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时评 党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创 视频 省委文件 新闻 政务 旅游 生态 体育 专题 图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藏文网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图说青海
匠心守护百年传统手工皮艺
——“非遗在青海”系列报道之四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尹耀增
发布时间:2024-05-19 09:31:17
编辑:易 娜
360截图20240519061657621

万德指导徒弟制作产品。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用量尺对齐量好,画出直线,小心割开。”“你们两个拿好,照我的样子做。”

  5月13日,记者来到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西海镇“嘉福苍”手工皮艺工作室,手工皮艺省级非遗项目州级代表性传承人万德正在指导学徒从整张牛皮上切割需要的材料。

  “今天,我们来做个藏族传统的物件:马靽。你们注意看,认真学。”万德坐在轮椅上,对两个徒弟说。

  两个徒弟认真地点点头。

  万德神情专注,用传统的割刀,很熟练地切下来一条长约50厘米、宽约6厘米的熟牛皮,用木槌进行敲打,一直打到牛皮变软,然后再用割刀割出几条更细的长条,用牛角把这些细条从上到下缠绕着穿在一起,就像编辫子那样。编好之后,再把磨制好的小牛角拴在上面,叫做靽扣。

  “以前牧民放马的时候,会用毛绳、皮绳把马的两个前蹄和一个后蹄靽住,为了能让马在周围吃草,又能随时抓住,所以就发明了这个‘三脚靽’。”万德耐心地向徒弟介绍马靽的来历。

  62岁的万德作为“嘉福苍”手工皮艺的第四代传承人,对自己的工作充满了热爱。说起手工皮艺学习制作的经历,他的眼睛一下子亮了。

  12岁时,因为从马上掉下来摔断了腿,万德在当藏医的舅爷家休养,也让他第一次接触到了皮雕技艺。而那时的他从未想过皮雕会成为他后半生的“事业”。

  42岁那年,万德因为意外导致双腿瘫痪,从一个高大魁梧的汉子突然变成了残疾人,巨大的心理落差让他变得非常沮丧。在家人、朋友和残疾病友的关心和鼓励下,万德重新振作起来,2009年,他重新拾起从小喜欢的皮雕手艺。

  “嘉福苍”手工皮艺是嘉福苍家族几代传承人在长期游牧生活中发挥聪明才智,逐渐形成的具有藏族游牧文化特色的传统手工皮具制作技艺,产品推崇绝对真皮和传统手工的严谨与完美融合,到万德这一辈是第四代。

  “我舅爷出生在达玉部落一个藏医和手工皮具制作世家,他不仅是远近闻名的藏医,更是精通皮雕的手工艺人。12岁那年,舅爷偶尔让我用一根麝牙帮他压已在牛皮上割好的各种图案的刀线印的时候,我才发现原来那些刀线印是动物和花草的轮廓线。”

  舅爷发现万德对这门手艺兴趣大、有悟性,于是决定将这门皮雕手艺毫无保留的传给他。在舅爷的亲授下,万德很快就能够独立完成割线、压擦、缝制等工序,慢慢又学会了祖传的“乳鞣革”加工技术以及后期处理的方法。

  随着社会的进步特别是互联网的普及,各种新鲜事物层出不穷,传统手工艺面临着挑战和机遇。

  “我认为在互联网时代残疾人和健康人没有什么区别,要利用互联网保护传承我们的传统手工艺。”因为行动不便,他自费聘请四川大学美术系的专业教师给自己远程授课,系统学习油画、水彩画、色彩搭配、色彩明暗处理等技巧。

  为了让传统藏族皮雕有更广阔的生存空间,他还在网络上学习西方皮雕技艺,将现代的工艺融合到藏族皮雕工艺中,用新的手法诠释传统技艺。他的高端藏式复古箱包、钱夹、箭具、腰带、壁饰、商务礼品等,可凸显客户个性,并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寄托在产品上。

  “现在人们对民族民间个性化手工制品的喜爱远远超过机械流水线生产的产品,个性化高端定制皮艺已成为发展的主流趋势。传承和发展这‘嘉福苍’手工皮雕皮塑就必须在继承中不断创新,注入新的活力。”万德说,由此,他开创出了集艺术观赏性、历史文化性、唯一性、收藏性为一体的高端、个性化的皮雕新型工艺。

  环顾工作室,可以看到,除了传统的“非遗”产品外,还有箱包、钱包、手机套、摆件、箭具、腰带等个性化私人定制品以及鼠标垫、生肖钥匙牌、钥匙扣、手机号牌、装饰品等大众旅游创意纪念品。

