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时评 党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创 视频 省委文件 新闻 政务 旅游 生态 体育 专题 图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藏文网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图说青海
【最美高原奋斗者·最美生态管护员】把半生站成“路标”的身影……
——记祁连山国家公园德令哈雪山牧场管护站管护员尚依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苏 烽
发布时间:2025-04-18 10:50:20
编辑:赵生欣
尚依(右)和丈夫一起取水。苏烽 摄

  青海新闻网·江源新闻客户端讯 祁连山国家公园德令哈雪山牧场管护站,海拔4281米。清晨6时,50岁的管护员尚依,如往常一样,麻利地套上那件墨绿色的冲锋衣,带上望远镜,和丈夫吉太本走出管护站,开始一天的巡护工作。

  虽说已是四月,但雪山牧场的风依旧凛冽,吹得人脸上生疼。“快回家去,小心冻感冒了!”还没走几步,9岁的小孙子像个小尾巴似的,紧紧跟在尚依身后,小脸蛋被冻得红扑扑的,嚷嚷着也要去。

  “等你再大点,奶奶就带你去。”看着小孙子委屈的脸庞,尚依心中虽有不舍,可脚步却没有半点迟疑,依然向雪山深处走去,只留下了一个背影。

  出了管护站,尚依指着远处山脚兴奋地说道:“看那边,卧着几头野牦牛呢!”

  我们异口同声地问:“在哪儿呀?”

  “就在对面山上的石头下面呀!”

  我们瞪大眼睛,搜寻了半天,才看到像黑点般大小的野牦牛。

  “你的眼睛可真好使啊!”我们不禁感叹道。当我们操控无人机飞过去观察时,只见一头雄壮的野牦牛正卧在石头旁休息。

  尚依笑着说:“这可是30多年在这里生活‘修炼’出来的本事。”

  这个四月,是尚依在雪山牧场默默守护的第31个春天。

  4月12日一大早,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在经历了连续几天的风沙天气后,天空终于放晴,碧空如洗、万里无云。早晨8时许,与德令哈市林业和草原局的李金业会和后,我们便驱车前往祁连山国家公园德令哈雪山牧场管护站。

  刚从平坦的公路驶离不久,眼前豁然开朗,茫茫的山地一览无余。不远处,一群藏原羚静静地伫立着看向汽车,模样既呆萌又乖巧。

  车辆行驶了约2个半小时后,抵达一个岔路口。坐在前座的李金业指着左边的山坳介绍道:“向左行驶就是德令哈雪山牧场管护站的1号管护点,向右行驶则是2号管护点,二者相距约46公里,这里就是管护员尚依工作的地方。”

  拐过一个弯儿,我们终于到达祁连山国家公园德令哈雪山牧场管护站。整个管护站隐匿于山石之间,仿佛被群山温柔地环抱,稳稳地坐落在倒“U”形山势的怀抱之中。

  掀开厚重的门帘,尚依正在往炉子里添煤加炭,沸腾的茶壶里奶茶飘香。房间里,丈夫吉太本,还有儿子和孙子都围坐在一起吃午饭,欢声笑语不断。

  “现在牛粪也不用捡了,给我们也会送煤,条件越来越好了。”几年前,管护站从土坯房升级为二层小楼,配备了巡护车、健身房、太阳能发电、卫星电话等现代化装备,但尚依依然过着简朴的生活。

  尚依翻开手机里一张泛黄的老照片:只见一个行军帐篷被积雪覆盖,旁边的小斗车里堆满牛粪,她说这是1994年刚来时的“家”。那时的尚依只有19岁,跟着丈夫吉太本从老家都兰县来到祁连山西段的雪山牧场替别人放牧,这顶简陋的帐篷是尚依夫妇唯一的庇护所,有时风大得能把人吹跑,夜里听着狼嚎入睡也是常事。

  从支起遮风避雨的帐篷,到夯土筑起御雪抗寒的土坯房;从搭建起坚固的彩钢房舍,再到设施俱全的二层小别墅如春笋破土般拔地而起——这不仅记录着家园的变迁,更镌刻着这对夫妻的奋斗轨迹。

  命运的齿轮在2017年悄然转动。那年,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启动,尚依夫妇有了新的身份——祁连山国家公园德令哈雪山牧场管护站的生态管护员。从此,这对平凡的夫妻踏上了守护这片净土的征程。

  雪山牧场管护站的管护面积为53546公顷,核心区为44554公顷,涵盖冰川、湿地、草原。尚依和丈夫负责1号、2号管护点的巡护工作,巡护路上需穿越无人区,单程徒步需数小时。夏季,他们骑摩托车颠簸于沟壑;冬季,积雪没膝,两人搀扶着前行,鞋袜被雪水浸透是家常便饭。而这样的跋涉,如今已成为夫妻俩的日常。

  雪山牧场管护站所处的区域虽然不是核心区,但凶猛的野生动物带来的威胁时刻存在。有一回,她遭遇了野牦牛,这种动物性情暴躁,极具攻击性。当时野牦牛气势汹汹地冲过来,尚依的生命受到了严重威胁,慌乱中她赶紧躲在石头后面蹲下,大气都不敢出。

