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时评 党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创 视频 省委文件 新闻 政务 旅游 生态 体育 专题 图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藏文网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图说青海
【文化中国行】“五一”民俗盛会,解锁土乡风情密码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王十梅
发布时间:2025-05-03 08:41:02
编辑:张小千

  青海新闻网·江源新闻客户端讯“五一”假期,当人们纷纷踏上旅途,寻找诗与远方时,互助土族自治县以其独特的民俗文化魅力,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探秘。在这里,土族圈圈席、花儿会、土族婚俗等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活动,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明珠,串联起一场盛大的民俗狂欢,让每一位游客沉醉其中,流连忘返。

轮子秋表演。摄影:王十梅

  圈圈席:舌尖上的土族风情

  5月1日,走进互助土族自治县威远镇小庄村,最引人注目的便是那令人食指大动的土族圈圈席。

  圈圈席是土族特有的设宴待客形式。土族群众遇婚丧事时,会在场院等宽敞处用木板或门板支成简易的长条桌,地铺麦草,邀请宾客围成一个大圈席地而坐就餐,故而得名圈圈席。如今,圈圈席不只局限于婚丧事时举办,而早已成为土族群众招待八方游客的美食盛宴。

  11时,在小庄村广场上,用长条桌围成的圈圈席旁边,早早围满了前来一尝土族美食的游客。随着一道道美食上桌,大家纷纷拿出手机拍照或开直播。“这道‘背口袋’看着就好吃!”“翡翠搅团真是色香味俱全!”“这道凉拌鹿角草我没吃过,一定要试试!”

  当十五张桌子上摆满各色菜肴后,圈圈席正式进入了高潮。大家纷纷拿着筷子,围成一圈,顺时针沿着圈圈席开始品尝美食。很多外地游客也迅速融入其中,感受到了家一般的温暖。从兰州到互助旅游的李欣雨说:“这是我第一次参加这样的宴席,觉得很新奇,也很好玩,土族美食也很好吃。”

  小庄村党支部书记王国龙说:“‘五一’假期,我们用土族特色的圈圈席迎接广大游客,不仅想让游客吃到土族美食,也想让大家感受到土族百姓的热情和土族民俗活动的魅力。”

  在圈圈席上,大家一边品尝美食,一边谈天说地,不同地域的游客相互交流着对某道美食的感受。欢声笑语中,土族的饮食文化就这样生动地传递到了每一个人的心中。

花儿演唱。摄影:王十梅

  花儿会:歌声里的岁月长歌

  在圈圈席告一段落后,花儿会拉开了帷幕。广场上的游客,或站或坐,翘首以盼这场听觉盛宴的开始。

  不一会儿,五位身着艳丽土族服饰的花儿歌手登上了舞台。她们的服饰色彩斑斓,绣工精美,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土族的独特韵味。从《上去个高山望平川》到《情哥哥阿门不来了》,从《雪白的鸽子》到《好花儿迎来了春天》,从《妹妹的山丹花》到《拉仁布与吉门索》……在一位位花儿歌手的动情演唱下,一首首花儿在广场上回荡。这花儿唱出了人们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也唱出了大家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赞美。周围的游客都听得十分入神,有的轻轻跟着节奏摇摆身体,有的则拿出手机记录下这精彩的瞬间。

  花儿会是土族传承已久的重要文化活动,老一辈人从年轻时就开始唱花儿,花儿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花儿就是我们土族人的心声,高兴时唱,难过时也唱,一辈一辈就这么唱下来了。看到现在这么多年轻人和外地游客也喜欢听,我打心眼里高兴。”小庄村的叶老汉说。

  花儿会持续了几个小时,歌手们一首接一首地演唱着经典曲目,也不时加入一些新编的歌词,让古老的花儿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游客们沉浸在这美妙的歌声中,仿佛穿越了时空,走进了土族人民的精神世界,感受到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未来的憧憬。

品尝土族美食。摄影:王十梅

  土族婚俗:传统里的浪漫传承

  当花儿的余音还在空中萦绕,不远处的土族故土园中,一场还原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土族婚礼”过程的土族婚俗婚礼现场演艺,又吸引了数百位游客驻足。

  土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他们不仅将日常生活艺术化,就连婚礼也是在欢乐的歌舞中进行。演出现场,一位游客被随机请上了舞台,沉浸式地体验了“土族新郎”的角色。婚礼在两位土族阿姑把代表祝福的吉祥之水洒向观众后拉开了序幕。

