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时评 党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创 视频 省委文件 新闻 政务 旅游 生态 体育 专题 图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藏文网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图说青海
【牢记嘱托 实干笃行】青海互助班彦村:村庄美产业兴村民富
来源:西宁晚报
作者:金华山
发布时间:2024-06-16 09:40:58
编辑:赵婕
res04_attpic_brief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如今,走进班彦村,一座座黄色围墙、红色大门的院落依次排开,家家户户用上了干净安全温暖的电热炕,硬化平整的乡间村路不再泥泞。由于统一规划、设计和建设,新村绿树成排、鲜花争艳,一排排富有土族特色的新房错落有致,家家户户砖墙彩饰。

  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五十镇班彦村的村民们清晰记得,2016年8月23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冒雨走进贫困户家中探访,同大家一同谋划易地搬迁后如何脱贫奔小康。

  如今走进这里,焕然一新的新村落、独具民族特色的盘绣馆、芬芳四溢的酩馏坊,生动展现着班彦村各族群众牢记嘱托,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在感恩中奋进,在实干中前行,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的丰硕成果。

res01_attpic_brief (3)

  搬进了新房——

  让日子越过越红火

  班彦村是一个土族世居的传统村落,一条山路,七公里长,八道弯儿,成了老班彦村脱贫致富的“拦路虎”。2015年底,全村人均纯收入仅为2600元,贫困发生率为52.3%,村集体经济为零。

  山大沟深、土地瘠薄,对于祖祖辈辈困守在这里的班彦村村民而言,有些人一辈子都盖不起新房。2017年3月,班彦村129户484人完成了整体易地扶贫搬迁,一下子把他们挪穷窝和盖新房这两个“最大的包袱”给解决了。

  搬迁后,班彦新村实施了村道硬化、村庄亮化、文化广场、人畜饮水、环境综合整治等工程,补齐了基础设施和发展条件的短板,解开了脱贫的“死结”。

  2017年底班彦村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班彦村退出贫困村序列,率先实现了人口较少民族贫困村脱贫。2021年2月获得党中央、国务院授予的“全国脱贫攻坚楷模”称号,并先后被评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国家森林乡村、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第八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省级乡村振兴战略示范村、全省乡村旅游重点村。2023年,班彦村人均纯收入达14056元,村集体经济累计达到256.5万元。

  如今,走进班彦村,一座座黄色围墙、红色大门的院落依次排开,家家户户用上了干净安全温暖的电热炕,硬化平整的乡间村路不再泥泞。由于统一规划、设计和建设,新村绿树成排、鲜花争艳,一排排富有土族特色的新房错落有致,家家户户砖墙彩饰,院门上的“七色彩虹”和太阳花图案尤为醒目。

res07_attpic_brief

   依托八大产业——

   走出特色发展之路

  “十年九旱,靠天吃饭”,这是过去班彦村的真实写照。

  从山上搬下来后,班彦村借助精准脱贫和乡村振兴的东风,大力完善基础设施、发展特色产业,积极探索符合自身实际的产业发展之路,在各级支持帮扶下,村集体经济“破零”,产业扶持资金到户到人,全村初步形成了多元增收渠道——班彦村“两委”积极探索符合自身实际的产业发展之路,初步形成了光伏发电、特色养殖、酩馏酒酿造、土族盘绣制作、乡村旅游、电子商务、文创产品研发销售、农家乐“八个产业”。

  在产业发展方面,班彦村依托当地的自然资源和人文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特色农产品如青稞、土鸡等受到了市场的热烈欢迎,为村民们带来了可观的收入。

  同时,随着旅游业的兴起,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班彦村观光旅游,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文化产业方面,土族盘绣、酩馏酒等传统工艺也得到了传承和发展,成为了村民们增收的新途径。

  不仅如此,班彦村还积极探索零碳乡村建设之路。通过引进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每户每年都能增收一定金额,同时降低了用电成本,减少了温室气体排放量。这不仅为村民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也为乡村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res10_attpic_brief

  告别了“六难”——

  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班彦,有幸福、富裕之意。但在以前,班彦村却常与“贫穷”联系在一起。

  以前,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班彦村村民们生活有“六难”——行路难、吃水难、上学难、就医难、务工难、娶妻难。

  这一切的改变直至脱贫攻坚战役打响。2016年4月,班彦新村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正式实施,村民们被安置到山下公路附近的平坦之地。

