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时评 党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创 视频 省委文件 新闻 政务 旅游 生态 体育 专题 图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藏文网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图说青海
【农经观察】青海瑰宝马铃薯
——“打造青字号 走好振兴路”系列报道之四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罗 珺
发布时间:2024-05-30 11:15:21
编辑:鲁东
丰收的马铃薯。石延寿 摄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在广袤无垠的青藏高原,孕育着一颗颗瑰宝——青海马铃薯。

  马铃薯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及工业原料,是仅次于水稻、玉米、小麦的粮食作物。由于具有产量高、适应性广、抗旱能力强、营养丰富及产业链条长等特性,受到全世界高度重视,在世界粮食生产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青海马铃薯从田间地头到餐桌,一步步变身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金蛋蛋”,以其独特的品质和风味,绽放着别样的光彩,是这片土地上的珍宝,承载着农民的希望与汗水。

  让我们一同走进青海马铃薯的世界,深入了解其卓越品质及背后的故事,探索这些“金蛋蛋”如何在青海大地绽放出独特的风采。

脱毒种薯的生产(微型薯繁育)。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供图

  冷凉气候 得天独厚

  青海地处青藏高原,气候冷凉,土壤富含钾,是全国马铃薯最佳适宜生长区,也是中国马铃薯种薯繁育的天然家园。全省耕地面积70%是山旱区,马铃薯是山旱区群众的主要口粮和收入来源,提高马铃薯产量和种植效益对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实现乡村振兴有着重要意义。

  近年来,青海省将马铃薯产业列为重点发展的十大农牧业特色优势产业之一,从品种选育、脱毒种薯生产、综合技术推广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马铃薯产业有了很大突破,成为全省广大山区群众赖以生存和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之一。

  提高马铃薯产量与种植效益的主要措施有新品种选育、脱毒马铃薯种薯使用、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应用。其中,脱毒马铃薯种薯使用是马铃薯种植增产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这一举措,可提高单产30%以上,亩增加纯收益260元。

  青海马铃薯种植产量及效益的增加主要得益于政府自2009年至2019年的脱毒马铃薯种薯扩繁项目的实施,目前全省马铃薯种植面积8.7万公顷,年产马铃薯200余万吨,产值可达30亿元。其中全省年建立种薯基地约1.3万公顷,生产种薯35万吨左右,脱毒马铃薯覆盖率90%,居全国前列。

  据了解,青海是全国制作脱毒马铃薯最早的省份。为保证种薯质量,降低种植成本,青海创立省县乡村四级种薯繁育体系(外省只能做到三级)。同时,凭借高海拔、低气温、土壤洁净的地理优势,四级种薯繁育体系在品质保证的前提下,生产成本大大降低。

郭恒和学生查看微型薯育苗。罗珺 摄

  科技引领 提升品质

  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是我国四大育种科研单位之一。多年来,该院在马铃薯育种实践中,建立“温室杂交、高山繁种、多生态区选择和早代扩繁”的高原育种技术体系,缩短了品种的选育进程,先后选育出高原系列、青薯系列马铃薯品种二十多个,在全省及全国大面积推广应用。

  尤其是2011年育成的国审马铃薯新品种“青薯9号”,是典型的高产抗旱、抗病品种,比其他品种平均增产25%。在2015年获植物新品种保护权,在宁夏和山西等地创亩产万斤的高产纪录,在青海、甘肃、云南等十四个省区推广种植,实现高产和种植区域的重大突破,科研团队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该新品种的选育及推广,对促进我国马铃薯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四月份,是青海大地春耕生产的关键时期,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查甫乡的村民抢抓晴好天气种植马铃薯,田间地头一片生产忙碌的生动景象。

  起垄、覆膜、切块、播种……村民分工明确,有条不紊地开展马铃薯种植。“今年选种的是‘青薯9号’马铃薯,这一品种具有高产、抗病、抗旱等特点,其中干物质含量高、还原糖含量低,风味独特,是做薯条的优质原料。”查甫乡党委书记辛文敏告诉记者,今年,查甫乡已累计向群众发放薯种75吨,马铃薯种植面积将达到1200公顷。

