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4月16日清晨,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塔加藏族乡曹旦么村震后集中安置点在朝阳中渐渐醒来。村民们准备早饭的锅碗瓢盆声、孩子们追逐打闹的嬉笑声……生活的热力把高原春日微凉的早晨烘焙得暖暖的。
记者见到86岁的村民朱三月花时,她刚送走吃完早饭要去邻居家帮忙重建房屋的儿子儿媳。“这次地震造成家里房子内墙面倒塌,庭院四周墙体出现裂缝和倾斜。为保障安全,政府把我们安置到活动板房里,还送来了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大家住得既安全、又放心。最近家里维修加固的房子已基本建好,等晾一晾就要回家住去了。”提起回家,朱三月花眼里溢满了幸福。
村民之间“户帮户”“亲帮亲”,曹旦么村灾后恢复重建的步伐越走越快,大家互相帮助,共同建设新家园。与朱三月花同村的马平虎家通过工程监理的全程“把关”和同村村民的出力加码,房屋灾后重建工作正顺利高效地开展着。
“原建房屋受地震影响,土墙墙体出现严重裂缝,经过鉴定,被认定为C等级,需要对房屋进行维修加固。”马平虎介绍,除了政府对维修加固部分的补贴,家里借着此次机会将原有土木结构房屋全部推倒,自筹重建有防震性的砖混结构房屋。目前,在政府、工程监理单位和乡亲们的帮助下,工程进度已完成50%,预计7月底可以入住。
村党支部书记曹福林告诉记者,截至4月16日,曹旦么村已开工81户,今年8月31日前,B、C级受灾农户能够全部入住,12月底前,D级受灾农户能全部入住。
安居是最首要的民生。谈起灾后重建,村民们都竖起大拇指表示:“满意,很满意!”这样的满意,是对人民群众意愿的尊重换来的。
来到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白庄镇下拉边村村民马乙四么力家,受损倒塌需要重建的房屋已经进入打地基、做浇筑的环节,工人们井然有序地工作着。“政府专门派施工队帮我修房子,还让我不要过多操心,解决了我的后顾之忧。这样我就可以放心地开我的拉面馆挣钱了!”刚从县城回来的马乙四么力看着在建的家,充满了感激。
马乙四么力家是28年的老房子,这次地震房屋受损严重,房屋安全鉴定为D级,需要原址重建。由于家里人在县城开拉面馆,加之孩子生病等原因,一家人无法住在安置点上,就在县城暂时租住。了解到这一特殊情况后,白庄镇政府帮马乙四么力找到装修队进行房屋重建工程,并请专业监理人员规划安全监理方案。
“我们会给村民推荐专业且有资质的施工队进行维修或重建,他们自由选择,施工结束后由住建局等相关单位进行房屋质量检查,达到7级抗震标准后才能入住。”白庄镇党委书记韩忠勇介绍,目前,第一批灾后农房维修加固重建资金已经到账,后续资金将陆续发放到受灾村民账户中。房屋安全鉴定被评为B级和C级的农房将于7月前完成修复,D级农房于10月全部施工完成并入住,确保按期完成维修重建任务,让受灾群众早日搬进新家园。
积石山6.2级地震致使海东市民和、化隆、循化3县约3.8万户民众房屋受损。其中,民和县中川乡金田村、草滩村大量房屋被淤泥包围、冲毁。经评估研判,决定实施民和县地震灾害避让搬迁安置项目。
4月18日,在搬迁安置项目现场,施工便道、房屋基础开挖、备工备料等灾后重建工作正如火如荼进行着。“项目正在进行农房地基开挖,我们在户型设计上充分尊重群众意愿,采用建筑面积80平方米、120平方米和160平方米三种户型,并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及给排水管网、道路等基础设施。将中川乡草滩村、金田村186户村民实施集中搬迁安置。”民和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孙亮亮说,项目将在8月底全面完工。
地震发生以来,海东市以抓项目工作、抓农房建设、抓要素保障、抓民生福祉等四项举措,有序推进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其中,聚焦受灾群众“两不愁三保障”、家庭收入等重点内容,开辟监测帮扶“绿色通道”,通过住房保障、务工就业保障等措施,严防受灾群众因灾致贫、返贫。截至4月13日,已编制“一户一策”方案35954户,开工18000户,竣工554户;避险搬迁3876户,开工1151户。
距离地震灾害已经过去近四个月,一百多天来,从政府部门的大力扶持,到社会各界的关心关爱,再到乡里乡亲的互相帮助,如今,灾区重建之路铺满阳光,这里的群众在家乡温暖的怀抱里重启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