  从当初的行路难、吃水难、上学难、就医难、务工难、娶妻难,到如今的村庄美、产业兴、村民富……班彦村发生了破茧化蝶的变化。

  现在班彦新村紧邻省道,家家户户通自来水,步行10多分钟就可以到镇卫生院,小学就在旁边,幼儿园有校车接送小孩,镇中心学校也只有两三公里远。

  过去的土坯房、危房被一排排整齐的新房所取代,这些新房不仅安全牢固,而且设计合理、功能齐全。村民们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新居,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新村还注重保护民族和地域特色,房屋外观设计融入了土族文化元素,使得整个村庄既现代又充满民族风情。

  在如今的班彦新村充满新气象,通了天然气,接了自来水,汽车可以开到家门口。居住区和养殖区隔离建设,每家每户修了水厕、排水管网,村里建了一座日处理能力100吨的污水处理站,污水不再横流、垃圾不再乱倒。同时,学校、卫生室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和完善,也为村民们提供了更好的教育和医疗保障,村里积极推进绿化美化工程,使得村庄环境变得更加优美宜居。

  今天,班彦村正在向着幸福的生活奔跑。

  面向未来,班彦村将继续立足乡村旅游,擦亮班彦金字品牌,走出一条产业旺、经济兴、百姓富的乡村振兴发展之路。

推荐阅读
全省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衔接动员部署会召开
省政府党组会议和常务会议先后召开 吴晓军主持
鱼鸟天堂 藏城刚察:彰显生态文明建设强劲韧性
《行走天下——青海》 专题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2024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拟推荐人选公示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许可信息
青海玉树首次开展10千伏人工带电作业
青海刚察:藏贡麻村绘就民族团结“同心圆”
24H热点
青海都兰:深化“路长制” 当好“路管家”
“茶卡盐湖·天空之镜”景区提档升级再出发
【祖国好 家乡美】青海都兰30年接力治沙筑起绿色屏障
青海湖迎来一年一度湟鱼洄游季
“互嵌式”家园里的幸福事——青海海东市易地扶贫...
青海大通头茬茼蒿销往北上广深
青海乌兰驼业新动力新路径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高质量发展调研行】老钢厂...
【文化中国行】古韵今风,百年排灯展新颜——“走...
青海海晏:守护好源头活水 让“母亲河”成为幸福河
热点图片
青海都兰:深化“路长制” 当好“路管家”
青海都兰:深化“路...
“茶卡盐湖·天空之镜”景区提档升级再出发
“茶卡盐湖·天空之镜...
【祖国好 家乡美】青海都兰30年接力治沙筑起绿色屏障
【祖国好 家乡美】青...
青海湖迎来一年一度湟鱼洄游季
青海湖迎来一年一度...
“互嵌式”家园里的幸福事——青海海东市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小区见闻
“互嵌式”家园里的...
青海大通头茬茼蒿销往北上广深
青海大通头茬茼蒿销...
青海乌兰驼业新动力新路径
青海乌兰驼业新动力...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高质量发展调研行】老钢厂里的新模样
【新时代 新征程 新...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
 
img

【牢记嘱托 实干笃行】青海互助班彦村:村庄美产业兴村民富

西宁晚报
2024-06-16 09:40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img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img

【牢记嘱托 实干笃行】青海互助班彦村:村庄美产业兴村民富

西宁晚报
2024-06-16 09:40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保存图片

【牢记嘱托 实干笃行】青海互助班彦村:村庄美产业兴村民富

  • 2024-06-16 09:40:58
  • 来源:西宁晚报
res04_attpic_brief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如今,走进班彦村,一座座黄色围墙、红色大门的院落依次排开,家家户户用上了干净安全温暖的电热炕,硬化平整的乡间村路不再泥泞。由于统一规划、设计和建设,新村绿树成排、鲜花争艳,一排排富有土族特色的新房错落有致,家家户户砖墙彩饰。

  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五十镇班彦村的村民们清晰记得,2016年8月23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冒雨走进贫困户家中探访,同大家一同谋划易地搬迁后如何脱贫奔小康。

  如今走进这里,焕然一新的新村落、独具民族特色的盘绣馆、芬芳四溢的酩馏坊,生动展现着班彦村各族群众牢记嘱托,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在感恩中奋进,在实干中前行,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的丰硕成果。

res01_attpic_brief (3)

  搬进了新房——

  让日子越过越红火

  班彦村是一个土族世居的传统村落,一条山路,七公里长,八道弯儿,成了老班彦村脱贫致富的“拦路虎”。2015年底,全村人均纯收入仅为2600元,贫困发生率为52.3%,村集体经济为零。