  村民对“青薯9号”赞誉有加,种植户华旦:“自从开始种植‘青薯9号’,他家的马铃薯产量明显提高,每亩增收300元到400元,成为家庭收入的重要来源。”目前,查甫乡马铃薯种植人均收益已达6000元以上。

  今年年初,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博士郭恒收到玉树藏族自治州囊谦县娘拉乡娘麦村帕雄种植养殖农民合作社负责人发来的喜讯:娘麦村2023年种植的马铃薯获得丰收,收益达60余万元。听到这个消息,郭恒十分激动,“农牧民用我们育成的马铃薯品种和种植技术,通过勤劳的双手增收致富,是对我们工作最大的肯定。”娘麦村所种植的正是“青薯9号”。

  据悉,传统的马铃薯种薯调运方式是北薯南调,调运过程中如若管理不善,容易导致如黑痣病、疮痂病等土传病害发生,致使种植效益降低。目前,青海省是全国唯一没有受到土传病害影响的区域,土壤洁净,繁育的种薯质量优,增产潜力大,深得省内外种植户、种薯企业认可。

  其中,位于西宁市湟源县寺寨乡下寨村的马铃薯高山实验站是青海省马铃薯科学研究、试验示范、教学培训和种薯繁育一体化的综合性教学科研基地,2014年至今,依托青海高原薯业有限公司给福建、浙江宁波及湖北十堰等地冬作马铃薯田每年繁育当地主栽品种种薯500吨。繁育种薯较商品薯每亩可增加纯收益800元至1000元,显著提高了山区农户种植效益。

种薯挑选与升级。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供图

  展望未来 潜力无限

  随着青海马铃薯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产量和品质不断提高,青海马铃薯产业已形成从种植、加工到销售的完整产业链,为农民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收益。

  目前,青海马铃薯加工产品以马铃薯淀粉、粉条、粉丝、马铃薯泥、薯片、薯条等粗加工产品为主,新研发了以马铃薯全泥为主要原料添加专用面粉生产的面条、挂面、面包、馒头等系列食品,产品中马铃薯全泥含量达40%以上,最高可达60%。马铃薯全泥面条、馒头、面包生产工艺及配方研究已通过青海省科技厅的成果鉴定,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该技术突破了国内普遍使用马铃薯全粉生产面条、面包、馒头、饼干等食品所存在的高废液、能耗大的瓶颈,制成的薯泥最大程度地保留利用了马铃薯的营养成分,保证了原料营养成分和风味的完整性。以马铃薯和面粉相互搭配,既可以作为主食供大众消费,又弥补了传统食品营养单一的缺陷,有利于人体的营养均衡,其独特的工艺方法和产品品质深受广大消费者和业内专家好评。

  多少年来,马铃薯既是青海省农民解决温饱的主要产品,也是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作物。青海省把马铃薯作为主粮产品开发,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更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推进产业开发,打造产业链,让农民在马铃薯产业开发中分享增值收益。同时,马铃薯的生产和其系列食品的开发,将提高青海马铃薯的市场竞争力和产品附加值,解决农民的马铃薯销路问题,增加就业,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当前,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居世界首位,但单产水平仅为世界发达国家水平的一半,还有很大的增产潜力。

  在青海,马铃薯产业的发展犹如一颗闪耀的明珠,照亮了青海农业产业发展的美好未来,不仅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也为青海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查看脱毒苗。罗珺 摄

  【相关链接】马铃薯为什么要脱毒?

  马铃薯具有耐旱、产量高、营养丰富等特点,是世界上仅次于水稻、小麦、玉米的第四大作物,全球种植面积约为2.5亿亩(1亩≈0.0667公顷),总产量达到3.6亿吨。

  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及总产量均为世界首位,种植面积为7000万亩,总产量为9000余万吨,按照国家统计局农业统计标准计算,每年折合粮食为1800余万吨,其生产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及社会稳定发挥着重要作用。

  马铃薯是无性繁殖作物,在种植过程中,病毒会通过种薯无性多代繁殖过程逐年积累,导致种薯退化,这是制约马铃薯产业快速发展的主要问题。退化马铃薯种薯呈现植株矮小、枝叶丛生、生长势下降、叶片萎缩、花叶卷曲、地下块茎变小变形、马铃薯皮开裂、品质下降等田间现象,使商品性变差,产量大幅下降。

