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时评 党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创 视频 省委文件 新闻 政务 旅游 生态 体育 专题 图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藏文网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图说青海
【牢记嘱托 实干笃行】刚察的生态样本
作者:李皓 吴予琴
发布时间:2024-06-17 09:28:19
编辑:李娜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端午节过后,便到了湟鱼洄游的季节。成千上万条湟鱼从青海湖出发,浩浩荡荡地沿沙柳河逆流而上,沙柳河又现“半河清水半河鱼”的景象。

  沙柳河位于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是青海湖重要的淡水补给河流。

  在刚察,像沙柳河这样流入青海湖的河流一共有5条,在湟鱼洄游季,每一条河流都是湟鱼的生命通道。

QQ截图20240617064642

  青海湖鱼鸟共生。

QQ截图20240617064652

  圣泉湾生态体验区。

QQ截图20240617064701

  蓝天白云下的刚察县城。 图片均由刚察县委宣传部提供

  全民参与环保行动

  刚察县位于青海湖北岸,管辖的青海湖湖域面积有1659.39平方公里,占青海湖湖域总面积的35%。

  刚察县有5个乡镇坐落在青海湖边,其中泉吉乡的湖岸线最长。泉吉乡一户牧民的草场,距离青海湖边不足10米,世世代代的泉吉人靠湖而生,伴湖而居,青海湖就是他们的母亲湖。

  “青海湖的生态环境很脆弱,绝对不能在我们这代人手里出现半点差池。”泉吉乡牧民才让周说。

  为了有效集合全县力量保护好青海湖的生态环境,2021年,刚察县不仅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创建了“河湖长制+林草长制+生态管护员+林警+社员+检察院”的生态管护模式,县委县政府还成立了由县委书记和县长担任双组长的生态管护工作领导小组。570名生态管护员全天候参与巡护,对刚察的生态环境实施无死角监控。刚察县生态环境局副局长晏银丽说:“这是一场全民参与的环保行动。”

  坚强领导,全民动员,为刚察换来了山清水秀,草碧天蓝,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环境。

  晏银丽说,刚察县以生态文明为基点,综合分析草场承载力,统筹考虑生态环保问题,加快生态保护力度,持续增强生态产业发展,从而实现了刚察县的生态文明建设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良性循环。

  鱼鸟共生的奇景

  湟鱼是青海湖生态系统中的核心物种。为了保护湟鱼,从二十世纪90年代开始,在青海省委省政府的统筹部署下,青海湖经历了6次封湖育鱼,湟鱼资源储量有了明显恢复。据有关部门统计,截至2023年,青海湖湟鱼资源储量已达到12.03万吨,是保护初期的46倍。

  端午节前后,青海湖裸鲤(湟鱼学名)救护中心一派繁忙景象,一尾尾湟鱼幼苗在育苗池中欢快游弋。

  救护中心的工作人员介绍,洄游是湟鱼独特的生物特性之一,可这也是一次充满艰辛的生命之旅。湟鱼自然繁育的成功率不足千分之二,所以,科技工作者为了保护湟鱼的种群数量,不得不采用人工增殖放流的办法,为湟鱼的种群繁衍助力。

  刚察县生态环境局提供的数据表明,从二十世纪90年代开始,有关部门人工增殖放流的湟鱼鱼苗达到2.51亿尾。正是因为这样的努力,才使得湟鱼从濒危物种降为易危物种。

  湟鱼资源储量的回升,为刚察换来了“鱼鸟共生”的人间奇景。

  2023年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栖居在青海湖湖域的鸟类超过了280种,鱼翔浅底,百鸟争鸣早已成为刚察县引人注目的自然景观。

  野生动物的乐园

  才让端周是刚察县一名普通的生态管护员。他说,这几年,随着生态保护力度的加大,每年都会有不少野生动物出现在草场上,它们与牛羊和平共处,互不侵扰。

  野生动物的出现,成为刚察县生态环境向好的重要表征。

  吉尔孟乡距离刚察县城所在地90公里,那里地广人稀,草原广袤。今年4月,刚察县融媒体中心的记者在吉尔孟乡拍摄到两种曾一度在吉尔孟乡消失的野生动物——藏野驴和马鹿。藏野驴和马鹿的回归,说明吉尔孟乡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加和谐。

