棵树管护站的了解仅限于一个大概的地理位置:一棵树管护站位于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青石嘴镇、北山乡、西滩乡交界处,与甘肃省以大圈窝和大红山为界,是祁连山国家公园门源境内最偏僻艰苦的管护站。

  从门源县城到一棵树管护站180多公里的路,越野车足足走了近5个小时。管护站站长马清宏说,这个季节,我们选择的这条路已经是最佳路线了。

  真正置身一棵树管护站,环顾四周,才发现这是一条深深的山沟,沟底流淌着一汪清澈的河水,两岸生长着茂密的林木。除了管护员驾驶摩托车的马达声,四处便只剩下河水和飞鸟单调的奏鸣。

  当天下午,我们跟着马清宏和他的同事进行了一场短途巡护,很快就来到了那棵神奇的圆柏树下,“管护站往北约一公里处,就能看到那棵生长在巨石上的圆柏,管护站由此得名。”

  仔细打量树下那块巨石,上面书写着“保护生态,爱护家园”两行字,经过长时间的风吹雨淋,红色字迹略显斑驳,但依稀可辨。

  “我们这里最多的是‘寂寞’,再下来才是野生动植物。”站在“一棵树”下,马清宏咧嘴笑起来,清瘦的脸上堆满了岁月刻下的痕迹。

  听着马清宏这略带玩笑的话语,一旁的同事用一张张笑脸表示内心的赞同,但随着交谈的深入,马清宏用朴实的语言袒露出了选择坚守的意义。“坚守,因为这是一份充满荣耀的岗位。”“在这里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再多辛劳也是值得的。”……

巡护路上遇见岩羊群。张多钧 公保安加 摄

  一棵树管护站管护区域约1.46万公顷,包括核心区、国有林区、一般控制区。区域内地形险峻,林木茂密,动物繁多。尤其是到了夏秋季节,常有棕熊等野生猛兽出没,冬季常常大雪封山。但每月22日的巡护任务却是雷打不动,个中艰辛不言而喻。

  “守望一棵树管护站,我是最合适的人选,我不来,说不过去。”2021年,正当各个管护站轮换调岗时,马清宏主动请缨,回到了曾经奋斗过的地方——一棵树管护站。

  马清宏第一次来这里是在2012年,那时的一棵树管护站路况极其艰险,往返只能骑着摩托车,每天傍晚要定时前往7公里外的鸡儿架,向单位汇报一切平安。加上没电没网,遇到大雪封山几乎与世隔绝。

  “那时候到站上,需要从门源县坐火车到张掖,再从张掖坐班车到甘肃永昌县,再从永昌县打车到皇城镇,再搭乘牧户的摩托车到管护站。从管护站回家,需要先到皇城镇,再坐班车到甘肃武威,住一个晚上,第二天坐武威到门源的直达班车。”马清宏说,那个时候每次回家或回站上,都像是一次远行。

  2014年冬天,马清宏在冰雪覆盖的辖区内巡护,摩托车不慎摔倒,马清宏重重地摔了一跤,所幸人没事,接着,马清宏去扶倒在冰面上的摩托车,脚下一滑,头摔在了坚硬的冰面上,凸出来的冰尖刺裂了眉骨,留下了一条血淋淋的伤口。

  紧急送到医院,住院痊愈后,马清宏被调换至祁连山国家公园老龙湾管护站。兜兜转转,2021年调岗时,马清宏再次回到了这里,眉骨处留下的伤痕依稀可见。

  如今,年近花甲的马清宏带着5名管护员,依然守护着这里的山山水水,就像巨石上那棵顽强的祁连圆柏。

巡护途中。张多钧 公保安加 摄

  “现在各方面条件都好了,去年底通电通网,路也通了。”抚今追昔,马清宏感慨万千。因为地处甘青交界处,为协调电网花费了两年多时间。

  常年驻扎在离家几百公里的深山,平日的生活和日常巡护中,一棵树的管护员个个学会了新的本领,积累动植物知识,写巡护日志,为同事做一顿可口的饭菜,每一件小事,为他们枯燥的生活带来了绚烂的色彩。

  今年57岁的张显荣是管护站年纪最大的生态护林员,也是管护站公认厨艺最佳的生态护林员,从做家常饭到做馍馍都会,尤其是做的馍馍无可挑剔,“刚来那几年,买的馍馍吃着还可以,时间一长就觉得没味道,那就自己学着做,只要有不会的步骤,就骑着摩托车去鸡儿架给媳妇打电话,学完之后回去接着做。”张显荣笑呵呵地说。

  一棵树管护站几乎与世隔绝,置办食材和日常用品极其不便。管护站生态护林员索性就自力更生。每名生态护林员负责一天,挨个轮换。早晨几乎都是稀饭馍馍,中午外出时带点张显荣做的馍馍,晚上做面条。

  今年26岁的苏公保才郎是管护站最年轻的生态护林员,也算是站上的“老人”。2020年,苏公保才郎来到管护站,待了一年后就回家了。他家在苏吉滩乡,距离管护站230多公里,家里有80多头牦牛。

守护家园。张多钧 公保安加 摄

  回家后,苏公保才郎应聘成为了社会护林员,放牧的同时开展巡护。今年,苏公保才郎再次回到了一棵树管护站。

  “2021年初,我让公保出去找媳妇,结果找了三年都没找到,愁死个人。到了今年底,我还要让他出去谈对象结婚,如果结不了婚就不让他回来。”马清宏笑呵呵地说。

  “结婚有啥意思?不结婚了,我这辈子就待在这里。”紧接着,苏公保才郎腼腆地说。

  一棵树管护站两面的山岩上是茂密的天然林,野生动物栖息的乐园;管护站生态护林员守望的不仅仅是一棵树,他们守望的是整个林场,是大自然和野生动物的家园。

作者 公保安加 张多钧 才贡加
编辑:党成恩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