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时评 党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创 视频 省委文件 新闻 政务 旅游 生态 体育 专题 图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藏文网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图说青海
【文化中国行】青海:博物馆里过大年正成为新年俗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2-02 09:42:07
编辑:崔永焘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记者 崔永焘 实习生 祁晓晓 报道)1月29日是农历正月初一,新春的钟声尚在耳畔回响,青海省博物馆第一批客人已经如约而至,他们开启别具匠心的文化寻宝之旅,探寻博物馆里的河湟年味。

DSC04918_副本

  步入展厅,一场精心设计的文化探秘活动正在上演。工作人员将蕴含春节密码的答题卡化作“文化锦囊”,巧妙融入“丝绸之路上的青海”“彩陶故里”等常设展览。从“五福临门”的甲骨文释义到“祭灶”习俗的文物佐证,从青海社火面具的非遗密码到蛇年生肖的文化解谜,每个展柜都暗藏文化玄机。手持寻宝图的观众穿梭其间,或驻足凝视彩陶漩涡纹中的“卍”字符,或揣摩青铜鸠杖首与长寿文化的关联,展厅里此起彼伏的讨论声,仿佛千年文明在当代的生动回响。

  “这个‘福’字里藏着多少文化密码?”在“墨香传福”体验区,书法家正在演示“五福”的不同书体。八旬老者带着孙辈挥毫泼墨,笔尖游走间讲述着“福倒(到)”的谐音智慧。转角处的非遗工坊里,土族盘绣艺人的银针翻飞,将蛇年纹样化作吉祥符;热贡唐卡画师则用矿物颜料勾勒出《九曲黄河灯阵图》,重现河湟古驿的元宵盛景。当现代科技遇上传统年俗,数字展厅里的AR春联创作、VR社火体验,更让年轻观众惊叹连连。

  1月30日,正月初二,又一批游客在预约的时间走进青海省博物馆,开启蛇年博物馆之旅。来自西宁市的孙启方带着儿子来到省博物馆参观,“宝宝,你的声音要小一些,不要影响到其他的游客,这里的每件文物都在讲述着青海过去的故事,也以千年文明之光,照耀着我们每一个青海人的前行之路。”

  自腊八节启动“博物馆里过大年”系列活动以来,青海省博物馆便开启“文化守岁”模式:腊月二十三的“五谷凝福”体验,让观众用喇家遗址出土的碳化谷粒拼贴年画;除夕夜的“文物跨年直播”,带网友云赏元代青花凤首壶上的祥瑞纹样;正月初五的“财神特别导览”,则揭秘馆藏“开元通宝”背后的丝路商贸史。

  据介绍,春节前三天,已有超过3万人次走进省博物馆,近距离触摸文化脉动,社交媒体上“#博物馆里寻年味#”话题阅读量突破千万。从单纯观赏到深度参与,从知识获取到文化认同,越来越多的青海人正在把“博物馆里过大年”演变为新的年俗。

推荐阅读
吴晓军春节前夕看望慰问各族各界干部群众
罗东川:让全省人民度过欢乐祥和平安幸福的节日
`2025“第一缕阳光”全球同拍中国年在青海启动
青海省30名药品安全社会监督员受聘上岗
青海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2024年度省委常委班子民主生活会征求意见公告
青海湟中:2025年社火调演活动启幕
民和:“古老戏剧活化石” 《目连宝卷》首演
24H热点
青海湟中:2025年社火调演活动启幕
【新春走基层】蛇年春节 邂逅一场“冰雪奇缘”
【文化中国行】新春藏戏热 共享文化年
青海民和:“古老戏剧活化石” 《目连宝卷》首演
【文化中国行】青海:博物馆里过大年正成为新年俗
“省博”传递文化热度 游客体验文化盛宴
春节24小时值守气象岗位
我省重点企业春节不停工力争“开门红”
【文化中国行】感受“非遗版”春节的国潮魅力
【新春走基层】【山乡新画卷】传统皮袄焕新光
热点图片
青海湟中:2025年社火调演活动启幕
青海湟中:2025年社...
【新春走基层】蛇年春节 邂逅一场“冰雪奇缘”
【新春走基层】蛇年...
【文化中国行】新春藏戏热 共享文化年
【文化中国行】新春...
青海民和:“古老戏剧活化石” 《目连宝卷》首演
青海民和:“古老戏...
【文化中国行】青海:博物馆里过大年正成为新年俗
【文化中国行】青海...
“省博”传递文化热度 游客体验文化盛宴
“省博”传递文化热...
春节24小时值守气象岗位
春节24小时值守气象岗位
我省重点企业春节不停工力争“开门红”
我省重点企业春节不...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
 