  哈尔盖地区是我国唯一的普氏原羚保护区。目前,保护区普氏原羚的种群数量已经从监测之初不足300只恢复到了3400只,增长了近12倍。

  傍晚时分,驱车沿315国道一路西行,国道两侧,一群群普氏原羚或是追逐嬉戏,或是静默远眺,健硕的体态与远山近水构成了一幅安静祥和的景象。

  近年来,刚察县重点推进天然林保护、退化草场治理、草原生态补偿等生态工程,境内的野生动物资源的数量明显增加,仅具有指示性功能的各种水鸟,全年统计总量约有60万只,达到了2007年监测以来的最大值,跳鼠、岩羊等以往很难见到的野生动物,也成为了草原上的常客。

  完整的生态链

  水是青海湖湖域生态安全的重要保障。晏银丽说,除了5条流入青海湖的河流外,湿地也是刚察县最重要的水资源“储备库”。

  刚察县的湿地面积为14.33万公顷,主要集中在县域北部。这些湿地有一个统一的名字——湿地草原。

  为了保护青海湖的生态环境,从2010年开始,刚察县委县政府将这些湿地全部列为禁牧区。

  十几年的时光悄然而逝,如今刚察县沙柳河、仙女湾、鸟岛等这些具有代表性的湿地植被覆盖率迅速增加,一片片水草丰美的草场,无声地涵养着青海湖的自然生态。

  刚察县是祁连山南麓著名的牧业区,从2021年至今,刚察县总投资1.37亿元,统筹实施国土绿化巩固提升、草原生态补偿、草原灭鼠治虫等重要生态环境修复项目,不断巩固生态保护成果。各类生态修复面积达到427820公顷,植被覆盖率达到70%,从而形成了青藏高原独特的“水—草—鱼—鸟—兽”共存的生态链。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生态保护的决定力量是人,人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是决定生态保护成败的关键。

  城镇的污水处理,曾经是困扰我国生态保护的一大难题,对于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的我省牧区更是如此。针对这个难题,刚察县想出了自己的解决办法。

  刚察县污水处理厂担负着刚察县城生活污水的处理重任。2021年,有关部门投资1840万元,将刚察县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从日处理量2000吨,扩容到了日处理量4000吨,城镇污水管网从总长42.82公里增加到63.14公里,城镇收污实现全覆盖,污水治理能力高于93%。刚察县所属各乡镇的生活污水经过处理后,也全部达到了城镇绿化灌溉用水的标准。

  晏银丽说,经过处理的城镇污水完全达到国家有关要求。此外,一项总投资1.46亿元的雨污分流管网的改造项目正在酝酿中。

  保护生态环境是刚察县各族群众的共识,也激发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这几天,吉尔孟乡党委副书记郭志强正为乡里牛羊“选美”的事忙得不亦乐乎。

  吉尔孟乡紧靠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天峻县,是刚察县重要的畜产品输出地。这几年,吉尔孟乡加大了对藏白羊和藏牦牛产业的培育力度,这两个畜产品成为吉尔孟乡最具发展潜力的畜牧品牌。

  为了提高藏白羊和藏牦牛的质量,2023年,吉尔孟乡举办了首届优良畜种展示活动,并通过饲草补偿的办法,鼓励牧民群众培育优良畜种。

  “这件事的推进对生态保护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郭志强说。

  吉尔孟乡一共有4000头牲畜。在当地的乡亲们看来,保护生态环境不是一句空话,而要和牧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结合起来。只要能有效保障牲畜质量,提高畜产品的附加值,吉尔孟乡的载畜量就能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也会得到有效保护。

  吉尔孟乡的乡亲们以对生态保护的朴素理解,提供了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有序发展的刚察样本。

推荐阅读
全省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衔接动员部署会召开
省政府党组会议和常务会议先后召开 吴晓军主持
2024年青海省“安全宣传咨询日”活动在西宁举行
青海省全民健身大会首次举行飞盘比赛
2024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拟推荐人选公示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许可信息
格尔木:护航民营经济“向下扎根、向上生长”
西宁市全方位推进新能源产业发展促进机制建设
24H热点
【祖国好 家乡美】生生不息青海湖
【祖国好 家乡美】生机勃勃新青海
【牢记嘱托 实干笃行】青海刚察:果洛藏贡麻村绘就...
【牢记嘱托 实干笃行】青海互助班彦村:村庄美产业...
西宁市消费品以旧换新活动暨京东6·18全民焕新惠战启动
青海西宁:又一人气打卡地!北川河畔上演精彩嘉年华
【大美青海·高原足球】“玉树旋风”魅力无限——“...
逐浪而行 向阳而生——第十八届中国·青海国际抢渡...
【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党旗辉映新征程 实干笃...
【大美青海·高原足球】足球盛会“五业”融合——“...
热点图片
【祖国好 家乡美】生生不息青海湖
【祖国好 家乡美】生...
【祖国好 家乡美】生机勃勃新青海
【祖国好 家乡美】生...
【牢记嘱托 实干笃行】青海刚察:果洛藏贡麻村绘就民族团结“同心圆”
【牢记嘱托 实干笃行...
【牢记嘱托 实干笃行】青海互助班彦村:村庄美产业兴村民富
【牢记嘱托 实干笃行...
西宁市消费品以旧换新活动暨京东6·18全民焕新惠战启动
西宁市消费品以旧换...
青海西宁:又一人气打卡地!北川河畔上演精彩嘉年华
青海西宁:又一人气...
【大美青海·高原足球】“玉树旋风”魅力无限——“青超联赛”第四轮玉树州主场见闻
【大美青海·高原足球...
逐浪而行 向阳而生——第十八届中国·青海国际抢渡黄河极限挑战赛(循化站)见闻
逐浪而行 向阳而生—...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
 