  导致马铃薯退化的病毒有三十多种。真菌和细菌疾病可以通过化学试剂来控制,但是目前在世界上还没有发现更成功的化学方法来控制病毒疾病。作为下一代种子,马铃薯块由于病毒的不断感染和积累,无法自行从体内清除病毒,导致植物病毒病逐年加重,使植物在生产过程中无法充分发挥品种的生产特性。只有利用现代生物技术(茎尖剥离技术)从马铃薯种子中去除病毒,恢复马铃薯品种本身的生理功能和生产特性,才能防止马铃薯的退化,实现育种者培育的品种的商品特性和产量,这是需要脱毒种薯的重要原因。

  通过茎尖剥离技术繁育出脱毒苗,脱毒苗经过检测放置温室进行栽培繁育成微型薯,微型薯通过原原种基地繁育成原原种,原原种经过繁育成原种一代,原种一代经过繁育成优质脱毒种薯,最终到达农户手中。然后经过种植,直接进入市场。这样既保证了产量,又降低了农户购买种薯的成本。

  (罗珺 整理)

推荐阅读
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陈刚主持
陈刚在省委社会工作部、省信访局调研
青海:“社科大讲堂”第一期开讲
青海互助:首茬“供港澳”蔬菜抢鲜上市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许可信息
关于6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的通报
海东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投运
青海互助:首茬“供港澳”蔬菜抢鲜上市
24H热点
【洁净青海·绿色算力】打造“绿色算力基地” 青海...
青海果洛:35年,他把电影送到草原深处
【农经观察】青海瑰宝马铃薯——“打造青字号 走好...
青海省班玛县赛来塘镇成功繁育林麝
青海省第77例!他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
【身边的感动】守护生命,用行动传递希望——记202...
一杯“创业咖啡”飘香高原
可可西里藏羚羊进入迁徙高峰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凛冬之...
【平安建设在身边】降诉41.2%背后的“一诺千金”
热点图片
【洁净青海·绿色算力】打造“绿色算力基地” 青海有底气
【洁净青海·绿色算力...
青海果洛:35年,他把电影送到草原深处
青海果洛:35年,他...
【农经观察】青海瑰宝马铃薯——“打造青字号 走好振兴路”系列报道之四
【农经观察】青海瑰...
青海省班玛县赛来塘镇成功繁育林麝
青海省班玛县赛来塘...
青海省第77例!他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
青海省第77例!他成...
【身边的感动】守护生命,用行动传递希望——记2024年第一季度“青海好人”谢文淋
【身边的感动】守护...
一杯“创业咖啡”飘香高原
一杯“创业咖啡”飘...
可可西里藏羚羊进入迁徙高峰
可可西里藏羚羊进入...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
 
img

【农经观察】青海瑰宝马铃薯
——“打造青字号 走好振兴路”系列报道之四

青海日报
2024-05-30 11:15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img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img

【农经观察】青海瑰宝马铃薯
——“打造青字号 走好振兴路”系列报道之四

青海日报
2024-05-30 11:15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保存图片

【农经观察】青海瑰宝马铃薯
——“打造青字号 走好振兴路”系列报道之四

  • 2024-05-30 11:15:21
  • 来源:青海日报
丰收的马铃薯。石延寿 摄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在广袤无垠的青藏高原,孕育着一颗颗瑰宝——青海马铃薯。

  马铃薯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及工业原料,是仅次于水稻、玉米、小麦的粮食作物。由于具有产量高、适应性广、抗旱能力强、营养丰富及产业链条长等特性,受到全世界高度重视,在世界粮食生产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青海马铃薯从田间地头到餐桌,一步步变身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金蛋蛋”,以其独特的品质和风味,绽放着别样的光彩,是这片土地上的珍宝,承载着农民的希望与汗水。

  让我们一同走进青海马铃薯的世界,深入了解其卓越品质及背后的故事,探索这些“金蛋蛋”如何在青海大地绽放出独特的风采。

脱毒种薯的生产(微型薯繁育)。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供图

  冷凉气候 得天独厚

  青海地处青藏高原,气候冷凉,土壤富含钾,是全国马铃薯最佳适宜生长区,也是中国马铃薯种薯繁育的天然家园。全省耕地面积70%是山旱区,马铃薯是山旱区群众的主要口粮和收入来源,提高马铃薯产量和种植效益对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实现乡村振兴有着重要意义。

