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时评 党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创 视频 省委文件 新闻 政务 旅游 生态 体育 专题 图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藏文网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图说青海
全方位扩大内需 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护航”
——“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系列述评之二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王菲菲
发布时间:2025-03-05 08:43:47
编辑:曹茂山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全方位扩大有效需求是优化经济结构的重要引擎,也是实现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有力支撑。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2025年重点任务时,把“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摆在首位,并作出一系列具体部署。青海立足发展实际,围绕补短板、增后劲、惠民生,着力扩大有效需求,不断拓展内需市场,把各方面积极因素转化为发展实绩。

  大力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引进和培育商贸领域品牌,高水平办好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中国冰壶联赛、青超联赛等赛事;高质量推进“两重”建设,深化大规模设备更新,高效益用好政府投资;实施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完善产业链图谱、招商图谱,聚力打好“绿电牌”,全力促进民营经济发展……

  2024年以来,青海各地各部门统筹兼顾、协同发力,坚持扩大内需与优化供给“双轮驱动”,通过创新赋能、改革破障、开放聚力,持续推动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凝心聚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青海篇章。

QQ图片20250305055422企业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李娜 魏雅琪 陆广涛 摄
QQ图片20250305055430企业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增强投资动力   

  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引擎”

  内需是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扩大有效投资,是提振内需的关键。

  西宁机场三期正在收尾,格库铁路扩能改造主体工程完工,乐化高速、加西高速大通至西海段、青海湖旅游公路倒淌河至二郎剑段等公路建成,全省首条智慧公路投运,公路通车里程新增1755公里、总里程突破9万公里。西成铁路、同赛高速、湟西高速、共和机场等项目加快建设,小柴旦至老茫崖、贵德至尕巴松多公路等项目开工。那棱格勒河水利枢纽主体完工,引大济湟工程全面投运,柴达木水资源配置一期开工……

  2024年,青海重点领域投资全面发力,高质量推进“两重”建设,一体谋划、同步推进“硬投资”和“软建设”。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3%,争取“两重”资金51.8亿元,支持铁路、“三北”工程、城市地下管网、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高等教育提质等领域96个项目,能源投资增长14.7%,乐都至化隆等7条公路建成通车,新增公路通车里程1755公里,提前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

  在政策推动下,内需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青海省抢抓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加力机遇期,开展“一表一单一图一机制”穿透式调度,强化四端发力,出台抢抓机遇稳增长“1+5”政策体系,快速推出金融15条、房地产16条、工业12条等系列政策措施,深入实施“八大行动”,最大限度、最快速度释放政策刺激效应,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持续加大投资的新动能,正是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依托绿电丰沛、气候冷凉干燥洁净等资源优势,青海绿色算力聚势赋能,创新打造绿色算电产业协同发展新赛道,成为全国首个绿色算电协同试点省。国家电网青海电力公司建成全国首个清洁能源和绿色算力调度中心,国家超算无锡中心青海大学分中心、中国联通·阿里云万卡绿色算力、中国电信·金山智算中心等一大批项目点亮运行,中国移动、国家电投联建的全球首个“自发自储自用自保”绿色微电网万卡算力中心示范项目启动。

  随着一批批“重量级”项目落地投产,越来越多的项目潜能转化为发展动能,让产业“规划图”加速变成“实景图”。

QQ图片20250305055437企业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QQ图片20250305055444企业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扩大有效需求  

  为提振市场信心释放“强动能”

  全方位扩大有效需求,需要打好政策组合拳全方位提振消费。

  2024年3月,我国出台《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指出要“推动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同时明确“要结合各类设备和消费品更新换代差异化需求,加大财税、金融等政策支持”。

  对此,青海省快速落实一揽子增量政策,牵头制定“1+5”政策体系,尤其在全国率先出台加力“两新”18条措施,创新扩围新车购置、手机、智能家电、摩托车等大宗耐用消费品。

  “家里有一辆新能源汽车了,想再入手一辆,可以叠加优惠吗?”“税务干部上门辅导,就我们企业关注的政策难点、纳税申报等事项进行了详细解答,帮助我们懂政策、会操作。”“这政策可太好了,以前想都不敢想装修还能有补贴。”……

  政策实施以来,消费者换购热情高涨、百姓生活品质改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有力支撑了消费回升和经济增长,“两新”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2024年,青海省争取国债资金13.3亿元、落实省级配套资金8.4亿元,设备更新1853台套,创新扩围新车购置、家装换新、手机、智能家电等消费品,带动市场消费141.57亿元。

  持续激发潜能,不断释放消费和投资活力,才能有效扩大内需。去年以来,各地各部门加快打造消费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培育壮大新型消费,推进发展服务消费,稳定和扩大传统消费。开展消费促进年系列活动,省市县联动打造新春、惠享、乐游、嗨购主题消费季,一批烟火气息十足的特色商圈、网红景点、魅力夜市、人气餐馆引流效应明显,央视“三餐四季”让青海美食走向全国,雪豹元素点亮西宁新形象。

