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时评 党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创 视频 省委文件 新闻 政务 旅游 生态 体育 专题 图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藏文网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图说青海
清明假期省城公共文化场馆人气旺
作者:季蓉 李增平 徐变银
发布时间:2024-04-06 08:44:33
编辑:张小千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节假日,去“城市书房”品味书香,到文化场所“充电”,已成为人们越来越喜欢的度假方式。清明假期,省科技馆、省博物馆等各大文化场馆调整开馆日期,丰富市民的假日文化生活。

  享受“书式”假期

  4月5日下午,位于西宁市城西区五矿天地巷子内的五峰书院文景书房内,有前来看书的家长和孩子、有准备考试的年轻人、也有静静读书看报的老人……与室外街区的热闹繁华不同,此处闹中取静,令人心情愉悦。

  “爸爸你看天花板上的灯,全是按宫崎骏的漫画风格装饰的,真好看。”当天下午,家住西宁市文汇园小区的陈先生带着10岁的儿子前来看书,一进入书房,吸引父子俩的便是独特的装修风格。“今天天气不好,也没去太远的地方,带孩子来看书,培养一下读书兴趣,也是一种有意义的过节方式。”陈先生说。

  “平时工作忙,趁假期可以好好过一把读书瘾了。”正在外国文学区挑选图书的市民李先生说,他平时喜欢读书,尤其是对纸质书籍特别钟爱。

3

市民在城市书房阅读。季蓉 摄

  五峰书院因五峰山而得名。近年来,西宁市城西区政府通过深入挖掘历史内涵、结合独特文化元素,利用公园景区、商业街区、学校周边等城市空间,建设五峰书院城市书房,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公共文化服务。

  城西区五峰书院负责人张敏介绍:“为了丰富清明假期市民群众文化生活,城西区的12家五峰书院城市书房9时至20时免费开放,市民可来书房阅读打卡。”

  探秘科学的乐趣

  位于西宁市海湖新区的省科技馆凭借沉浸式的科普体验、趣味十足的科普游戏、丰富多彩的科普知识,成为不少市民带孩子出行的首选。

  清明假期首日,省科技馆共接待游客2000多人次。4月5日,记者看到,省科技馆前坪的停车位已停满了私家车,馆内的各类展区前均有大量观众。

4

省科技馆游客乐享科技盛宴。李增平 摄

  在科技引领生活展厅,正中间,摆放着一个电动汽车模型。各个零件被拆分开来,让游客充分了解电动汽车的构造。旁边有一个设备,还可以了解汽车充电桩的原理。

  纵观科技馆中的展厅,少儿科技乐园算是一个“香饽饽”。这里是孩子们玩耍的天地,孩子们在感受科技魅力的同时可以尽情玩耍。这里有树屋、滑梯,还有戏水乐园。与建筑工地一般的乐园,让孩子们通过一些装置、传送带将一片片泡沫制成的砖瓦不停运送不停搭建,活像一个个小建筑工人,备受小朋友青睐。

  与文物近距离“对话”

  与文物近距离“对话”、选购心仪的文创产品……清明假期第二日,省博物馆各个展厅内人头攒动。不少市民和游客带着孩子前来参观游览,在这里感知青海的历史文化,感受博物馆的魅力,乐享假日时光。

  高中生小陈和母亲两人相约博物馆半日游,两人驻足在彩陶展区前,详细了解彩陶的历史。“我最感兴趣的是青海历史文物展,详细地介绍了青海省在历史长河中的变迁。让我们对青海的历史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真的很值得一看。”小陈说。

  记者在省博物馆内看到,前来参观体验的游客络绎不绝,其中不乏一些外地游客。“我觉得到一个地方旅游,首先要了解当地的文化,而博物馆正是了解当地文化的窗口,这次趁着假期带孩子来青海旅游,第一站选择到省博物馆,参观完后,感到非常震撼,尤其彩陶文化展区,不得不由衷地赞叹几千年前人们的想象力,让我们感受到了高原文化的非凡魅力。”来自甘肃的黄先生说。

  记者从省博物馆了解到,每逢节假日,前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需要提前预约。游客或市民可在青海省博物馆公众号线上预约,预约成功后即可前往博物馆参观体验。“清明假期,省博物馆除正常开放参观外,还针对适龄儿童开 展了专题科普活动,教孩子们制作风筝。”省博物馆前台工作人员介绍。

