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时评 党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创 视频 省委文件 新闻 政务 旅游 生态 体育 专题 图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藏文网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青海新闻
【再走青藏线——传承弘扬“两路”精神】
在柴达木第一镇感受精神的力量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张洪旭 才贡加
发布时间:2024-08-15 07:14:57
编辑:何继红
记者在陈列馆拍摄视频。张洪旭 摄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7月30日,晴,海拔:2950米。

  地点:都兰县香日德镇上柴开村

  7月的柴达木盆地,八百里瀚海苍茫壮阔。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一路向西南,行驶270多公里,报道组来到109沿线的都兰县香日德镇。

  香日德是藏语,意为“树木繁多的村庄”。1951年8月22日,西北进藏部队十八军独立支队在这里举行向西藏和平进军的誓师大会。两年后,西藏运输总队组建,大本营就设在香日德,担任运输总队政委的是“青藏公路之父”慕生忠。

  据现存的西藏运输总队文档资料显示,青藏公路修建时,香日德是物资、人力、驮畜汇集的枢纽。三次进藏过程中征调到香日德镇的骆驼超过十万峰,占到当时全国骆驼数量的80%以上。

  历史上的都兰曾是柴达木盆地的行政中心,是丝绸之路南线上的经济文化重镇,千年前声声驼铃就在这里响起。历史总是惊人的巧合。70多年前,也正是从香日德开始进藏部队的驼铃声,响遍了青藏大地。

  在“柴达木第一镇历史陈列馆”,我们仿佛听到了那一声声驼铃的回响。陈列馆位于香日德镇西面4公里处的上柴开村,同行的香日德镇政府工作人员陶世卫告诉记者,村落位于柴开滩上部,因而得名上柴开。

  放眼望去,村落周边麦浪滚滚,一片片油菜花青黄相间,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显得格外好看。村庄内,干净整洁的乡村道路连通着一座座农家小院,一幅和美乡村的生态画卷在这里徐徐展开。

记者在陈列馆进行拍照。张洪旭 摄

  在陈列馆第一展厅中央一个四方形的沙盘上,香日德镇的地理地貌一目了然。南部是昆仑山支脉布尔汗布达山,东北部为荒漠地带,东南连接德令哈,格尔木和都兰、玛多两市两县,县域内与香加乡、巴隆乡、宗加镇接壤。香日德河横断镇区,将其分为河东、河西两部分,109国道横穿镇区。

  不难看出,香日德镇区位优势独特,水力资源丰富。但为何得名柴达木第一镇?上柴开村党支部书记白文军看出了我们的疑惑:“香日德镇是海西州设立的第一个建制镇,也是全州人口最多的乡镇,其0.8万公顷耕地占全州耕种面积的十分之一,享有‘柴达木粮仓’之称,这里也曾是世界高产纪录的诞生地。”

  进入第二展厅,几十个圆柱形玻璃容器映入眼帘,其内装满小麦、青稞、藜麦等十多种作物的种子。“展厅记录着香日德镇种业的发展历程,从‘昆仑15号’青稞到‘柴青一号’青稞、从‘青春38号’小麦到‘高原448’小麦,各种型号的种子都是香日德镇种业发展的见证。”白文军介绍,香日德土壤属棕钙土、富硒,适合农作物生长,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连续三次创造春小麦全国单产纪录。1984年,香日德小麦创下单产1006.65公斤的世界高产纪录,这也将柴达木绿洲农业载入世界农业史册。

  “修筑青藏公路之前,慕生忠将军曾两次进藏,两次都是从香日德镇出发……”跟随白文军的脚步,我们来到第三展厅。为赓续红色血脉,2021年香日德镇工作人员打造了由“青藏线上梦驼铃”和“瀚海绿洲奏华章”两个单元组成的第三展厅。据了解,自2018年陈列馆开馆以来,已有三千余人次来这里接受“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拼搏、甘当路石,军民一家、民族团结”的“两路”精神的洗礼。

  徜徉展厅,每走一步都能与70年前筑路大军战天斗地的场景及庄稼人亲手制造的生产工具“撞个满怀”,馆内展品丰富,多数老物件由村民自发捐赠,默默述说着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尤其是慕生忠将军的雕像,驻足端详,坚毅的目光、挺拔的身姿,仿佛在向我们传递着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力量。报道组记者潘昊感慨:“这座雕像不仅是对一位将军的纪念,更是对一种精神、一种信仰、一种责任的铭记……”

推荐阅读
陈刚在海东市督导调研稳增长工作
省政府常务会议召开 吴晓军主持
青海西宁:中医药文化进商圈
青海西宁:塔尔沟村孩子们的精彩暑假从体育开始
省委网信办公布"清朗"系列专项行动整治典型案例
青海全民阅读推广中心、推广站点拟确定对象公示
西宁市:举报“豹街”价格违法行为有奖
青海省大通县全力以赴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24H热点
【再走青藏线——传承弘扬“两路”精神】在柴达木...
羊曲水电站成功下闸蓄水
《青海·我们的国家公园(第二季)》在央视首播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实干担当把...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论坛在西宁开幕
全省信访工作法治化推进会召开
【祖国好 家乡美】一条羊绒围巾 浓浓家乡情怀
【牢记嘱托 实干笃行·打造生态文明高地】生态扬帆...
吴晓军在青海省十大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培育建设工...
省政府与商务部签署共同推动商务高质量发展框架协...
热点图片
哇让抽蓄电站业主营地主楼按期顺利封顶
哇让抽蓄电站业主营...
2024,雪豹与西宁深情相拥——西宁打造“雪豹之都”系列报道①
2024,雪豹与西宁深...
青蓝之境 琮琤我心——“游历青海”系列报道之一
青蓝之境 琮琤我心—...
心怀“国之大者” 守护“中华水塔”
心怀“国之大者” 守...
高原红果 “红”了高原——“打造青字号 走好振兴路”系列报道之八
高原红果 “红”了高...
大湖观澜——“呵护碧波荡漾的青海湖”蹲点调研采访(上)
大湖观澜——“呵护...
青海都兰:首届柴达木枸杞采摘季系列活动启幕
青海都兰:首届柴达...
凝聚“精气神” 奔向新生活
凝聚“精气神” 奔向...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
 