  首先是两位能歌善舞的“纳什金”(即娶亲者)上场,他们在饮过迎亲酒后,与现场的阿姑们一起跳起了“安召舞”。在新娘的闺房中,正在举行改发仪式。改发时,新郎官要拿着梳子倒梳头发三下,再梳新娘的头发三下,代表结发夫妻永相伴。随后迎亲队伍会带着新娘到新郎家,接下来便是拜天地、谢媒等环节。

  这场土族婚俗婚礼演艺,不仅是一场视觉与听觉的盛宴,更是土族文化传承的生动体现。现场观众纷纷表示,通过这场婚礼,对土族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感受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多元与魅力。

  在观看演出后,游客刘先生说:“这种沉浸式的体验演出太有趣了!这次近距离地欣赏土族婚俗,感觉打开了一扇全新的文化大门。”

  “五一”假期的互助土族自治县,在土族圈圈席、花儿会、土族婚俗等一系列民俗活动的装点下,成为了一个充满欢乐与温情的民俗大舞台。游客们在这里收获的不仅仅是视觉、听觉、味觉上的满足,更是一次对土族文化的深刻体验与感悟。

  互助土族故土园景区管委会副主任东国琴说:“‘五一’期间,我们为大家准备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希望来到互助的游客,不仅可以品尝到美味的食物,欣赏到动人的歌舞,还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土族的传统文化,感受到土族人民的热情好客。”

  (来源:青海日报)

推荐阅读
青海省党政代表团赴浙江考察
青海省招商引资推介会在南京、杭州举行
`2025“第一缕阳光”全球同拍中国年在青海启动
青海省30名药品安全社会监督员受聘上岗
全省新闻系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员的公示
2025年青海省全民阅读优秀项目公示
青海西宁:市民游客共赞“丁香之城”新图景
青海海北:假日来海北 畅购过“五一”
24H热点
“五一”假期首日西宁市公园迎客14.3万人次
青海西宁:全新豹街“豹”发新活力
丁香缀满枝 庭院春醒时——西宁五一赏丁香攻略·庭院篇
【文化中国行】花“漾”青海,美景触手可及
【中国梦·劳动美——凝心铸魂跟党走 团结奋斗新征...
一站式服务惠民生 多元联动焕活力——西宁2025年五...
致敬,每一个坚守奉献的你
坚守展风采 劳动最光荣——“五一”假日里最美的风...
明天,与央视共赴“丁香之约”
【农经观察】好一幅高原花事图鉴
热点图片
“五一”假期首日西宁市公园迎客14.3万人次
“五一”假期首日西...
青海西宁:全新豹街“豹”发新活力
青海西宁:全新豹街...
丁香缀满枝 庭院春醒时——西宁五一赏丁香攻略·庭院篇
丁香缀满枝 庭院春醒...
【文化中国行】花“漾”青海,美景触手可及
【文化中国行】花“...
【中国梦·劳动美——凝心铸魂跟党走 团结奋斗新征程】税徽闪耀雪域 丹心映照初心——记国家税务总局门源回族自治县税务局征收管理股股长包玉芬
【中国梦·劳动美——...
一站式服务惠民生 多元联动焕活力——西宁2025年五一黄金周房博会见闻
一站式服务惠民生 多...
致敬,每一个坚守奉献的你
致敬,每一个坚守奉...
坚守展风采 劳动最光荣——“五一”假日里最美的风景线
坚守展风采 劳动最光...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
 
img

【文化中国行】“五一”民俗盛会,解锁土乡风情密码

青海日报
2025-05-03 08:41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img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img

【文化中国行】“五一”民俗盛会,解锁土乡风情密码

青海日报
2025-05-03 08:41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保存图片

【文化中国行】“五一”民俗盛会,解锁土乡风情密码

  • 2025-05-03 08:41:02
  • 来源:青海日报

  青海新闻网·江源新闻客户端讯“五一”假期,当人们纷纷踏上旅途,寻找诗与远方时,互助土族自治县以其独特的民俗文化魅力,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探秘。在这里,土族圈圈席、花儿会、土族婚俗等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活动,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明珠,串联起一场盛大的民俗狂欢,让每一位游客沉醉其中,流连忘返。

轮子秋表演。摄影:王十梅

  圈圈席:舌尖上的土族风情

  5月1日,走进互助土族自治县威远镇小庄村,最引人注目的便是那令人食指大动的土族圈圈席。

  圈圈席是土族特有的设宴待客形式。土族群众遇婚丧事时,会在场院等宽敞处用木板或门板支成简易的长条桌,地铺麦草,邀请宾客围成一个大圈席地而坐就餐,故而得名圈圈席。如今,圈圈席不只局限于婚丧事时举办,而早已成为土族群众招待八方游客的美食盛宴。

  11时,在小庄村广场上,用长条桌围成的圈圈席旁边,早早围满了前来一尝土族美食的游客。随着一道道美食上桌,大家纷纷拿出手机拍照或开直播。“这道‘背口袋’看着就好吃!”“翡翠搅团真是色香味俱全!”“这道凉拌鹿角草我没吃过,一定要试试!”

