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时评 党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创 视频 省委文件 新闻 政务 旅游 生态 体育 专题 图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藏文网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本网原创
青海德令哈:“旅游+”模式让高原诗城焕发新活力
作者:
发布时间:2024-04-12 00:34:37
编辑:崔永焘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记者 崔永焘 报道)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小城德令哈,素有“高原诗城”之美誉。近年来,德令哈市创新探索“旅游+”融合发展新模式,加强旅游与文化、体育、美食、节庆等领域融合发展,延伸旅游消费产业链条,拓宽旅游消费新场景,“高原诗城”焕发“诗和远方”新活力。

微信图片_20240411120242

高原诗城德令哈

  德令哈市依托民族文化、农垦文化、现代诗歌文化多元汇聚的独特优势,以深入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为主线,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举办铁路文工团慰问演出、那达慕之夜等系列演出活动,切实让各族群众尽享“有滋有味”的精神文化生活。挖掘城市文化资源,着力打造城市文化品牌举办第六届“诗城诗韵·诗画高原”海子诗歌节、第二届中小学“诵千古诗词·传中华美德”诗词大会,邀请国内著名诗人、知名书画家走进德令哈开展采风创作活动,中国诗歌学会授予德令哈“现代诗城”称号,“现代诗城·浪漫之都”城市文化品牌内涵进一步拓展,建设全省“文化大市”基础进一步夯实。

  德令哈市以“打造最具影响力、最有品牌力的体育赛事”为发展思路,深入实施全民健身工程,通过举办海西州第八届那达慕大会、“全民健身·健康中国”中西部地区县域乡村足球赛、全民健身社区运动会之“选星计划”、第二届“瀚海骑士”柴达木山地自行车积分挑战赛、昆仑英雄拳击金腰带争霸赛、金犀牛户外嘉年华、信马由缰汽车越野拉力赛等体育赛事活动,以及“环情人湖”骆驼赛、蒙古族搏克大赛等民间传统文体活动,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体育运动和旅游休闲需求的同时,有效将赛事“流量”变为游客“留量”,推动“旅游+体育”深度融合。

微信图片_20240411120227

“诗与远方”在德令哈完美融合

微信图片_20240411120234

生态湖景

微信图片_20240411120238

美不胜收

微信图片_20240411120245

民族赛骆驼

微信图片_20240411120249

民族传统节日(图片由德令哈市文体广电旅游局提供)

  “为一道美食远赴一座城”,已成为当下越来越多人的旅游方式,“因吃而动,寻味而游”的美食旅游成为消费新趋势和经济发展新机遇。德令哈市以美食为基调,组织开展巴音河美食季、青岛啤酒节、淄博烧烤进德令哈红光村美食节嘉年华等活动,吸引八方游客来德令哈开启“舌尖寻味之旅”。以“炕锅羊肉”为主打的“柴达木盐羊”特色系列美食成为游客来访的一大亮点,为方便游客品尝美食,绘制炕锅羊肉美食地图串起德令哈旅游线,开通免费美食公交专线和机场大巴,助力美食旅游产业蓬勃发展。同时,围绕“吃、住、行、游、购、娱”等核心旅游要素,持续开展旅游市场秩序专项整治,着力打造安心放心舒心旅游“软环境”,让八方游客尽享“诗与远方”。

  德令哈市还不断挖掘民间传统节庆、产业节庆的文化价值和商业价值,以节庆活动为载体,使传统节日与旅游交相辉映,不断拓展旅游产业链,通过举办国家级非遗项目“德都蒙古全席”展示、那达慕大会、德都蒙古“查干萨日”祭火节等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节庆活动,在推动非遗活态传承的同时,让游客沉浸式体验民俗文化,领略“德都蒙古文化”魅力,让特色节日节事成为德令哈旅游“IP”,以“节”造势、以“节”聚人的作用日益显现,有效拉动全市旅游、交通、住宿、餐饮、游玩等一系列消费增长,“节庆”经济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活力。2023年,全市累计接待游客212.7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9.15亿元。

推荐阅读
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党纪学习教育读书班开班
陈刚赴果洛藏族自治州调研
青海省又添一植物新纪录——拟球状轮藻
国网青海电力持续优化电力营商环境侧记
中共青海省委办公厅拟聘任省委法律顾问公示
关于第三十四届青海新闻奖评选工作的通知
青海省海东市乡村旅游赏花踏青拉开序幕
青海互助:春雪“妆扮”最美梯田
24H热点
青海:让老年人生活更有保障
青海:多措并举保就业
青海:2023年21.57万人次享受大病保险待遇
青海:加快建设一批群众关切、社会关注、发展所需...
2024年青海同仁市湖南文旅推介会筹备工作有序进行
青海省又添一植物新纪录——拟球状轮藻
为企业发展插上电的“翅膀”——国网青海电力持续...
青海西宁:多举措筑牢消防安全集中除患攻坚防护网
青海省首个“三线建设”党群教育基地正式开馆
青海德令哈:切实推进“放管服”改革向纵深发展
热点图片
青海西宁:城市生态功能更加凸显
青海西宁:城市生态...
青海互助:春雪“妆扮”最美梯田
青海互助:春雪“妆...
【实干·驻村第一书记风采】“90后”第一书记“驻”进了村民心里
【实干·驻村第一书记...
西宁市对8处积水点进行改造治理
西宁市对8处积水点进...
【洁净青海·绿色算力】海南州:绿色算力赋能千行百业
【洁净青海·绿色算力...
【经济聚焦】青海东部门户:何以循“新”而动,再创新高?
【经济聚焦】青海东...
【祖国好 家乡美】海东:东山脚下牧歌嘹亮
【祖国好 家乡美】海...
【祖国好 家乡美】“新学期,我有一个新愿望”
【祖国好 家乡美】“...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
 