  感悟清明节文化

  在清明假期,青海省自然资源博物馆除了正常的开放活动外,还开展了“感悟清明文化”的主题活动。

  “这是我们地质前辈在用脚丈量,走过千山万水手绘的地图。”活动首站,在讲解员宋雅婷的带领下,前来参加活动的人们参观了博物馆四楼的风雨历程展厅。之后,由讲解员华琼措开展《共话清明节》研学课程,讲解了清明节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引导大家缅怀先烈、传承红色基因。

  活动现场,工作人员为前来参加活动的每一名小朋友发放空白风筝和作画工具,领到工具后,家长和孩子们共同动手,用彩笔和贴纸绘制出一个个色彩斑斓、充满创意的风筝。活动最后,大家在4D影院共同观看了纪录片《南八仙》。

  “开展这样的活动,既能传承传统文化,缅怀先烈,寄托哀思,又能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前来参加活动的张诚翔家长说。

推荐阅读
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陈刚主持
吴晓军会见老挝万象市市长阿沙庞通·西潘敦
青海省多部门会商4月份自然灾害和安全生产形势
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今年前两个月“成绩单”亮眼
中共青海省委办公厅拟聘任省委法律顾问公示
关于第三十四届青海新闻奖评选工作的通知
西宁:城管环卫部门全力保障清明祭扫安全有序
青海西宁:管好用好农村综改资金助力乡村振兴
24H热点
【坚定信心开好局起好步】加西公路全力以“复”按...
【祖国好 家乡美】“夸一夸我们的铁吾小区”
救民水火“火焰蓝” 纾困解难“活雷锋”——记青海...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以营商...
清明假期首日 市民纷纷出门赏花春游
传承英烈精神 汲取奋进力量——我省各地举行清明节...
传承红色基因 争做强国少年
【祖国好 家乡美】“针”功夫绣出幸福生活
一场相隔80多年的青春对话
来玉树巴塘草原看赛马——玉树巴塘“五月赛马节”...
热点图片
【坚定信心开好局起好步】加西公路全力以“复”按下“加速键”
【坚定信心开好局起...
【祖国好 家乡美】“夸一夸我们的铁吾小区”
【祖国好 家乡美】“...
救民水火“火焰蓝” 纾困解难“活雷锋”——记青海省学雷锋活动示范点、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消防救援大队
救民水火“火焰蓝” ...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以营商“强磁场”跑出发展“加速度”——高质量发展区域调研行·西宁篇(中)
【新时代 新征程 新...
清明假期首日 市民纷纷出门赏花春游
清明假期首日 市民纷...
传承英烈精神 汲取奋进力量——我省各地举行清明节祭英烈活动
传承英烈精神 汲取奋...
传承红色基因 争做强国少年
传承红色基因 争做强...
【祖国好 家乡美】“针”功夫绣出幸福生活
【祖国好 家乡美】“...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
 
img

清明假期省城公共文化场馆人气旺

西海都市报
2024-04-06 08:44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img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img

清明假期省城公共文化场馆人气旺

西海都市报
2024-04-06 08:44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保存图片

清明假期省城公共文化场馆人气旺

  • 2024-04-06 08:44:33
  • 来源:西海都市报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节假日,去“城市书房”品味书香,到文化场所“充电”,已成为人们越来越喜欢的度假方式。清明假期,省科技馆、省博物馆等各大文化场馆调整开馆日期,丰富市民的假日文化生活。

  享受“书式”假期

  4月5日下午,位于西宁市城西区五矿天地巷子内的五峰书院文景书房内,有前来看书的家长和孩子、有准备考试的年轻人、也有静静读书看报的老人……与室外街区的热闹繁华不同,此处闹中取静,令人心情愉悦。

  “爸爸你看天花板上的灯,全是按宫崎骏的漫画风格装饰的,真好看。”当天下午,家住西宁市文汇园小区的陈先生带着10岁的儿子前来看书,一进入书房,吸引父子俩的便是独特的装修风格。“今天天气不好,也没去太远的地方,带孩子来看书,培养一下读书兴趣,也是一种有意义的过节方式。”陈先生说。