  为找准扩大内需的着力点,进一步激活经济增长新动能和新空间,青海着力培育壮大外贸主体,着力挖掘特色产业潜力。

  早上8时,从海拔约2600米的黄河上游龙羊峡水库出发,鲜美可口的虹鳟鱼片晚上8点即可到达大湾区香港市民的餐桌。2024年,在海关指导下,青海虹鳟鱼以“腹舱带货”方式出口泰国,最快15个小时到达泰国市场,最快12个小时可到达香港市民餐桌。而在青藏高原冷凉蔬菜种植基地,经过严格分拣、细致打包和高效装运,仅需24小时,香港市民便能品尝到来自高原的绿色美味。

  立足青海资源禀赋和区位特点,除了“双冷”产业的火热出圈,2024年,青海的冬虫夏草出口量值均居全国第一,养殖牦牛肉及其制品首次供港,冰鲜藏羊肉首次供澳,藜麦种子实现全国首次出口……青海绿色有机农畜产品出口“朋友圈”已扩大至50多个国家和地区。

QQ图片20250305055452企业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QQ图片20250305055500企业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激发主体活力  

  为加快向新发展凝聚“强合力”

  招商引资是经济发展的源头活水,是青海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牵引。

  2024年,青海交出了一份含金量十足的“成绩单”:项目签约方面,全省全年签订招商引资合作项目125个,签约总额1114.2亿元,超年度目标114.2亿元,同比增长4.5%。

  作为观察经济发展的重要窗口,“新春第一会”是定基调、树目标的最佳时机。2月6日,青海“新春第一会”——全省促就业促发展促团结招商引资大会在西宁召开,吹响拼经济的冲锋号。从会议提出的政策举措中,可以清晰洞察青海在高质量发展赛道上的行动方向与战略定位。

  与此同时,围绕“新春第一会”中心思想,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青海省关于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工作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若干措施》,从工作体系、招引方式、帮扶机制、支撑保障、营商环境五个方面提出23条措施,促进重大项目向青海省集聚,以招商引资工作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几日后,全省各地捷报频传:2月16日,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新年新签约重点项目第一批集中开工建设仪式,此次集中开工的5个重点项目,总投资2.72亿元;2月20日,以“共建新质海东 同享绿算未来”为主题的海东市绿色算力产业集中签约暨推介活动举行,共签订2份长期战略协议、4份框架协议、6份项目投资协议,意向投资140亿元……

  这些重大项目为何选择落户青海?答案是日益完善的产业生态和优良的营商环境,让企业放心安心。

  近年来,青海倾力做实政务服务、市场发展、投资兴业、法治保障“四篇文章”,先后开展营商环境“建设年”“优化年”“攻坚年”“提升年”,梯次推出营商环境改革1.0、2.0、3.0、4.0版,营商便利度较2019年提升65%,跑出了营商环境优化“加速度”。

  唯有加力加速、久久为功,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才能以营商环境之“优”促经营主体之“强”、谋高质量发展之“进”、聚新青海建设之“势”。今年,青海将聚焦企业所急所需所期,打造政府诚信、企业舒心、办事高效的一流营商环境,助力全省招商引资工作迈上新台阶。

  贯彻落实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积极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常态化助企暖企,帮助企业化解发展难题,健全民营企业常态化沟通交流和解决问题机制,建好用好民营经济发展综合服务平台;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鼓励和引导发展要素向优势产业集聚……

  奋斗在春天里,全力以赴拼经济,全方位扩大内需,让高质量发展成为青海最鲜明的标识!

推荐阅读
青海代表团举行全体会议 吴晓军主持并讲话
罗东川:以自我革命精神引领海西高质量发展
`2025“第一缕阳光”全球同拍中国年在青海启动
青海省30名药品安全社会监督员受聘上岗
2024年青海省出版系列高级职称任职资格人员公示
青海省2025年“春风行动”省级专场招聘活动公告
西宁市成立生态环保要素保障服务团队
55家企业齐聚湟中招贤纳士
24H热点
格尔木铁路货运“加速跑”
青海互助:农技下乡护航“三农”
【感党恩 听党话 跟党走·和谐青海行】呵护“光明”...
【文化中国行】龙舞彩袖 非遗焕新——互助土族自治...
牛世林:村民们心中的“健康守护者”
“春风”送岗暖意浓 供需两旺活力足——2025年“春...
“春风行动”助力残疾人圆就业梦
憨态可掬!它们是祁连山最靓的崽
【感党恩 听党话 跟党走·和谐青海行】吃上生态饭 ...
【坚定信心 实干争先】保障春耕钾肥供应 助力乡村...
热点图片
格尔木铁路货运“加速跑”
格尔木铁路货运“加...
青海互助:农技下乡护航“三农”
青海互助:农技下乡...
【感党恩 听党话 跟党走·和谐青海行】呵护“光明” 让爱看得见
【感党恩 听党话 跟...
【文化中国行】龙舞彩袖 非遗焕新——互助土族自治县“二月二”传统擂台庙会暨“非遗宣传周”展示活动见闻
【文化中国行】龙舞...
牛世林:村民们心中的“健康守护者”
牛世林:村民们心中...
“春风”送岗暖意浓 供需两旺活力足——2025年“春风行动”省级专场招聘会见闻
“春风”送岗暖意浓 ...
“春风行动”助力残疾人圆就业梦
“春风行动”助力残...
憨态可掬!它们是祁连山最靓的崽
憨态可掬!它们是祁...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
 