  近年来,青海省将马铃薯产业列为重点发展的十大农牧业特色优势产业之一,从品种选育、脱毒种薯生产、综合技术推广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马铃薯产业有了很大突破,成为全省广大山区群众赖以生存和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之一。

  提高马铃薯产量与种植效益的主要措施有新品种选育、脱毒马铃薯种薯使用、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应用。其中,脱毒马铃薯种薯使用是马铃薯种植增产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这一举措,可提高单产30%以上,亩增加纯收益260元。

  青海马铃薯种植产量及效益的增加主要得益于政府自2009年至2019年的脱毒马铃薯种薯扩繁项目的实施,目前全省马铃薯种植面积8.7万公顷,年产马铃薯200余万吨,产值可达30亿元。其中全省年建立种薯基地约1.3万公顷,生产种薯35万吨左右,脱毒马铃薯覆盖率90%,居全国前列。

  据了解,青海是全国制作脱毒马铃薯最早的省份。为保证种薯质量,降低种植成本,青海创立省县乡村四级种薯繁育体系(外省只能做到三级)。同时,凭借高海拔、低气温、土壤洁净的地理优势,四级种薯繁育体系在品质保证的前提下,生产成本大大降低。

郭恒和学生查看微型薯育苗。罗珺 摄

  科技引领 提升品质

  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是我国四大育种科研单位之一。多年来,该院在马铃薯育种实践中,建立“温室杂交、高山繁种、多生态区选择和早代扩繁”的高原育种技术体系,缩短了品种的选育进程,先后选育出高原系列、青薯系列马铃薯品种二十多个,在全省及全国大面积推广应用。

  尤其是2011年育成的国审马铃薯新品种“青薯9号”,是典型的高产抗旱、抗病品种,比其他品种平均增产25%。在2015年获植物新品种保护权,在宁夏和山西等地创亩产万斤的高产纪录,在青海、甘肃、云南等十四个省区推广种植,实现高产和种植区域的重大突破,科研团队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该新品种的选育及推广,对促进我国马铃薯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四月份,是青海大地春耕生产的关键时期,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查甫乡的村民抢抓晴好天气种植马铃薯,田间地头一片生产忙碌的生动景象。

  起垄、覆膜、切块、播种……村民分工明确,有条不紊地开展马铃薯种植。“今年选种的是‘青薯9号’马铃薯,这一品种具有高产、抗病、抗旱等特点,其中干物质含量高、还原糖含量低,风味独特,是做薯条的优质原料。”查甫乡党委书记辛文敏告诉记者,今年,查甫乡已累计向群众发放薯种75吨,马铃薯种植面积将达到1200公顷。

  村民对“青薯9号”赞誉有加,种植户华旦:“自从开始种植‘青薯9号’,他家的马铃薯产量明显提高,每亩增收300元到400元,成为家庭收入的重要来源。”目前,查甫乡马铃薯种植人均收益已达6000元以上。

  今年年初,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博士郭恒收到玉树藏族自治州囊谦县娘拉乡娘麦村帕雄种植养殖农民合作社负责人发来的喜讯:娘麦村2023年种植的马铃薯获得丰收,收益达60余万元。听到这个消息,郭恒十分激动,“农牧民用我们育成的马铃薯品种和种植技术,通过勤劳的双手增收致富,是对我们工作最大的肯定。”娘麦村所种植的正是“青薯9号”。

  据悉,传统的马铃薯种薯调运方式是北薯南调,调运过程中如若管理不善,容易导致如黑痣病、疮痂病等土传病害发生,致使种植效益降低。目前,青海省是全国唯一没有受到土传病害影响的区域,土壤洁净,繁育的种薯质量优,增产潜力大,深得省内外种植户、种薯企业认可。

