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30年前,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夏日哈地区平均每年有2公顷苗田被沙淹没,相当于3个足球场大小,防沙治沙迫在眉睫。
30年后,这一地区人工造林面积已超1733.33公顷,森林覆盖率由1995年的3.88%提高到现在的5.14%。
都兰县位于青海省柴达木盆地东南隅,这里分布着戈壁、沙漠、谷地、河湖等地形,属高原干旱大陆性气候,是柴达木盆地荒漠化和沙化最集中的区域之一。
6月4日,记者走进夏日哈国家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只见一株株杨柳科树种迎风矗立,将昔日裸露的沙丘牢牢“锁”住,远处一簇簇梭梭、沙蒿、柠条等灌木绿意盎然,草方格沙障接连成片延展到沙漠腹地,筑起一道绿色屏障。
夏日哈国家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位于都兰县东部,这里曾是“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的沙漠荒地。保护区护林员刘常乐是土生土长的都兰人,他清晰地记得过去风一吹,沙子漫过公路,踩上去没过脚脖的场景。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生态环境保护一直伴随着都兰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作为较早开展防沙治沙工程建设的都兰县,全县各族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在都兰大地上吹响全面防沙治沙的号角。
都兰县林草部门持续推进三北防护林工程,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主动担当作为的精气神,一年接着一年干、一届接着一届干、一任接着一任干,结合三北防护林、公益林造林等重点工程,积极构建以农田防护林、防风固沙林为重点的防护林体系,共完成人工造林8048.2公顷、封山育林23100.3公顷、飞播造林1266.7公顷,为全县约12000公顷农田筑起了绿色生态安全屏障。
从绿树成荫的县城到花红柳绿的村庄、从绿草如茵的街区公园到鸟语花香的农家小院……如今的都兰抬头可见天空蓝,放眼环顾生态绿,日益提升的生态环境质量,正在转化为人民群众实实在在的幸福感以及获得感。
作为最早一批参与都兰县防沙治沙的林草人,芦涛至今记忆犹新,“以前都兰县经常遭遇沙尘暴,109国道被狂沙堵塞,想要出行只能推沙开路。在离县城11公里处的察汗乌苏路段,仅150米长的道路,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每年都要用推土机推掉2300立方米的沙。”
对此,都兰县林业和草原局积极投入项目实施,通过大量试验研究和实践,摸索出一套适合当地造林的新技术,即杨柳科树种深栽旱作造林技术。这项技术既能让树苗更有效地吸收水分,又能更深入地固定沙丘,彻底结束了柴达木盆地无乔木旱作造林的历史,此项技术先后荣获1997年度海西州第二届科技进步一等奖、1998年度青海省第二届农村科技成果二等奖。目前,都兰县采用深栽旱作造林技术造林面积约4733.33公顷,在高原防沙治沙中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和辐射作用。
都兰县林业和草原局不断攻克技术难关,采集野生灌木树种做人工栽培育苗试验获得成功,并在干旱荒漠及风沙区大面积实施人工造林取得良好效果。高海拔荒漠化地区沙生植物(灌木)引种驯化造林技术开创了全省先河,标志着都兰县防沙治沙事业又迈上了新台阶。目前,都兰县采用引种驯化造林技术造林面积已达1333.33公顷。
“戈壁滩风沙大、土壤条件差,再加上严重缺水,植树难度特别大。每年植树期间,县林草部门全体职工每天都在沙窝里忙碌。”都兰县林业和草原局局长思正寰说,该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沙治沙的重要讲话精神,持续发力,久久为功,结合实际,扎实推进都兰县察汗乌苏河、柴达木河、香日德河三大流域0.9026万公顷的荒漠化防治与生态修复任务,努力实现全县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全力构筑生态安全屏障。
事非经过不知难。30年来,都兰县一代代防沙治沙人积极构建防风固沙林和农田防护林生态安全屏障,围绕沙漠治理,先后建起诺木洪、香日德、察汗乌苏等绿洲农业区,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农田防护林体系,林地面积和森林覆盖“双增长”,沙化面积和程度“双减轻”,荒漠化、沙化土地重点治理区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迈入“整体好转、局部良性循环”新阶段。截至目前,累计完成人工造林22553.33公顷,森林抚育5006.67公顷,封(沙)山育林42753.33公顷,工程固沙617.67公顷,沙区前沿得到有效控制,人居环境显著改善,生态环境持续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