img

【文化中国行】青海:博物馆里过大年正成为新年俗

青海新闻网
2025-02-02 09:42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img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img

【文化中国行】青海:博物馆里过大年正成为新年俗

青海新闻网
2025-02-02 09:42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保存图片

【文化中国行】青海:博物馆里过大年正成为新年俗

  • 2025-02-02 09:42:07
  • 来源:青海新闻网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记者 崔永焘 实习生 祁晓晓 报道)1月29日是农历正月初一,新春的钟声尚在耳畔回响,青海省博物馆第一批客人已经如约而至,他们开启别具匠心的文化寻宝之旅,探寻博物馆里的河湟年味。

DSC04918_副本

  步入展厅,一场精心设计的文化探秘活动正在上演。工作人员将蕴含春节密码的答题卡化作“文化锦囊”,巧妙融入“丝绸之路上的青海”“彩陶故里”等常设展览。从“五福临门”的甲骨文释义到“祭灶”习俗的文物佐证,从青海社火面具的非遗密码到蛇年生肖的文化解谜,每个展柜都暗藏文化玄机。手持寻宝图的观众穿梭其间,或驻足凝视彩陶漩涡纹中的“卍”字符,或揣摩青铜鸠杖首与长寿文化的关联,展厅里此起彼伏的讨论声,仿佛千年文明在当代的生动回响。

  “这个‘福’字里藏着多少文化密码?”在“墨香传福”体验区,书法家正在演示“五福”的不同书体。八旬老者带着孙辈挥毫泼墨,笔尖游走间讲述着“福倒(到)”的谐音智慧。转角处的非遗工坊里,土族盘绣艺人的银针翻飞,将蛇年纹样化作吉祥符;热贡唐卡画师则用矿物颜料勾勒出《九曲黄河灯阵图》,重现河湟古驿的元宵盛景。当现代科技遇上传统年俗,数字展厅里的AR春联创作、VR社火体验,更让年轻观众惊叹连连。

  1月30日,正月初二,又一批游客在预约的时间走进青海省博物馆,开启蛇年博物馆之旅。来自西宁市的孙启方带着儿子来到省博物馆参观,“宝宝,你的声音要小一些,不要影响到其他的游客,这里的每件文物都在讲述着青海过去的故事,也以千年文明之光,照耀着我们每一个青海人的前行之路。”

  自腊八节启动“博物馆里过大年”系列活动以来,青海省博物馆便开启“文化守岁”模式:腊月二十三的“五谷凝福”体验,让观众用喇家遗址出土的碳化谷粒拼贴年画;除夕夜的“文物跨年直播”,带网友云赏元代青花凤首壶上的祥瑞纹样;正月初五的“财神特别导览”,则揭秘馆藏“开元通宝”背后的丝路商贸史。

  据介绍,春节前三天,已有超过3万人次走进省博物馆,近距离触摸文化脉动,社交媒体上“#博物馆里寻年味#”话题阅读量突破千万。从单纯观赏到深度参与,从知识获取到文化认同,越来越多的青海人正在把“博物馆里过大年”演变为新的年俗。

编辑:崔永焘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