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时评 党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创 视频 省委文件 新闻 政务 旅游 生态 体育 专题 图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藏文网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图说青海
古堡何以迷人?——青海郭麻日古堡迎来“新展开”
来源:新华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24-06-08 11:08:59
编辑:党成恩

  新华社西宁6月7日电 题:古堡何以迷人?——青海郭麻日古堡迎来“新展开”   

  新华社记者白玛央措、王艳 

  端午假期临近,40岁的木雕工艺传承人多杰准备给咖啡馆增加几个手工体验项目。多杰一家世代生活在郭麻日古堡,据当地村民介绍,这座古堡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公元7世纪。

  郭麻日古堡位于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年都乎乡郭么日村,2013年入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同仁市区出发行驶约5公里,就来到了中国历史文化名村——郭么日村。这里依山傍水,路旁的庄稼地郁郁葱葱。沿着入村路行进,一座写有古堡简介的石碑矗立在古堡东门。

  “目前,古堡内有147户村民居住,而古堡外则有404户村民。”郭么日村党支部书记斗尕日告诉记者,古堡共有东、西、南三处寨门,东门设置在入村道路旁,是古堡与外界联通的主要出入口,在古代更有扼守交通要道的功能。

    5月31日拍摄的郭麻日古堡一角。新华社记者王艳 摄

  走进古堡可以看到,堡内道路幽闭狭长、迂回蜿蜒,高大的夯土墙除院落入口外没有任何窗口。堡内道路最宽处有3米左右,最窄的仅有1米左右。“这种狭长的街道会给人强烈的压迫感,能起到震慑入侵者的作用。”斗尕日说。

  “‘军需屯田’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为解决戍边军队人员及补给问题而出现的一种特殊制度。军士们除了要守卫边疆,还需承担耕种和筑城的职责,以实现自给自足。”青海省政府原参事谢佐介绍,郭麻日古堡属于屯田百户所,在建立时综合考虑了耕种和防卫两方面的需求,所以这里的建筑形态有很强的防御特征。

  “如果没有本村的向导,游客们很容易在迷宫一样的古堡里失去方向。”多杰告诉记者,多年来在当地文旅部门的帮助下,古堡内的古宅得以完整保留,游客们可以通过一件件“压箱底”的古老物件了解这里的历史文化。

  丹布古宅见证着古堡的历史变迁,距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这是村里现存最完整的一座古宅,木门和木窗都是古法制作的。”61岁的村民完德卡告诉记者,古堡内民宅的建筑风格多为土木二层结构的“廊房式”建筑,一般底层平房为家中长辈居住,有厨房、储藏室和牲畜圈房,二层廊房为晚辈居住,有佛堂、卧室和储藏室。

    5月31日拍摄的郭麻日古堡内的巷道。新华社记者王艳 摄

  完德卡一家住在古宅旁,古宅院门上方留着完德卡的电话号码,只要有游客来电话,他就会带着游客参观古宅,不收取任何费用。“虽然现在哪儿都去不了,但我觉得能让更多的人了解这里的历史文化,就是件好事。”完德卡认为,他这一代人要做的就是守护好祖辈留下来的宝贝。

    郭麻日古堡内的一处民宅。(受访者供图)

  在巷道里走了许久,终于到达多杰的咖啡馆。从院外看去,很难想到这里还藏着一家咖啡馆。游客不仅能在这里歇歇脚,品尝咖啡或酥油茶。还可以体验非遗木雕技艺,绘制唐卡或制作泥塑。

    5月31日拍摄的丹布古宅内的储藏室。新华社记者白玛央措 摄

  “传统村落是历史文化的‘活化石’,希望游客在体验地方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能享受到新的旅游体验,从而激发郭麻日古堡在文旅融合中的新活力。”年都乎乡副乡长安角扎西说。

推荐阅读
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陈刚主持
陈刚:扎实推动党纪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青海:引大济湟工程增殖放流12万尾鱼苗
青海西宁昆仑职业足球俱乐部出征中冠
2024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拟推荐人选公示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许可信息
西宁全面铺开新一轮城市体检
天峻藏羊牦牛成为“中国南北极考察选用产品”
24H热点
为青春作答 为梦想护航——2024年高考首日见闻
【祖国好 家乡美】钟灵毓秀仙女湾
古堡何以迷人?——青海郭麻日古堡迎来“新展开”
【身边的感动】巧手“绣”出美好生活——记2024年...
“三把钥匙”解锁平安密码
【文化中国行】一城文脉藏春秋——走进丹噶尔古城...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逆袭人...
青海天峻藏羊牦牛成为“中国南北极考察选用产品”
【祖国好 家乡美】果洛藏贡麻村: 幸福日子越过越甜!
【乡村振兴在青海】曲麻莱县麻多乡念好“牛字经”
热点图片
为青春作答 为梦想护航——2024年高考首日见闻
为青春作答 为梦想护...
【祖国好 家乡美】钟灵毓秀仙女湾
【祖国好 家乡美】钟...
古堡何以迷人?——青海郭麻日古堡迎来“新展开”
古堡何以迷人?——...
【身边的感动】巧手“绣”出美好生活——记2024年第一季度“青海好人”陈玉秀
【身边的感动】巧手...
“三把钥匙”解锁平安密码
“三把钥匙”解锁平...
【文化中国行】一城文脉藏春秋——走进丹噶尔古城系列报道之二
【文化中国行】一城...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逆袭人生不设限——记“青海高原工匠”王生红
【新时代 新征程 新...
青海天峻藏羊牦牛成为“中国南北极考察选用产品”
青海天峻藏羊牦牛成...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
 