  还有一次更是惊险,彩钢板房在夜里“咚咚”作响。“起初以为是雪块坠落,直到门框被拍出凹痕。”尚依至今记得第一次被棕熊“夜访”的恐惧。

  但危险从不是退缩的理由。2022年发现受伤秃鹫时,夫妻俩连夜驱车180公里将其送医;前年科研车辆坠湖,他们用巡护车在冰湖上拖拽救援;劝阻非法穿越者时,她总是不厌其烦地讲解生态保护的重要性……

  “现在出门就可以看见野生动物在房子周围,岩羊见到我们,都不跑了。”尚依笑着说。近年来,随着生态保护力度加大,祁连山野生动物数量明显增加,红外相机记录到雪豹等珍稀物种,岩羊群甚至悠闲地到管护站“串门”。

  “国家对我们这么好,我们不守护好这片绿,都对不起国家。”午后,尚依再次背起那沉甸甸的巡护包,步伐坚定地迈向山梁。日光如金色的纱幔,在她身后缓缓拉出一条细长的影子,与连绵的祁连山脊线逐渐重叠交融。

  彼时,这个把半生站成路标的身影,依旧会准时出现在雪山与草原的皱褶里,默默守护。

推荐阅读
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吴晓军主持
吴晓军: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青海篇章海北实践
`2025“第一缕阳光”全球同拍中国年在青海启动
青海省30名药品安全社会监督员受聘上岗
2025年青海省全民阅读优秀项目公示
青海报业深度融合发展创新案例拟入选名单的公示
“幸福感言”里的生活新景象
青海果洛:玛沁文旅商推介会亮相重庆
24H热点
“玩”中学法,集章打卡掀起税宣热潮
平凡岗位上的不凡坚守——青海省“最美高原奋斗者...
【感党恩 听党话 跟党走·和谐青海行】“幸福感言”...
【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AI赋能 让教育更智慧—...
【最美高原奋斗者·最美生态管护员】把半生站成“路...
【坚定信心 实干争先】以“新”促消,看青海消费市...
【感党恩 听党话 跟党走·和谐青海行】让牧区孩子插...
【为建设美丽青海增绿添彩】千锹舞动拂春风 共筑生...
【坚定信心 实干争先】“干”字当先,青海交通建设...
满城花香 满目春 西宁美丽宜居“公园城市”阔步而来
热点图片
“玩”中学法,集章打卡掀起税宣热潮
“玩”中学法,集章...
平凡岗位上的不凡坚守——青海省“最美高原奋斗者”之“最美生态管护员”宣传发布活动侧记
平凡岗位上的不凡坚...
【感党恩 听党话 跟党走·和谐青海行】“幸福感言”里的生活新景象——“走进新玉树”系列报道⑦
【感党恩 听党话 跟...
【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AI赋能 让教育更智慧——青海改革样本观察·教育提质(一)
【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
【最美高原奋斗者·最美生态管护员】把半生站成“路标”的身影……——记祁连山国家公园德令哈雪山牧场管护站管护员尚依
【最美高原奋斗者·最...
【坚定信心 实干争先】以“新”促消,看青海消费市场如何“燃爆点”——2025青海经济首季观察之五
【坚定信心 实干争先...
【感党恩 听党话 跟党走·和谐青海行】让牧区孩子插上追梦的羽翼——“走进新玉树”系列报道⑥
【感党恩 听党话 跟...
【为建设美丽青海增绿添彩】千锹舞动拂春风 共筑生态家园梦——格尔木市全民义务植树现场见闻
【为建设美丽青海增...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
 
img

【最美高原奋斗者·最美生态管护员】把半生站成“路标”的身影……
——记祁连山国家公园德令哈雪山牧场管护站管护员尚依

青海日报
2025-04-18 10:50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img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img

【最美高原奋斗者·最美生态管护员】把半生站成“路标”的身影……
——记祁连山国家公园德令哈雪山牧场管护站管护员尚依

青海日报
2025-04-18 10:50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保存图片

【最美高原奋斗者·最美生态管护员】把半生站成“路标”的身影……
——记祁连山国家公园德令哈雪山牧场管护站管护员尚依

  • 2025-04-18 10:50:20
  • 来源:青海日报
尚依(右)和丈夫一起取水。苏烽 摄

  青海新闻网·江源新闻客户端讯 祁连山国家公园德令哈雪山牧场管护站,海拔4281米。清晨6时,50岁的管护员尚依,如往常一样,麻利地套上那件墨绿色的冲锋衣,带上望远镜,和丈夫吉太本走出管护站,开始一天的巡护工作。

  虽说已是四月,但雪山牧场的风依旧凛冽,吹得人脸上生疼。“快回家去,小心冻感冒了!”还没走几步,9岁的小孙子像个小尾巴似的,紧紧跟在尚依身后,小脸蛋被冻得红扑扑的,嚷嚷着也要去。

  “等你再大点,奶奶就带你去。”看着小孙子委屈的脸庞,尚依心中虽有不舍,可脚步却没有半点迟疑,依然向雪山深处走去,只留下了一个背影。

  出了管护站,尚依指着远处山脚兴奋地说道:“看那边,卧着几头野牦牛呢!”

