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时评 党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创 视频 省委文件 新闻 政务 旅游 生态 体育 专题 图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藏文网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图说青海
一号文件“播种”乡村振兴新希望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王晶 邹林
发布时间:2024-03-21 08:28:58
编辑:易 娜
在村民家中宣讲一号文件精神。西宁市湟源县委组织部供图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老颜,今年政府要继续实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还要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和管护力度,你准备种点什么,要抓紧考虑……”3月13日上午,西宁市湟源县波航乡上泉尔村小广场上,驻村工作队员邹林正给村民介绍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有关粮食生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政策。

  听到这话,一旁的村民孟成福说∶“去年工作队协调着帮我们把田间路平整了、灌溉渠维修了,给我们帮了大忙,今年我买了一台拖拉机准备再多承包些土地搞规模化种植。”今年48岁的脱贫户孟成福,家庭经济来源主要以养殖牛羊及务工为主,去年共收入10万余元,为扩大增收渠道,今年他将承包13.33公顷土地规模化种植小麦和油菜。

  “好啊,粮食安全是底线,必须要牢牢守住。农田质量提高了,种粮收益自然不会少。大家要增强信心,勤劳致富,相信咱们村老百姓的钱袋子会变得越来越鼓,日子越过越红火……今年,驻村工作队还要继续争取政策支持,在已实施高标准农田提质升级项目基础上,推动93.33公顷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上泉尔村驻村第一书记李冬说,听到这一好消息,大伙都高兴地鼓掌。

  上泉尔村位于波航乡东南,属于半脑山地区,现有耕地面积131.03公顷,其中高标准农田54公顷,由于长时间自然侵蚀,部分农田出现田间道路不平、沟渠堵塞、田坡下滑等问题,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农田基础设施,给村民生产种植带来不便。

  “我们多次同村‘两委’一起实地查看、商讨对策,主动上报有关情况,最终将提质升级改造项目及时纳入全县本年度实施项目中。”李冬介绍,该项目2023年10月底启动,总投资195.33万元,目前已完成田间道路修建工作,其余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拆除重建渠道、修建防渗衬砌渠道、整修灌排设施……项目实施后可进一步提高区域生产耕作机械化率及水资源利用率,提高耕地质量等级,增加粮食产量,直接带动全村196户村民受益。

  中午时分,村委会办公室一片热闹景象,驻村工作队正同村“两委”成员一道认真学习中央和省委一号文件精神,热烈交流研讨宣讲工作。李冬一边翻阅文件一边郑重地叮嘱大家∶“宣讲不能光讲‘大道理’,关键是要用‘家常话’让老百姓听得进去、听得明白。”为深入有效开展宣讲,上泉尔村根据村中留守人员较少、群众文化水平不高的实际情况,共同商议确定“线下主动送学、线上同步推送”的宣讲策略以及“政策+文艺”“政策+故事”“政策+数据”等具体方法,针对不同群体量身制定宣讲内容。

村民制作样品袋。西宁市湟源县委组织部供图

  “嫂子,过几天你还来公司干活不?”驻村工作队员孙玉凤在村民赵玉兰家宣讲时问道,“3月11日开工后,新订单已经来了,我们正加班加点生产哩。”

  “来呀,在村里办的公司打工,不仅能挣上钱,还可以照顾家里的老人、小孩,咱们村14个留守妇女都在这上班,按件计费,一天能挣80多元呢。”赵玉兰爽朗地说。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农民增收促进行动,持续壮大乡村富民产业,支持农户发展特色种养、手工作坊、林下经济等家庭经营项目。为解决村中留守妇女就业问题,发挥产业联农带农作用,驻村工作队借助青海省自然资源厅相关地勘经营单位资源优势,在2023年12月底注册成立村办企业——湟源泉胜劳保用品加工有限公司,今年春节前,完成并交付第一批1.5万个采矿样品袋订单,收益3.3万余元。

  深入田间地头、村头院落,组织党员大会、广场板凳会、线上微讲堂……连日来,上泉尔村将脱贫户、监测户以及低收入群体作为此次宣讲的重点对象之一,通过丰富多样的形式、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鲜活的事例,更直观、更深刻、更有力地解读党的强农富农惠农政策,把一号文件的徐徐春风传入普通百姓家、带进群众心坎里。

  “‘一号文件’精神宣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始终放在为民办实事、办好事,解决群众的烦心事、揪心事上面。”上泉尔村驻村第一书记李冬说,驻村工作队将努力践行“干部要干、思路要清、律己要严”的工作要求,把政策宣讲同春耕生产、产业发展、乡村治理等结合起来,使广大群众听得懂、能领会、可落实。

推荐阅读
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陈刚主持
陈刚:更好满足各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青海:人勤春来早 高原耕种忙
青海海晏:“助老食堂”开启老年人幸福“食”光
中共青海省委办公厅拟聘任省委法律顾问公示
关于第三十四届青海新闻奖评选工作的通知
西宁启动大中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专场活动
湟源:900万元资金强化重点领域保障
24H热点
一根绣花针 绣出致富路
共赴一场续写友情的澜湄之约——澜湄万里行媒体采...
【实干·驻村第一书记风采】不负青春 不负使命——...
【祖国好 家乡美】村强民富 塘渠村的新政策带来大变化
【祖国好 家乡美】下合乐寺村借“春风”共话致富路
【实干·驻村第一书记风采】想法子出点子拓宽致富新...
青海海北:直播带岗牵好就业线
【党旗领航】“党建+”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祖国好 家乡美】送教照亮成长路
【实干·驻村第一书记风采】不负青春 不负使命——...
热点图片
一根绣花针 绣出致富路
一根绣花针 绣出致富路
共赴一场续写友情的澜湄之约——澜湄万里行媒体采访活动综述
共赴一场续写友情的...
【实干·驻村第一书记风采】不负青春 不负使命——记海西州格尔木市唐古拉山镇长江源村驻村第一书记梁亮
【实干·驻村第一书记...
【祖国好 家乡美】村强民富 塘渠村的新政策带来大变化
【祖国好 家乡美】村...
【祖国好 家乡美】下合乐寺村借“春风”共话致富路
【祖国好 家乡美】下...
【实干·驻村第一书记风采】想法子出点子拓宽致富新路子——记格尔木市唐古拉山镇长江源村驻村第一书记梁亮
【实干·驻村第一书记...
青海海北:直播带岗牵好就业线
青海海北:直播带岗...
【党旗领航】“党建+”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党旗领航】“党建+...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
 