  山大沟深、土地瘠薄,对于祖祖辈辈困守在这里的班彦村村民而言,有些人一辈子都盖不起新房。2017年3月,班彦村129户484人完成了整体易地扶贫搬迁,一下子把他们挪穷窝和盖新房这两个“最大的包袱”给解决了。

  搬迁后,班彦新村实施了村道硬化、村庄亮化、文化广场、人畜饮水、环境综合整治等工程,补齐了基础设施和发展条件的短板,解开了脱贫的“死结”。

  2017年底班彦村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班彦村退出贫困村序列,率先实现了人口较少民族贫困村脱贫。2021年2月获得党中央、国务院授予的“全国脱贫攻坚楷模”称号,并先后被评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国家森林乡村、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第八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省级乡村振兴战略示范村、全省乡村旅游重点村。2023年,班彦村人均纯收入达14056元,村集体经济累计达到256.5万元。

  如今,走进班彦村,一座座黄色围墙、红色大门的院落依次排开,家家户户用上了干净安全温暖的电热炕,硬化平整的乡间村路不再泥泞。由于统一规划、设计和建设,新村绿树成排、鲜花争艳,一排排富有土族特色的新房错落有致,家家户户砖墙彩饰,院门上的“七色彩虹”和太阳花图案尤为醒目。

res07_attpic_brief

   依托八大产业——

   走出特色发展之路

  “十年九旱,靠天吃饭”,这是过去班彦村的真实写照。

  从山上搬下来后,班彦村借助精准脱贫和乡村振兴的东风,大力完善基础设施、发展特色产业,积极探索符合自身实际的产业发展之路,在各级支持帮扶下,村集体经济“破零”,产业扶持资金到户到人,全村初步形成了多元增收渠道——班彦村“两委”积极探索符合自身实际的产业发展之路,初步形成了光伏发电、特色养殖、酩馏酒酿造、土族盘绣制作、乡村旅游、电子商务、文创产品研发销售、农家乐“八个产业”。

  在产业发展方面,班彦村依托当地的自然资源和人文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特色农产品如青稞、土鸡等受到了市场的热烈欢迎,为村民们带来了可观的收入。

  同时,随着旅游业的兴起,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班彦村观光旅游,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文化产业方面,土族盘绣、酩馏酒等传统工艺也得到了传承和发展,成为了村民们增收的新途径。

  不仅如此,班彦村还积极探索零碳乡村建设之路。通过引进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每户每年都能增收一定金额,同时降低了用电成本,减少了温室气体排放量。这不仅为村民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也为乡村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res10_attpic_brief

  告别了“六难”——

  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班彦,有幸福、富裕之意。但在以前,班彦村却常与“贫穷”联系在一起。

  以前,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班彦村村民们生活有“六难”——行路难、吃水难、上学难、就医难、务工难、娶妻难。

  这一切的改变直至脱贫攻坚战役打响。2016年4月,班彦新村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正式实施,村民们被安置到山下公路附近的平坦之地。

  从当初的行路难、吃水难、上学难、就医难、务工难、娶妻难,到如今的村庄美、产业兴、村民富……班彦村发生了破茧化蝶的变化。

  现在班彦新村紧邻省道,家家户户通自来水,步行10多分钟就可以到镇卫生院,小学就在旁边,幼儿园有校车接送小孩,镇中心学校也只有两三公里远。

  过去的土坯房、危房被一排排整齐的新房所取代,这些新房不仅安全牢固,而且设计合理、功能齐全。村民们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新居,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新村还注重保护民族和地域特色,房屋外观设计融入了土族文化元素,使得整个村庄既现代又充满民族风情。

  在如今的班彦新村充满新气象,通了天然气,接了自来水,汽车可以开到家门口。居住区和养殖区隔离建设,每家每户修了水厕、排水管网,村里建了一座日处理能力100吨的污水处理站,污水不再横流、垃圾不再乱倒。同时,学校、卫生室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和完善,也为村民们提供了更好的教育和医疗保障,村里积极推进绿化美化工程,使得村庄环境变得更加优美宜居。

  今天,班彦村正在向着幸福的生活奔跑。

  面向未来,班彦村将继续立足乡村旅游,擦亮班彦金字品牌,走出一条产业旺、经济兴、百姓富的乡村振兴发展之路。

作者 金华山
编辑:赵婕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