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时评 党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创 视频 省委文件 新闻 政务 旅游 生态 体育 专题 图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藏文网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图说青海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科技助力智慧赋能 西宁城市治理越来越聪明
作者:季蓉
发布时间:2025-03-25 08:37:15
编辑:张小千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独居老人生命体征异常,系统第一时间通知家属;小区里孩子走丢了,智能算法快速锁定位置;学校后厨工作人员不戴口罩,系统自动报警……这些曾经出现在电影里的场景,如今正在西宁市一些地方变成现实。科技的力量,正助力城市治理走向精细化、智能化。   

QQ图片20250325061532工作人员利用数字科技全力护航城西区大型活动。

  小区有了AI“管家”

  “刘家寨小区有43栋住宅楼,住着900多户村民,常住人口有3175人,流动人口有3000多人。由于人员流动量大,长期以来小区管理难度大,现在好了,小区打造智慧社区以后,极大方便了我们的工作。”3月10日,西宁市城西区彭家寨镇刘家寨村党支部书记郑宝贵说。

  2023年,城西区抢占数字经济发展新赛道,建设了青藏高原第一座人工智能算力——青海昆仑人工智能算力中心。去年年初,城西区将刘家寨小区选定为中心11个特色应用场景之一——“智慧社区”应用场景。通过一系列建设,去年7月,小区村民正式开启智慧生活。

  “我们在小区主要通道、公共活动区域、单元楼入口等区域安装了280多台自带算法的AI摄像机。此外小区内原来安装的160多台摄像机也做了利旧和算法赋能。现在整套视频感知设备形成一张多维的感知网,全面提升了小区安防水平和预警能力。”青海昆仑人工智能算力中心“智慧社区”场景负责人李晓东介绍。

  谈起小区高科技设施,村民夏洋林连连称赞。去年,夏洋林两岁的儿子趁家人不注意从家跑到小区玩耍。家里人在小区里找了两个多小时,却始终没发现孩子的踪影,他们赶紧前往村委会24小时全域治理服务中心求助。

  中心人员了解情况后,拿着孩子照片,在城市智能服务感知平台对小区内海量视频进行实时分析,系统很快自动识别出孩子的图像信息,并精准追踪到孩子的移动轨迹,大家迅速前往目标区域搜寻,10分钟内找到了孩子。

  “真是太感谢他们了,如果没有这个智能系统,我们真不知道该怎么办。现在小区里有了这些高科技,我们住得更安心了。”夏洋林激动地说。

  除了帮助寻找走失人员,AI摄像机还解决了小区治理中的诸多难题。“以前电动车进楼、车辆乱停乱放、宠物犬不牵绳这些问题,单靠人力很难及时发现和处理。现在有了AI技术,系统会自动识别到这些违规行为并发出预警,通知村委会到场处理,提高了我们的管理效率。现在村民们在单元楼下放的包不见了、车辆在小区被剐蹭了,甚至养的小猫小狗走丢了,他们也会及时到中心调取AI摄像机协助解决问题。”郑宝贵说。

QQ图片20250325061540青海昆仑人工智能算力中心工程师维护智能监控设备。

  智能设备进家门

  智慧的不仅是小区户外空间,室内设施也很智能。城西区为刘家寨小区每户村民家安装了智能综合感知终端,并在小区55户老人家安装了电气火灾传感器、智慧床垫等不同功能的物联网设备。

  “这些设备能提前预警危险,真是给我们村委会帮了大忙。”郑宝贵很庆幸村民家里装了智能综合感知终端。

  郑宝贵说,今年春节,小区一村民家放在床上的电插板着火,触发了烟雾预警。随即,全域感知服务平台系统第一时间联系了房主,可房主在州县无法及时赶到。得知此事的村委会值班人员迅速到场核实处置,发现房间部分区域已着火后,立即拨打119报警。消防人员及时赶到并成功扑灭了火,避免了更大损失。

  在郑宝贵带领下,大家来到小区5号楼80多岁的靳芳兰老人家,房间的墙上和老人睡觉的床上都安装了各类智能监测设备。

  “安装这些东西能起到什么作用?”靳芳兰老人的女儿李延香说,刚开始她很不理解,直到李晓东向村民们解释,这些设备都是检测老人的体动分布、生命体征、心率等的仪器,它们能够实时监测老人的身体状况。一旦检测到异常情况,平台系统会立即发出预警并联系家属和村委会,确保老人得到及时照顾。