  “平时工作忙,趁假期可以好好过一把读书瘾了。”正在外国文学区挑选图书的市民李先生说,他平时喜欢读书,尤其是对纸质书籍特别钟爱。

3

市民在城市书房阅读。季蓉 摄

  五峰书院因五峰山而得名。近年来,西宁市城西区政府通过深入挖掘历史内涵、结合独特文化元素,利用公园景区、商业街区、学校周边等城市空间,建设五峰书院城市书房,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公共文化服务。

  城西区五峰书院负责人张敏介绍:“为了丰富清明假期市民群众文化生活,城西区的12家五峰书院城市书房9时至20时免费开放,市民可来书房阅读打卡。”

  探秘科学的乐趣

  位于西宁市海湖新区的省科技馆凭借沉浸式的科普体验、趣味十足的科普游戏、丰富多彩的科普知识,成为不少市民带孩子出行的首选。

  清明假期首日,省科技馆共接待游客2000多人次。4月5日,记者看到,省科技馆前坪的停车位已停满了私家车,馆内的各类展区前均有大量观众。

4

省科技馆游客乐享科技盛宴。李增平 摄

  在科技引领生活展厅,正中间,摆放着一个电动汽车模型。各个零件被拆分开来,让游客充分了解电动汽车的构造。旁边有一个设备,还可以了解汽车充电桩的原理。

  纵观科技馆中的展厅,少儿科技乐园算是一个“香饽饽”。这里是孩子们玩耍的天地,孩子们在感受科技魅力的同时可以尽情玩耍。这里有树屋、滑梯,还有戏水乐园。与建筑工地一般的乐园,让孩子们通过一些装置、传送带将一片片泡沫制成的砖瓦不停运送不停搭建,活像一个个小建筑工人,备受小朋友青睐。

  与文物近距离“对话”

  与文物近距离“对话”、选购心仪的文创产品……清明假期第二日,省博物馆各个展厅内人头攒动。不少市民和游客带着孩子前来参观游览,在这里感知青海的历史文化,感受博物馆的魅力,乐享假日时光。

  高中生小陈和母亲两人相约博物馆半日游,两人驻足在彩陶展区前,详细了解彩陶的历史。“我最感兴趣的是青海历史文物展,详细地介绍了青海省在历史长河中的变迁。让我们对青海的历史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真的很值得一看。”小陈说。

  记者在省博物馆内看到,前来参观体验的游客络绎不绝,其中不乏一些外地游客。“我觉得到一个地方旅游,首先要了解当地的文化,而博物馆正是了解当地文化的窗口,这次趁着假期带孩子来青海旅游,第一站选择到省博物馆,参观完后,感到非常震撼,尤其彩陶文化展区,不得不由衷地赞叹几千年前人们的想象力,让我们感受到了高原文化的非凡魅力。”来自甘肃的黄先生说。

  记者从省博物馆了解到,每逢节假日,前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需要提前预约。游客或市民可在青海省博物馆公众号线上预约,预约成功后即可前往博物馆参观体验。“清明假期,省博物馆除正常开放参观外,还针对适龄儿童开 展了专题科普活动,教孩子们制作风筝。”省博物馆前台工作人员介绍。

  感悟清明节文化

  在清明假期,青海省自然资源博物馆除了正常的开放活动外,还开展了“感悟清明文化”的主题活动。

  “这是我们地质前辈在用脚丈量,走过千山万水手绘的地图。”活动首站,在讲解员宋雅婷的带领下,前来参加活动的人们参观了博物馆四楼的风雨历程展厅。之后,由讲解员华琼措开展《共话清明节》研学课程,讲解了清明节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引导大家缅怀先烈、传承红色基因。

  活动现场,工作人员为前来参加活动的每一名小朋友发放空白风筝和作画工具,领到工具后,家长和孩子们共同动手,用彩笔和贴纸绘制出一个个色彩斑斓、充满创意的风筝。活动最后,大家在4D影院共同观看了纪录片《南八仙》。

  “开展这样的活动,既能传承传统文化,缅怀先烈,寄托哀思,又能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前来参加活动的张诚翔家长说。

作者 季蓉 李增平 徐变银
编辑:张小千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