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时评 党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创 视频 省委文件 新闻 政务 旅游 生态 体育 专题 图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藏文网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图说青海
【央企助力青海高质量发展】深耕教育聚焦产业,展现央企援青责任担当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牛玉娇
发布时间:2023-07-17 09:15:40
编辑:易 娜
 中国华能援建尖扎县能科乡德乾村“牧云星宿”。受访者供图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一批接着一批干,一棒接着一棒跑,一个项目接着一个项目做”。

  在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泽库县,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华能)和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化)的这种援青的精神,为当地保障民生和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践行着央企援青矢志不渝的政治责任与社会责任。

  深耕教育,从硬件设施到软实力提升

  7月12日,走进泽库县第一民族中学,一座由中国石化投资350万元的四层图书馆正在建设中,8月将投入运营。走进女生宿舍,由中国石化援助的高低床和衣柜整齐摆放,此前捐助的阶梯教室成为学生们最喜欢的教室……

  秉承“有教育就有未来”理念,中国石化自2016年累计投入4426万元,实施泽库县19所学校软硬件配套改造,从教学楼到宿舍楼,从食堂到风雨操场,从智慧黑板到云机房,从录播教室到校园广播站……中国石化让泽库县12000多名师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牧区里女孩子上完初中就回家放牛的情况很普遍,如果不改变,那她一辈子都只是个牧民。”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援青干部、泽库县委副书记、副县长李云告诉记者,2018年开始,中国石化在泽库县设立了“中石化女子春蕾班”,每年出资60万元资助50名女孩高中三年的学习生活费用,还设立奖学金、开展外地游学项目。

  春蕾班的设立不仅帮助牧区女孩接受高等教育,也使泽库县高中教学质量明显提升,从2021年开始连续两年本科上线率达60%以上,不仅让她们有了外地求学的机会,还拓宽了眼界,受到社会、家长和老师们的广泛赞誉。

  让泽库的孩子接受良好教育,全力支援泽库县发展教育事业,“办好农民家门口的优质学校”,是中国石化援青的企业担当。

  “2022—2024年期间,中国石化将投入3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改善学生生活质量、提升教师精神面貌、改善校区配套设施等重点项目。”

  李云介绍,由中国石化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教育帮扶工作小组,为全面启动教育帮扶计划,全方位提升结对学校综合办学实力制定了三年教育帮扶工作方案。

  2022年,首批300万元资金拨付到账,不仅为泽库县第一民族中学等三所学校购置了学生课桌椅、冬款校服、高低床、衣柜、文具,还成功举办了师资培训签约仪式,截至目前,已进行线上培训50余次,组织教师集中培训600人次,40多名教师到天津、南京等东部姊妹校跟岗培训、研学……

  为推进泽库县教育的现代化进程,中国石化从基础设施改善、师资能力提升、东西部姊妹校建设、中石化女子春蕾班等项目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促进泽库县教育事业的发展默默贡献着央企力量。

“中石化女子春蕾班”的孩子们在操场上愉快玩耍。

  聚焦产业,助力获得更多发展红利

  7月12日,在尖扎县能科乡德乾村,一座名为“牧云星宿”的民宿坐落在山间。从民宿窗外望去,藏族农家炊烟袅袅、牛羊散落,油菜花海鲜艳明亮,民宿内五彩神箭、老院门等元素与现代流行元素交融,让人沉浸其中又思虑悠远。

  “华能打造这座民宿,看准了德乾村丰厚的旅游资源,想从长远帮扶的角度,为乡村产业发展做力所能及的贡献。”中国华能集团援青干部、尖扎县委副书记、副县长蔺通告诉记者,这座民宿由中国华能于2020年立项,总投资2000万元,产权属于德乾村集体,民宿承包方每年要为村集体支付10万元承包资金,再从营业流水中分20%的红利给村集体,村民还可在民宿当“管家”,实现家门口就业。

  “本月开业后会邀请画家、音乐家驻留创作,举办乡村旅游发展论坛、民俗体验活动等。”民宿负责人说,民宿的建成不仅能推动德乾村乡村旅游的“火爆”,还能让村民参与其中,为乡村旅游发展培养本地人才“造血”。

  这座民宿的建成是中国华能对口帮扶尖扎县12年来,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帮扶思路转变的一个缩影。

  2010年以来,中国华能累计派出6名援青干部,累计投资9500万元在教育、医疗、精准扶贫、基层党建、文化体育等领域,先后帮扶援建项目达30余项。

  为充分发挥能源电力央企的优势,华能为昂拉乡德吉村、尖扎滩乡来玉村等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共380户居民援建容量为3.16兆瓦的屋顶分布式光伏,每年每户增收约4000元。

  来玉村驻村第一书记青措说:“华能援建的屋顶光伏兜住了易地搬迁群众的民生底线,村民不出门就有一份‘阳光收入’,还援建了达格玛宝服装加工厂,为村民们提供就业岗位。”

