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时评 党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创 视频 省委文件 新闻 政务 旅游 生态 体育 专题 图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藏文网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图说青海
【乡村振兴在青海】村里有个穿警服的党支部副书记
——“乡村行 看振兴”系列报道(36)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宋明慧
发布时间:2023-11-08 08:46:04
编辑:易 娜
任文龙开展入户工作,这是在村民家中。宋明慧/摄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青山绿水的好家园,庄子修哈得展板……”村民宋永红用动听的青海花儿赞美着自己生活的村庄,循声往前正是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多林镇下浪加村。

  站在村口举目四望,村容整洁、乡村美丽、生态宜居、邻里和谐,给人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再往里走就是下浪加村的七彩广场,广场一隅的“七彩议事亭”里,村委会成员、部分党员和村民正围坐一堂,学习最新的惠农政策和法律法规知识,主讲人任文龙不时为大家答疑解惑。

  任文龙是大通县公安局哈州派出所副所长,如今又成为了下浪加村穿着警服的村党支部副书记,向他问及副书记的工作职责时,政策宣讲、法律法规宣传、矛盾纠纷调解等日常工作便脱口而出。

  之所以成为穿警服的村党支部副书记,是目前西宁市在全市推行的一项工作模式,派驻党员民警到社区或行政村兼任副书记,通过落实党建、业务、服务等工作职责,推动党务、警务和村务或居务工作深度融合。

  成为穿着警服的村党支部副书记后,任文龙的首要工作就是在协助支部书记落实好基本工作任务的同时,积极参与到村级事务管理决策中来,以群众所需所盼为目标,抓好综合治理、人民调解、消防安全等工作。

  任文龙告诉记者:“近期村里铺设排污管网,我们要给乡亲做好思想工作,宣讲好相关政策必不可少。”就像大家说的,可能是因为有穿着警服的副书记,到现场以后干起工作来还是比较有力度,围绕政策、法规等几经讲道理后,大家也就理解了,后续的工作干起来就连贯畅通了许多。

  有效治理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关乎社会和谐有序、产业健康发展、生活幸福安康。“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有很多惠民项目会落到村里,势必牵扯到家家户户的利益,这就少不了矛盾纠纷调解。”这是任文龙成为村党支部副书记几个月来的深切感受,9年的从警生涯,虽说调解矛盾纠纷是比较日常的工作,但村里的矛盾纠纷调解和以往工作中的有些不一样,内容更多了,工作也更加繁杂了,所以在开展工作之时要更加上心,要立足群众所需所盼开展工作。

  “我们把老百姓的事放在第一位,在全面了解群众诉求后都会及时解决。”为了当好村里的矛盾纠纷调解员,任文龙定期入户了解掌握情况,提前谋划并针对性化解,依托下浪加村“石榴籽服务驿站”和“蓝色服务驿站”,发动网格员、矛盾调解员、村情信息员、法治宣传员等多方力量参与,努力做到矛盾纠纷现场调处。同时,充分利用发挥“七彩议事亭”作用,让矛盾双方面对面讲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从而制定有针性的解决方法,调处率达到了100%。

  “现在不光矛盾纠纷少了,大家的法律意识也提高了。对村‘两委’来说,村民的素质提高了,管理起来就轻松了。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乡亲们的日子越来越好,大家想得更多的,是如何走出去谋更宽更好的致富之路。”下浪加村党支部书记杨存福说。

  说到这,任文龙接过话题:“这几个月,我最明显的感受就是村民的防诈防骗意识明显提高了,今年以来村里未发生过一起诈骗案件。”很简短的一句话,其实包含着任文龙在下浪加村开展的很多工作。成为村党支部副书记那天起,他就想着,一定要把党的政策和法律法规送到村里每家每户,特别是如今在乡村振兴等战略机遇下惠民惠农政策非常多,一定要让大家及时了解政策并积极参与其中,让老百姓真正享受到政策“红利”、共享发展成果。于是,无论是参加村里的大小活动,还是走村入户,走到哪里他的工作就会开展到哪里,政策宣讲和法律法规宣传也就到了哪里。

  从辖区民警到穿警服的村党支部副书记,变化的不仅仅是身份,更是肩上的责任。任文龙的初心和目标很明确,把警服穿在身上、把职责牢记心间,一切为了群众、依靠群众,撸起袖子加油干,在乡村全面振兴的道路上,推动乡村发展和基层治理产生“1+1>2”的效应。

推荐阅读
省委平安青海建设领导小组(扩大)会议召开
青海湖生态环境保护专题会召开 陈刚主持并讲话
专家人才联合会开展"群英荟·海南行"考察服务活动
海西:“90后”女孩用青春力量点燃乡村金融新希望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许可信息
关于“最美公务员”推荐对象差额人选的公示
西宁市“119”消防宣传月系列活动启动
青海海东:聚力根治农民工欠薪难题
24H热点
青海三家单位入选全国“枫桥式工作法”单位
省人大常委会召开生态文明高地建设立法征求意见会
【第六届进博会·青海进行时】乘兴而来 满载而归
【聚焦】电商产业让市场迸发生机
农村电商大有可为
【乡村振兴在青海】村里有个穿警服的党支部副书记
【办实事 解民忧】篇篇“议事日记” 件件为民解忧
【援青干部人才风采录】“挂真切,上海曼巴!”
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公布 我省70家单位合格
"东方"有花开 望见一城"美"
用爱撑起黑颈鹤的家
【进博抢鲜看】绿色有机成为亮点
小藏毯焕发大魅力
热点图片
“东方”有花开 望见一城“美”
“东方”有花开 望见...
进博透视观
进博透视观
用爱撑起黑颈鹤的家
用爱撑起黑颈鹤的家
82种野生动物在青海湖畔“安家”
82种野生动物在青海...
湟中菌菇产业带头人周召荣
湟中菌菇产业带头人...
青海西宁:年轻党员当楼长 新村发展添活力
青海西宁:年轻党员...
青海西宁:以“六个一”为引领 构建基层党建新格局
青海西宁:以“六个...
她把青海农产品卖到32个城市公司年销售额2000万元以上
她把青海农产品卖到3...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
 
