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节假日,去“城市书房”品味书香,到文化场所“充电”,已成为人们越来越喜欢的度假方式。清明假期,省科技馆、省博物馆等各大文化场馆调整开馆日期,丰富市民的假日文化生活。
享受“书式”假期
4月5日下午,位于西宁市城西区五矿天地巷子内的五峰书院文景书房内,有前来看书的家长和孩子、有准备考试的年轻人、也有静静读书看报的老人……与室外街区的热闹繁华不同,此处闹中取静,令人心情愉悦。
“爸爸你看天花板上的灯,全是按宫崎骏的漫画风格装饰的,真好看。”当天下午,家住西宁市文汇园小区的陈先生带着10岁的儿子前来看书,一进入书房,吸引父子俩的便是独特的装修风格。“今天天气不好,也没去太远的地方,带孩子来看书,培养一下读书兴趣,也是一种有意义的过节方式。”陈先生说。
“平时工作忙,趁假期可以好好过一把读书瘾了。”正在外国文学区挑选图书的市民李先生说,他平时喜欢读书,尤其是对纸质书籍特别钟爱。

市民在城市书房阅读。季蓉 摄
五峰书院因五峰山而得名。近年来,西宁市城西区政府通过深入挖掘历史内涵、结合独特文化元素,利用公园景区、商业街区、学校周边等城市空间,建设五峰书院城市书房,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公共文化服务。
城西区五峰书院负责人张敏介绍:“为了丰富清明假期市民群众文化生活,城西区的12家五峰书院城市书房9时至20时免费开放,市民可来书房阅读打卡。”
探秘科学的乐趣
位于西宁市海湖新区的省科技馆凭借沉浸式的科普体验、趣味十足的科普游戏、丰富多彩的科普知识,成为不少市民带孩子出行的首选。
清明假期首日,省科技馆共接待游客2000多人次。4月5日,记者看到,省科技馆前坪的停车位已停满了私家车,馆内的各类展区前均有大量观众。

省科技馆游客乐享科技盛宴。李增平 摄
在科技引领生活展厅,正中间,摆放着一个电动汽车模型。各个零件被拆分开来,让游客充分了解电动汽车的构造。旁边有一个设备,还可以了解汽车充电桩的原理。
纵观科技馆中的展厅,少儿科技乐园算是一个“香饽饽”。这里是孩子们玩耍的天地,孩子们在感受科技魅力的同时可以尽情玩耍。这里有树屋、滑梯,还有戏水乐园。与建筑工地一般的乐园,让孩子们通过一些装置、传送带将一片片泡沫制成的砖瓦不停运送不停搭建,活像一个个小建筑工人,备受小朋友青睐。
与文物近距离“对话”
与文物近距离“对话”、选购心仪的文创产品……清明假期第二日,省博物馆各个展厅内人头攒动。不少市民和游客带着孩子前来参观游览,在这里感知青海的历史文化,感受博物馆的魅力,乐享假日时光。
高中生小陈和母亲两人相约博物馆半日游,两人驻足在彩陶展区前,详细了解彩陶的历史。“我最感兴趣的是青海历史文物展,详细地介绍了青海省在历史长河中的变迁。让我们对青海的历史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真的很值得一看。”小陈说。
记者在省博物馆内看到,前来参观体验的游客络绎不绝,其中不乏一些外地游客。“我觉得到一个地方旅游,首先要了解当地的文化,而博物馆正是了解当地文化的窗口,这次趁着假期带孩子来青海旅游,第一站选择到省博物馆,参观完后,感到非常震撼,尤其彩陶文化展区,不得不由衷地赞叹几千年前人们的想象力,让我们感受到了高原文化的非凡魅力。”来自甘肃的黄先生说。
记者从省博物馆了解到,每逢节假日,前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需要提前预约。游客或市民可在青海省博物馆公众号线上预约,预约成功后即可前往博物馆参观体验。“清明假期,省博物馆除正常开放参观外,还针对适龄儿童开 展了专题科普活动,教孩子们制作风筝。”省博物馆前台工作人员介绍。
感悟清明节文化
在清明假期,青海省自然资源博物馆除了正常的开放活动外,还开展了“感悟清明文化”的主题活动。
“这是我们地质前辈在用脚丈量,走过千山万水手绘的地图。”活动首站,在讲解员宋雅婷的带领下,前来参加活动的人们参观了博物馆四楼的风雨历程展厅。之后,由讲解员华琼措开展《共话清明节》研学课程,讲解了清明节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引导大家缅怀先烈、传承红色基因。
活动现场,工作人员为前来参加活动的每一名小朋友发放空白风筝和作画工具,领到工具后,家长和孩子们共同动手,用彩笔和贴纸绘制出一个个色彩斑斓、充满创意的风筝。活动最后,大家在4D影院共同观看了纪录片《南八仙》。
“开展这样的活动,既能传承传统文化,缅怀先烈,寄托哀思,又能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前来参加活动的张诚翔家长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