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时评 党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创 视频 省委文件 新闻 政务 旅游 生态 体育 专题 图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藏文网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图说青海
我省首次监测到黑颈鹤等鸟类越冬
来源:西宁晚报
作者:师晓琼
发布时间:2025-02-25 08:51:32
编辑:曹茂山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2月24日,我省第29个世界湿地日宣传活动在西宁湟水国家湿地公园启幕,今年全球主题为“保护湿地,共筑未来”,活动期间,我省以丰富的生态资源和扎实的保护成效为背景,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展现湿地保护成果,呼吁公众共同守护“地球之肾”。

  据了解,根据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和2021年度国土变更调查结果,我省湿地面积713万公顷,占全省国土面积的9.89%,占全国湿地总面积的12.64%,位居全国前列。全省已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为基础、湿地公园为补充的湿地保护体系,加快整合优化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高质量推进三江源、青海湖两处湿地类型国家公园建设。建有青海湖鸟岛、扎陵湖、鄂陵湖、玉树隆宝滩4处国际重要湿地,曲麻莱德曲源、乌兰都兰湖、泽库泽曲3处国家重要湿地,建成国家湿地公园19处,认定省级重要湿地32处,将全省一半以上的湿地纳入自然保护地范围。探索扩充城镇“绿肺”新路径,全省建成小微湿地13处,成为生态城市、乡村振兴的靓丽名片。通过努力,初步形成了以国家公园为主体,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为基础,湿地公园为补充的湿地保护新体系。近年来,重点在三江源、青海湖、柴达木、祁连山以及河湟地区实施湿地保护修复项目231项,采取封育、退化湿地修复、地形地貌修复整治、自然湿地岸线维护、栖息地修复、水系连通、巡护管护、动态监测及小微湿地建设等技术措施,湿地生态系统质量稳步提升。

  今年元月,省林业和草原局发布的越冬水鸟监测数据显示,全省共记录越冬水鸟42种57298只,较2024年增长164.4%,值得一提的是今年首次监测到黑颈鹤、灰鹤等鸟类在我省越冬,国家二级保护鸟类大天鹅、疣鼻天鹅、灰鹤等数量达1784只。尤为瞩目的是,一只蒙古国环志的大天鹅连续14年在我省黄河流域越冬,成为生态保护的生动注脚。监测还发现红胸秋沙鸭、普通燕鸥等水鸟新纪录,印证了湿地生境的持续改善。

推荐阅读
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扩大)学习会
全省审计工作会议召开 罗东川出席并讲话
`2025“第一缕阳光”全球同拍中国年在青海启动
青海省30名药品安全社会监督员受聘上岗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许可信息
青海省拟申报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名单公示
海北全面打响春耕备耕主动仗
海南州建成95座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
24H热点
梦起初春时,努力向未来——2025年西宁地区中...
【报效祖国 建功西部】返乡逐梦 青春无悔——记海...
乡村奏响惠民曲 幸福生活踏歌来
民和8000余名灾后重建地学生踏春迎开学
“吒”味十足 AI科技抢眼 新元素点亮新学期
宣讲中央一号文件 解锁村民幸福密码
西宁:巡游网约公交车便捷市民出行
开工!大通县150名劳动力点对点输出
持续出圈,西宁缘何屡屡上榜——探秘西宁“避暑旅...
18匹狼一字排开 狼群现身黄河源头
热点图片
梦起初春时,努力向未来——2025年西宁地区中小学春季开学见闻
梦起初春时,努力向...
【报效祖国 建功西部】返乡逐梦 青春无悔——记海东市乐都区瞿昙镇徐家台村党支部书记李金善
【报效祖国 建功西部...
乡村奏响惠民曲 幸福生活踏歌来
乡村奏响惠民曲 幸福...
民和8000余名灾后重建地学生踏春迎开学
民和8000余名灾后重...
“吒”味十足 AI科技抢眼 新元素点亮新学期
“吒”味十足 AI科技...
宣讲中央一号文件 解锁村民幸福密码
宣讲中央一号文件 解...
西宁:巡游网约公交车便捷市民出行
西宁:巡游网约公交...
开工!大通县150名劳动力点对点输出
开工!大通县150名劳...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
 
img

我省首次监测到黑颈鹤等鸟类越冬

西宁晚报
2025-02-25 08:51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img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img

我省首次监测到黑颈鹤等鸟类越冬

西宁晚报
2025-02-25 08:51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保存图片

我省首次监测到黑颈鹤等鸟类越冬

  • 2025-02-25 08:51:32
  • 来源:西宁晚报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2月24日,我省第29个世界湿地日宣传活动在西宁湟水国家湿地公园启幕,今年全球主题为“保护湿地,共筑未来”,活动期间,我省以丰富的生态资源和扎实的保护成效为背景,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展现湿地保护成果,呼吁公众共同守护“地球之肾”。

  据了解,根据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和2021年度国土变更调查结果,我省湿地面积713万公顷,占全省国土面积的9.89%,占全国湿地总面积的12.64%,位居全国前列。全省已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为基础、湿地公园为补充的湿地保护体系,加快整合优化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高质量推进三江源、青海湖两处湿地类型国家公园建设。建有青海湖鸟岛、扎陵湖、鄂陵湖、玉树隆宝滩4处国际重要湿地,曲麻莱德曲源、乌兰都兰湖、泽库泽曲3处国家重要湿地,建成国家湿地公园19处,认定省级重要湿地32处,将全省一半以上的湿地纳入自然保护地范围。探索扩充城镇“绿肺”新路径,全省建成小微湿地13处,成为生态城市、乡村振兴的靓丽名片。通过努力,初步形成了以国家公园为主体,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为基础,湿地公园为补充的湿地保护新体系。近年来,重点在三江源、青海湖、柴达木、祁连山以及河湟地区实施湿地保护修复项目231项,采取封育、退化湿地修复、地形地貌修复整治、自然湿地岸线维护、栖息地修复、水系连通、巡护管护、动态监测及小微湿地建设等技术措施,湿地生态系统质量稳步提升。

  今年元月,省林业和草原局发布的越冬水鸟监测数据显示,全省共记录越冬水鸟42种57298只,较2024年增长164.4%,值得一提的是今年首次监测到黑颈鹤、灰鹤等鸟类在我省越冬,国家二级保护鸟类大天鹅、疣鼻天鹅、灰鹤等数量达1784只。尤为瞩目的是,一只蒙古国环志的大天鹅连续14年在我省黄河流域越冬,成为生态保护的生动注脚。监测还发现红胸秋沙鸭、普通燕鸥等水鸟新纪录,印证了湿地生境的持续改善。

作者 师晓琼
编辑:曹茂山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