  “尖扎县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屋顶光伏全覆盖,建成尖扎整县屋顶光伏项目和百万千瓦新能源基地是华能援青的主要目标。”蔺通说:“以前为群众兜底保障,现在要有效帮助搬迁群众稳定增收,助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华能援建青海省首个“百美村宿”乡村旅游示范项目——“牧云星宿”,就是通过产业带动就业,助力乡村振兴而建。村里百余名村民争相做“民宿管家”,项目建成后还将和周边村打造的“云边漫步帐篷家民宿”“黄河民宿第一村”等文旅资源配成体系,助推尖扎县域旅游发展,让“灵秀尖扎”的区域公共品牌家喻户晓。

  在来玉村,蔺通和驻村第一书记规划借助来玉村“黄河民宿第一村”资源优势,动员村民改造民宿,华能将给予改造民宿的村民以贷款贴息的帮扶、专业设计和运营支持,助推尖扎县乡村旅游示范引领发展。

  “发挥尖扎所特和华能所长,持续投入、无缝衔接,做优做强尖扎能源和文旅特色产业发展。”中国华能的资金投入以及援青干部的真情付出,带动了产业、创造了就业、推动了发展,让尖扎各族群众享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发展红利。 

推荐阅读
省委议军会议召开 陈刚主持并讲话 吴晓军出席
陈刚吴晓军会见中国节能环保集团董事长宋鑫
青海将“拿出”招才引智的诚意,“邀”您共建青海
全国职校生在青海比拼中药传统技能
青海省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终止防汛四级应急响应
2023年青海省直招军士招收工作公告
西宁市将举办第二届“西宁人才周”活动
西宁市启动2023年“夏送清凉”活动
24H热点
陈刚吴晓军会见中国节能环保集团董事长宋鑫一行
第24届青洽会将多维度展现数字产业发展势能
上半年青海省外贸进出口总值25.9亿元 同比增长19.2%
省委第八巡回指导组:推动主题教育向基层党组织延伸
省委政法委:“三个结合”探索政法改革督察新模式
省总工会:运用"千万工程"案例推动主题教育再深入
省应急厅联合公安机关开展烟花爆竹"打非"专项行动
搭平台聚人才 高质量推动生态畜牧业健康发展
我省将举行"智汇三江源·助力新青海"人才项目洽谈会
赋电新生 走向未来
青少年“手拉手”夏令营开营
热点图片
今年青海旅游有多火热
今年青海旅游有多火热
【党旗领航】海西:“党建+”模式打造人才新引擎
【党旗领航】海西:...
【聚焦第十届环湖电动汽车挑战赛】赋电新生 走向未来——第十届环青海湖(国际)电动汽车挑战赛赛事亮点及赛段看点
【聚焦第十届环湖电...
首架“上海—果洛”援青旅游包机抵达果洛
首架“上海—果洛”...
【央企助力青海高质量发展】深耕教育聚焦产业,展现央企援青责任担当
【央企助力青海高质...
【乡村振兴在青海】美丽景区,夏日里热烈“升温”
【乡村振兴在青海】...
【生态观察】绿水青山富民生
【生态观察】绿水青...
【央企助力青海高质量发展】“国能力量”为青海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央企助力青海高质...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
 
img

【央企助力青海高质量发展】深耕教育聚焦产业,展现央企援青责任担当

青海日报
2023-07-17 09:15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img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img

【央企助力青海高质量发展】深耕教育聚焦产业,展现央企援青责任担当

青海日报
2023-07-17 09:15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保存图片

【央企助力青海高质量发展】深耕教育聚焦产业,展现央企援青责任担当

  • 2023-07-17 09:15:40
  • 来源:青海日报
 中国华能援建尖扎县能科乡德乾村“牧云星宿”。受访者供图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一批接着一批干,一棒接着一棒跑,一个项目接着一个项目做”。

  在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泽库县,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华能)和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化)的这种援青的精神,为当地保障民生和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践行着央企援青矢志不渝的政治责任与社会责任。

  深耕教育,从硬件设施到软实力提升

  7月12日,走进泽库县第一民族中学,一座由中国石化投资350万元的四层图书馆正在建设中,8月将投入运营。走进女生宿舍,由中国石化援助的高低床和衣柜整齐摆放,此前捐助的阶梯教室成为学生们最喜欢的教室……

  秉承“有教育就有未来”理念,中国石化自2016年累计投入4426万元,实施泽库县19所学校软硬件配套改造,从教学楼到宿舍楼,从食堂到风雨操场,从智慧黑板到云机房,从录播教室到校园广播站……中国石化让泽库县12000多名师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牧区里女孩子上完初中就回家放牛的情况很普遍,如果不改变,那她一辈子都只是个牧民。”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援青干部、泽库县委副书记、副县长李云告诉记者,2018年开始,中国石化在泽库县设立了“中石化女子春蕾班”,每年出资60万元资助50名女孩高中三年的学习生活费用,还设立奖学金、开展外地游学项目。