img

【乡村振兴在青海】村里有个穿警服的党支部副书记
——“乡村行 看振兴”系列报道(36)

青海日报
2023-11-08 08:46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img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img

【乡村振兴在青海】村里有个穿警服的党支部副书记
——“乡村行 看振兴”系列报道(36)

青海日报
2023-11-08 08:46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保存图片

【乡村振兴在青海】村里有个穿警服的党支部副书记
——“乡村行 看振兴”系列报道(36)

  • 2023-11-08 08:46:04
  • 来源:青海日报
任文龙开展入户工作,这是在村民家中。宋明慧/摄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青山绿水的好家园,庄子修哈得展板……”村民宋永红用动听的青海花儿赞美着自己生活的村庄,循声往前正是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多林镇下浪加村。

  站在村口举目四望,村容整洁、乡村美丽、生态宜居、邻里和谐,给人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再往里走就是下浪加村的七彩广场,广场一隅的“七彩议事亭”里,村委会成员、部分党员和村民正围坐一堂,学习最新的惠农政策和法律法规知识,主讲人任文龙不时为大家答疑解惑。

  任文龙是大通县公安局哈州派出所副所长,如今又成为了下浪加村穿着警服的村党支部副书记,向他问及副书记的工作职责时,政策宣讲、法律法规宣传、矛盾纠纷调解等日常工作便脱口而出。

  之所以成为穿警服的村党支部副书记,是目前西宁市在全市推行的一项工作模式,派驻党员民警到社区或行政村兼任副书记,通过落实党建、业务、服务等工作职责,推动党务、警务和村务或居务工作深度融合。

  成为穿着警服的村党支部副书记后,任文龙的首要工作就是在协助支部书记落实好基本工作任务的同时,积极参与到村级事务管理决策中来,以群众所需所盼为目标,抓好综合治理、人民调解、消防安全等工作。

  任文龙告诉记者:“近期村里铺设排污管网,我们要给乡亲做好思想工作,宣讲好相关政策必不可少。”就像大家说的,可能是因为有穿着警服的副书记,到现场以后干起工作来还是比较有力度,围绕政策、法规等几经讲道理后,大家也就理解了,后续的工作干起来就连贯畅通了许多。

  有效治理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关乎社会和谐有序、产业健康发展、生活幸福安康。“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有很多惠民项目会落到村里,势必牵扯到家家户户的利益,这就少不了矛盾纠纷调解。”这是任文龙成为村党支部副书记几个月来的深切感受,9年的从警生涯,虽说调解矛盾纠纷是比较日常的工作,但村里的矛盾纠纷调解和以往工作中的有些不一样,内容更多了,工作也更加繁杂了,所以在开展工作之时要更加上心,要立足群众所需所盼开展工作。

  “我们把老百姓的事放在第一位,在全面了解群众诉求后都会及时解决。”为了当好村里的矛盾纠纷调解员,任文龙定期入户了解掌握情况,提前谋划并针对性化解,依托下浪加村“石榴籽服务驿站”和“蓝色服务驿站”,发动网格员、矛盾调解员、村情信息员、法治宣传员等多方力量参与,努力做到矛盾纠纷现场调处。同时,充分利用发挥“七彩议事亭”作用,让矛盾双方面对面讲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从而制定有针性的解决方法,调处率达到了100%。

  “现在不光矛盾纠纷少了,大家的法律意识也提高了。对村‘两委’来说,村民的素质提高了,管理起来就轻松了。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乡亲们的日子越来越好,大家想得更多的,是如何走出去谋更宽更好的致富之路。”下浪加村党支部书记杨存福说。

  说到这,任文龙接过话题:“这几个月,我最明显的感受就是村民的防诈防骗意识明显提高了,今年以来村里未发生过一起诈骗案件。”很简短的一句话,其实包含着任文龙在下浪加村开展的很多工作。成为村党支部副书记那天起,他就想着,一定要把党的政策和法律法规送到村里每家每户,特别是如今在乡村振兴等战略机遇下惠民惠农政策非常多,一定要让大家及时了解政策并积极参与其中,让老百姓真正享受到政策“红利”、共享发展成果。于是,无论是参加村里的大小活动,还是走村入户,走到哪里他的工作就会开展到哪里,政策宣讲和法律法规宣传也就到了哪里。

  从辖区民警到穿警服的村党支部副书记,变化的不仅仅是身份,更是肩上的责任。任文龙的初心和目标很明确,把警服穿在身上、把职责牢记心间,一切为了群众、依靠群众,撸起袖子加油干,在乡村全面振兴的道路上,推动乡村发展和基层治理产生“1+1>2”的效应。

作者 宋明慧
编辑:易 娜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