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时评 党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创 视频 省委文件 新闻 政务 旅游 生态 体育 专题 图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藏文网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图说青海
【央企助力青海高质量发展】
“国能力量”为青海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王菲菲
发布时间:2023-07-16 12:02:48
编辑:朱月琴

玛尔挡水电站项目建设现场。国能青海公司供图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南边是碧波万顷的青海湖,北边是连绵起伏的祁连山脉,脚下是水草丰美的刚察大草原……夏日的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哈尔盖镇切察村像披上了一件“绿衣”,充满了无限生机。从以往的“深度贫困村”到现在的“美丽乡村”,切察村的牧民都说:“这多亏了党的政策,多亏了国家能源集团,才有了现在的幸福生活!”

  切察村地处草原深处,是一个纯牧业村,长期以来牧民以养畜为主,由于受交通等地理环境因素的制约,牧民经济收入不高,2015年被列为省级贫困村。2016年,国家能源集团青海电力有限公司(简称国能青海公司)驻村扶贫工作队来到这里开展帮扶工作,他们及时了解每户村民的情况,摸排掌握第一手资料。

  产业兴则乡村兴,乡村要振兴,必须因地制宜发展乡村特色产业。

  “结合当地环境及民俗产业情况,第一批驻村扶贫工作队经过认真细致的沟通协调和不辞辛劳地奔走,确定利用村集体闲置场地设施,发展以牦牛养殖合作社为主、配套开展土地流转饲料种植的产业链扶贫,增强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国能青海公司驻村第一书记赵宏博说。

  2018年9月,切察村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2019年底,随着第一期101头牦牛出栏,切察村牦牛养殖合作社实现销售收入60.9万元,纯利润14.7万余元。村里拿出8.4万元,给1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每户分红2500元,39户边缘贫困户每户分红1000元,其余资金用于继续扩大合作社生产。

  为了推动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赵宏博来到切察村后“对症下药”,盖牛棚、建车间、找渠道,认真仔细地考虑每一处细节。他说:“2020年至2022年间,落实牛棚建设资金50万元,饲料车间建设资金45万元,加工设备资金5万元,2022年实现牛羊销售120万元,人均收入达1万元以上。”

  今年3月,国家能源集团向海北州刚察县采购总价值达645万元的牛羊肉顺利起运,这是今年刚察县政府牵头达成的第一笔百万级牛羊销售大单,实现了2023年刚察县牛羊销售“开门红”。

  这只是国能青海公司探索乡村振兴的生动缩影。自开展定点帮扶和对口支援工作以来,国家能源集团累计投入资金4.5亿元,实施帮扶项目184个,派驻挂职干部和第一书记22人,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发展特色产业、开展医疗救助、促进教育帮扶、实施党建结对等方式,助力刚察县和玉树藏族自治州曲麻莱县经济发展、乡村建设、基层治理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彰显了央企“国家队”“顶梁柱”的责任担当。

  “我们聚焦产业增效,因地制宜帮助发展特色产业,推动‘新能源+’帮扶项目,并多举措开展消费帮扶;聚焦基础改善,做好教育、文化设施等基础性民生项目建设,加强基层干部和技能人才培训,持续开展黄河源头生态保护项目,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聚焦机制保障,树牢‘一盘棋’意识,统筹协调帮扶资源,形成工作合力,积极构建齐抓共促、高效运转、协同推动的‘大帮扶’格局,充分展现责任央企的良好形象。”国能青海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刘军说。

  作为助力青海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国能青海公司不仅在助力乡村振兴工作中形成了一系列富有特色、行之有效的实践案例和经验,也积极投身青海产业布局发展建设当中,全面展示国资央企助力青海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成效、好做法。

  青海富光丰水风好,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是国家能源集团重要的战略投资基地。青海省创建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和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为国能青海公司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目前,国能青海公司在青已经形成了“常规水电、抽水蓄能、新能源、储能”四大业务板块和“一示范两基地”(即:玛尔挡千万千瓦级“水风光蓄储”一体化多能互补示范基地、大柴旦“风光蓄储氢”千万千瓦级源网荷储基地、海北“牧光蓄储”绿色智慧新型能源基地)战略发展格局。

  同时,在全省设立了12个清洁能源项目开发公司和2个抽蓄项目开发前期工作机构,在建装机656万千瓦(不含储能),在建玛尔挡水电站232万千瓦,在建新能源424万千瓦;拟建同德抽蓄、玛沁抽蓄、海西大柴旦鱼卡抽蓄等装机600万千瓦以上。