  为了保护和传承藏族手工皮艺,万德每天都会有近八九个小时在工作室度过,身边的朋友看到万德握工具而肿胀的手和僵硬的身体,都会劝他做一些低廉的东西,或者是上生产线批量生产。听到这些,万德总是摆手拒绝。“如果我只是为了挣钱就不会辛苦地坚持。传承民族手工艺并发扬光大,任何时候我都不会改变手工制作的原则、降低工艺标准。”万德坚定地说。

  这些传统手工制作的皮具造型别致,具有浓郁淳朴的地域民族风情和草原文化特征,蕴藏着藏族人民的审美意识、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等雪域文明的文化基因,体现了藏族人民的集体智慧和创造力,是研究中国藏民族文化、生活、习俗等变迁发展的重要历史见证。

  据海北州文化馆馆长普毛扎西介绍,目前海北已初步建立起国家、省、州、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建立健全了保护传承制度,为非遗保护工作的有序开展打好了基础。

  而在“五一”期间,海北州精选了12项优秀非遗代表性项目和26名非遗传承人及200余件文创产品进行集中展示展览,“嘉福苍”手工皮艺也参与其中。

  “我们精选了一些获奖和最新制作的产品参加展览,就是为了让更多人了解我们的传统手工皮艺,宣传好非遗的传承保护工作,助力海北旅游业发展。”万德说。

推荐阅读
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陈刚主持
青海省绿色算力招商引资座谈会召开 吴晓军出席
青海省广泛开展“5·18”国际博物馆日宣传活动
“青超联赛”揭幕战 西宁夏都队战平果洛格萨尔队
“石榴花开在青海”主题征文启事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2023年度媒体社会责任报告
西宁市总工会推出多项服务满足群众就业需求
海南州:举办系列活动迎接"5·18国际博物馆日"
24H热点
“青超”联赛球员风采
藏文化博物馆,让历史照亮未来
湿地公园生态美
从校园运动会透视五育融合
青海省博物馆流动展览走进湟川中学
【乡村振兴在青海】发羊财 强产业 富牧民
【平安建设在身边】“朝曦”为民睦邻里
一场足球赛凝聚兄弟情
以热爱之名,赴一场足球之约
【祖国好 家乡美】90后小伙返乡创业记
热点图片
“青超”联赛球员风采
“青超”联赛球员风采
藏文化博物馆,让历史照亮未来
藏文化博物馆,让历...
湿地公园生态美
湿地公园生态美
从校园运动会透视五育融合
从校园运动会透视五...
青海省博物馆流动展览走进湟川中学
青海省博物馆流动展...
【乡村振兴在青海】发羊财 强产业 富牧民
【乡村振兴在青海】...
【平安建设在身边】“朝曦”为民睦邻里
【平安建设在身边】...
一场足球赛凝聚兄弟情
一场足球赛凝聚兄弟情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
 
img

匠心守护百年传统手工皮艺
——“非遗在青海”系列报道之四

青海日报
2024-05-19 09:31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img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img

匠心守护百年传统手工皮艺
——“非遗在青海”系列报道之四

青海日报
2024-05-19 09:31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保存图片

匠心守护百年传统手工皮艺
——“非遗在青海”系列报道之四

  • 2024-05-19 09:31:17
  • 来源:青海日报
360截图20240519061657621

万德指导徒弟制作产品。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用量尺对齐量好,画出直线,小心割开。”“你们两个拿好,照我的样子做。”

  5月13日,记者来到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西海镇“嘉福苍”手工皮艺工作室,手工皮艺省级非遗项目州级代表性传承人万德正在指导学徒从整张牛皮上切割需要的材料。

  “今天,我们来做个藏族传统的物件:马靽。你们注意看,认真学。”万德坐在轮椅上,对两个徒弟说。

  两个徒弟认真地点点头。

  万德神情专注,用传统的割刀,很熟练地切下来一条长约50厘米、宽约6厘米的熟牛皮,用木槌进行敲打,一直打到牛皮变软,然后再用割刀割出几条更细的长条,用牛角把这些细条从上到下缠绕着穿在一起,就像编辫子那样。编好之后,再把磨制好的小牛角拴在上面,叫做靽扣。

  “以前牧民放马的时候,会用毛绳、皮绳把马的两个前蹄和一个后蹄靽住,为了能让马在周围吃草,又能随时抓住,所以就发明了这个‘三脚靽’。”万德耐心地向徒弟介绍马靽的来历。

