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时评 党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创 视频 省委文件 新闻 政务 旅游 生态 体育 专题 图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藏文网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图说青海
【文化中国行】穿越时光年轮 勾勒文明图鉴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李娜 魏雅琪
发布时间:2025-05-07 10:12:01
编辑:赵生欣
QQ图片20250507062151修复师演示传统印刷技艺。

  青海新闻网·江源新闻客户端讯 在数字文明奔涌的时代浪潮中,青海省图书馆古籍修复中心宛若静谧的港湾,传统技艺与现代科技在此深度交融,赋予残损典籍崭新生命。

  近日,记者走进这里,开启一场探寻古籍“重生”的奇妙之旅。

  踏入雕版印刷展示区,仿佛走进时光隧道。修复师手持刻刀,目光如炬,在细密木板上精雕细琢。他们先将写满字的薄纸反贴,随后屏息凝神,刻刀沿字迹游走,每一刀都饱含对传统技艺的敬畏。阳文渐显,修复师覆上宣纸,棕刷轻扫,墨色晕染,墨香四溢,一枚枚古朴文字跃然纸上,再落上馆藏章,一幅承载历史的印刷品诞生。

  转入石刻拓印区,一场跨越时空的艺术对话正在上演。修复师手持喷壶,水珠如精灵洒落刻件,唤醒沉睡的石刻。宣纸轻覆,棕刷轻舞,石刻纹路与文字渐显纸上。拓包蘸墨,轻拍慢捻,墨色如丝渗透,一幅栩栩如生的拓片作品问世,历史厚重与艺术魅力在此交融。

  修复室内氤氲着肃穆气息。青海省图书馆的修复师们围坐,对着破损古籍热烈讨论,为每本古籍定制修复方案。面对“伤痕累累”的古籍,他们化身“医生”,用专业工具清洗、脱酸,展平拼接书页时动作轻柔,如抚稀世珍宝。

  遇到书页破损,手工纸浆修复技术登场。修复师将手工纸与水在仪器中交融成细腻的纸浆,修复师用滴管精准滴落纸浆,干燥压平后,补纸与原页完美融合。

  现代科技也为修复助力。修复师操作纸张纤维检测仪,古籍书页的数据呈现在屏幕上,如同“基因图谱”,助其快速找到适配用纸,让修复更精准高效。传统与科技携手,让古籍重焕生机,继续诉说千年故事,传承民族精神。

  这些典籍守护者以敬畏之心编织时光经纬,每道修复工序都凝结着对文明的虔敬。墨香中升腾的不只是往昔智慧,更是文明传承的永恒信念。

  愿这份守护文明的热忱永续传承,让沉睡的典籍永远跳动时代的脉搏。

  (来源:青海日报)

QQ图片20250507062157修复师用湿补的方法修复古籍。
QQ图片20250507062205
修复师用纸浆补书法修复古籍。
 
QQ图片20250507062213
古籍组工作人员分卷整理。
 
QQ图片20250507062220
修复师讨论破损古籍的修复方法。
 
QQ图片20250507062227
修复师进行古籍纸张纤维检测。
 
QQ图片20250507062235
读者在古籍阅览室阅读古籍。
 
QQ图片20250507062243
古籍组工作人员整理古籍。
 
推荐阅读
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吴晓军主持
吴晓军罗东川会见我省全国劳动模范
`2025“第一缕阳光”全球同拍中国年在青海启动
青海省30名药品安全社会监督员受聘上岗
全省新闻系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员的公示
2025年青海省全民阅读优秀项目公示
西宁:多轮驱动激发“五一”消费活力
"五一"假期 海北文旅市场交出亮眼"成绩单"
24H热点
“阿嫂们又来参加非遗技艺学习啦”
青年之力在汇聚 青年作为正当时 ——青海青年突击...
以青春之名,汇聚奋进力量 ——我省各地开展五四青...
古韵今辉交响 业态创新驱动 ——“五一”假期青海...
【文化中国行】省城“爆款夜市” 点燃文旅消费新引擎
【文化中国行】贵德:清清黄河水 风景美如画
青春力量:以行动回应时代召唤
青海互助:“五一”民俗特色体验受热捧
【探寻雪豹之都】灵动十足!“豹”元素点亮西宁街头
“五一”假期前三天6.8万人畅游茶卡盐湖
热点图片
“阿嫂们又来参加非遗技艺学习啦”
“阿嫂们又来参加非...
青年之力在汇聚 青年作为正当时 ——青海青年突击队以青春之名书写新时代答卷
青年之力在汇聚 青年...
以青春之名,汇聚奋进力量 ——我省各地开展五四青年节系列活动
以青春之名,汇聚奋...
古韵今辉交响 业态创新驱动 ——“五一”假期青海旅游市场焕发新活力
古韵今辉交响 业态创...
【文化中国行】省城“爆款夜市” 点燃文旅消费新引擎
【文化中国行】省城...
【文化中国行】贵德:清清黄河水 风景美如画
【文化中国行】贵德...
青春力量:以行动回应时代召唤
青春力量:以行动回...
青海互助:“五一”民俗特色体验受热捧
青海互助:“五一”...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
 