  “我平时工作忙,不能时刻陪在我妈跟前,这些智能设备让我能随时了解我妈的情况,心里踏实多了。”李延香说。

  除了刘家寨小区,城西区还在兴海路街道片区、虎台街道片区打造了智慧小区。截至目前,城西区已建设智慧小区73个。

QQ图片20250325061547工作人员利用数字科技实现对活动现场的全景式覆盖。

  搭建11个AI应用场景

  3月11日,记者来到青海昆仑人工智能算力中心,这里是城西区智慧社区在内的11个特色应用场景运行系统的核心枢纽。

  2023年,城西区按照省委、省政府推动构建“一核三辅”数字经济发展布局,结合辖区实际,围绕智慧社区建设、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等中心工作,投资1.18亿元,建设规模为50P的人工智能算力、6400核通用计算算力以及7P存储容量的青海昆仑人工智能算力中心。

  “青海昆仑人工智能算力中心整合现有系统和数据,利用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领域的核心技术,进行多维度数据采集、共享、运算与分析。”站在中心城市智能感知服务平台大屏前,随着中心品牌经理马思佳的介绍,智慧社区、智慧商圈、智慧后厨、智慧景点、平安校园、河道管理、森林防火等特色应用场景一一映入眼帘。

  马思佳介绍,系统针对每个场景,为AI摄像头等智能感知设备配备了相应的算法。当这些设备在不同场景下检测到异常行为时,平台会自动触发预警机制,并将预警信息推送给相关责任单位的人员处理。这些异常事件,工作人员也会汇总到平台事件中心统一管理。截至3月14日,中心城市智能感知服务平台已累计处置相关事项1.03万余件。

  大型活动背后的科技保障

  在青海昆仑人工智能算力中心城市智能感知服务平台大屏上,一组组数据实时跳动、一个个画面场景正在抓取、定格……这里已然成为西宁发展绿色算力产业的生动写照。

  去年6月1日晚上,青海体育中心上空星光熠熠,与地面璀璨灯火相互映衬,共同构筑出一幅梦幻般的美丽画卷。当晚,知名歌手薛之谦在此举办《天外来物》演唱会,会场内座无虚席。

  围绕体育中心内外,一场科技盛宴正在悄然上演。青海昆仑人工智能算力中心与西宁数千警力联合,成功支撑全场演唱会安全保障工作,力保整场演出零事故。

  青海昆仑人工智能算力中心副总经理韩金鑫介绍,这只是中心凭借前沿的“数字护航”系统,引领公共安全与大型活动管理新潮流的一个缩影。

  像去年西宁市的元宵节灯会、张信哲演唱会、西宁半程马拉松赛事以及跨年活动等,都是中心深度融合物联网、人工智能及大数据技术,实现对活动现场的全景式覆盖,实时监测所有异常行为以及潜在风险人员,依托中心每秒5亿亿次的浮点计算能力,为西宁市举办的数万人规模的大型活动构建了技术防护网。

  对此,西宁市公安局城西公安分局副局长叶战军深有感触:“以前针对大型活动的指挥,我们只能依靠看到的一个平面指挥现场。现在不一样了,通过搭建、架设一些智能感知设备并搭载智能算力算法和大数据分析,让我们在现场指挥时有了一个直观、立体的指挥平台。我们可以依据实时传回来的画面和数据信息调整警力,分散疏导人流和车辆,极大缓解了潜在风险发生,现场指挥起来更有效率。”

  韩金鑫表示,未来,智算中心将会结合青海地域特色,赋能各行各业,包括生态旅游、生态环保、电力能源、金融银行、城市治理等,不断挖掘创新算力应用场景,助力本地绿色算力产业和数字经济的发展。

推荐阅读
吴晓军在海南州调研座谈
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吴晓军主持
`2025“第一缕阳光”全球同拍中国年在青海启动
青海省30名药品安全社会监督员受聘上岗
“大美青海”客户端申请办理记者证人员名单公示
青海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推荐人选名单公示
青海海西:1.55亿元农业保险护航乡村振兴
青海海东:政务改革为企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24H热点
青海第一条铁路迎来首次集中“大手术”
【让好人上头条】春风不问路 善行自成蹊
《全力救治凌小蛰》后续报道 凌小蛰能独立爬行进食了
供岗2000余个!我省开展退役军人专场招聘活动
单日参观人数破5000人:红色文化受追捧
【人勤春早 实干争先】解锁青海招商引资“新范式”...
【洁净青海·绿色算力】逐“绿”启“新”,驰骋绿算...
【坚定信心 实干争先】春分麦起身 肥水要紧跟
【乡村振兴在青海】“土蛋蛋”变形记
这里,很中国、很世界!
热点图片
青海第一条铁路迎来首次集中“大手术”
青海第一条铁路迎来...
【让好人上头条】春风不问路 善行自成蹊
【让好人上头条】春...
《全力救治凌小蛰》后续报道 凌小蛰能独立爬行进食了
《全力救治凌小蛰》...
供岗2000余个!我省开展退役军人专场招聘活动
供岗2000余个!我省...
单日参观人数破5000人:红色文化受追捧
单日参观人数破5000...
【人勤春早 实干争先】解锁青海招商引资“新范式”瞄准“高精尖” 产业链招商图谱全面升级
【人勤春早 实干争先...
【洁净青海·绿色算力】逐“绿”启“新”,驰骋绿算发展新赛道——“青海绿算一年来”系列报道④
【洁净青海·绿色算力...
【坚定信心 实干争先】春分麦起身 肥水要紧跟
【坚定信心 实干争先...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
 