  62岁的万德作为“嘉福苍”手工皮艺的第四代传承人,对自己的工作充满了热爱。说起手工皮艺学习制作的经历,他的眼睛一下子亮了。

  12岁时,因为从马上掉下来摔断了腿,万德在当藏医的舅爷家休养,也让他第一次接触到了皮雕技艺。而那时的他从未想过皮雕会成为他后半生的“事业”。

  42岁那年,万德因为意外导致双腿瘫痪,从一个高大魁梧的汉子突然变成了残疾人,巨大的心理落差让他变得非常沮丧。在家人、朋友和残疾病友的关心和鼓励下,万德重新振作起来,2009年,他重新拾起从小喜欢的皮雕手艺。

  “嘉福苍”手工皮艺是嘉福苍家族几代传承人在长期游牧生活中发挥聪明才智,逐渐形成的具有藏族游牧文化特色的传统手工皮具制作技艺,产品推崇绝对真皮和传统手工的严谨与完美融合,到万德这一辈是第四代。

  “我舅爷出生在达玉部落一个藏医和手工皮具制作世家,他不仅是远近闻名的藏医,更是精通皮雕的手工艺人。12岁那年,舅爷偶尔让我用一根麝牙帮他压已在牛皮上割好的各种图案的刀线印的时候,我才发现原来那些刀线印是动物和花草的轮廓线。”

  舅爷发现万德对这门手艺兴趣大、有悟性,于是决定将这门皮雕手艺毫无保留的传给他。在舅爷的亲授下,万德很快就能够独立完成割线、压擦、缝制等工序,慢慢又学会了祖传的“乳鞣革”加工技术以及后期处理的方法。

  随着社会的进步特别是互联网的普及,各种新鲜事物层出不穷,传统手工艺面临着挑战和机遇。

  “我认为在互联网时代残疾人和健康人没有什么区别,要利用互联网保护传承我们的传统手工艺。”因为行动不便,他自费聘请四川大学美术系的专业教师给自己远程授课,系统学习油画、水彩画、色彩搭配、色彩明暗处理等技巧。

  为了让传统藏族皮雕有更广阔的生存空间,他还在网络上学习西方皮雕技艺,将现代的工艺融合到藏族皮雕工艺中,用新的手法诠释传统技艺。他的高端藏式复古箱包、钱夹、箭具、腰带、壁饰、商务礼品等,可凸显客户个性,并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寄托在产品上。

  “现在人们对民族民间个性化手工制品的喜爱远远超过机械流水线生产的产品,个性化高端定制皮艺已成为发展的主流趋势。传承和发展这‘嘉福苍’手工皮雕皮塑就必须在继承中不断创新,注入新的活力。”万德说,由此,他开创出了集艺术观赏性、历史文化性、唯一性、收藏性为一体的高端、个性化的皮雕新型工艺。

  环顾工作室,可以看到,除了传统的“非遗”产品外,还有箱包、钱包、手机套、摆件、箭具、腰带等个性化私人定制品以及鼠标垫、生肖钥匙牌、钥匙扣、手机号牌、装饰品等大众旅游创意纪念品。

  为了保护和传承藏族手工皮艺,万德每天都会有近八九个小时在工作室度过,身边的朋友看到万德握工具而肿胀的手和僵硬的身体,都会劝他做一些低廉的东西,或者是上生产线批量生产。听到这些,万德总是摆手拒绝。“如果我只是为了挣钱就不会辛苦地坚持。传承民族手工艺并发扬光大,任何时候我都不会改变手工制作的原则、降低工艺标准。”万德坚定地说。

  这些传统手工制作的皮具造型别致,具有浓郁淳朴的地域民族风情和草原文化特征,蕴藏着藏族人民的审美意识、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等雪域文明的文化基因,体现了藏族人民的集体智慧和创造力,是研究中国藏民族文化、生活、习俗等变迁发展的重要历史见证。

  据海北州文化馆馆长普毛扎西介绍,目前海北已初步建立起国家、省、州、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建立健全了保护传承制度,为非遗保护工作的有序开展打好了基础。

  而在“五一”期间,海北州精选了12项优秀非遗代表性项目和26名非遗传承人及200余件文创产品进行集中展示展览,“嘉福苍”手工皮艺也参与其中。

  “我们精选了一些获奖和最新制作的产品参加展览,就是为了让更多人了解我们的传统手工皮艺,宣传好非遗的传承保护工作,助力海北旅游业发展。”万德说。

作者 尹耀增
编辑:易 娜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