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时评 党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创 视频 省委文件 新闻 政务 旅游 生态 体育 专题 图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藏文网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图说青海
【感党恩 听党话 跟党走·和谐青海行】小社区里的大幸福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杨红霞 王玉莹
发布时间:2024-05-09 09:05:33
编辑:孔令磊
社区老人欢聚一堂。受访者供图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今天家里没人,需要你们送个饭。”4月29日一早,家住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市折龙达社区的布永泽代熟练地打电话到社区,提前预订午餐。

  社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布永泽代今年81岁,有一儿一女,由于身体都不好,照顾不了老人,所以老人是社区爱心厨房的常客。

  2023年9月,折龙达社区建起爱心厨房,小小的爱心厨房不仅成为辖区老年人免费就餐的地方,也是社区组织开展助老爱老活动的地方。

  爱心厨空间不大,具有藏式风格的桌椅,干净整洁的厨房,给人家的感觉。社区每天根据预订的人数,有专门的厨师制作适合老年人口味的餐食。碰到节假日,社区还会组织辖区的老人聚集在一起,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

  “我们社区65岁以上的老人有98人,有独居的老人,也有年轻人外出打工照顾不上的,老人们年纪大,忌口多,所以爱心餐做起来也比较简单。平常我们也会多组织活动,让大家在这里一起包包子,看节目,组织大家学习使用智能手机等,让老人积极融入社区生活中,也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发展进步,还能让年轻人在外面安心工作。”社区党支部书记白玛拉毛介绍。

社区工作人员正在包包子。受访者供图

  一份简单的爱心餐,连结起老人和社区,也把老人带入了丰富的社会生活中。

  “去年开始我免费在社区吃饭,每次都按时按点送过来,不知道怎么表达这份感谢。”布永泽代的午餐被送上门,她紧紧拉着社区工作人员的手,表达着心中的感激。

  布永泽代在玉树已经生活了近30年,帐篷房子变成了现在的砖混结构,从煤油灯到节能灯,从吃河水到自来水,变化不是一般的大。“我从外地过来的,一直都没有户口,也没有任何可以证明我身份的材料,以前没有户口我也不敢到处走。但在这里自己一直没有被放弃,社区这几年帮我跑前跑后,前段时间我终于在这里落户了,拿到了属于自己的身份证,社区说要给我申请低保,这样我的孩子去看病就很便宜了,没想到自己还能享受到这样好的政策。”说着话布永泽代无比珍惜地从口袋里拿出自己的身份证。她说自己特别愿意到社区参加活动,大家在一起非常热闹,像一家人一样。

  每年的五月份是玉树的虫草季,白玛拉毛说这时候社区的爱心厨房发挥的作用就更大了。“每年到挖虫草的时候,我们社区的青壮年都去山上挖虫草了,剩下的老人孩子就得我们来管,社区就成了大后方,照顾老人孩子成为了社区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白玛拉毛说社区工作虽然繁琐,但做起来很有成就感。生活上大家都在各自努力,还有政策兜底,社区就精准对接到老人日常生活、情感陪伴等方面的需求,不让老人感到孤独无助。“我们每个星期会组织志愿者到辖区孤寡老人家开展衣物清洗、打扫卫生、洗脚、剪指甲等志愿服务,事情虽小,但老人非常受用。”

  白玛拉毛表示社区工作的变化也反映当前玉树市的发展变化,“以前用水用电是难题,人们的思想也很固化,现在大家会主动来社区咨询政策,也会主动外出打工,生活变好了,情感上的需求就能被看见。”

  玉树州老年工作服务中心主任才旺塔生告诉记者,今年玉树州民政部门将以折龙达社区的爱心厨房为切入点,将它升级为日间照料助餐服务点,扩大服务范围,同时将在玉树市、囊谦县、称多县、曲麻莱县新建四所日间照料中心助餐点,满足区域内老人就餐的便利性、多样性。

推荐阅读
陈刚在青海民族大学讲授思政课
陈刚:全力做好迎接旅游旺季各项准备工作
西宁开发区开展重点领域企业“创新体检”服务
5月9日起西宁南川东路公交线路恢复原路线运行
“石榴花开在青海”主题征文启事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2023年度媒体社会责任报告
西宁市区初步形成“2公里”充电服务圈
青海海东:首届民族传统射箭精英赛即将开赛
24H热点
行驶在青藏线上的送水车
青海:高原“工匠”亮相全国舞台
青海省重点交通工程迎来施工黄金季
青海湟源大棚果蔬新鲜上市
青海西宁:黑颈鸊鷉再次现身宁湖湿地
青海农业以“智”提“质”向新而行
甜醅:古风犹存的青海美食
青海大学三江源一号卫星发射成功
青海首次系统开展黄喉雉鹑和白马鸡调查监测工作
藏羚羊开启一年一度大迁徙
热点图片
行驶在青藏线上的送水车
行驶在青藏线上的送水车
青海:高原“工匠”亮相全国舞台
青海:高原“工匠”...
青海省重点交通工程迎来施工黄金季
青海省重点交通工程...
青海湟源大棚果蔬新鲜上市
青海湟源大棚果蔬新...
青海西宁:黑颈鸊鷉再次现身宁湖湿地
青海西宁:黑颈鸊鷉...
青海农业以“智”提“质”向新而行
青海农业以“智”提...
甜醅:古风犹存的青海美食
甜醅:古风犹存的青...
青海大学三江源一号卫星发射成功
青海大学三江源一号...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
 