img

【文化中国行】穿越时光年轮 勾勒文明图鉴

青海日报
2025-05-07 10:12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img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img

【文化中国行】穿越时光年轮 勾勒文明图鉴

青海日报
2025-05-07 10:12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保存图片

【文化中国行】穿越时光年轮 勾勒文明图鉴

  • 2025-05-07 10:12:01
  • 来源:青海日报
QQ图片20250507062151修复师演示传统印刷技艺。

  青海新闻网·江源新闻客户端讯 在数字文明奔涌的时代浪潮中,青海省图书馆古籍修复中心宛若静谧的港湾,传统技艺与现代科技在此深度交融,赋予残损典籍崭新生命。

  近日,记者走进这里,开启一场探寻古籍“重生”的奇妙之旅。

  踏入雕版印刷展示区,仿佛走进时光隧道。修复师手持刻刀,目光如炬,在细密木板上精雕细琢。他们先将写满字的薄纸反贴,随后屏息凝神,刻刀沿字迹游走,每一刀都饱含对传统技艺的敬畏。阳文渐显,修复师覆上宣纸,棕刷轻扫,墨色晕染,墨香四溢,一枚枚古朴文字跃然纸上,再落上馆藏章,一幅承载历史的印刷品诞生。

  转入石刻拓印区,一场跨越时空的艺术对话正在上演。修复师手持喷壶,水珠如精灵洒落刻件,唤醒沉睡的石刻。宣纸轻覆,棕刷轻舞,石刻纹路与文字渐显纸上。拓包蘸墨,轻拍慢捻,墨色如丝渗透,一幅栩栩如生的拓片作品问世,历史厚重与艺术魅力在此交融。

  修复室内氤氲着肃穆气息。青海省图书馆的修复师们围坐,对着破损古籍热烈讨论,为每本古籍定制修复方案。面对“伤痕累累”的古籍,他们化身“医生”,用专业工具清洗、脱酸,展平拼接书页时动作轻柔,如抚稀世珍宝。

  遇到书页破损,手工纸浆修复技术登场。修复师将手工纸与水在仪器中交融成细腻的纸浆,修复师用滴管精准滴落纸浆,干燥压平后,补纸与原页完美融合。

  现代科技也为修复助力。修复师操作纸张纤维检测仪,古籍书页的数据呈现在屏幕上,如同“基因图谱”,助其快速找到适配用纸,让修复更精准高效。传统与科技携手,让古籍重焕生机,继续诉说千年故事,传承民族精神。

  这些典籍守护者以敬畏之心编织时光经纬,每道修复工序都凝结着对文明的虔敬。墨香中升腾的不只是往昔智慧,更是文明传承的永恒信念。

  愿这份守护文明的热忱永续传承,让沉睡的典籍永远跳动时代的脉搏。

  (来源:青海日报)

QQ图片20250507062157修复师用湿补的方法修复古籍。
QQ图片20250507062205
修复师用纸浆补书法修复古籍。
 
QQ图片20250507062213
古籍组工作人员分卷整理。
 
QQ图片20250507062220
修复师讨论破损古籍的修复方法。
 
QQ图片20250507062227
修复师进行古籍纸张纤维检测。
 
QQ图片20250507062235
读者在古籍阅览室阅读古籍。
 
QQ图片20250507062243
古籍组工作人员整理古籍。
 
作者 李娜 魏雅琪
编辑:赵生欣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