img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科技助力智慧赋能 西宁城市治理越来越聪明

西海都市报
2025-03-25 08:37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img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img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科技助力智慧赋能 西宁城市治理越来越聪明

西海都市报
2025-03-25 08:37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保存图片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科技助力智慧赋能 西宁城市治理越来越聪明

  • 2025-03-25 08:37:15
  • 来源:西海都市报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独居老人生命体征异常,系统第一时间通知家属;小区里孩子走丢了,智能算法快速锁定位置;学校后厨工作人员不戴口罩,系统自动报警……这些曾经出现在电影里的场景,如今正在西宁市一些地方变成现实。科技的力量,正助力城市治理走向精细化、智能化。   

QQ图片20250325061532工作人员利用数字科技全力护航城西区大型活动。

  小区有了AI“管家”

  “刘家寨小区有43栋住宅楼,住着900多户村民,常住人口有3175人,流动人口有3000多人。由于人员流动量大,长期以来小区管理难度大,现在好了,小区打造智慧社区以后,极大方便了我们的工作。”3月10日,西宁市城西区彭家寨镇刘家寨村党支部书记郑宝贵说。

  2023年,城西区抢占数字经济发展新赛道,建设了青藏高原第一座人工智能算力——青海昆仑人工智能算力中心。去年年初,城西区将刘家寨小区选定为中心11个特色应用场景之一——“智慧社区”应用场景。通过一系列建设,去年7月,小区村民正式开启智慧生活。

  “我们在小区主要通道、公共活动区域、单元楼入口等区域安装了280多台自带算法的AI摄像机。此外小区内原来安装的160多台摄像机也做了利旧和算法赋能。现在整套视频感知设备形成一张多维的感知网,全面提升了小区安防水平和预警能力。”青海昆仑人工智能算力中心“智慧社区”场景负责人李晓东介绍。

  谈起小区高科技设施,村民夏洋林连连称赞。去年,夏洋林两岁的儿子趁家人不注意从家跑到小区玩耍。家里人在小区里找了两个多小时,却始终没发现孩子的踪影,他们赶紧前往村委会24小时全域治理服务中心求助。

  中心人员了解情况后,拿着孩子照片,在城市智能服务感知平台对小区内海量视频进行实时分析,系统很快自动识别出孩子的图像信息,并精准追踪到孩子的移动轨迹,大家迅速前往目标区域搜寻,10分钟内找到了孩子。

  “真是太感谢他们了,如果没有这个智能系统,我们真不知道该怎么办。现在小区里有了这些高科技,我们住得更安心了。”夏洋林激动地说。

  除了帮助寻找走失人员,AI摄像机还解决了小区治理中的诸多难题。“以前电动车进楼、车辆乱停乱放、宠物犬不牵绳这些问题,单靠人力很难及时发现和处理。现在有了AI技术,系统会自动识别到这些违规行为并发出预警,通知村委会到场处理,提高了我们的管理效率。现在村民们在单元楼下放的包不见了、车辆在小区被剐蹭了,甚至养的小猫小狗走丢了,他们也会及时到中心调取AI摄像机协助解决问题。”郑宝贵说。

QQ图片20250325061540青海昆仑人工智能算力中心工程师维护智能监控设备。

  智能设备进家门

  智慧的不仅是小区户外空间,室内设施也很智能。城西区为刘家寨小区每户村民家安装了智能综合感知终端,并在小区55户老人家安装了电气火灾传感器、智慧床垫等不同功能的物联网设备。