  春蕾班的设立不仅帮助牧区女孩接受高等教育,也使泽库县高中教学质量明显提升,从2021年开始连续两年本科上线率达60%以上,不仅让她们有了外地求学的机会,还拓宽了眼界,受到社会、家长和老师们的广泛赞誉。

  让泽库的孩子接受良好教育,全力支援泽库县发展教育事业,“办好农民家门口的优质学校”,是中国石化援青的企业担当。

  “2022—2024年期间,中国石化将投入3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改善学生生活质量、提升教师精神面貌、改善校区配套设施等重点项目。”

  李云介绍,由中国石化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教育帮扶工作小组,为全面启动教育帮扶计划,全方位提升结对学校综合办学实力制定了三年教育帮扶工作方案。

  2022年,首批300万元资金拨付到账,不仅为泽库县第一民族中学等三所学校购置了学生课桌椅、冬款校服、高低床、衣柜、文具,还成功举办了师资培训签约仪式,截至目前,已进行线上培训50余次,组织教师集中培训600人次,40多名教师到天津、南京等东部姊妹校跟岗培训、研学……

  为推进泽库县教育的现代化进程,中国石化从基础设施改善、师资能力提升、东西部姊妹校建设、中石化女子春蕾班等项目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促进泽库县教育事业的发展默默贡献着央企力量。

“中石化女子春蕾班”的孩子们在操场上愉快玩耍。

  聚焦产业,助力获得更多发展红利

  7月12日,在尖扎县能科乡德乾村,一座名为“牧云星宿”的民宿坐落在山间。从民宿窗外望去,藏族农家炊烟袅袅、牛羊散落,油菜花海鲜艳明亮,民宿内五彩神箭、老院门等元素与现代流行元素交融,让人沉浸其中又思虑悠远。

  “华能打造这座民宿,看准了德乾村丰厚的旅游资源,想从长远帮扶的角度,为乡村产业发展做力所能及的贡献。”中国华能集团援青干部、尖扎县委副书记、副县长蔺通告诉记者,这座民宿由中国华能于2020年立项,总投资2000万元,产权属于德乾村集体,民宿承包方每年要为村集体支付10万元承包资金,再从营业流水中分20%的红利给村集体,村民还可在民宿当“管家”,实现家门口就业。

  “本月开业后会邀请画家、音乐家驻留创作,举办乡村旅游发展论坛、民俗体验活动等。”民宿负责人说,民宿的建成不仅能推动德乾村乡村旅游的“火爆”,还能让村民参与其中,为乡村旅游发展培养本地人才“造血”。

  这座民宿的建成是中国华能对口帮扶尖扎县12年来,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帮扶思路转变的一个缩影。

  2010年以来,中国华能累计派出6名援青干部,累计投资9500万元在教育、医疗、精准扶贫、基层党建、文化体育等领域,先后帮扶援建项目达30余项。

  为充分发挥能源电力央企的优势,华能为昂拉乡德吉村、尖扎滩乡来玉村等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共380户居民援建容量为3.16兆瓦的屋顶分布式光伏,每年每户增收约4000元。

  来玉村驻村第一书记青措说:“华能援建的屋顶光伏兜住了易地搬迁群众的民生底线,村民不出门就有一份‘阳光收入’,还援建了达格玛宝服装加工厂,为村民们提供就业岗位。”

  “尖扎县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屋顶光伏全覆盖,建成尖扎整县屋顶光伏项目和百万千瓦新能源基地是华能援青的主要目标。”蔺通说:“以前为群众兜底保障,现在要有效帮助搬迁群众稳定增收,助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华能援建青海省首个“百美村宿”乡村旅游示范项目——“牧云星宿”,就是通过产业带动就业,助力乡村振兴而建。村里百余名村民争相做“民宿管家”,项目建成后还将和周边村打造的“云边漫步帐篷家民宿”“黄河民宿第一村”等文旅资源配成体系,助推尖扎县域旅游发展,让“灵秀尖扎”的区域公共品牌家喻户晓。

  在来玉村,蔺通和驻村第一书记规划借助来玉村“黄河民宿第一村”资源优势,动员村民改造民宿,华能将给予改造民宿的村民以贷款贴息的帮扶、专业设计和运营支持,助推尖扎县乡村旅游示范引领发展。

  “发挥尖扎所特和华能所长,持续投入、无缝衔接,做优做强尖扎能源和文旅特色产业发展。”中国华能的资金投入以及援青干部的真情付出,带动了产业、创造了就业、推动了发展,让尖扎各族群众享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发展红利。 

作者 牛玉娇
编辑:易 娜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