img

【再走青藏线——传承弘扬“两路”精神】
在柴达木第一镇感受精神的力量

青海日报
2024-08-15 07:14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img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img

【再走青藏线——传承弘扬“两路”精神】
在柴达木第一镇感受精神的力量

青海日报
2024-08-15 07:14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保存图片

【再走青藏线——传承弘扬“两路”精神】
在柴达木第一镇感受精神的力量

  • 2024-08-15 07:14:57
  • 来源:青海日报
记者在陈列馆拍摄视频。张洪旭 摄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7月30日,晴,海拔:2950米。

  地点:都兰县香日德镇上柴开村

  7月的柴达木盆地,八百里瀚海苍茫壮阔。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一路向西南,行驶270多公里,报道组来到109沿线的都兰县香日德镇。

  香日德是藏语,意为“树木繁多的村庄”。1951年8月22日,西北进藏部队十八军独立支队在这里举行向西藏和平进军的誓师大会。两年后,西藏运输总队组建,大本营就设在香日德,担任运输总队政委的是“青藏公路之父”慕生忠。

  据现存的西藏运输总队文档资料显示,青藏公路修建时,香日德是物资、人力、驮畜汇集的枢纽。三次进藏过程中征调到香日德镇的骆驼超过十万峰,占到当时全国骆驼数量的80%以上。

  历史上的都兰曾是柴达木盆地的行政中心,是丝绸之路南线上的经济文化重镇,千年前声声驼铃就在这里响起。历史总是惊人的巧合。70多年前,也正是从香日德开始进藏部队的驼铃声,响遍了青藏大地。

  在“柴达木第一镇历史陈列馆”,我们仿佛听到了那一声声驼铃的回响。陈列馆位于香日德镇西面4公里处的上柴开村,同行的香日德镇政府工作人员陶世卫告诉记者,村落位于柴开滩上部,因而得名上柴开。

  放眼望去,村落周边麦浪滚滚,一片片油菜花青黄相间,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显得格外好看。村庄内,干净整洁的乡村道路连通着一座座农家小院,一幅和美乡村的生态画卷在这里徐徐展开。

记者在陈列馆进行拍照。张洪旭 摄

  在陈列馆第一展厅中央一个四方形的沙盘上,香日德镇的地理地貌一目了然。南部是昆仑山支脉布尔汗布达山,东北部为荒漠地带,东南连接德令哈,格尔木和都兰、玛多两市两县,县域内与香加乡、巴隆乡、宗加镇接壤。香日德河横断镇区,将其分为河东、河西两部分,109国道横穿镇区。

  不难看出,香日德镇区位优势独特,水力资源丰富。但为何得名柴达木第一镇?上柴开村党支部书记白文军看出了我们的疑惑:“香日德镇是海西州设立的第一个建制镇,也是全州人口最多的乡镇,其0.8万公顷耕地占全州耕种面积的十分之一,享有‘柴达木粮仓’之称,这里也曾是世界高产纪录的诞生地。”

  进入第二展厅,几十个圆柱形玻璃容器映入眼帘,其内装满小麦、青稞、藜麦等十多种作物的种子。“展厅记录着香日德镇种业的发展历程,从‘昆仑15号’青稞到‘柴青一号’青稞、从‘青春38号’小麦到‘高原448’小麦,各种型号的种子都是香日德镇种业发展的见证。”白文军介绍,香日德土壤属棕钙土、富硒,适合农作物生长,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连续三次创造春小麦全国单产纪录。1984年,香日德小麦创下单产1006.65公斤的世界高产纪录,这也将柴达木绿洲农业载入世界农业史册。

  “修筑青藏公路之前,慕生忠将军曾两次进藏,两次都是从香日德镇出发……”跟随白文军的脚步,我们来到第三展厅。为赓续红色血脉,2021年香日德镇工作人员打造了由“青藏线上梦驼铃”和“瀚海绿洲奏华章”两个单元组成的第三展厅。据了解,自2018年陈列馆开馆以来,已有三千余人次来这里接受“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拼搏、甘当路石,军民一家、民族团结”的“两路”精神的洗礼。

  徜徉展厅,每走一步都能与70年前筑路大军战天斗地的场景及庄稼人亲手制造的生产工具“撞个满怀”,馆内展品丰富,多数老物件由村民自发捐赠,默默述说着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尤其是慕生忠将军的雕像,驻足端详,坚毅的目光、挺拔的身姿,仿佛在向我们传递着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力量。报道组记者潘昊感慨:“这座雕像不仅是对一位将军的纪念,更是对一种精神、一种信仰、一种责任的铭记……”

作者 张洪旭 才贡加
编辑:何继红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