img

【牢记嘱托 实干笃行】刚察的生态样本

西海都市报
2024-06-17 09:28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img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img

【牢记嘱托 实干笃行】刚察的生态样本

西海都市报
2024-06-17 09:28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保存图片

【牢记嘱托 实干笃行】刚察的生态样本

  • 2024-06-17 09:28:19
  • 来源:西海都市报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端午节过后,便到了湟鱼洄游的季节。成千上万条湟鱼从青海湖出发,浩浩荡荡地沿沙柳河逆流而上,沙柳河又现“半河清水半河鱼”的景象。

  沙柳河位于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是青海湖重要的淡水补给河流。

  在刚察,像沙柳河这样流入青海湖的河流一共有5条,在湟鱼洄游季,每一条河流都是湟鱼的生命通道。

QQ截图20240617064642

  青海湖鱼鸟共生。

QQ截图20240617064652

  圣泉湾生态体验区。

QQ截图20240617064701

  蓝天白云下的刚察县城。 图片均由刚察县委宣传部提供

  全民参与环保行动

  刚察县位于青海湖北岸,管辖的青海湖湖域面积有1659.39平方公里,占青海湖湖域总面积的35%。

  刚察县有5个乡镇坐落在青海湖边,其中泉吉乡的湖岸线最长。泉吉乡一户牧民的草场,距离青海湖边不足10米,世世代代的泉吉人靠湖而生,伴湖而居,青海湖就是他们的母亲湖。

  “青海湖的生态环境很脆弱,绝对不能在我们这代人手里出现半点差池。”泉吉乡牧民才让周说。

  为了有效集合全县力量保护好青海湖的生态环境,2021年,刚察县不仅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创建了“河湖长制+林草长制+生态管护员+林警+社员+检察院”的生态管护模式,县委县政府还成立了由县委书记和县长担任双组长的生态管护工作领导小组。570名生态管护员全天候参与巡护,对刚察的生态环境实施无死角监控。刚察县生态环境局副局长晏银丽说:“这是一场全民参与的环保行动。”

  坚强领导,全民动员,为刚察换来了山清水秀,草碧天蓝,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环境。

  晏银丽说,刚察县以生态文明为基点,综合分析草场承载力,统筹考虑生态环保问题,加快生态保护力度,持续增强生态产业发展,从而实现了刚察县的生态文明建设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良性循环。

  鱼鸟共生的奇景

  湟鱼是青海湖生态系统中的核心物种。为了保护湟鱼,从二十世纪90年代开始,在青海省委省政府的统筹部署下,青海湖经历了6次封湖育鱼,湟鱼资源储量有了明显恢复。据有关部门统计,截至2023年,青海湖湟鱼资源储量已达到12.03万吨,是保护初期的46倍。

  端午节前后,青海湖裸鲤(湟鱼学名)救护中心一派繁忙景象,一尾尾湟鱼幼苗在育苗池中欢快游弋。

  救护中心的工作人员介绍,洄游是湟鱼独特的生物特性之一,可这也是一次充满艰辛的生命之旅。湟鱼自然繁育的成功率不足千分之二,所以,科技工作者为了保护湟鱼的种群数量,不得不采用人工增殖放流的办法,为湟鱼的种群繁衍助力。

  刚察县生态环境局提供的数据表明,从二十世纪90年代开始,有关部门人工增殖放流的湟鱼鱼苗达到2.51亿尾。正是因为这样的努力,才使得湟鱼从濒危物种降为易危物种。

  湟鱼资源储量的回升,为刚察换来了“鱼鸟共生”的人间奇景。

  2023年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栖居在青海湖湖域的鸟类超过了280种,鱼翔浅底,百鸟争鸣早已成为刚察县引人注目的自然景观。