img

古堡何以迷人?——青海郭麻日古堡迎来“新展开”

新华网
2024-06-08 11:08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img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img

古堡何以迷人?——青海郭麻日古堡迎来“新展开”

新华网
2024-06-08 11:08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保存图片

古堡何以迷人?——青海郭麻日古堡迎来“新展开”

  • 2024-06-08 11:08:59
  •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西宁6月7日电 题:古堡何以迷人?——青海郭麻日古堡迎来“新展开”   

  新华社记者白玛央措、王艳 

  端午假期临近,40岁的木雕工艺传承人多杰准备给咖啡馆增加几个手工体验项目。多杰一家世代生活在郭麻日古堡,据当地村民介绍,这座古堡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公元7世纪。

  郭麻日古堡位于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年都乎乡郭么日村,2013年入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同仁市区出发行驶约5公里,就来到了中国历史文化名村——郭么日村。这里依山傍水,路旁的庄稼地郁郁葱葱。沿着入村路行进,一座写有古堡简介的石碑矗立在古堡东门。

  “目前,古堡内有147户村民居住,而古堡外则有404户村民。”郭么日村党支部书记斗尕日告诉记者,古堡共有东、西、南三处寨门,东门设置在入村道路旁,是古堡与外界联通的主要出入口,在古代更有扼守交通要道的功能。

    5月31日拍摄的郭麻日古堡一角。新华社记者王艳 摄

  走进古堡可以看到,堡内道路幽闭狭长、迂回蜿蜒,高大的夯土墙除院落入口外没有任何窗口。堡内道路最宽处有3米左右,最窄的仅有1米左右。“这种狭长的街道会给人强烈的压迫感,能起到震慑入侵者的作用。”斗尕日说。

  “‘军需屯田’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为解决戍边军队人员及补给问题而出现的一种特殊制度。军士们除了要守卫边疆,还需承担耕种和筑城的职责,以实现自给自足。”青海省政府原参事谢佐介绍,郭麻日古堡属于屯田百户所,在建立时综合考虑了耕种和防卫两方面的需求,所以这里的建筑形态有很强的防御特征。

  “如果没有本村的向导,游客们很容易在迷宫一样的古堡里失去方向。”多杰告诉记者,多年来在当地文旅部门的帮助下,古堡内的古宅得以完整保留,游客们可以通过一件件“压箱底”的古老物件了解这里的历史文化。

  丹布古宅见证着古堡的历史变迁,距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这是村里现存最完整的一座古宅,木门和木窗都是古法制作的。”61岁的村民完德卡告诉记者,古堡内民宅的建筑风格多为土木二层结构的“廊房式”建筑,一般底层平房为家中长辈居住,有厨房、储藏室和牲畜圈房,二层廊房为晚辈居住,有佛堂、卧室和储藏室。

    5月31日拍摄的郭麻日古堡内的巷道。新华社记者王艳 摄

  完德卡一家住在古宅旁,古宅院门上方留着完德卡的电话号码,只要有游客来电话,他就会带着游客参观古宅,不收取任何费用。“虽然现在哪儿都去不了,但我觉得能让更多的人了解这里的历史文化,就是件好事。”完德卡认为,他这一代人要做的就是守护好祖辈留下来的宝贝。

    郭麻日古堡内的一处民宅。(受访者供图)

  在巷道里走了许久,终于到达多杰的咖啡馆。从院外看去,很难想到这里还藏着一家咖啡馆。游客不仅能在这里歇歇脚,品尝咖啡或酥油茶。还可以体验非遗木雕技艺,绘制唐卡或制作泥塑。

    5月31日拍摄的丹布古宅内的储藏室。新华社记者白玛央措 摄

  “传统村落是历史文化的‘活化石’,希望游客在体验地方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能享受到新的旅游体验,从而激发郭麻日古堡在文旅融合中的新活力。”年都乎乡副乡长安角扎西说。

编辑:党成恩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