  其中,位于西宁市湟源县寺寨乡下寨村的马铃薯高山实验站是青海省马铃薯科学研究、试验示范、教学培训和种薯繁育一体化的综合性教学科研基地,2014年至今,依托青海高原薯业有限公司给福建、浙江宁波及湖北十堰等地冬作马铃薯田每年繁育当地主栽品种种薯500吨。繁育种薯较商品薯每亩可增加纯收益800元至1000元,显著提高了山区农户种植效益。

种薯挑选与升级。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供图

  展望未来 潜力无限

  随着青海马铃薯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产量和品质不断提高,青海马铃薯产业已形成从种植、加工到销售的完整产业链,为农民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收益。

  目前,青海马铃薯加工产品以马铃薯淀粉、粉条、粉丝、马铃薯泥、薯片、薯条等粗加工产品为主,新研发了以马铃薯全泥为主要原料添加专用面粉生产的面条、挂面、面包、馒头等系列食品,产品中马铃薯全泥含量达40%以上,最高可达60%。马铃薯全泥面条、馒头、面包生产工艺及配方研究已通过青海省科技厅的成果鉴定,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该技术突破了国内普遍使用马铃薯全粉生产面条、面包、馒头、饼干等食品所存在的高废液、能耗大的瓶颈,制成的薯泥最大程度地保留利用了马铃薯的营养成分,保证了原料营养成分和风味的完整性。以马铃薯和面粉相互搭配,既可以作为主食供大众消费,又弥补了传统食品营养单一的缺陷,有利于人体的营养均衡,其独特的工艺方法和产品品质深受广大消费者和业内专家好评。

  多少年来,马铃薯既是青海省农民解决温饱的主要产品,也是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作物。青海省把马铃薯作为主粮产品开发,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更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推进产业开发,打造产业链,让农民在马铃薯产业开发中分享增值收益。同时,马铃薯的生产和其系列食品的开发,将提高青海马铃薯的市场竞争力和产品附加值,解决农民的马铃薯销路问题,增加就业,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当前,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居世界首位,但单产水平仅为世界发达国家水平的一半,还有很大的增产潜力。

  在青海,马铃薯产业的发展犹如一颗闪耀的明珠,照亮了青海农业产业发展的美好未来,不仅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也为青海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查看脱毒苗。罗珺 摄

  【相关链接】马铃薯为什么要脱毒?

  马铃薯具有耐旱、产量高、营养丰富等特点,是世界上仅次于水稻、小麦、玉米的第四大作物,全球种植面积约为2.5亿亩(1亩≈0.0667公顷),总产量达到3.6亿吨。

  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及总产量均为世界首位,种植面积为7000万亩,总产量为9000余万吨,按照国家统计局农业统计标准计算,每年折合粮食为1800余万吨,其生产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及社会稳定发挥着重要作用。

  马铃薯是无性繁殖作物,在种植过程中,病毒会通过种薯无性多代繁殖过程逐年积累,导致种薯退化,这是制约马铃薯产业快速发展的主要问题。退化马铃薯种薯呈现植株矮小、枝叶丛生、生长势下降、叶片萎缩、花叶卷曲、地下块茎变小变形、马铃薯皮开裂、品质下降等田间现象,使商品性变差,产量大幅下降。

  导致马铃薯退化的病毒有三十多种。真菌和细菌疾病可以通过化学试剂来控制,但是目前在世界上还没有发现更成功的化学方法来控制病毒疾病。作为下一代种子,马铃薯块由于病毒的不断感染和积累,无法自行从体内清除病毒,导致植物病毒病逐年加重,使植物在生产过程中无法充分发挥品种的生产特性。只有利用现代生物技术(茎尖剥离技术)从马铃薯种子中去除病毒,恢复马铃薯品种本身的生理功能和生产特性,才能防止马铃薯的退化,实现育种者培育的品种的商品特性和产量,这是需要脱毒种薯的重要原因。

  通过茎尖剥离技术繁育出脱毒苗,脱毒苗经过检测放置温室进行栽培繁育成微型薯,微型薯通过原原种基地繁育成原原种,原原种经过繁育成原种一代,原种一代经过繁育成优质脱毒种薯,最终到达农户手中。然后经过种植,直接进入市场。这样既保证了产量,又降低了农户购买种薯的成本。

  (罗珺 整理)

作者 罗 珺
编辑:鲁东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