  其中,国能青海公司正在全力建设的青海省重大能源工程项目玛尔挡水电站,是黄河流域在建海拔最高、装机最大的水电站,也是国家实施西电东送和青电入豫的骨干电源点。

  “截至6月底,提前110天将国内核准开工建设的首座200米级高海拔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填筑至3255米高程,大坝一期面板已完成混凝土浇筑,大坝二期面板混凝土浇筑正在有序进行。首台机组定子于6月30日如期顺利吊装到位,水电站建设正式进入机电安装加速期,为10月底下闸蓄水和2024年3月首台机组按期投产发电奠定了坚实基础。”刘军说。

  如今,国能青海公司通过一个个清洁能源项目建设描绘着在青海的布局轮廓,努力把青海资源禀赋转化为企业发展优势。在新征程上,国能青海公司向着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的目标,走出一条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我们积极主动融入青海省发展战略,‘十四五’期间,确定了‘三个以上’发展目标,即实现在青新增清洁能源装机1000万千瓦以上,储备1000万千瓦以上,在青投资600亿元以上,瞄准‘双碳’目标,全力打造一流清洁能源示范企业,努力为青海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刘军说。

推荐阅读
省委议军会议召开 陈刚主持并讲话 吴晓军出席
陈刚吴晓军会见中国节能环保集团董事长宋鑫
青海将“拿出”招才引智的诚意,“邀”您共建青海
全国职校生在青海比拼中药传统技能
青海省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终止防汛四级应急响应
2023年青海省直招军士招收工作公告
西宁市将举办第二届“西宁人才周”活动
西宁市启动2023年“夏送清凉”活动
24H热点
陈刚吴晓军会见中国节能环保集团董事长宋鑫一行
第24届青洽会将多维度展现数字产业发展势能
上半年青海省外贸进出口总值25.9亿元 同比增长19.2%
省委第八巡回指导组:推动主题教育向基层党组织延伸
省委政法委:“三个结合”探索政法改革督察新模式
省总工会:运用"千万工程"案例推动主题教育再深入
省应急厅联合公安机关开展烟花爆竹"打非"专项行动
搭平台聚人才 高质量推动生态畜牧业健康发展
我省将举行"智汇三江源·助力新青海"人才项目洽谈会
赋电新生 走向未来
青少年“手拉手”夏令营开营
热点图片
今年青海旅游有多火热
今年青海旅游有多火热
【党旗领航】海西:“党建+”模式打造人才新引擎
【党旗领航】海西:...
【聚焦第十届环湖电动汽车挑战赛】赋电新生 走向未来——第十届环青海湖(国际)电动汽车挑战赛赛事亮点及赛段看点
【聚焦第十届环湖电...
首架“上海—果洛”援青旅游包机抵达果洛
首架“上海—果洛”...
【央企助力青海高质量发展】深耕教育聚焦产业,展现央企援青责任担当
【央企助力青海高质...
【乡村振兴在青海】美丽景区,夏日里热烈“升温”
【乡村振兴在青海】...
【生态观察】绿水青山富民生
【生态观察】绿水青...
【央企助力青海高质量发展】“国能力量”为青海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央企助力青海高质...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
 
img

【央企助力青海高质量发展】
“国能力量”为青海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青海日报
2023-07-16 12:02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img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img

【央企助力青海高质量发展】
“国能力量”为青海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青海日报
2023-07-16 12:02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保存图片

【央企助力青海高质量发展】
“国能力量”为青海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 2023-07-16 12:02:48
  • 来源:青海日报

玛尔挡水电站项目建设现场。国能青海公司供图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南边是碧波万顷的青海湖,北边是连绵起伏的祁连山脉,脚下是水草丰美的刚察大草原……夏日的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哈尔盖镇切察村像披上了一件“绿衣”,充满了无限生机。从以往的“深度贫困村”到现在的“美丽乡村”,切察村的牧民都说:“这多亏了党的政策,多亏了国家能源集团,才有了现在的幸福生活!”