  “这些设备能提前预警危险,真是给我们村委会帮了大忙。”郑宝贵很庆幸村民家里装了智能综合感知终端。

  郑宝贵说,今年春节,小区一村民家放在床上的电插板着火,触发了烟雾预警。随即,全域感知服务平台系统第一时间联系了房主,可房主在州县无法及时赶到。得知此事的村委会值班人员迅速到场核实处置,发现房间部分区域已着火后,立即拨打119报警。消防人员及时赶到并成功扑灭了火,避免了更大损失。

  在郑宝贵带领下,大家来到小区5号楼80多岁的靳芳兰老人家,房间的墙上和老人睡觉的床上都安装了各类智能监测设备。

  “安装这些东西能起到什么作用?”靳芳兰老人的女儿李延香说,刚开始她很不理解,直到李晓东向村民们解释,这些设备都是检测老人的体动分布、生命体征、心率等的仪器,它们能够实时监测老人的身体状况。一旦检测到异常情况,平台系统会立即发出预警并联系家属和村委会,确保老人得到及时照顾。

  “我平时工作忙,不能时刻陪在我妈跟前,这些智能设备让我能随时了解我妈的情况,心里踏实多了。”李延香说。

  除了刘家寨小区,城西区还在兴海路街道片区、虎台街道片区打造了智慧小区。截至目前,城西区已建设智慧小区73个。

QQ图片20250325061547工作人员利用数字科技实现对活动现场的全景式覆盖。

  搭建11个AI应用场景

  3月11日,记者来到青海昆仑人工智能算力中心,这里是城西区智慧社区在内的11个特色应用场景运行系统的核心枢纽。

  2023年,城西区按照省委、省政府推动构建“一核三辅”数字经济发展布局,结合辖区实际,围绕智慧社区建设、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等中心工作,投资1.18亿元,建设规模为50P的人工智能算力、6400核通用计算算力以及7P存储容量的青海昆仑人工智能算力中心。

  “青海昆仑人工智能算力中心整合现有系统和数据,利用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领域的核心技术,进行多维度数据采集、共享、运算与分析。”站在中心城市智能感知服务平台大屏前,随着中心品牌经理马思佳的介绍,智慧社区、智慧商圈、智慧后厨、智慧景点、平安校园、河道管理、森林防火等特色应用场景一一映入眼帘。

  马思佳介绍,系统针对每个场景,为AI摄像头等智能感知设备配备了相应的算法。当这些设备在不同场景下检测到异常行为时,平台会自动触发预警机制,并将预警信息推送给相关责任单位的人员处理。这些异常事件,工作人员也会汇总到平台事件中心统一管理。截至3月14日,中心城市智能感知服务平台已累计处置相关事项1.03万余件。

  大型活动背后的科技保障

  在青海昆仑人工智能算力中心城市智能感知服务平台大屏上,一组组数据实时跳动、一个个画面场景正在抓取、定格……这里已然成为西宁发展绿色算力产业的生动写照。

  去年6月1日晚上,青海体育中心上空星光熠熠,与地面璀璨灯火相互映衬,共同构筑出一幅梦幻般的美丽画卷。当晚,知名歌手薛之谦在此举办《天外来物》演唱会,会场内座无虚席。

  围绕体育中心内外,一场科技盛宴正在悄然上演。青海昆仑人工智能算力中心与西宁数千警力联合,成功支撑全场演唱会安全保障工作,力保整场演出零事故。

  青海昆仑人工智能算力中心副总经理韩金鑫介绍,这只是中心凭借前沿的“数字护航”系统,引领公共安全与大型活动管理新潮流的一个缩影。

  像去年西宁市的元宵节灯会、张信哲演唱会、西宁半程马拉松赛事以及跨年活动等,都是中心深度融合物联网、人工智能及大数据技术,实现对活动现场的全景式覆盖,实时监测所有异常行为以及潜在风险人员,依托中心每秒5亿亿次的浮点计算能力,为西宁市举办的数万人规模的大型活动构建了技术防护网。

  对此,西宁市公安局城西公安分局副局长叶战军深有感触:“以前针对大型活动的指挥,我们只能依靠看到的一个平面指挥现场。现在不一样了,通过搭建、架设一些智能感知设备并搭载智能算力算法和大数据分析,让我们在现场指挥时有了一个直观、立体的指挥平台。我们可以依据实时传回来的画面和数据信息调整警力,分散疏导人流和车辆,极大缓解了潜在风险发生,现场指挥起来更有效率。”

  韩金鑫表示,未来,智算中心将会结合青海地域特色,赋能各行各业,包括生态旅游、生态环保、电力能源、金融银行、城市治理等,不断挖掘创新算力应用场景,助力本地绿色算力产业和数字经济的发展。

作者 季蓉
编辑:张小千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