img

全方位扩大内需 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护航”
——“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系列述评之二

青海日报
2025-03-05 08:43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img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img

全方位扩大内需 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护航”
——“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系列述评之二

青海日报
2025-03-05 08:43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保存图片

全方位扩大内需 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护航”
——“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系列述评之二

  • 2025-03-05 08:43:47
  • 来源:青海日报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全方位扩大有效需求是优化经济结构的重要引擎,也是实现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有力支撑。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2025年重点任务时,把“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摆在首位,并作出一系列具体部署。青海立足发展实际,围绕补短板、增后劲、惠民生,着力扩大有效需求,不断拓展内需市场,把各方面积极因素转化为发展实绩。

  大力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引进和培育商贸领域品牌,高水平办好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中国冰壶联赛、青超联赛等赛事;高质量推进“两重”建设,深化大规模设备更新,高效益用好政府投资;实施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完善产业链图谱、招商图谱,聚力打好“绿电牌”,全力促进民营经济发展……

  2024年以来,青海各地各部门统筹兼顾、协同发力,坚持扩大内需与优化供给“双轮驱动”,通过创新赋能、改革破障、开放聚力,持续推动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凝心聚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青海篇章。

QQ图片20250305055422企业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李娜 魏雅琪 陆广涛 摄
QQ图片20250305055430企业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增强投资动力   

  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引擎”

  内需是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扩大有效投资,是提振内需的关键。

  西宁机场三期正在收尾,格库铁路扩能改造主体工程完工,乐化高速、加西高速大通至西海段、青海湖旅游公路倒淌河至二郎剑段等公路建成,全省首条智慧公路投运,公路通车里程新增1755公里、总里程突破9万公里。西成铁路、同赛高速、湟西高速、共和机场等项目加快建设,小柴旦至老茫崖、贵德至尕巴松多公路等项目开工。那棱格勒河水利枢纽主体完工,引大济湟工程全面投运,柴达木水资源配置一期开工……

  2024年,青海重点领域投资全面发力,高质量推进“两重”建设,一体谋划、同步推进“硬投资”和“软建设”。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3%,争取“两重”资金51.8亿元,支持铁路、“三北”工程、城市地下管网、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高等教育提质等领域96个项目,能源投资增长14.7%,乐都至化隆等7条公路建成通车,新增公路通车里程1755公里,提前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

  在政策推动下,内需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青海省抢抓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加力机遇期,开展“一表一单一图一机制”穿透式调度,强化四端发力,出台抢抓机遇稳增长“1+5”政策体系,快速推出金融15条、房地产16条、工业12条等系列政策措施,深入实施“八大行动”,最大限度、最快速度释放政策刺激效应,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持续加大投资的新动能,正是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依托绿电丰沛、气候冷凉干燥洁净等资源优势,青海绿色算力聚势赋能,创新打造绿色算电产业协同发展新赛道,成为全国首个绿色算电协同试点省。国家电网青海电力公司建成全国首个清洁能源和绿色算力调度中心,国家超算无锡中心青海大学分中心、中国联通·阿里云万卡绿色算力、中国电信·金山智算中心等一大批项目点亮运行,中国移动、国家电投联建的全球首个“自发自储自用自保”绿色微电网万卡算力中心示范项目启动。

  随着一批批“重量级”项目落地投产,越来越多的项目潜能转化为发展动能,让产业“规划图”加速变成“实景图”。

QQ图片20250305055437企业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QQ图片20250305055444企业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扩大有效需求  

  为提振市场信心释放“强动能”

  全方位扩大有效需求,需要打好政策组合拳全方位提振消费。

  2024年3月,我国出台《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指出要“推动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同时明确“要结合各类设备和消费品更新换代差异化需求,加大财税、金融等政策支持”。

  对此,青海省快速落实一揽子增量政策,牵头制定“1+5”政策体系,尤其在全国率先出台加力“两新”18条措施,创新扩围新车购置、手机、智能家电、摩托车等大宗耐用消费品。