  我们异口同声地问:“在哪儿呀?”

  “就在对面山上的石头下面呀!”

  我们瞪大眼睛,搜寻了半天,才看到像黑点般大小的野牦牛。

  “你的眼睛可真好使啊!”我们不禁感叹道。当我们操控无人机飞过去观察时,只见一头雄壮的野牦牛正卧在石头旁休息。

  尚依笑着说:“这可是30多年在这里生活‘修炼’出来的本事。”

  这个四月,是尚依在雪山牧场默默守护的第31个春天。

  4月12日一大早,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在经历了连续几天的风沙天气后,天空终于放晴,碧空如洗、万里无云。早晨8时许,与德令哈市林业和草原局的李金业会和后,我们便驱车前往祁连山国家公园德令哈雪山牧场管护站。

  刚从平坦的公路驶离不久,眼前豁然开朗,茫茫的山地一览无余。不远处,一群藏原羚静静地伫立着看向汽车,模样既呆萌又乖巧。

  车辆行驶了约2个半小时后,抵达一个岔路口。坐在前座的李金业指着左边的山坳介绍道:“向左行驶就是德令哈雪山牧场管护站的1号管护点,向右行驶则是2号管护点,二者相距约46公里,这里就是管护员尚依工作的地方。”

  拐过一个弯儿,我们终于到达祁连山国家公园德令哈雪山牧场管护站。整个管护站隐匿于山石之间,仿佛被群山温柔地环抱,稳稳地坐落在倒“U”形山势的怀抱之中。

  掀开厚重的门帘,尚依正在往炉子里添煤加炭,沸腾的茶壶里奶茶飘香。房间里,丈夫吉太本,还有儿子和孙子都围坐在一起吃午饭,欢声笑语不断。

  “现在牛粪也不用捡了,给我们也会送煤,条件越来越好了。”几年前,管护站从土坯房升级为二层小楼,配备了巡护车、健身房、太阳能发电、卫星电话等现代化装备,但尚依依然过着简朴的生活。

  尚依翻开手机里一张泛黄的老照片:只见一个行军帐篷被积雪覆盖,旁边的小斗车里堆满牛粪,她说这是1994年刚来时的“家”。那时的尚依只有19岁,跟着丈夫吉太本从老家都兰县来到祁连山西段的雪山牧场替别人放牧,这顶简陋的帐篷是尚依夫妇唯一的庇护所,有时风大得能把人吹跑,夜里听着狼嚎入睡也是常事。

  从支起遮风避雨的帐篷,到夯土筑起御雪抗寒的土坯房;从搭建起坚固的彩钢房舍,再到设施俱全的二层小别墅如春笋破土般拔地而起——这不仅记录着家园的变迁,更镌刻着这对夫妻的奋斗轨迹。

  命运的齿轮在2017年悄然转动。那年,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启动,尚依夫妇有了新的身份——祁连山国家公园德令哈雪山牧场管护站的生态管护员。从此,这对平凡的夫妻踏上了守护这片净土的征程。

  雪山牧场管护站的管护面积为53546公顷,核心区为44554公顷,涵盖冰川、湿地、草原。尚依和丈夫负责1号、2号管护点的巡护工作,巡护路上需穿越无人区,单程徒步需数小时。夏季,他们骑摩托车颠簸于沟壑;冬季,积雪没膝,两人搀扶着前行,鞋袜被雪水浸透是家常便饭。而这样的跋涉,如今已成为夫妻俩的日常。

  雪山牧场管护站所处的区域虽然不是核心区,但凶猛的野生动物带来的威胁时刻存在。有一回,她遭遇了野牦牛,这种动物性情暴躁,极具攻击性。当时野牦牛气势汹汹地冲过来,尚依的生命受到了严重威胁,慌乱中她赶紧躲在石头后面蹲下,大气都不敢出。

  还有一次更是惊险,彩钢板房在夜里“咚咚”作响。“起初以为是雪块坠落,直到门框被拍出凹痕。”尚依至今记得第一次被棕熊“夜访”的恐惧。

  但危险从不是退缩的理由。2022年发现受伤秃鹫时,夫妻俩连夜驱车180公里将其送医;前年科研车辆坠湖,他们用巡护车在冰湖上拖拽救援;劝阻非法穿越者时,她总是不厌其烦地讲解生态保护的重要性……

  “现在出门就可以看见野生动物在房子周围,岩羊见到我们,都不跑了。”尚依笑着说。近年来,随着生态保护力度加大,祁连山野生动物数量明显增加,红外相机记录到雪豹等珍稀物种,岩羊群甚至悠闲地到管护站“串门”。

  “国家对我们这么好,我们不守护好这片绿,都对不起国家。”午后,尚依再次背起那沉甸甸的巡护包,步伐坚定地迈向山梁。日光如金色的纱幔,在她身后缓缓拉出一条细长的影子,与连绵的祁连山脊线逐渐重叠交融。

  彼时,这个把半生站成路标的身影,依旧会准时出现在雪山与草原的皱褶里,默默守护。

作者 苏 烽
编辑:赵生欣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