img

青海德令哈:“旅游+”模式让高原诗城焕发新活力

青海新闻网
2024-04-12 00:34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img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img

青海德令哈:“旅游+”模式让高原诗城焕发新活力

青海新闻网
2024-04-12 12:34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保存图片

青海德令哈:“旅游+”模式让高原诗城焕发新活力

  • 2024-04-12 12:34:37
  • 来源:青海新闻网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记者 崔永焘 报道)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小城德令哈,素有“高原诗城”之美誉。近年来,德令哈市创新探索“旅游+”融合发展新模式,加强旅游与文化、体育、美食、节庆等领域融合发展,延伸旅游消费产业链条,拓宽旅游消费新场景,“高原诗城”焕发“诗和远方”新活力。

微信图片_20240411120242

高原诗城德令哈

  德令哈市依托民族文化、农垦文化、现代诗歌文化多元汇聚的独特优势,以深入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为主线,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举办铁路文工团慰问演出、那达慕之夜等系列演出活动,切实让各族群众尽享“有滋有味”的精神文化生活。挖掘城市文化资源,着力打造城市文化品牌举办第六届“诗城诗韵·诗画高原”海子诗歌节、第二届中小学“诵千古诗词·传中华美德”诗词大会,邀请国内著名诗人、知名书画家走进德令哈开展采风创作活动,中国诗歌学会授予德令哈“现代诗城”称号,“现代诗城·浪漫之都”城市文化品牌内涵进一步拓展,建设全省“文化大市”基础进一步夯实。

  德令哈市以“打造最具影响力、最有品牌力的体育赛事”为发展思路,深入实施全民健身工程,通过举办海西州第八届那达慕大会、“全民健身·健康中国”中西部地区县域乡村足球赛、全民健身社区运动会之“选星计划”、第二届“瀚海骑士”柴达木山地自行车积分挑战赛、昆仑英雄拳击金腰带争霸赛、金犀牛户外嘉年华、信马由缰汽车越野拉力赛等体育赛事活动,以及“环情人湖”骆驼赛、蒙古族搏克大赛等民间传统文体活动,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体育运动和旅游休闲需求的同时,有效将赛事“流量”变为游客“留量”,推动“旅游+体育”深度融合。

微信图片_20240411120227

“诗与远方”在德令哈完美融合

微信图片_20240411120234

生态湖景

微信图片_20240411120238

美不胜收

微信图片_20240411120245

民族赛骆驼

微信图片_20240411120249

民族传统节日(图片由德令哈市文体广电旅游局提供)

  “为一道美食远赴一座城”,已成为当下越来越多人的旅游方式,“因吃而动,寻味而游”的美食旅游成为消费新趋势和经济发展新机遇。德令哈市以美食为基调,组织开展巴音河美食季、青岛啤酒节、淄博烧烤进德令哈红光村美食节嘉年华等活动,吸引八方游客来德令哈开启“舌尖寻味之旅”。以“炕锅羊肉”为主打的“柴达木盐羊”特色系列美食成为游客来访的一大亮点,为方便游客品尝美食,绘制炕锅羊肉美食地图串起德令哈旅游线,开通免费美食公交专线和机场大巴,助力美食旅游产业蓬勃发展。同时,围绕“吃、住、行、游、购、娱”等核心旅游要素,持续开展旅游市场秩序专项整治,着力打造安心放心舒心旅游“软环境”,让八方游客尽享“诗与远方”。

  德令哈市还不断挖掘民间传统节庆、产业节庆的文化价值和商业价值,以节庆活动为载体,使传统节日与旅游交相辉映,不断拓展旅游产业链,通过举办国家级非遗项目“德都蒙古全席”展示、那达慕大会、德都蒙古“查干萨日”祭火节等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节庆活动,在推动非遗活态传承的同时,让游客沉浸式体验民俗文化,领略“德都蒙古文化”魅力,让特色节日节事成为德令哈旅游“IP”,以“节”造势、以“节”聚人的作用日益显现,有效拉动全市旅游、交通、住宿、餐饮、游玩等一系列消费增长,“节庆”经济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活力。2023年,全市累计接待游客212.7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9.15亿元。

编辑:崔永焘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