  当十五张桌子上摆满各色菜肴后,圈圈席正式进入了高潮。大家纷纷拿着筷子,围成一圈,顺时针沿着圈圈席开始品尝美食。很多外地游客也迅速融入其中,感受到了家一般的温暖。从兰州到互助旅游的李欣雨说:“这是我第一次参加这样的宴席,觉得很新奇,也很好玩,土族美食也很好吃。”

  小庄村党支部书记王国龙说:“‘五一’假期,我们用土族特色的圈圈席迎接广大游客,不仅想让游客吃到土族美食,也想让大家感受到土族百姓的热情和土族民俗活动的魅力。”

  在圈圈席上,大家一边品尝美食,一边谈天说地,不同地域的游客相互交流着对某道美食的感受。欢声笑语中,土族的饮食文化就这样生动地传递到了每一个人的心中。

花儿演唱。摄影:王十梅

  花儿会:歌声里的岁月长歌

  在圈圈席告一段落后,花儿会拉开了帷幕。广场上的游客,或站或坐,翘首以盼这场听觉盛宴的开始。

  不一会儿,五位身着艳丽土族服饰的花儿歌手登上了舞台。她们的服饰色彩斑斓,绣工精美,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土族的独特韵味。从《上去个高山望平川》到《情哥哥阿门不来了》,从《雪白的鸽子》到《好花儿迎来了春天》,从《妹妹的山丹花》到《拉仁布与吉门索》……在一位位花儿歌手的动情演唱下,一首首花儿在广场上回荡。这花儿唱出了人们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也唱出了大家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赞美。周围的游客都听得十分入神,有的轻轻跟着节奏摇摆身体,有的则拿出手机记录下这精彩的瞬间。

  花儿会是土族传承已久的重要文化活动,老一辈人从年轻时就开始唱花儿,花儿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花儿就是我们土族人的心声,高兴时唱,难过时也唱,一辈一辈就这么唱下来了。看到现在这么多年轻人和外地游客也喜欢听,我打心眼里高兴。”小庄村的叶老汉说。

  花儿会持续了几个小时,歌手们一首接一首地演唱着经典曲目,也不时加入一些新编的歌词,让古老的花儿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游客们沉浸在这美妙的歌声中,仿佛穿越了时空,走进了土族人民的精神世界,感受到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未来的憧憬。

品尝土族美食。摄影:王十梅

  土族婚俗:传统里的浪漫传承

  当花儿的余音还在空中萦绕,不远处的土族故土园中,一场还原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土族婚礼”过程的土族婚俗婚礼现场演艺,又吸引了数百位游客驻足。

  土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他们不仅将日常生活艺术化,就连婚礼也是在欢乐的歌舞中进行。演出现场,一位游客被随机请上了舞台,沉浸式地体验了“土族新郎”的角色。婚礼在两位土族阿姑把代表祝福的吉祥之水洒向观众后拉开了序幕。

  首先是两位能歌善舞的“纳什金”(即娶亲者)上场,他们在饮过迎亲酒后,与现场的阿姑们一起跳起了“安召舞”。在新娘的闺房中,正在举行改发仪式。改发时,新郎官要拿着梳子倒梳头发三下,再梳新娘的头发三下,代表结发夫妻永相伴。随后迎亲队伍会带着新娘到新郎家,接下来便是拜天地、谢媒等环节。

  这场土族婚俗婚礼演艺,不仅是一场视觉与听觉的盛宴,更是土族文化传承的生动体现。现场观众纷纷表示,通过这场婚礼,对土族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感受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多元与魅力。

  在观看演出后,游客刘先生说:“这种沉浸式的体验演出太有趣了!这次近距离地欣赏土族婚俗,感觉打开了一扇全新的文化大门。”

  “五一”假期的互助土族自治县,在土族圈圈席、花儿会、土族婚俗等一系列民俗活动的装点下,成为了一个充满欢乐与温情的民俗大舞台。游客们在这里收获的不仅仅是视觉、听觉、味觉上的满足,更是一次对土族文化的深刻体验与感悟。

  互助土族故土园景区管委会副主任东国琴说:“‘五一’期间,我们为大家准备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希望来到互助的游客,不仅可以品尝到美味的食物,欣赏到动人的歌舞,还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土族的传统文化,感受到土族人民的热情好客。”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 王十梅
编辑:张小千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