img

一号文件“播种”乡村振兴新希望

青海日报
2024-03-21 08:28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img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img

一号文件“播种”乡村振兴新希望

青海日报
2024-03-21 08:28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保存图片

一号文件“播种”乡村振兴新希望

  • 2024-03-21 08:28:58
  • 来源:青海日报
在村民家中宣讲一号文件精神。西宁市湟源县委组织部供图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老颜,今年政府要继续实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还要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和管护力度,你准备种点什么,要抓紧考虑……”3月13日上午,西宁市湟源县波航乡上泉尔村小广场上,驻村工作队员邹林正给村民介绍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有关粮食生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政策。

  听到这话,一旁的村民孟成福说∶“去年工作队协调着帮我们把田间路平整了、灌溉渠维修了,给我们帮了大忙,今年我买了一台拖拉机准备再多承包些土地搞规模化种植。”今年48岁的脱贫户孟成福,家庭经济来源主要以养殖牛羊及务工为主,去年共收入10万余元,为扩大增收渠道,今年他将承包13.33公顷土地规模化种植小麦和油菜。

  “好啊,粮食安全是底线,必须要牢牢守住。农田质量提高了,种粮收益自然不会少。大家要增强信心,勤劳致富,相信咱们村老百姓的钱袋子会变得越来越鼓,日子越过越红火……今年,驻村工作队还要继续争取政策支持,在已实施高标准农田提质升级项目基础上,推动93.33公顷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上泉尔村驻村第一书记李冬说,听到这一好消息,大伙都高兴地鼓掌。

  上泉尔村位于波航乡东南,属于半脑山地区,现有耕地面积131.03公顷,其中高标准农田54公顷,由于长时间自然侵蚀,部分农田出现田间道路不平、沟渠堵塞、田坡下滑等问题,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农田基础设施,给村民生产种植带来不便。

  “我们多次同村‘两委’一起实地查看、商讨对策,主动上报有关情况,最终将提质升级改造项目及时纳入全县本年度实施项目中。”李冬介绍,该项目2023年10月底启动,总投资195.33万元,目前已完成田间道路修建工作,其余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拆除重建渠道、修建防渗衬砌渠道、整修灌排设施……项目实施后可进一步提高区域生产耕作机械化率及水资源利用率,提高耕地质量等级,增加粮食产量,直接带动全村196户村民受益。

  中午时分,村委会办公室一片热闹景象,驻村工作队正同村“两委”成员一道认真学习中央和省委一号文件精神,热烈交流研讨宣讲工作。李冬一边翻阅文件一边郑重地叮嘱大家∶“宣讲不能光讲‘大道理’,关键是要用‘家常话’让老百姓听得进去、听得明白。”为深入有效开展宣讲,上泉尔村根据村中留守人员较少、群众文化水平不高的实际情况,共同商议确定“线下主动送学、线上同步推送”的宣讲策略以及“政策+文艺”“政策+故事”“政策+数据”等具体方法,针对不同群体量身制定宣讲内容。

村民制作样品袋。西宁市湟源县委组织部供图

  “嫂子,过几天你还来公司干活不?”驻村工作队员孙玉凤在村民赵玉兰家宣讲时问道,“3月11日开工后,新订单已经来了,我们正加班加点生产哩。”

  “来呀,在村里办的公司打工,不仅能挣上钱,还可以照顾家里的老人、小孩,咱们村14个留守妇女都在这上班,按件计费,一天能挣80多元呢。”赵玉兰爽朗地说。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农民增收促进行动,持续壮大乡村富民产业,支持农户发展特色种养、手工作坊、林下经济等家庭经营项目。为解决村中留守妇女就业问题,发挥产业联农带农作用,驻村工作队借助青海省自然资源厅相关地勘经营单位资源优势,在2023年12月底注册成立村办企业——湟源泉胜劳保用品加工有限公司,今年春节前,完成并交付第一批1.5万个采矿样品袋订单,收益3.3万余元。

  深入田间地头、村头院落,组织党员大会、广场板凳会、线上微讲堂……连日来,上泉尔村将脱贫户、监测户以及低收入群体作为此次宣讲的重点对象之一,通过丰富多样的形式、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鲜活的事例,更直观、更深刻、更有力地解读党的强农富农惠农政策,把一号文件的徐徐春风传入普通百姓家、带进群众心坎里。

  “‘一号文件’精神宣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始终放在为民办实事、办好事,解决群众的烦心事、揪心事上面。”上泉尔村驻村第一书记李冬说,驻村工作队将努力践行“干部要干、思路要清、律己要严”的工作要求,把政策宣讲同春耕生产、产业发展、乡村治理等结合起来,使广大群众听得懂、能领会、可落实。

作者 王晶 邹林
编辑:易 娜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