  切察村地处草原深处,是一个纯牧业村,长期以来牧民以养畜为主,由于受交通等地理环境因素的制约,牧民经济收入不高,2015年被列为省级贫困村。2016年,国家能源集团青海电力有限公司(简称国能青海公司)驻村扶贫工作队来到这里开展帮扶工作,他们及时了解每户村民的情况,摸排掌握第一手资料。

  产业兴则乡村兴,乡村要振兴,必须因地制宜发展乡村特色产业。

  “结合当地环境及民俗产业情况,第一批驻村扶贫工作队经过认真细致的沟通协调和不辞辛劳地奔走,确定利用村集体闲置场地设施,发展以牦牛养殖合作社为主、配套开展土地流转饲料种植的产业链扶贫,增强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国能青海公司驻村第一书记赵宏博说。

  2018年9月,切察村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2019年底,随着第一期101头牦牛出栏,切察村牦牛养殖合作社实现销售收入60.9万元,纯利润14.7万余元。村里拿出8.4万元,给1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每户分红2500元,39户边缘贫困户每户分红1000元,其余资金用于继续扩大合作社生产。

  为了推动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赵宏博来到切察村后“对症下药”,盖牛棚、建车间、找渠道,认真仔细地考虑每一处细节。他说:“2020年至2022年间,落实牛棚建设资金50万元,饲料车间建设资金45万元,加工设备资金5万元,2022年实现牛羊销售120万元,人均收入达1万元以上。”

  今年3月,国家能源集团向海北州刚察县采购总价值达645万元的牛羊肉顺利起运,这是今年刚察县政府牵头达成的第一笔百万级牛羊销售大单,实现了2023年刚察县牛羊销售“开门红”。

  这只是国能青海公司探索乡村振兴的生动缩影。自开展定点帮扶和对口支援工作以来,国家能源集团累计投入资金4.5亿元,实施帮扶项目184个,派驻挂职干部和第一书记22人,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发展特色产业、开展医疗救助、促进教育帮扶、实施党建结对等方式,助力刚察县和玉树藏族自治州曲麻莱县经济发展、乡村建设、基层治理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彰显了央企“国家队”“顶梁柱”的责任担当。

  “我们聚焦产业增效,因地制宜帮助发展特色产业,推动‘新能源+’帮扶项目,并多举措开展消费帮扶;聚焦基础改善,做好教育、文化设施等基础性民生项目建设,加强基层干部和技能人才培训,持续开展黄河源头生态保护项目,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聚焦机制保障,树牢‘一盘棋’意识,统筹协调帮扶资源,形成工作合力,积极构建齐抓共促、高效运转、协同推动的‘大帮扶’格局,充分展现责任央企的良好形象。”国能青海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刘军说。

  作为助力青海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国能青海公司不仅在助力乡村振兴工作中形成了一系列富有特色、行之有效的实践案例和经验,也积极投身青海产业布局发展建设当中,全面展示国资央企助力青海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成效、好做法。

  青海富光丰水风好,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是国家能源集团重要的战略投资基地。青海省创建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和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为国能青海公司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目前,国能青海公司在青已经形成了“常规水电、抽水蓄能、新能源、储能”四大业务板块和“一示范两基地”(即:玛尔挡千万千瓦级“水风光蓄储”一体化多能互补示范基地、大柴旦“风光蓄储氢”千万千瓦级源网荷储基地、海北“牧光蓄储”绿色智慧新型能源基地)战略发展格局。

  同时,在全省设立了12个清洁能源项目开发公司和2个抽蓄项目开发前期工作机构,在建装机656万千瓦(不含储能),在建玛尔挡水电站232万千瓦,在建新能源424万千瓦;拟建同德抽蓄、玛沁抽蓄、海西大柴旦鱼卡抽蓄等装机600万千瓦以上。

  其中,国能青海公司正在全力建设的青海省重大能源工程项目玛尔挡水电站,是黄河流域在建海拔最高、装机最大的水电站,也是国家实施西电东送和青电入豫的骨干电源点。

  “截至6月底,提前110天将国内核准开工建设的首座200米级高海拔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填筑至3255米高程,大坝一期面板已完成混凝土浇筑,大坝二期面板混凝土浇筑正在有序进行。首台机组定子于6月30日如期顺利吊装到位,水电站建设正式进入机电安装加速期,为10月底下闸蓄水和2024年3月首台机组按期投产发电奠定了坚实基础。”刘军说。

  如今,国能青海公司通过一个个清洁能源项目建设描绘着在青海的布局轮廓,努力把青海资源禀赋转化为企业发展优势。在新征程上,国能青海公司向着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的目标,走出一条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我们积极主动融入青海省发展战略,‘十四五’期间,确定了‘三个以上’发展目标,即实现在青新增清洁能源装机1000万千瓦以上,储备1000万千瓦以上,在青投资600亿元以上,瞄准‘双碳’目标,全力打造一流清洁能源示范企业,努力为青海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刘军说。

作者 王菲菲
编辑:朱月琴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