img

【感党恩 听党话 跟党走·和谐青海行】小社区里的大幸福

青海日报
2024-05-09 09:05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img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img

【感党恩 听党话 跟党走·和谐青海行】小社区里的大幸福

青海日报
2024-05-09 09:05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保存图片

【感党恩 听党话 跟党走·和谐青海行】小社区里的大幸福

  • 2024-05-09 09:05:33
  • 来源:青海日报
社区老人欢聚一堂。受访者供图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今天家里没人,需要你们送个饭。”4月29日一早,家住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市折龙达社区的布永泽代熟练地打电话到社区,提前预订午餐。

  社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布永泽代今年81岁,有一儿一女,由于身体都不好,照顾不了老人,所以老人是社区爱心厨房的常客。

  2023年9月,折龙达社区建起爱心厨房,小小的爱心厨房不仅成为辖区老年人免费就餐的地方,也是社区组织开展助老爱老活动的地方。

  爱心厨空间不大,具有藏式风格的桌椅,干净整洁的厨房,给人家的感觉。社区每天根据预订的人数,有专门的厨师制作适合老年人口味的餐食。碰到节假日,社区还会组织辖区的老人聚集在一起,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

  “我们社区65岁以上的老人有98人,有独居的老人,也有年轻人外出打工照顾不上的,老人们年纪大,忌口多,所以爱心餐做起来也比较简单。平常我们也会多组织活动,让大家在这里一起包包子,看节目,组织大家学习使用智能手机等,让老人积极融入社区生活中,也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发展进步,还能让年轻人在外面安心工作。”社区党支部书记白玛拉毛介绍。

社区工作人员正在包包子。受访者供图

  一份简单的爱心餐,连结起老人和社区,也把老人带入了丰富的社会生活中。

  “去年开始我免费在社区吃饭,每次都按时按点送过来,不知道怎么表达这份感谢。”布永泽代的午餐被送上门,她紧紧拉着社区工作人员的手,表达着心中的感激。

  布永泽代在玉树已经生活了近30年,帐篷房子变成了现在的砖混结构,从煤油灯到节能灯,从吃河水到自来水,变化不是一般的大。“我从外地过来的,一直都没有户口,也没有任何可以证明我身份的材料,以前没有户口我也不敢到处走。但在这里自己一直没有被放弃,社区这几年帮我跑前跑后,前段时间我终于在这里落户了,拿到了属于自己的身份证,社区说要给我申请低保,这样我的孩子去看病就很便宜了,没想到自己还能享受到这样好的政策。”说着话布永泽代无比珍惜地从口袋里拿出自己的身份证。她说自己特别愿意到社区参加活动,大家在一起非常热闹,像一家人一样。

  每年的五月份是玉树的虫草季,白玛拉毛说这时候社区的爱心厨房发挥的作用就更大了。“每年到挖虫草的时候,我们社区的青壮年都去山上挖虫草了,剩下的老人孩子就得我们来管,社区就成了大后方,照顾老人孩子成为了社区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白玛拉毛说社区工作虽然繁琐,但做起来很有成就感。生活上大家都在各自努力,还有政策兜底,社区就精准对接到老人日常生活、情感陪伴等方面的需求,不让老人感到孤独无助。“我们每个星期会组织志愿者到辖区孤寡老人家开展衣物清洗、打扫卫生、洗脚、剪指甲等志愿服务,事情虽小,但老人非常受用。”

  白玛拉毛表示社区工作的变化也反映当前玉树市的发展变化,“以前用水用电是难题,人们的思想也很固化,现在大家会主动来社区咨询政策,也会主动外出打工,生活变好了,情感上的需求就能被看见。”

  玉树州老年工作服务中心主任才旺塔生告诉记者,今年玉树州民政部门将以折龙达社区的爱心厨房为切入点,将它升级为日间照料助餐服务点,扩大服务范围,同时将在玉树市、囊谦县、称多县、曲麻莱县新建四所日间照料中心助餐点,满足区域内老人就餐的便利性、多样性。

作者 杨红霞 王玉莹
编辑:孔令磊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