  野生动物的乐园

  才让端周是刚察县一名普通的生态管护员。他说,这几年,随着生态保护力度的加大,每年都会有不少野生动物出现在草场上,它们与牛羊和平共处,互不侵扰。

  野生动物的出现,成为刚察县生态环境向好的重要表征。

  吉尔孟乡距离刚察县城所在地90公里,那里地广人稀,草原广袤。今年4月,刚察县融媒体中心的记者在吉尔孟乡拍摄到两种曾一度在吉尔孟乡消失的野生动物——藏野驴和马鹿。藏野驴和马鹿的回归,说明吉尔孟乡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加和谐。

  哈尔盖地区是我国唯一的普氏原羚保护区。目前,保护区普氏原羚的种群数量已经从监测之初不足300只恢复到了3400只,增长了近12倍。

  傍晚时分,驱车沿315国道一路西行,国道两侧,一群群普氏原羚或是追逐嬉戏,或是静默远眺,健硕的体态与远山近水构成了一幅安静祥和的景象。

  近年来,刚察县重点推进天然林保护、退化草场治理、草原生态补偿等生态工程,境内的野生动物资源的数量明显增加,仅具有指示性功能的各种水鸟,全年统计总量约有60万只,达到了2007年监测以来的最大值,跳鼠、岩羊等以往很难见到的野生动物,也成为了草原上的常客。

  完整的生态链

  水是青海湖湖域生态安全的重要保障。晏银丽说,除了5条流入青海湖的河流外,湿地也是刚察县最重要的水资源“储备库”。

  刚察县的湿地面积为14.33万公顷,主要集中在县域北部。这些湿地有一个统一的名字——湿地草原。

  为了保护青海湖的生态环境,从2010年开始,刚察县委县政府将这些湿地全部列为禁牧区。

  十几年的时光悄然而逝,如今刚察县沙柳河、仙女湾、鸟岛等这些具有代表性的湿地植被覆盖率迅速增加,一片片水草丰美的草场,无声地涵养着青海湖的自然生态。

  刚察县是祁连山南麓著名的牧业区,从2021年至今,刚察县总投资1.37亿元,统筹实施国土绿化巩固提升、草原生态补偿、草原灭鼠治虫等重要生态环境修复项目,不断巩固生态保护成果。各类生态修复面积达到427820公顷,植被覆盖率达到70%,从而形成了青藏高原独特的“水—草—鱼—鸟—兽”共存的生态链。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生态保护的决定力量是人,人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是决定生态保护成败的关键。

  城镇的污水处理,曾经是困扰我国生态保护的一大难题,对于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的我省牧区更是如此。针对这个难题,刚察县想出了自己的解决办法。

  刚察县污水处理厂担负着刚察县城生活污水的处理重任。2021年,有关部门投资1840万元,将刚察县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从日处理量2000吨,扩容到了日处理量4000吨,城镇污水管网从总长42.82公里增加到63.14公里,城镇收污实现全覆盖,污水治理能力高于93%。刚察县所属各乡镇的生活污水经过处理后,也全部达到了城镇绿化灌溉用水的标准。

  晏银丽说,经过处理的城镇污水完全达到国家有关要求。此外,一项总投资1.46亿元的雨污分流管网的改造项目正在酝酿中。

  保护生态环境是刚察县各族群众的共识,也激发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这几天,吉尔孟乡党委副书记郭志强正为乡里牛羊“选美”的事忙得不亦乐乎。

  吉尔孟乡紧靠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天峻县,是刚察县重要的畜产品输出地。这几年,吉尔孟乡加大了对藏白羊和藏牦牛产业的培育力度,这两个畜产品成为吉尔孟乡最具发展潜力的畜牧品牌。

  为了提高藏白羊和藏牦牛的质量,2023年,吉尔孟乡举办了首届优良畜种展示活动,并通过饲草补偿的办法,鼓励牧民群众培育优良畜种。

  “这件事的推进对生态保护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郭志强说。

  吉尔孟乡一共有4000头牲畜。在当地的乡亲们看来,保护生态环境不是一句空话,而要和牧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结合起来。只要能有效保障牲畜质量,提高畜产品的附加值,吉尔孟乡的载畜量就能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也会得到有效保护。

  吉尔孟乡的乡亲们以对生态保护的朴素理解,提供了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有序发展的刚察样本。

作者 李皓 吴予琴
编辑:李娜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