  “家里有一辆新能源汽车了,想再入手一辆,可以叠加优惠吗?”“税务干部上门辅导,就我们企业关注的政策难点、纳税申报等事项进行了详细解答,帮助我们懂政策、会操作。”“这政策可太好了,以前想都不敢想装修还能有补贴。”……

  政策实施以来,消费者换购热情高涨、百姓生活品质改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有力支撑了消费回升和经济增长,“两新”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2024年,青海省争取国债资金13.3亿元、落实省级配套资金8.4亿元,设备更新1853台套,创新扩围新车购置、家装换新、手机、智能家电等消费品,带动市场消费141.57亿元。

  持续激发潜能,不断释放消费和投资活力,才能有效扩大内需。去年以来,各地各部门加快打造消费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培育壮大新型消费,推进发展服务消费,稳定和扩大传统消费。开展消费促进年系列活动,省市县联动打造新春、惠享、乐游、嗨购主题消费季,一批烟火气息十足的特色商圈、网红景点、魅力夜市、人气餐馆引流效应明显,央视“三餐四季”让青海美食走向全国,雪豹元素点亮西宁新形象。

  为找准扩大内需的着力点,进一步激活经济增长新动能和新空间,青海着力培育壮大外贸主体,着力挖掘特色产业潜力。

  早上8时,从海拔约2600米的黄河上游龙羊峡水库出发,鲜美可口的虹鳟鱼片晚上8点即可到达大湾区香港市民的餐桌。2024年,在海关指导下,青海虹鳟鱼以“腹舱带货”方式出口泰国,最快15个小时到达泰国市场,最快12个小时可到达香港市民餐桌。而在青藏高原冷凉蔬菜种植基地,经过严格分拣、细致打包和高效装运,仅需24小时,香港市民便能品尝到来自高原的绿色美味。

  立足青海资源禀赋和区位特点,除了“双冷”产业的火热出圈,2024年,青海的冬虫夏草出口量值均居全国第一,养殖牦牛肉及其制品首次供港,冰鲜藏羊肉首次供澳,藜麦种子实现全国首次出口……青海绿色有机农畜产品出口“朋友圈”已扩大至50多个国家和地区。

QQ图片20250305055452企业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QQ图片20250305055500企业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激发主体活力  

  为加快向新发展凝聚“强合力”

  招商引资是经济发展的源头活水,是青海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牵引。

  2024年,青海交出了一份含金量十足的“成绩单”:项目签约方面,全省全年签订招商引资合作项目125个,签约总额1114.2亿元,超年度目标114.2亿元,同比增长4.5%。

  作为观察经济发展的重要窗口,“新春第一会”是定基调、树目标的最佳时机。2月6日,青海“新春第一会”——全省促就业促发展促团结招商引资大会在西宁召开,吹响拼经济的冲锋号。从会议提出的政策举措中,可以清晰洞察青海在高质量发展赛道上的行动方向与战略定位。

  与此同时,围绕“新春第一会”中心思想,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青海省关于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工作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若干措施》,从工作体系、招引方式、帮扶机制、支撑保障、营商环境五个方面提出23条措施,促进重大项目向青海省集聚,以招商引资工作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几日后,全省各地捷报频传:2月16日,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新年新签约重点项目第一批集中开工建设仪式,此次集中开工的5个重点项目,总投资2.72亿元;2月20日,以“共建新质海东 同享绿算未来”为主题的海东市绿色算力产业集中签约暨推介活动举行,共签订2份长期战略协议、4份框架协议、6份项目投资协议,意向投资140亿元……

  这些重大项目为何选择落户青海?答案是日益完善的产业生态和优良的营商环境,让企业放心安心。

  近年来,青海倾力做实政务服务、市场发展、投资兴业、法治保障“四篇文章”,先后开展营商环境“建设年”“优化年”“攻坚年”“提升年”,梯次推出营商环境改革1.0、2.0、3.0、4.0版,营商便利度较2019年提升65%,跑出了营商环境优化“加速度”。

  唯有加力加速、久久为功,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才能以营商环境之“优”促经营主体之“强”、谋高质量发展之“进”、聚新青海建设之“势”。今年,青海将聚焦企业所急所需所期,打造政府诚信、企业舒心、办事高效的一流营商环境,助力全省招商引资工作迈上新台阶。

  贯彻落实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积极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常态化助企暖企,帮助企业化解发展难题,健全民营企业常态化沟通交流和解决问题机制,建好用好民营经济发展综合服务平台;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鼓励和引导发展要素向优势产业集聚……

  奋斗在春天里,全力以赴拼经济,全方位扩大内需,让高质量发展成为青海最鲜明的标识!

作者 王菲菲
编辑:曹茂山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